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天龙八部之慕容阿修罗

天龙八部之慕容阿修罗第14部分阅读

    手下高手太少,比起他二哥赵让差的太远,就急切地渴望把我拉拢到他的手下。所以,说话之间,对我并不隐藏什么。他很清楚,对于我这种人,坦诚布公和绝对信任,是拉拢我的最佳武器。

    毕方吃饱后飞了回来,盘旋在赵烈的头顶。赵烈脸色苍白,向我看来。我微笑道:“这位鸟兄是我的朋友,王爷不必担心。”我话音刚落,毕方便落在了赵烈肩膀上,用羽毛碰触他的脸,赵烈这才放心下来。

    我检查了一下倒毙的那些还算完整的尸体,那些高个武士,不似中原人。而那些罗圈腿的矮子,毫无疑问是日本人。我心中暗想,看来西域和日本人果然勾结起来了,在中原兴风作浪。

    虽然我如今的武功,放眼武林可以说是全无敌手,但是很多事情,不是武功高就能决定的。弥勒教和逍遥宗现在进入中原,我就应该把他们的死对头雷音寺和玉虚宫的人找到,自己坐收渔翁之利。

    打定主意,我走到赵烈身边道:“王爷,能否借一步说话。”

    保护赵烈的兵士都死了,现在他的身边只剩下四个人。赵烈道:“有什么话,岳兄不妨直说。这四位都是我的侍卫亲信,本王从来不把他们当外人看。”

    四人立时神情激动,弯腰向赵烈行李道:“愿为王爷效死命,虽九死亦不悔。”

    赵烈看来也不是个省油的灯,拉拢人心还是有一套的。我神情严肃,向四周看了看,道:“王爷,不知道您想不想当皇帝?”

    赵烈身子一震,双眼如炬,死死地盯着我,看了一会儿,突然笑道:“当皇帝有谁不想,岳兄为何有此一问?”

    我毫不闪避他的眼神,道:“岳飞想看一下,康王殿下是否值得在下效力?”

    赵烈大喜道:“若能得岳兄相助,本王之福也。不过,本王的二王兄比本王更有优势。从道统上来讲,他是本王的兄长。从实力上来讲,朝中不少大臣都倾向于他接任皇位。以岳兄大才,为何不选择他,却选择了本王?”

    我充满强烈的自信,道:“明王势大,远胜殿下。在下若投明王,不过锦上添花。若投殿下,则为雪中送炭。最后若殿下登上皇位,则在下的职位之高,不是在明王手下所能相比的。况且,跟随强者,如何能够显示本人的手段?”

    赵烈知道自己不如明王赵让,有些羞愧,尴尬地点点头道:“岳兄果然是鸿鹄之志,本王得岳兄,若高祖得张良,孟德得奉孝也。”

    我傲然道:“本人身怀经天纬地之才,无论武功,抑或文治,皆为宰相之才。今殿下有我,皇位倾覆可得。”

    赵烈丝毫不介意我的狂傲,昂首大笑,拉着我的手道:“本王此次出京城,岳兄可是最大的收获啊!”

    我作势下跪,赵烈用力扶着就不让我跪下,我也就顺势只是躬了躬身子,道:“属下岳飞,见过主公。”

    赵烈高兴地哈哈大笑,道:“先生日后见我,可再不要行礼了,烈将以师待先生。”四个侍卫也毫无嫉妒,高兴异常。毕竟,有我这个武功高得骇人的高手在身旁,他们保命的机会也大得多了。如果再能从这里学个一招两式,自是更好。

    我心中却在冷笑:“赵家执掌大宋王朝数百年,重文轻武,向周围各国屈膝投降。自此之后,大汉民族尚武精神日益衰弱,沦至为人鱼肉的地步。你们已经失去了执掌天下的资格,天下是有德者得天下,谁能够把大汉带向强盛,谁就有资格当皇帝。”

    “鲜卑已经融入中华民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自从炎黄以来,无数次华夏民族与少数民族的融合,才形成了现在的中华民族。我慕容复,身体里流淌的血液,就是中华民族的血液。而我的灵魂,同样是属于中华民族。当年创造大唐盛世的李家,不就身具胡人血统吗?”

