书名:人世仙途

第六章 再见神秘人

    当元浩醒来之时,已是第二天中午,醒后竟然丝毫没有宿醉后的头疼,倒让他心情颇为愉悦,多亏了这副好身体啊!

    刚打开门走出房间,发现母亲正在院内浆洗,便问道:“娘,我爹怎么样了?”

    “他早上就出门了,走之前给你留了个包袱,就在桌子上。”说话间,母亲便放下了手中的活,前去给他热饭。

    元浩找到了包袱,刚刚打开,便沉默了,一种沉重的心情压抑在心底,仿佛让他透不过气来。

    只见包袱里是一件长衫,而一把光泽不同、形状不一的碎银子正悄然摆在长衫上,心酸瞬间涌上心头。

    将银子放在一旁,元浩认真的看起这件长衫。只见衣服色泽颇为暗淡,款式也有些陈旧,似乎有些年头了,但却保存的极为完整。

    正在元浩打量衣服时,只见端饭走过来的母亲突然说:“这个老东西,二十多年前的破衣服还拿出来做什么,真不嫌丢人,一把碎银子也不知道换成整的,真是越老越糊涂!”

    “娘,这是我爹什么时候的衣服?”元浩问道。

    “还不是他当年参加大考时买的新衣,之后再没穿过,真是白白糟蹋了银子。”母亲一件气愤的回道,接着又说:“别管他那个破衣服了,快来吃饭!”

    然而,元浩并没有动,看着衣服思索了一会,感觉大小正合适,便对母亲说:“娘,我爹回来,你告诉他,我会穿着这件衣服参加大考!”不等母亲回话,他便接过碗开始吃饭。

    元浩的母亲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他吃饭,欲言又止,又看看这件衣服,终究没再说什么,只是眼角有些湿润。

    她又何尝不知道丈夫的心思,这些年来,她不曾一次看见丈夫摆弄着这件衣服,却一次也没有穿过。

    她更知道,面对元浩对于修炼的执着。这位父亲承受了多大的压力以及多少风言风语,他却表现出一副不在乎的样子,说着‘我不相信命,就算是命,只要我儿子高兴,我也乐意付出这一切’。

    刚刚吃完饭,元浩便对母亲说:“娘,明天就是大考之日,我该走了。”

    在母亲的眼泪和种种叮嘱之下,元浩收拾好行礼,骑上白鹿,在母亲的视线中越走越远!

    不过,离去之前,他只带走了那些碎银子,将孟飞羽所送的百两银子留在家中。他记得只要参加过了大考,学院会给予一部分赞助,暂时并不担心花费问题。

    此外,元浩还将玉瓶中的药丸取出一枚,密封藏好,写信做了交代。

    那日他发现,这药丸主要是用来补气培元,只是药力过于强大。这一枚药丸只要父母分数次服用,自当无碍,身体也能有所好转。

    ……

    一上路,元浩似乎完全换了种心情,丝毫不见之前的不舍与留恋,更多的是对于修行的欣喜与雀跃。颇有一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味道

    现在的他,更期待明日的春季大考。不过在大考之前,他还准备了份礼物,要去见一下柳夫子,这位对他帮助甚多的仁善长者。

    当然,不是要去贿赂,以他现在的力量大考已经毫无问题。只是,他对于修行中的一些疑惑以及关于山林中偶遇的神秘人,还需要询问柳夫子。

    驴在怪叫中越跑越快,倒不负孟家所说的神骏之称。而元浩的身影也随之越来越远,渐渐地向县城的方向远去。

    ……

    不到两个时辰,元浩便到了城门前。一路穿过人来人往的街道,走入学院,将白鹿寄存好,这才向柳夫子的房间走去。

    “咚咚咚”

    敲门声响起,只见柳夫子的房门无风而动,自行打开,同时一句“请进”自屋内传出。

    进屋后,元浩才发现,屋内竟有两人,一人自然是柳夫子,另一人却是那日山林中偶遇的神秘人。

    看来自己果真来对地方了,连忙行礼:“学生元浩,见过夫子,见过先生!”

    “你倒是来得巧,我正打算差人去叫你。”只见柳夫子笑着对元浩说道,又对神秘人说道:“季兄,这就是我给你说的……”

    话还没说话,便听神秘人说道:“柳兄不必多说,此子前几日我已经见过。”

    柳夫子连忙说道:“那不知季兄考虑的如何?”

    神秘人摇摇头笑着说:“此子却是天纵之资,然而却不适合我这一脉。”

    柳夫子顿时起身怒道:“季怀礼,你这是什么意思?”柳夫子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以元浩的资质,哪里称得上天纵之资,这分明是讽刺。

    “柳兄莫急,且听我解释。那日我正前往云雾山,远远听到一阵有趣的歌声,好奇之下……”却见这位姓季的神秘人起身将柳夫子轻轻按回座位上,同时他将他那日与元浩相遇之事一一道来。

    听完之后,只见柳夫子一脸的不可思议,指着元浩说道:

    “你说他通晓圣帝的传道经文,还不止一篇?”

