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法官陈玉滢 作者:不详

法官陈玉滢 作者:不详第21部分

    一辆警车终于开来了,下来了两个人,小林认识是所里的同事。

    “快去救所长!”他大叫。那个叫刘勇的大个子匍匐向所长爬去,另一个叫王炜的警察同他在一起观察对方。

    刘勇爬到张晓林身边,给他包扎。

    对方没有开枪,也没有离开。一辆本田警车开来,下车的是县公安局副局长吴植林。

    “吴局。”王炜弯腰向拔出手枪的局长跑去。

    小林松了口气,终于后援来了,而且是领导。

    吴局的手机响了,他接听一下,说声是便举起枪。

    令小林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吴局对着王炜的头,二话没说开了枪。王炜应声倒下。枪口又对准小林。

    “吴局,你”小林绝望的大叫。

    “放下枪!”吴局对准他的头走过来。

    泛着可怕亮光的枪口越来越近,小林恐怖的望着吴局那分外凶险的面孔,把枪扔在地上。突然吴局身体猛退,两眼睁大,额头出现一个小洞。他勉强占了一会儿,扑通倒地。

    把一切看在眼里的刘勇击毙了自己的领导。

    贸易中心门口的人向这边冲来,伴随密集的扫射。

    刘勇和小林分别在警车后和水池后还击。两只手枪的火力实在太弱。一分钟后刘勇被击中头部,倒在张晓林身边。

    持冲锋枪的人迂回逼向小林。

    小林趴在地上,躲着蝗虫般的子弹,陷入绝境。“完了,撞在枪口上了。”他想起方才所长的话,此时他反倒觉得不那么恐惧了。

    等待死亡的他突然发现枪声消失了,后面传来隆隆的车声。扭头一看,似从天而降,大批的身着迷彩服和钢盔的武警跳下车冲过来。

    检察院的朋友接到韩青的短信后立即报告李海林,李海林直接报告北京。公安部马上追踪韩青的手机,确定了位置。

    驻s省的武警接到北京的命令,出动三个连,分别控制县公安局,贸易中心和广播局。

    小林虽然也被武警缴械,但得到良好的待遇,武警们目睹了他同莫得海集团的对抗。

    武警迅速保卫大楼,控制了周围的制高点。

    三十分钟后,大楼里的人缴械投降。

    奄奄一息的陈玉滢被裹上床单送进武警医院。

    张晓林也被送去抢救。

    刘芝兰在关押黄刚的房间里开枪自杀。齐欣被活捉,在奉命绞杀陈玉滢的一瞬间,她犹豫了,终于松开锁套,将半昏厥的女法官平放在地板上作人工呼吸,直至武警冲进,举手投降。

    可是莫得海和乔琪娜失踪了。

    武警设置的关卡都没有发现他们的行踪。公安部发出一级通缉令。

    陈玉滢被抢救过来。张晓林也脱离危险。

    黄刚和王心雅得到烈士称号,在陈玉滢的请求和双方家属同意下将二人合葬。

    王炜和刘勇被追认中共党员,一级英模和烈士。

    韩青经过审查被释放,还是卧牛山派出所所长,不升不降。

    公安部责令整顿s省公安系统。桑琪柳任代局长。莫得海的亲信嫡系全部落马。韩青回到刑侦处任处长,15天后调到省公安外事局。离开卧牛山派出所前专门看望了小冉,给他买了一台20寸彩电。

    半个月后,升任派出所所长的小林捧着鲜花到病房探视已经被任命为县公安局副局长的张晓林。他在老婆的精心护理下已经大部痊愈。他这次撞在幸运的枪口上。

    齐欣被判无期徒刑,因为她接到莫得海命令干掉陈玉滢时没有下手,陈玉滢提供了有关证词。

    曾经是优秀刑警的美女三姐妹,死的死,抓的抓,亡的亡;在省城,尤其是公检法系统令许多人扼腕叹息,人们似乎并不十分谴责她们的违法和暴行,反而感慨她们红颜薄命的悲剧人生。

