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江山如此多姿

第403章 带她回家

    英秀镇,位于文川县城北部,在这次大地震中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域。

    但在地震初发的阶段,专家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出于惯性思维的缘故,将文川县城列为震中。

    在这种思维的引导下,更多的救灾人力和物力资源向文川县城倾斜,在军民一心轰轰烈烈的救灾作战中,英秀比其他地域相较量而言,所获得的救援迟了24个小时。

    幸幸亏向导人的英明决议下,现场指挥部很快扭转了战略目的,并要求已经抵达灾区的人民子弟兵第一时间进入英秀,探明受灾情况,买通交通蹊径,抢先救人救命。

    虽然这支有着庆幸传统的人民子弟兵有着“铁军”的称谓,但他们遇到的难题也是最大、最难克服的。

    由于处于大地震的震中,这里的地形地貌所受到的损毁也是最严重的,唯一一条县级公路已经被彻底震塌,泥石流和地底喷出的岩浆把路基都扭曲变形了,任何交通工具都无法前进,人民子弟兵只能靠自己的铁脚板徒步前进,并在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作风的支持下,终于抵达了英秀镇,打开了救援的唯一一条通道。

    而连夜抵达的任一生,现在就与后续增援的救援队伍一起,在这条生命通道上蹒跚前行。

    ......

    虽然前世在媒体上阅读过无数的有关报道,但真正亲临现场,任一生才切身体会到,这次灾害的威力有多大。

    原有的路早就被山体滑坡掩埋了,现在他们行进的蹊径,是“铁军”用他们的脚板,在滑坡的土石上方重新踏出的一条路来。

    山路陡峭弯曲,任一生一边走,一边还看到远处的山上,尚有密密麻麻的玄色人影。

    带路的指战员告诉他,这些都是自发前往震区寻亲的人群,他们很自觉地没有占有“铁军”打开的生命通道,在陡峭的山岭上自发寻找蹊径,由于大山陡峭,大雨事后的山路显得狭窄湿滑,寻亲人员排队小心翼翼地爬山。

    为防止打滑,有人还在鞋底绑上一些草绳,或寻找一根棍子资助自己爬山。

    由于许多地方爬不上去,各人只好拉着路边的树枝、杂草逐步挪动。其中不乏孕妇、生病的老人,他们都想迫切地见到亲人,也顾不上什么,都往灾区进发。

    “老乡,你们从那里来?那里的情况怎么样?”上山的人不停地问下山的人。

    “太惨了!整个乡镇都酿成了平地。你们去了就知道!”下山的人不停地重复着这句话。

    眼见着这些情形,耳闻着灾民们的对话,任一生已经很纠结的心,更是提到了嗓子眼上。

    任一生恨不得自己有措施直接飞至灾区,但由于大雨和天气情况的缘故,军方无法出动直升机,他只能靠自己的脚,一步步地踏在这条充满危险的生命线上。

    这些土石聚集如山,石块棱角很是尖锐,由于昨天刚下过雨,不时有雨水冲刷的混淆物从山顶缺口处流下来,右侧就是深不见底、海浪翻腾的岷江急流。

    每一步踏出去,都是冒着可能失足的危险,稍有不慎,一脚踩空,这次地震上的意外伤亡名单上,就要增加一个名字了。

    行进到一处很是大的滑坡地段时,只能容一人通过,救援队伍拥挤到了一起,如果这时发生余震或者滑坡,效果不堪设想。

    而这一切都是有很或许率会发生的,大震之后的余震不停是知识,从落地以来,任一生已经履历了好频频余震,知道大自然的威力。

    带队的指战员一边高声喊着:“注意视察山顶,快速通过!”,每小我私家都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和审慎,用了快要半个小时,才

    通过这个危险地段。

    在路途中间,任一生看到脚底下有一个很大的洞口,从地下喷出来的岩浆有几公里长,已经凝固。厥后才知道,此处就是这次地震的震中。

    渡过了这个危险所在,前方尚有10公里的路要走,任一生虽然身体上已经很疲劳,但他依靠自己顽强的意志力支持着,始终保持着速度,随着救援的大队伍行进,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

    “找到她,拯救她,带她回家。”

    ......

    如果任一生此时有空看看微博的话,他肯定会为微博上正在举行的一场行动而感应激动。

    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在“人民铁军”挺进英秀之前,已经有一支志愿者队伍进入了英秀镇。

    这是一支由爬山喜好者和户外极限运动俱乐部成员组成的民间救援队,他们都是四周的礼县人,平时经常组织攀缘五女人山等户外运动,对于这一带的地形地貌十分熟悉。

    大震发生之后,这些“驴友”(爬山喜好者)在领队罗葛平的组织下,自发地前往大灾当中声讯皆无的英秀镇探险,寻找生还者的下落。

    之所以他们会选择英秀,除了熟悉这一块的地理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都是微博网友,他们都看到了微博上第一条发自地震灾区的信息。

    这个信息的发出者,就是来自英秀镇的小秀秀。

    而她也跟所有英秀镇的受灾者一样,已经了无音讯凌驾72小时了。

    在微博官方忙于组织种种捐赠和志愿行动的同时,微博网友们也自发组织了多项民间拯救行动。

    其中最受关注,最为热门的,就是“拯救小秀秀”行动。

    在微博上,#拯救小秀秀的热门话题已经获得了上千万的关注,有近十分之一的微博网友都在关注着小秀秀的下落,都在为如何拯救小秀秀出谋划策。

    而罗葛平组织的这支救援队,正冲在“拯救小秀秀”行动的最前线。

    在得知小秀秀的事情后,罗葛平和组织了20来人的“驴友”队伍,开始向英秀而去。

    行进到紫坪水库,车辆就无法行进了。

    由于事前做了充实准备,他们带了冲锋舟等户外工具在车上,罗葛平决议选择水路,他们把一两吨重冲锋舟抗在肩膀上,逐步地挪已往,光这一个步骤,就花了五六个小时,到了晚上五六点,才开始分批下水。

    冲锋舟行至阿巴铝厂四周,停顿了,他们开始弃舟步行。

    此时,天已经完全黑下来,还下着雨,罗葛平他们只能打着电筒前进,走不外去的地方就爬。

    桥早扭成了麻花,行走的历程中,余震不停,“驴友”们都提心吊胆,生怕遇到滚石,或者失足从山上掉下去。

    漆黑让队伍估摸不清走到了那里,紧张情绪损耗着人们的体力,等到实在走不动,坐下来休整时,已经到了5月14日,破晓4点多。

    天微微发白的时候,罗葛平们才抵达距离映秀一两公里的地方,近到可以看到谁人万数人的小镇尽数垮塌,可以说是被夷为平地,可想而知,在这些修建之下的住民,生存的希望有多渺茫。

    活下来的人们都聚在大坝上,伤员也被抬到平坝上,排成一排,一眼望不到头。

    罗葛平们马上热泪盈眶,他们掉臂一天穿山越水的疲劳与劳累,依附着自己的能力投入了现场的救援运动中。

    而这些情景,都被这些“驴友”们通过微博,一一地纪录和流传出来,让无数在微博上围观的网友如临现场般,深刻感受到英秀镇的灾情与救援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