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升元英雄传

第十九章七年为期修大道

    这确定不是太虚幻境,红楼梦这时候还没有出世呢。再仔细一想,太虚圣境才是对的,符合道家老子思想。老子曰:道大而虚静,是为太虚。

    贾二背着徐浩走进门口细看旁边的对联。心里默念:视听传不得有为之道,仰俯出可见日月河海。这就不是太虚幻境的对联了。这里在山顶上,抬头看天,低头可见云,出去就是序水河。能写下这对联的人深得道法,并且文学功力深厚。再看底下还有题词,某日思屈子,再读天问,阴阳三合,何本何化。重登昆仑,再看云海。吾本仙人,謫居昆仑。王母瑶池,玉帝天池,人间太虚圣境。李太白题。

    这里竟然是李白写的对联,当年他游历名山大川,寻仙问道,估计被当年的太虚观道士招待了几壶小酒,酒后写的。这里人迹罕至,保留到现在。后来的道士就在这里修行,开创了昆仑派吧。

    观门吱吱呀呀的开了,两个十五岁左右道士走出来迎接他们,太坤道长招呼一声,带徐浩他们进门。

    这太虚圣境从外面看不大,进来后才发现另有洞天,沿山开出一个个石洞,就如黄土高原上的窑洞。门窗都有,一点也不显得暗,有的石洞就开在悬岩峭壁上,徐浩大概数了下大小有九个,明白这是九合之数。

    太坤领他们进了中间的大殿,这里供奉的是道家三清像,旁边立的是十二金仙像。两个道童取了香蜡,太坤上了香。这才说话,先让人给贾二了住处,今晚先住在道观里,过些日子到山下生活。

    两个道童又来倒了茶,才在旁边站立伺候,太坤让徐浩在三清像前跪下,这是要举行入门仪式了。

    “我昆仑派从汉朝时候建派,每代只传两人为正式门人,一人云游天下,一人常驻昆仑。一为太坤,一为太虚。一人仙逝后,另一人才开始正式寻找有缘人,太虚师兄三年前飞升,我一直在寻找传人。走遍了大江南北,直到遇见了你。”

    徐浩心想,如果太坤不在了,这昆仑派不是要灭门了。

    太坤道长喝了杯茶,接着说道:“事实上本派收徒不限,就像李存孝,张训等都得到过传授,但对外只能说太坤的徒弟,不能称昆仑门下。旁边这两位清风明月是孤儿,太虚师弟救下来也传授功夫。将来昆仑派的传承在你们几个身上。”

    清风明月这才正式和徐浩见礼,徐浩跪着行礼,毕竟别人是大师兄。

    太坤道长接着说:“昆仑派从建派到现在千年共传十八代,三十六人。这三十六人几乎都是当世豪杰,神州危难时总有我昆仑门人挺身而出,远的有绿林王氏兄弟,黄巾张角兄弟,中有冉闵杀胡,近有张出尘,虬髯客,都是当世大英雄。”

    徐浩听说这些,看来昆仑门人就是每个朝代腐烂到底了,负责清理门户的人,搞不好黄巢就是这一代的昆仑门人。按照前面规律,一个破坏,另一个负责重建。黄巢负责摧毁,自己就是负责重建的那个。还有一个规律,昆仑门人最后都不是得到江山的那个人。

    太坤看徐浩出神,猜他可能年龄小,听不明白。等他清醒过来,才接着说话:“我听元昆大师介绍,你六岁能熟背金刚经,并且能自己断句,在李将军府能看懂地图。”徐浩一惊,才知道自己还是暴露了一部分。

    “你是早慧之人,袁袭说你是生而知之。这就是我选中你的原因。我昆仑门人每隔三百年就会出现神童。”

    徐浩才放心,看来早慧儿童在古代不是什么稀奇。想想曹植,骆冰王,都是七岁都成名了,后来还有仲永,可惜没进昆仑,才让王安石写了一篇文章。

    太坤道人或许也在回忆什么,或许在感叹。停下来,又叫童子倒茶,喝了杯茶,才继续解说“我说的你也可能不大懂,每隔几百年汉族自己腐化,就需要融入外族新的血液来强化,但是这个度很难把握,多了,我汉族可能灭亡,少了,又一次动乱很快就来。我昆仑门人就是要保汉族血脉不灭。”

    道长说完这些看看徐浩,心想才七岁的孩子,再是神童,估计也不懂。刚才说的那些昆仑名人,这孩子多半我没听说过。看他刚才发呆的样子,估计是迷糊了。

    道长于是换了个语气,“小浩儿,你说东吴好还是大梁好?”徐浩回答:“东吴安稳,人人有事做,大粱乱,人人想着逃难。”

    那你希望谁当皇帝?

    这个多半是赵匡胤了,虽然知道结果,徐浩也不能这么说呀。想起三国演义的词了。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时候人人都想当皇帝,战乱还需要五十多年呢。

    徐浩回答,“谁对百姓好谁当皇帝。”

    “可惜,天子从来是兵强马壮的人当的,我昆仑门人以天下为先,是辅助最强的人,快速平定天下,这样老百姓才能早日结束苦难日子。你明白了吗?”

    徐浩心想,我早都猜到了,还是回答知道了。

    太坤道长讲了半天,看徐浩跪着难受,就决定先举行入门仪式。

    三炷香上香炉,三拜九叩三清。徐浩就成了最新的昆仑门人,不过是俗家弟子。在徐浩的名字中加入一个知字,改为徐知浩。

    徐浩又给师傅端茶,太坤道人接茶喝过,这才礼毕。

    太坤道人又给徐浩讲解当世乱局,最后说:“我算了东吴大势,这次和朱温一战有惊无险,必然是一场大胜,就如当年三国赤壁之战,不过不是借东风,以火胜,而是水淹七军。时节应在冬天。此战之后,天下三分。朱温再也无力进攻东吴,李克用也无力收复河东。东吴骑兵无力,也无法进攻北方。三国收兵,百姓也能过一段好日子。七年后李克用可能身死那时候东吴也有变故。所以我和吴王约定七年后送你回去,你需要在七年内学会我昆仑传承,回东吴辅助吴王。”

    太坤道长顿了一下,“我的武功是三阳决和四火阵,都太过猛烈,你学习时候需要多看道经,多体会无为之术。待会儿叫清风领你先学道经,明日和我练习。”

    今日听师傅讲了半天,徐浩才知道昆仑派历史,只是奇怪,为啥历史书上没有呢,难道枪炮世界,武功后来就消失了。

    太坤又安排了贾二,先回吴王府,以后每年来一次,通报两边消息。这就是提高贾二地位,给徐浩安排人手了。

    ~~~~

    史书白描英雄传,昆仑从来隐片段。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