    如果没有莫得海,她们可能都拥有美满的家庭,令人自豪的工作。

    可这一切都是莫得海的过吗?人们虽然不明说,但都在思考和私下议论。

    陈玉滢出院后被接到北京疗养,宋秘书给她安排了奢华的环境。

    三个月后李海林被平调到南方省任副书记。由于他同陈玉滢等的逸事留传甚多,中央组织部对此颇有异议,在老首长一再干预下保住了官,但他在南方省没有了实权。

    在李海林同莫得海的政治较量中,没有真正的胜者。

    法官陈玉滢 第十八章

    乔琪娜九月的北京秋高气爽,旅游界对北京“金九银十”的说法的确名副其实。天高云淡阳光和煦,草木繁生,鲜花似锦。

    宋秘书安排陈玉滢住在一所北郊豪华的别墅内,红顶白墙的二层建筑研磨在浓郁的绿色中,竟然有一千平方米的宽阔庭院被草坪和花木装扮得生机勃勃。

    宋秘书说这别墅是个朋友的,陈玉滢也不想多问。她的心思不在这里,这样豪华的处所不是第一次住过,过大过多的房间和院落使她感到内心的寂寞空旷,而且也让她想到同李海林,黄刚以及老首长等人的色情经历,想起那些,有如梦幻,是恶梦还是怀念,自己也说不清。

    她坐在草坪的太阳椅上沐浴仲秋的阳光,百感交集。

    经过这次生死的风暴,陈玉滢对仕途全然失去兴趣,被莫得海们残酷的刑讯凌辱和王心雅和黄刚的死给她重大的打击。

    10月,乔琪娜在海南省被捕,并立即被押解到北京。组织上让陈玉滢参加审讯。

    乔琪娜被捕的情节有些蹊跷,她在海南给母亲家打了一个电话,只是报平安。公安部立即追踪到海南并轻而易举抓住她。

    审讯乔琪娜是在一个北京远郊区的密所,陈玉滢见到乔琪娜不禁大吃一惊:原来年轻漂亮的女警似乎老了二十岁,带着手铐脚镣的她一瘸一拐,似乎受过酷刑。

    整个审讯乔琪娜只有一句话:“你们永远抓不住莫得海。”

    令警方恼怒的是他们终于发现乔琪娜近乎自投罗网的举动确实吸引了警方注意力,而莫得海就是借此空隙逃出了天罗地网。乔琪娜用牺牲自己救助莫得海。

    乔琪娜被判死刑,在12月中旬一个寒风呼啸的下午被执行死刑。

    死刑执行前,乔琪娜提出要见陈玉滢。司法委征求陈玉滢意见,犹豫之后她答应了。专程飞回省城。

    应陈玉滢要求,见面安排在省第一监狱的会客室,她厌恶甚至惧怕监狱,也希望让乔琪娜死前现身在温馨的场所。

    监狱方坚持给乔琪娜带手铐脚镣,没有顾及她的请求。

    面临死亡的年轻女警面目安详,从苍老暗黑的脸上还能依稀找出她以往秀美的痕迹。陈玉滢深感监狱对人的摧残,她想乔琪娜是否也遭遇过自己在县贸易中心那样的折磨凌辱,但立即打消此念头,往事不堪回首,不能提及,也不要再想了。

    “你们赢了,我们输了。”这是乔琪娜的第一句话。

    “你就是要找我说这句话吗?我想不该是的。”

    乔琪娜端详了她有一分钟。“你还是那么漂亮,可你已经失去自信。”

    “你是为莫得海而死的,是吧。”陈玉滢没有回答她的问题。

    “我爱他,为他而死,死而无憾。可你呢,你爱谁?”乔琪娜很尖刻。

    “我为你年轻的生命感到遗憾,本来你可以有光明的前途。”

    “我不需要你的怜悯,你认为我死有余辜,我觉得是死得其所。”

    “琪娜。”陈玉滢尽量用亲和地口气说:“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作”

    乔琪娜脸上的生硬和对抗渐渐消失。“能不能告诉我关于宋力辉的事”

    “在得知你被判死刑后,他在监狱自杀了”

    乔琪娜眼泪一下流出,没有擦,任其哗哗淌下,只是尽量克制啜泣。

    “是我害了他”

    陈玉滢一时语塞,把两张纸巾递给她。

    “是莫得海害了他。”她小声说,紧张看着她。

    乔琪娜似乎没有听见,继续淌眼泪。

    “对不起呀我”乔琪娜放声大哭。

    “琪娜,你还有什么要求和心愿可以告诉我,我会尽力”

    “告诉我爸爸,有条件时照顾宋力辉的老母亲。”

    “就这些?”