    “你说他陷入了顿悟?”

    “你说他觉醒了神识?”

    “你说他顿悟中修行了某种神秘功法,力量大增,大考已经没有问题?”

    “你说他刚刚觉醒神识,便发现了你这个藏身百米外的凝元境存在?”

    ……

    一个个问题不断从柳夫子口中吐出,神秘人却是连连点头,肯定了他的说法。

    只是元浩却站在一旁尴尬的看着这一幕,他倒没想到自己竟也变成了别人眼中的天才。同时心中也是微微一动,自己这趟倒是来对了。

    过了好大一会,柳夫子这才缓过来,一脸疑惑地向这位季先生:“他既然如此天才,你为何还不收他?”

    “你也知道我这一脉的来历,当年老祖并非向外界传说的那样遇到了天大机缘,才得以晋升。我们这一脉虽然不看肉身资质,却对心性要求更高,看重感悟,需要耐得住寂寞,不然跟我修行只是蹉跎时光。”却见季先生一脸无奈地说道。

    “他的心性还不过关么?”柳夫子茫然问道。

    “这小子除了肉身天赋,确实如你所说样样出色,只是这性子哪里沉稳安静了?”季先生鄙夷地对着柳夫子说道,意思很明显是在说你自己看错了人,怪我喽!

    “他以前明明是非常的沉稳安静。”柳夫子还不甘心的说道。

    “我观察了他整整一天,还能出错么?你不也发现了这小子性子发生了转变,怕出了状况,才让我用正阳镜一试的嘛。他没什么问题,反而是你有问题,看错了人!”

    这回柳夫子不再说什么了,却看向了元浩。脸上的表情分明是在说着:我尽力了,怪你自己太善变了。

    听着他们的对话,元浩一直心惊胆战,刚刚放下心来。就看到柳夫子这副表情,心里极为无语,便努力的将这副面瘫脸摆出一副无辜的表情看回去。

    相顾无言,唯有尴尬在彼此心中缓缓滋生,空气也安静了下来。

    沉默良久,柳夫子转移了话题,问道:“元浩,你此次前来可有要事?”

    “回夫子,学生屡受夫子大恩,才得以有今日。今日来次,是为感谢夫子而来。”说完,便从怀中掏出一叠纸,纸上充满密密麻麻的小字,正是所谓的圣帝传道经文。

    之所以送这个,还是元浩再三思索所得。一是确实为了感谢柳夫子,以此为诚意;二是经文已经外泄,被神秘人,也就是那位季先生所知,还不如大大方方的拿出来;三是元浩觉得这些经文可能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神奇,毕竟他读了那么久,除了那次意外的顿悟之外并无所得。

    而顿悟也不完全是经文的作用,而是他前世今生所有的生死磨炼经历厚积薄发引起的。力量的增加也是如此,正因为有原身辛苦五年的打磨,才有他突破后的实力大进。

    柳夫子顿时有些懵了,连忙摆手表示不敢收下这么贵重的礼物,动作都有些慌乱,让季先生大笑不止。

    只见季先生大笑道:“柳兄莫慌,尽管收下便是,这些经文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珍贵。”

    看着柳夫子与元浩一脸疑惑,季先生说道:“你们有所不知,这些与圣帝当年传道经文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当初圣帝传道经文之所以能让先贤参悟出无上大法,是因为经文上的道韵。这些普通的经文并不能让人直接感悟,好比先贤的普通著作罢了。”

    “如果非要说其珍贵,那就在于经文本身蕴藏的哲理,但一般人又哪里能领悟出什么。”

    听完季先生所说,柳夫子这才勉强地收下,小心翼翼地珍藏起来。纵然没有了道韵,那也是圣帝所传,他还是知道其中珍贵的,只是没想到这个一直让他有些担忧的学生竟在不经意间给了他这么大的惊喜。

    欣喜之余,他从书桌前拿起了一本书,递给了元浩。元浩接过一看,只见书面上有三个大字:浩然剑。竟然是一本剑法秘籍,元浩心中一喜,他如今正是缺乏修炼的武技,毕竟《白云剑法》、《快剑十二手》已经没有多少进步的余地了。

    连忙向柳夫子道谢,却见季先生笑着对柳夫子说:“你呀,倒是舍得!”

    柳夫子却从容地说道:“来而不往非礼也,更何况本来就是要给他的!”

    元浩此时有些明白了这本《浩然剑》的珍贵,倒是有些不好意思收了。柳夫子似是看出了他的想法,便沉着脸说道:“长者赐,不可辞!原本沉着稳重的孩子怎么变得这么滑头,心眼太多了!”

    元浩此时却是面无表情以对,脸不红,心不跳。似乎柳夫子说的人根本不是他,这副厚脸皮也确实让柳夫子很无奈。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