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旷野无人

旷野无人第25部分

    …………

    有点冷。我紧了紧身上的单衣,发现衣袖短了一大截。我长大了,快十二岁了,过几

    天,我也将走出小院……

    (以下是发表时被删去的原文——作者注)走出大院,把童年留在这个院子里。

    木蒲桃的树叶落在我的肩上。秋天已经走远了,树上的果子几乎掉光了,只有枝顶上还挂了

    两三只深红的果儿。我的手刚触到老树粗糙的皮,一颗晚熟的果子“啪”地落了下来。

    这棵蒲桃树一百岁了。还有九百年,它才能变成精。

    我拾起那颗果子,拧开水龙头洗了洗,果子摔得皮开肉绽,却依然窝着沁人的清香。

    我握着摔烂的果子,走出小院,走出大院。

    大院门口,一个盲公刚刚走过去。

    盲公长长的脑袋,长胳膊长腿,穿着打了补钉的灰布衫,背着一个青布袋子,那里面有个铁

    皮饼干筒,装着香脆的花生。

    盲公的拐棍头包了铜,戳在地上“笃笃”响,他嗓子老老的,不紧不慢地喊:

    “南——|乳花生——”

    笃……笃……笃……笃……笃……

    隔很久,他才又喊:

    “南——|乳花生——”

    他要喊通宵么?

    我站在大门口左右张望,我上哪儿去呢?

    起雾了。

    摊开手心,我有一颗木蒲桃。

    1990年12月8日

    补白

    十几年过去了,我始终忘不了删去的这段结尾。正因为它被删掉了,只存在手稿中,所

    以它比我写过的其他文字生命力更顽强,它总要在我的脑海里凸显出来,它的表现欲战胜了

    好看的txt电子书

    我的理性控制,我不得不在这本书里让它发出声音。否则,就像放旧电影出现胶片故障,银

    幕上反复出现模模糊糊喀喀嚓嚓吭吭哧哧的一段画面:那个十二岁的女孩子茫然地站在军营

    大院

    门口,黑夜深深,一个瞎子用竹竿戳着这个城市的街道,怀里抱着一个破旧的铁壳饼干筒,

    嘴里用广东话喊着:南——|乳花生——南——|乳花生——

    那时的城市,晚上总有一两个粤语称“盲公”“盲婆”的人沿街叫卖南|乳花生、盲公饼等

    等,他们并不会主动兜客,总是不慌不忙,边喊边走,声调、步伐始终不变。不管街上

    人多人少,有人没人,他们的声音、步子、情绪不变,似乎成为城市的标志了。

    为什么此情此景会让一个十二岁的孩子记得牢牢的,比那些大事件、大人物、大场面印象更

    深呢?我至今仍没有找到答案。

    这时候摘录《十二岁的小院》的这些段落有逃避的因素。我要逃到小院里避一避。我感到混

    乱,紧张。我渴望躲起来。

    ???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