    “父亲要我复国,其实,我不是复国,因为这个国家并未灭亡,复什么呢?亡的是大燕政权,却不是这个国家。现在,我不是以一个亡国王子的身分企图夺回昔日所有,而是要以中华民族的一份子的身分,带领这个国家,避免日后被蒙古人屠杀奴役,被大辫子们屠杀奴役,被外国肆意侵略的命运。如果朝廷不能带领整个民族走向强大,而是走向衰弱,那这个民族中有能力者就有资格取而代之。”

    我刚才为什么表现的那么狂傲,并且直言赵烈不如赵让呢,我就是要在赵烈心里种下一颗对我不满的种子。日后,当赵烈对付我的时候,我就有借口明正言顺地对付他,夺取整个政权。有道是:君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为仇寇。

    赵烈,对我来说,依然不过是一枚棋子。

    现在,我们两人都相视大笑,一派融合的气氛。

    须臾,我对赵烈道:“主公,属下在山西地界有一位好友,名叫石林,他乃是无量剑派的掌门。不若我们前去,使其为主公效力,岂不是好?”

    赵烈大喜道:“本王正愁手下高手太少,和江湖上的联系也甚少,如能得到一个剑派的帮助,自是幸事。岳兄刚认识本王,就好消息不断啊!”

    我桀骜地点点头,丝毫没有谦虚的样子,赵烈眼中闪过一丝寒芒,瞬间脸上又堆满了笑容。我假装没有看见,转身带着他们就往定襄县城的方向前行。

    一进定襄县城,就见人们喜气洋洋,鸣放鞭炮。略微一问,原来是石家的小姐石柔要嫁人。她嫁的不是别人,正是我那兄弟慕容北。看来,慕容北还真有一手,真把这小妞给泡到手了。

    看到定襄城里面,一般百姓欢天喜地的样子,我就明白,无量剑派在这里甚得人心。我们慕容家和石家联姻,等于这股力量也可以为我们所用。山西和蒙古连接,如果能把完颜阿骨打和契里温那里和这里打通,整个山西就将掌握在我的手下。

    只是,我如今改换了容貌,如何才能让慕容北和石林知道我是慕容复呢?!~!

    ..

    第六十四章山西尽在掌控之中

    我对赵烈道:“主公,不如您暂且去县衙,把这里的知县给收复了。,这样,黑白两道都是您的人,明王也就无法插手了。再说,属下觉得您还是不要公开的显露身份去无量剑派,私下相会更好。不然,明王的人知道了,就会对无量剑派下手。您也知道,处于暗处的力量,要比处于明处的力量,更加有用的多。”

    赵烈道:“先生说的有道理。本王在他定襄县令的辖区遇刺,捅到皇上那里去,就有他受的。唯一的一个办法就是投靠本王,呵呵,先生想得周到。”

    我便对四名侍卫说道:“如此,就劳烦四位护送主公去了。”

    四名侍卫躬身领命,护着赵烈向县衙行去。

    我转身去往无量剑派。无量剑派的门前车水马龙,人来人望,洋溢着一片喜庆的气息。门上张灯结彩,贴着大红的对联,鞭炮阵阵,小孩子钻进钻出,嘻嘻哈哈,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我傲然走到大门前,石林、左子穆正和几个弟子收受彩礼,迎接宾客。他依旧很年轻,只是显得沉稳了许多。迎接前来的宾客时,显得稳重自如,游刃有余。

    我走到他面前,他不认识我现在的样子,脸上稍露愕然。

    我传音入密道:“兄弟,怎么,不认得我慕容复了?”

    石林的脸上震惊之色一闪而过,随即恢复正常。我慕容复死在直破崖的事情天下皆知,他也以为我已经死了。如今,我却以另一幅容貌的样子站在这里说自己是慕容复,他岂能不惊?不过,他随即脸色恢复自然,的确是成熟了许多。

    石林道:“请随我来。”

    他知道,我改换容貌,自然是有隐秘的事情要给他说,便把迎接宾客的事情交给左子穆,领着我进入到内院之中。

    进入密室,石林转过身来,我已经把容貌转换成了原来的样子。

    石林不敢置信地看着我道:“方才你的容貌……这是怎么回事?”

    我笑道:“易容术而已。”

    石林道:“不过恕我直言,我不知道你现在的样子是否也是易容而成。”

    我毫不紧张,坐在了椅子上,道:“兄弟,你的日月丽天剑法练得怎样了?”

