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升元英雄传

第六章桂花香尽菊花来

    九月的升州,金秋时节,满城的菊花开放,徐浩心里想的却是可惜了昆仑门人黄巢,满城尽带黄金甲,我花开罢百花杀。

    玄武湖边上是升州楼船使的衙门,徐浩新的办公地点。可惜人小,就是个小小的帮办,连把椅子都没混到。报道第一天就被派到湖里去监督战船修理了。

    这些徐浩并不在意,能看看唐代的战船也不错,前世徐浩在世界公园里见过报废的航母,接了命令,坐小船儿到船坞边瞅瞅去。

    小船划了半个时辰,慢慢靠近一艘巨舰,这是名义上的旗舰青龙。徐浩目测了一下足足有三十米长,船上的小兵介绍这是李大人的座舰,长百尺,宽三十尺,高五层,驻兵千人。

    从小船上打旗语,大船上放下软梯来,徐浩顺着绳梯爬上去。第一反应就是大,整个甲板有篮球场大,上面还有三层,古代木制战船做这么大真不容易。

    甲板上有兵丁把守,民工正在修理各处船体,李将军没在,今天舰上值守的是柴在荣副将。徐浩以前在李将军府上见过,说了名字后,柴将军也知道他。没想到当初的小和尚都长这么大了。聊了一会,徐浩知道自己的职责。下去巡视民工干活。趁机把整个战船参观了。

    这时候的战船,远战主要靠弓箭,船上还有弩车,用牛筋绞劲。据说能射一千尺远,在百尺外能射穿敌舰护栏。徐浩还看见了火炮,不过听说只有不到百尺射程,还没有准头。再加上笨重,所以只有侧面装了两尊。看来这个时候火药还不行。其实徐浩想当然了,主要是火炮不耐炸,药一装多了就炸膛。

    近战的时候就靠大拍杆了,装在二层的拍杆有二十尺长,还包了铁。这如果拍上去,对方船上的人就死一大片。

    在底仓里徐浩竟然发现了石油,不过船上的人都叫做火油。黑乎乎的石油一桶桶的压在仓底。战事一起,倒入桶里,用抛车抛到对方船上,或者附近水里,再用火箭点燃,顿时一片火海。除非火油燃尽,根本无法扑灭。看来这次战斗物资准备很充分。

    眼看中午,船上伙兵准备了饭食。却分成两样,民工们糙米配咸鱼。徐浩觉得有些不妥,不过轮不到他发言。看民工们也没有什么怨言。仿佛是天经地义一般。想想也是,乱世人不如狗,能有一口饭吃都不错了。

    午饭时间也是休息时间,闲的无聊的兵士其实和学堂里的学生没啥区别,斗拳赌博一样。徐浩看了一会儿兵士们比试,感觉和学生们最大不同就是实用。没有花拳绣腿,招招不离关节,省力高效。

    徐浩下山以来还没有和人交过手,有些手痒,就想下场试试。他虽然是帮办,也是个小官。不能直接上场。先和柴将军打了招呼,柴将军也知道他在外学艺多年,就同意了。

    徐浩这才往圈子里一站,给旁边记录的人说一声,一次可以对战两人。每次十文押注自己赢。这当兵的每月薪水才不过百文钱,只有出去作战才有赏金。听说可以两个打一个,并且是个少年郎,打赢了还有钱可以赢。一下子涌上来一圈。

    坐庄的选了两个普通身材的水兵,都光着脚,来和徐浩对上,这个庄家看来有些心眼,太强的就没人押注了。

    徐浩也脱了鞋,这甲板上打斗,穿鞋还不如光脚。三人先围着行礼,待到旁边的裁决喊一声开,那两个兵就要扑上来,一个抓肩膀,一个猛扑徐浩右腿。

    可惜这些动作在徐浩眼里看起来太慢,就凭在张训哪里学的梅花桩,那两个兵丁也挨不到徐浩衣角。轻松转了几圈,一推一钩,两个兵就摔倒在甲板上。

    裁决直接判徐浩胜,那两个兵有些不服气,这时候一个领头的兵叫,技不如人还不下来。两人才走出圈子。

    庄家把三十文钱要交给徐浩,徐浩没接,直接放上台子,这次赌六个人。

    旁边早有不服气的,领头的点点头,顿时上来六个壮实的,也不客气。上来就围住徐浩。略一拱手,直扑上来。这次徐浩也不躲了,就试试自己多年马步功底,手上还是唐手招式,底盘扎稳,手上三手翻九手,六人只觉得眼前一花,徐浩把唐手的弹抖功夫已经打开,已经倒了一地。

