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生杀记

第十六章 门前冲突

    李三金那日被传唤后不久,孙应道就是奉诏入京,李三金胖子和牛贵三人也是在随行队伍中。

    “胖子,你说到时候要是见了皇上,皇上发现我压根没他想的那么厉害,知道这张一川不过是强弩之末,被我们捡了便宜,会不会龙颜大怒,把我给斩喽?”李三金对着身旁的胖子说道。

    “老大,听你这么一说,还真是这么一会事,你放心真要是被砍了头,我一定给你多烧点纸钱”胖子开玩笑道。

    “那老子死前一定要把皇上给骂急眼了,诛我个九族,反正老子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烂命一条。到时候找不到跟我有关的人,可不得把胖子你给带上陪我”

    “别别别,老大我错了,你吉人自有天相,皇上见了肯定龙颜大悦,那可能像你说的这般”

    入关之后,就算是从辽东道进入了直隶道,离京师也是不远了。路上也是繁华起来,叛军祸乱天下,但这直隶道乃天子所在,朝廷重兵驻扎,这叛军也是不敢来犯,百姓也是能过些安稳日子。又行了几日,京城那巍峨之资已经是出现在李三金面前。

    京师位于直隶,北遏辽东,南临山东,东靠大海,是天下第一雄城,也是保卫皇宫的最后一道屏障。

    城方圆百余里,城墙低处高八丈,高处十一丈。城基更是阔一丈半,九座城门环绕,除了有内外两道大门外,还有铁栅五层,城墙乃青砖灌糯米层层垒就,太祖为了建造京师城墙,下令直隶山东两道三十四府一百多个州县烧制城砖,为了保护城砖的质量,每块砖上都要打上烧制的郡、府、县及工匠和监造官员的姓名,如不合格一律退回重做,再不合格就将治罪。

    而京师的瓮城更是特别,历朝历代瓮城都是设置与主城门外,京师城墙却是一反旧制,将瓮城设置与城内,还设有大大小小许多藏兵洞,平时储存军事物资,战时用来藏兵。城头上更是配置了大量的火炮火器和守城器械。京师建成不久,太祖站于城头,默然不语良久。大臣问其何故,答日:“此城建成,日后即便落入庸人之手,也可保数年不落,但天下何其大也,倘若我刘氏子孙丢了这江山,真到要死守这京师之日,守与不守又是有和区别?“

    队伍行至城门时,早已是有人在迎接。

    ”皇上为贺孙大将军破敌之功,特令我等在此迎接“

    “末将不过解了宁城之围,陛下竟然使首辅大人亲来,末将真是惶恐之至啊”孙应道已是和城门口迎接大臣中为首者说了起来。又聊了一会儿,首辅大人竟是起了和那位钦差一样的意思,要看看李三金,孙应道也是派人将李三金唤来。

    李三金被唤来知道眼前这位是当今内阁首辅,整个大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也是紧张起来。

    “小的见过首辅大人”说完这句后竟是紧张的说不出话来。

    “呵呵,果然是乡下平民出身,到了这天子脚下就显出原形,那张一川要不是强弩之末,怎么会死在你的手里”旁边一道声音飘出,嘲笑李三金道。

    李三金朝那人看去,却发现那人年纪轻轻,相貌倒是英俊。站的队伍也多是些年轻人,并没有与那文官队伍站在一起,两支队伍泾渭分明。

    “人看着倒是人模狗样的,嘴巴咋就这么毒呢”李三金心里嘀咕着,脸上却是丝毫没有展现出来。

    “首辅大人,这位是?”孙应道见了这人如此嘲讽,心中也是不喜,说李三金是乡下平民出身,不是也是嘲讽了自己,但看这人站在勋贵队伍中,也是向那内阁首辅杨延龄问道。

    “这位是陇西李氏三公子李子业,这次陇西李氏也是打破叛军,斩杀了那叛军“塌天王”高庆,李三公子也是随使入京报捷。

    一旁的李三金听了却是懂了,心里想着“他娘的,原来是因为老子抢了你的头功,我说怎么见着我就脸色不善,一幅要吃了我的样子”

    “原来是李家三公子,本官这属下确实是个平民出身,但他可是将那张一川项上首级给取了,至于那什么:塌天王”本官可是未曾听说,想来也是个只能在陇西嚣张的贼子罢了。

    李子业一听孙应道这话就是大怒,依这孙应道的意思不但说自家斩杀的这“塌天王“不过是个不入流的反王,还嘲讽自己李氏经营陇西不善,让那叛军横行。正欲上前理论,却是被身旁的二叔李休仁拉住,使了个眼色,让他退下。李休仁看着自己的侄子有些不满,眼下这孙应道大破叛军,更是斩了张一川,皇上龙颜大悦,诸位阁老也是欢喜的很,正是风头盛劲之时,自己这侄子怎么这么没眼力劲非要与这孙应道做对,大哥这次让自己带这李子业入京,本是想磨练磨练他,照现下这么看,别惹出什么事来就好了。

    杨延龄看着李子业被李休仁拉走,也是缓缓开口“三公子这般轻言侮辱有功之人,还望李大人回去多多管教啊”言语间也是刺了一下李休仁,他杨延龄也是寒门出身,苦读十年方有今日首辅之尊,对于那些世家豪阀本就是看不惯。这些豪阀侵占良田,资助士子,控制舆论,眼下叛军肆虐,这些豪阀甚至还与叛军有联系,这如何令他这位一心为国的首辅大人气恼。李子业所在的陇西李氏更是豪阀中的豪阀,与山东崔氏,岭南顾氏并称天下三大豪阀,李子业又是这家中幼子,得家人宠爱,像来目中无人惯了,才会有刚才众人面前嘲讽之举。李休仁本就是对李子业刚才的表现不满,现下又被这当朝首辅给说教,脸上也是有些挂不住,令人领着李子业回府。

    李三金见不但孙应道为自己出头,就是这首辅老大人也是帮自己说话,心里也是念叨道:“天底下果然还是好人多,都知道帮衬着我李三金,那像那个小白脸空有一幅好皮囊,不对,呸,就是那皮囊也没有我的皮囊好看。“

    孙应道和杨延龄等人在门口又是寒暄一些,就是被引往了驿站,准备次日面圣。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