    “陈法官,对不住你了我走了”

    望着乔琪娜远去的慢跚背影,陈玉滢颇感人生的残酷无情,以往热衷的政坛成为可怕的往事。

    元旦后她已健康为由,辞去高法副院长。还享受正局级待遇,在北京疗养。至于人大代表一职就顺其自然,等到初春两会时再说。

    老首长可能是为避嫌不再理会她,唯有宋秘书一直通过北京的各种关系精心照料她。宋秘书还是经常与她幽会。毕竟两人共同经历了生死有幸活下来,在炽热的肉体交媾中,他们更加忘我狂热,因为现在的生命是老天赐予的。

    莫得海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

    汤加每次见面她都问莫得海的下落,宋秘书总是遗憾的说没有找到。

    对莫得海的仇恨在不断滋生,宋秘书感到陈玉滢在谈起莫得海时已近乎神经质。心雅和黄刚的惨像,甚至乔琪娜的模样在白天和黑夜时常絮绕在眼前,令她不得安宁。

    两个月后,北京出奇的下了一场雪。望着散落飘下的雪花,陈玉滢的心绪变得平和许多。

    “我不应该闲呆在这里,应当作点什么让莫得海早日落网。”

    下午宋秘书踏雪而来,告诉她组织上为照顾她的身体,安排到汤加去疗养。

    陈玉滢起初不同意,经宋秘书一再劝说才勉强答应。

    两天后陈玉滢乘国泰航班经香港转机,经过近十个小时的航程到达了南太平洋的岛国汤加。

    登机前才得知汤加是个在南太平洋西部面积为699平方公里的岛国,人口只有十几万,是个旅游疗养胜地。

    飞机在首都努库阿洛法机场降落,天色阴霾,似乎要降暴雨。

    宋秘书的朋友,一位华商林先生到机场迎接,给她安排进首都最好的假日饭店的豪华套间。

    林先生告诉她宋秘书要求在汤加的一切均由他亲自照顾。在请陈玉滢先稍事歇息后便礼貌的离开,临走时讲在房间衣柜中为她准备了一些衣服。

    打开衣柜,陈玉滢看见里面琳琅满目的各色衣饰,简单翻了翻,有晚礼服,长短的休闲装,还有几套花色鲜艳的比基尼。拿出几件衣裙比划,竟然都很合身,不由感谢宋秘书和林先生的细心。

    窗外风雨大作,洗过澡穿着睡衣的陈玉滢看着外面的狂风骤雨,孤单而郁闷。翻看房间的小册子,知道汤加每年的10月到翌年2月时旱季和台风季节。她不理解为什么让她在这样的季节来汤加。

    林先生同她在西餐厅吃饭,饮过美味的马提尼酒后,心情有所好转。

    林先生介绍说现在汤加有华裔三千左右,另每年有近八千从港台大陆来旅游疗养的中国人。在这个群岛的小国,实际上存在一个华人的小社会,也有一个唐人街。他将把陈玉滢介绍给上流华人圈,他告诉陈玉滢以到汤加疗养的中国高官身份同他们打交道。

    一周后,2007年的最后一次台风离开汤加转为热带风暴,在饭店“囚禁”许久的陈玉滢终于可以外出了。

    林先生驾车带她在首都浏览。陈玉滢十分喜欢汤加的海滨,耀眼的白色沙滩,碧绿的大海和蔚蓝的天空令她心旷神怡。真想跃入洁净透明的海水中嬉戏。

    她发现汤加本地的女人大都肥胖。林先生告诉她这里女人的审美标准是丰满。

    陈玉滢认识了华人商会的董事长洪美龄,一位风度翩翩漂亮的中年女人。洪美龄也十分喜欢陈玉滢,相见不久二人就以姐妹相称,洪美龄长她一岁,陈玉滢称她洪姐。

    洪姐带她参加了几次华人的party,美貌动人的大陆女法官成为上流社会,尤其是男人们的女皇。陈玉滢极为开心,觉得汤加真是个美好的地方,此行不斐。

    邓华周末晚上,洪美龄同陈玉滢乘游艇到她在一个小岛上的私人豪宅参加晚宴,介绍更多的华裔朋友,林先生自然陪同。

    洪美龄豪宅的宽大院落下就是大海,明月照亮的海浪拍打着下面的岩石,清馨的空气中夹带少许淡淡的海腥味。客人很多,洪美龄讲其中一些人是从东南亚来此地疗养的富商。

    一一同宾客握手寒暄后,陈玉滢突然觉得后颈冒出一股寒气,脑中浮现除那株墨菊来。“怎么搞的?”她十分不解:“是心理伤害分复发吧,别去管他,高高兴兴参加晚宴嘛。”