    徐浩的第一次实战已经结束了,不过却基本没起到练兵的目的。他是昆仑入世弟子,和普通人对战基本就是虐。

    比试结束,徐浩也不取钱,赏给了这些兵士。那个领头的兵过来行个礼,“某乃青龙舰一等护卫兵张猛,请教官人大名。”

    徐浩忙还礼,自己这些拳脚相斗看起来花哨,真拿了兵器,这六个人一同上来,自己可不敢托大,非跑路不可。

    原来这张猛是李将军跟前红人,也有一把力气,当年也曾进过习武堂。所以看徐浩武功有些眼熟。徐浩忙称呼师兄。说起张训,现在已经去了楚州担任刺史,猛将要压到阵前,沿着淮河,忙着对付朱温。

    两人在一起搭个手,徐浩不运起三阳决,力气竟然不相上下。怪不得叫做张猛,是一等侍卫。

    又问起李斌来,才知道已经坐斩风舰去了和州,在哪里和田勖对峙。这艘青龙舰修好后也要过去。徐浩前些日子看的地图册才慢慢对上,和州扼守丹阳湖和芜湖,是战略重地。估计和田勖的大战就在芜湖上,两边都是战船百艘,水战谁赢了战争基本就结束了。

    下午无要事,徐浩早早下船了,他想要这场战争早早结束,必须有个好办法。看到那些火油后,就想起来帮忙炼化下,提纯后的石油,容易点燃,并且烧的更快更猛。并且船上既然有火炮,那就是有火药,他要去看看唐朝的火药是啥样子,咋生产的。

    不过做这些之前,他要先见到李将军,没有将军令,他可进不了军火库。

    先回指挥使交差,问了李将军去处,才知道李将军去了升州刺史府。徐浩打听好方位,正在回家路上,看看日头将西。看来还能去刺史府混个晚饭呢。

    ~~~~

    夫子庙前,人流如织。千年文脉聚集处,各种商铺依次摆开,其中一座商铺门前挤满了人,里面的伙计忙的不可开交,门口的小二喊到“各位莫挤了,有号的排好队,没号的明天再来,本号每天出售三百块中华神皂,昆仑仙法制造,王母娘娘专用的,各位莫急,过一阵子还有的。”

    店铺的招牌上四个大字昆仑集团,上好的桂木做成,四边鎏金。这书法飘逸俊朗,是徐浩套得东吴大学堂书法教习颜如玉的,代价自然是一块神皂。当然是精品型的。门前放一块木板,每块神皂一百文,每人每天限购两块。

    徐浩看着这热闹景象,暗道小胖子真是个奸商,三十文成本敢卖一百文。还搞成限购,这不跟后世房价一样,越限购越卖的好。到店里和贾掌柜打了个招呼,晚上去刺史府混饭去。

    贾掌柜给他两块神皂,礼包型的,也属于毛倪开发的新兴送礼形式,就差那句广告词了,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昆仑造。

    看看人家贾掌柜都知道不能空手去混饭,怪不得自己前世最多混个业务员。

    府衙不远,徐浩出门走过去,一出门,门口的就有人喊,这个人没排队咋能买到?伙计说,这是本店贵客,买了本店一担精盐,客官要么你也买一担精盐?

    门口众人大笑,他要买一担精盐吃到死都用不玩,估计刚好腌尸体。

    这精盐也是徐浩突发奇想,这里的人吃的盐都是煮的,盐里面杂质多。徐浩干脆搞了个多次结晶法,造出来的盐白净如雪,懒得起名字就叫做精盐,开始也不好卖,就留着自己吃。毛倪后来搞出个配售法,买一担精盐可以优惠购买两块神皂,才打开销路,吃得人多了,发现了精盐的好,慢慢销量上去了。后来就改为买一担精盐是贵客,可以优先购买神皂。

    徐浩提了礼品,寻到府衙边,正在和门口衙役解释来历。他人年轻,却穿着官服,门子有些怀疑。

    门口一阵风进来两个少女,“今天终于抢到了,这神皂真难买,阿金多亏你去的早。”另外一个少女打趣说“小姐的面子大呀,人间一看你善良漂亮,都不好意思跟你抢。”

    两人说话间就进去了,徐浩还没看清楚长相,只看背影,一个窈窕,一个壮实些,肩膀比较宽。两人走路卷起的风里有淡淡的桂花香味,这是徐浩最早的一批货的味道,现在大部分是菊花味了。

    ~~~~

    大珠小珠玉盘香,良辰美景入画来。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