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秦时明月之剑指逍遥

第十章:率土之滨

    “杀!给我杀了他。”

    月色下的城墙上,不知道是谁下达命令,四周的士兵们便向着夏晴空的方向涌动起来。

    玉色长枪轻轻一挑,夏晴空轻松解决了一个来犯之敌,顺势扯下披风,回眸之际,沉浑的内力如潮水一般袭向百越守军。

    “上,都给我上。弓箭手,都在干什么啊!快射死他。”杀气腾腾中,一阵颇为苍老的声音,在不停的下达命令,却很难引起夏晴空的丝毫注意。

    对方的守将啊!不让他尝试一下绝望的滋味,怎么能让他心悦诚服的投降呢!

    放眼望向城楼下方,那里已经有近千支火把在熊熊燃烧,把漫长的街道,照耀的宛如火海一般,看来,百越守将已经派出所有的手下了。

    心知站在城墙之上,虽然城墙上狭窄的空间可以很好的保护自己,不让自己陷入十面埋伏之中。但这样一来,也彻底的束缚了自己的手脚。

    不能尽情的驰骋疆场,这不是夏晴空想要的。

    因此,只在城楼上纠缠片刻,夏晴空便足尖轻点,如蛟龙入海一般,冲入下方的一片开阔地上。

    开阔的场地,这是一个很好的战场,它位于外城的中心,可以让敌方的士兵们从四面八方来攻击自己,也方便自己进攻。

    一千多人的军队是吗!损失了一百人就足以让对方心生退意吧!可若是损失了五百人呢?恐怕到了那个时候,投降,才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也了解对方的深浅,因此夏晴空每一次刺出长枪,都格外的珍惜,放佛这是他今夜最后一次的出击。

    “葡萄美酒月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冷冷的吐出一句凉州词,夏晴空旋身回转,玉色的长枪上已被无尽血色笼罩,一袭雪白的征袍,不知何时,竟是染成赤红。

    不过,叮咛的战场中,对方的情况似乎要比这悲惨多了。

    反手刺死一名百越士兵,脚下踩着堆积着的皑皑尸体,夏晴空的身影巍然不动,宛若一尊凛然不可侵的神明,英姿飒爽之间,屠戮不臣。

    经过一阵残酷的厮杀,百越士兵们,再不敢小觑眼前的少年,满是畏惧的,不敢再向前一步。

    他们是弱者,但不代表他们没有生命的本能。

    “你们害怕了吗!”

    见百越守军开始退缩,夏晴空不得已,只得迈起从容步伐,向着百越士兵最密集的地方走去。

    杀戮,不把对方逼到绝境,对方怎么会想起这世上还有一个选择,名叫投降。

    长枪再一次的挥舞,百越的士兵在夏晴空的眼中,悄然之中,已经有了巨大改变。

    这个时候,夏晴空脑海中的皇朝天下,家国荣耀,悄然泯灭。

    对面的人,对他而言,不再是通向至尊宝座的踏板,大周天下的基石,他们,只是一群被逼着走上战场的可怜人罢了!

    “投降,我投降了,小将军饶命啊!”

    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投降,百越的士兵们纷纷醒悟过来。对啊!他们本来就是老弱,留在这里,也不过是为了维护治安,既然如此,自己为什么要去招惹这个可怕的敌人,白白送死。

    “我也投降,小将军,我也降了。”

    投降的声音此起彼伏,不知何时,血流成河的外城中,剩下的残兵败将,纷纷跪倒在地,对着场中唯一站着的少年,高声臣服。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看着四周的跪倒的人影,夏晴空朗声一笑,墨色的剑眉中忽然少了一份沉重,多了一抹轻松。

    投降了好,少一点杀戮,将来,就多一点生机呢!

    浦城守军投降之后,夏晴空将城门打开,让黑牛领着野人战士入城,把城里面的五万多人口编成几个梯队,依次押送到琼州。

    这一次,夏晴空可以说,是大获丰收!

    琼州之地,将因为这几万人的入驻,迎来文明的曙光。

    另一边,蒲城的意外陷落,也让百越南线陷入一片危机。

    百越市井之中,开始出现一些不利的传言。

    为了应对南线突然出现的神秘敌人,天泽顶着楚国丶韩国大军的压力,派出了一名老者,来阻止神秘敌人入侵的步伐。

    这个老者,就是百毒王。

    可,当这位百毒王来到浦城的时候,他看到的就是一座空荡荡的城池,里面繁华的街道丶拥挤的人流,似乎在一夜之间,全部消失了,就像是一座鬼城。

    “这件事诡异的很。”百毒王看着城门口的斑斑血迹,暗自唠叨一声,不解的离去了。

    本来他也想留在此地慢慢调查,可在楚国丶韩国的军事进攻下,这种事情,还是能放就放吧!

    先击退楚国丶韩国的联军,在来对付这股神秘敌人不迟。

    国之根基,在于礼法,这是几百年前人们的认知。大周王朝的统治者们希望能够用克己复礼,约束天下的人心,可惜,哪怕他们非常努力,也避免不了失败的命运。

    夏晴空并不准备走大周王朝的老路,更何况那条路上充满了太多的不堪。

    但是,不得不说,夏晴空的周室公子的身份还是给了他很大的便利。

    在得知了夏晴空的身份后,被掠夺来的人们,顿时变得心安理得了,甚至内心中还有一种解脱感。

    率土之滨,莫非王土。率土之臣,莫非王臣。

    这天下,本来就是他大周王室的,现在夏晴空只是收复回来,有什么不可以呢!

    所以,夏晴空还是要感谢一下流传甚广的诗经。

    多亏了它的宣传,自己才可以如此轻而易举的收复几万人的民心。

    这,莫非就是传说中的文化软实力?

    嗯,这样的话,自己如果前往中原的话,一定要跟儒家的前辈们好好商量一下了。

    礼法带来的好处,夏晴空承受了。但治理国家,管理子民,夏晴空还是看重法家。

    所以,在带着浦城数万子民返回凌烟阁之后,夏晴空立刻选拔了一些越人,修订琼州法律,建立国家基石。

    夏晴空也没对这次颁发的法律有多大希望,能适合维持琼州的稳定就行了,毕竟,这几万人里面,不可能有管仲丶李悝那样的法家巨子。

    说到法家,夏晴空还是更喜欢韩国的小天才,韩非。

    这位,可是不世之材啊!有机会啊!就把他敲晕了,拐回来吧!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