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原来是金蝉

第十四章 天仙

    “请老师教我!”

    玄奘知道自己根骨的缺陷,按长安城中袁道人所说,自己丹田与紫府之间是条断路,无法做到神意合于精气,从源头上断掉了自己修仙之路,如今老圣人却说自己能修仙,而且只能修天仙,他不由感到一丝好奇。

    只听老圣人说道:“洪荒开辟之初,世上本无仙,或者说那时的所有事物都是仙,草木云雾,飞禽走兽,与天地同寿,呼吸吐纳皆与道合。而后洪荒经历数次量劫,洪荒之中道痕渐隐,灵气渐散,于是后来洪荒大陆上出现的万物,不得长生,不明大道,就称为凡。自此仙凡有别。

    然,万物皆有求道之心、皆有长生之望,故洪荒之中出现了第一批修仙的生灵。他们开始学习开天之初的那批仙,模仿他们的一举一动,向他们求问天地之间的至理,更有甚者按照仙的模样自内而外地改变自己,最后,在经历了无数的艰辛与挫折后,那批生灵成功了,他们成了新的仙。而他们的方法也在洪荒之中广为流传,从此之后,洪荒之中,无数生灵为修仙逆天而行,书写了千万亿年来浩浩汤汤的求道悲歌。”

    玄奘一时间听得心潮汹涌,对上古之时那批呕心沥血、披荆斩棘的求道者心生神往,见老师停住,急切得问道:“那他们的方法是什么?”

    老圣人脸上竟也浮现一丝敬佩之色,接着说道:“他们经过不懈的观察与研究,终于发现了仙得以长生的关键,在于仙可以吸收天地之间的灵气,然后炼化灵气补充自己的肉身和神魂,所以天地不灭,其身不朽。于是他们也尝试吸收天地灵气,然而灵气在他们体内根本无法停留,更不要说是炼化了。

    这时他们中的一些,发现了仙可以化灵气为己用是因为他们与天地一般本身就是道的显化,他们的形状外貌以及一举一动都蕴含了大道至理。而后来的那些生灵虽也是天地造化所生,然而道痕分散内敛,故无法与仙一般天生就可以亲近灵气。就在所有求道者一筹莫展之时,有的人提出了一个想法:若是我们模仿仙的模样,再掌握仙对应的道则,那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如仙一般利用灵气。然后他们进行了试验,结果出人意料的顺利,后来,这个方法经过了一批又一批生灵的完善,最后固定下来,称为观想。

    所谓观想,先观后想,首先要观察一位先天之仙,当然这位先天之仙所代表的道必须和你所修道则相同,如修炼太阳法则,就可以观察太阳星上的三足金乌,之后,便可以通过在心中描绘先天之仙来领悟其所蕴含的道则,这就是所谓道法自然,描绘地越细致入微,观想成功的可能越大,到最后,心念所至,身随心变,灵气入体就按照在先天之仙体内的方式自行炼化,那时便迈入修道之门了。”

    “那这种方法后来怎么绝迹了呢?”玄奘不解地问道。

    老圣人解释道:“这就不得不从人族的诞生说起。世间万灵,除人族之外,皆是先天之仙的后裔,血脉之中藏有先天之仙的道则碎片,故可以通过观想对应的先天之仙进行修炼。而人族乃是女娲泥水所造的后天种族,血脉之中并无道则,纵然观想成功,也无法呼唤血脉进行显化,灵气感应不到道痕,自然无法炼化,所以人族若是不利用其他种族的血脉,就无法运用观想的方法。

    但人族与其他万灵不同的地方在于,人族虽然是后天种族,却是女娲按照大神通者化形之后的道体捏造,天生拥有紫府与丹田。后来老子圣人立人教传下金丹道统,教人族以紫府炼化自身神意,以丹田储天地灵气,即使不掌握道则,也可以用神意在丹田内炼化灵气,然后通过全身筋脉反哺己身,结金丹,化元婴,成元神,最后羽化登仙。

    于此同时,妖师鲲鹏按照人族道统,创妖修之法,教草木精怪饮日月精华滋养肉身神魂,再化形道体修金丹大道,后来此法传天下妖族,铭于血脉传承。

    相较之下,观想之法,条件苛刻,需要观想先天之仙,而且限于血脉与所修道则,往往极难功成,所以逐渐消失了。再加上封神之战后,洪荒破碎,众圣化洪荒为地仙界,灵气匮乏,三界之内先天之仙不显,纵然有传承可供观想,可新生生灵血脉之中道则已经极其微弱,想要按观想之法修天仙已经变成不可能的事了。所以如今其余四仙并立,而天仙式微。”

    “那这与我的根骨有何联系?为什么说我只能修天仙?”玄奘还有一个疑问。

    老圣人笑道:“你天生根骨有缺,紫府与丹田断绝,况且你的全身筋脉被人以法力毁去,因此人族的金丹大道你修不成,而根据金丹道统所改的妖修之法,就更不可能了。所以以此为基础所修的四仙你都修不得。

    但天仙不同,上古求道者创观想之法时,人族尚未出世,当时的那批生灵自然不会想到世上还有人族这种天生拥有紫府与丹田的道体,故观想之法是唯一一种不需要紫府丹田的修炼之法,也是你唯一的选择。”

    “可是不是说,人族血脉中没有道则,无法通过观想修炼吗?况且老师刚说如今三界之中先天之仙不显,我又去哪里观想呢?”玄奘看着老圣人,激动与疑惑都在脸上浮现。

    老圣人却走过来,拍拍玄奘的肩膀,意味深长地说道:“对其他人或许不可,但你一定可以。而那个解决的方法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说罢,他的目光从上而下,扫向玄奘左手腕上系的小钟。

    玄奘随着他的目光看过去,不由一愣,随即仿佛明白了什么。

    老圣人嘴角划出弧度,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我就知道,最后还是得我来!”

    就在这时,一个没好气的声音从小钟上传来,可听那声音中却有一丝按捺不住的急切。

    钟身轻晃,钟壁上闪过一条条的紫色的波纹,只见众人面前忽然出现一道古朴的大门,大门上刻画着日月星辰与千万妖兽,此刻大门虚掩着,门后一道灰光透过门缝照出。

    老圣人眉头扬起,仿佛想起了什么往事,一脸追忆地拉开大门,一马当先走了进去,玄奘赶紧跟在身后。

    子贡和子路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里的震惊,一起迈步,跟在玄奘后面。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