    “玉滢,来,给你介绍一下。”洪美龄引来一位身材高大的男士:“这位是来自马来西亚的富商邓华先生,来这里疗养。”

    陈玉滢面前的这位华商仪表堂堂,鼻梁高挺,两眼炯炯有神,现出魄力和雄心,似乎有点眼熟。可确实没有见过。这男人周身发散的性感竟令她一时心动。

    美中不足的是邓华声音有点沙哑,带着一股沧桑。但他讲话得体而风趣,吸引住陈玉滢。这个晚上两人在一起的时间很长。洪美龄对此总报以会意的微笑,而林先生则视而不见,一点不打搅他们。

    邓华告诉她也住在假日酒店,陈玉滢问他在那个房间,邓华笑而不答,经一再追问才讲是总统套房。

    林先生带陈玉滢又玩儿了两天,包括她向往的海滩。

    在热闹的海滩,,皮肤白皙,身姿丰腴而曲线玲珑的陈玉滢引得众人大量的目光。尽管身着狭小的花色比基尼,她毫无羞涩,坦然在海滩徘徊,在太阳椅上歇息。经过在中国山间同男人长时间裸体行走锻炼的她已经有足够的承受力,一时间想去裸体浴场,不过她知道汤加并没有。

    两天后邓华打来电话,说从朋友的小岛上回到饭店,可否同她共进晚餐。

    出于谨慎她征求了林先生的意见,林先生客气的告诉她,在汤加活动是自由的,而且同富商的交往是安全的。

    他们在临海的落地窗前桌上晚餐,邓华礼貌的请陈玉滢点菜,邓华则不经她同意点了一瓶路易十三。陈玉滢不由想起同李海林黄刚在一起痛饮这种昂贵名酒的情景,体内一阵热浪涌出。她的肉体需要男人,可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了。

    晚餐的味道很好,气氛更佳,两人没有理会旁边侍者的惊奇,大大方方将路易十三喝光。

    微醉的陈玉滢接受邓华的搀扶在海边散步,清凉的海风吹拂她飘逸的长发,令她如醉如痴。

    邓华提出去他的房间喝咖啡,陈玉滢欣然同意。

    回到房间时,侍者推着金色的小车已经等候在门口。

    金壁辉煌的咖啡具里琥珀色的咖啡冒着迷人香气,陈玉滢小酌一口,味道颇佳。很有酒量的她已经恢复清醒。

    他们谈起汤加,邓华主动介绍了他的经商简历。陈玉滢也大致介绍了自己在国内的工作。一切都那么融洽,和谐。

    “和这样的男人在一起的感觉真好啊。”她感叹道:“好久没有这种感觉了。”

    望着邓华宽阔的胸部,她产生出扑到那有力怀里的冲动,便用深情的目光望着邓华。

    邓华也充满柔情的看着她。

    投入她的眼睛有些迷茫和模糊,邓华高大的身影散发着不可思议的异性磁场慢慢接近她并将她吸引过去。

    在投入他怀抱的瞬间,感觉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是在美丽的太平洋岛国,身边没有权力倾轧,没有半被迫半自愿的戏谑,可以轻松太平的享乐,心里畅快轻松极了。

    吻到他的唇,柔软而丰厚,令她想到他宽大结实的胸怀。艳唇同它亲密接触,如胶似漆,飘飘欲仙。他们火热的舌缠绕在一起,相互品尝对方的美味,似乎永远不想分开。

    在热吻中,陈玉滢忘记了周边的一切,当他们缠绵的热唇难舍难离的分开时,才发现自己和这个男人都已经是赤裸裸的了。邓华用熟练的手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