    日月丽天剑法是震古烁今的盖世剑法,若被武林中人知道,无量剑派就必成为武林公敌。所以,这门剑法,石林只敢让派中有天分或死忠的弟子修炼。而且除了已经知情的左子穆和辛双清、石柔,对于其他修炼的弟子,石林告诉他们这门剑法的名字叫“阴阳剑法”——一个很普通的,让武林人没有什么感觉的名字。另外知道这门剑法的,当然是赠送这剑法给他们的我了。

    石林激动地拉着我的手,道:“大哥,果然是你,在直破崖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当时得知你的死讯,我准备去找那天鹰教的人拼命。可是,我的剑法还没有练好,去报仇只能白白送了性命。这半年多来,我一直都在苦练剑法,终于小有成就了,不想到大哥却回来了。”

    天鹰教?木涵墨和关世音可是弥勒教的人,现在怎么成了天鹰教,莫非就是这些域外武林之人在中原成立的帮派?想想也是,如果把弥勒教和逍遥宗的名号公开出来,就会引起两大圣地和朝廷的围攻。不过,小样儿,换个马甲我就不知道你了?

    我安慰道:“兄弟,你做的很对。”能够按住报仇的冲动,潜心提高实力,这样才是一派之主正确的选择。

    我于是把近来发生的事情都告诉了他,让他唏嘘不已。

    我对他道:“兄弟,你把阿北找来吧,我此次来,有要事跟你们商量。”

    石林起身,把慕容北找了来。慕容北一听说我还活着,激动万分,又怕引起别人注意,强忍住激动之情来到了密室。

    一进入密室,他就眼含热泪,拉住我的手道:“大哥,我还以为你真的死了……对了,王姑娘听说你的死讯,本想去找那些仇人给你报仇,不过给父亲好歹给劝住了。现在天下会的弟子都在苦练,要给你报仇。”

    果然姜是老的辣,父亲的做法,体现了一个枭雄应有的作为。不过,我却愧对语嫣,跟着我担惊受怕。

    我安慰住他,对他和石林道:“如今,我已经答应为康王赵烈效力。我希望,你们两人能够把山西武林掌握在自己手中。官场上的事情,有康王处理。这样,再联系上蒙古的我的两个兄弟,就能把山西乃至更北方的地区掌握在我们的手中。”

    慕容北道:“大哥放心,无量剑派现在实力强大,周围几个县的门派都被消灭了。山西境内也没有什么特别强的势力,这事情是可以办到的。”

    我点点头,道:“这样就好。待到晚上的时候,石林就跟我去县衙见见康王。”

    我促狭一笑,道:“小北你呢,就和你的柔柔在洞房里面做你们该做的事情。至于我给你们的彩礼呢,就让康王代我给吧。”

    慕容北道:“我就说嘛,你这做大哥的,也不给我礼物,感情是要占康王的便宜了。”

    我笑道:“过一会,你就把消息传给星宿海,别让他们为我着急。另外,我要直接陪同赵烈去京城——我怕还有刺客对他不利。你告诉语嫣,让邓大哥和公孙二哥和她一起到京城找我就是。”

    慕容北答应了下来。我又问起参合庄的事情,慕容北道:“那弥勒教的人倒是没有去参合庄,他们去了也找不到啊。不过,父亲始终怕参合庄受到攻击,就把那里所有的人都撤离了。对了,阿碧姑娘也去了星宿海。现在太湖那边,就剩下了曼陀山庄。”

    我觉得这样很稳妥,潜藏在暗处,让魔门的人无法轻易查找。

    我起身道:“好,今日是小北大喜的日子,大家都挺忙的,我就不多浪费你们的时间了。我先去县衙了,石林你晚上过来吧。”

    石林道:“好的,我晚上过去。”

    我微微一笑,把已经写好的凌波微步的口诀放在了桌子上,突然从屋中消失不见。石林和慕容北大惊失色,没有料到我武功竟然这么强。不过,看见了凌波微步的口诀,他们高兴异常。让石林把口诀藏在怀里,慕容北和他出了屋,忙活去了。!~!

    ..

    第六十五章初入廷堂瞻仰名人

    晚上的事情,我就不多说了。!石林回去的时候,得到了一只皇家专用的玉如意作为信物。

    我和赵烈要赶回京城,要把这次遇刺的事情捅到皇帝那里去,看他有什么反应。

    一路无话,我们很快就回到了京城汴梁。

    赵烈也不回康王府,直接带着我就赶赴皇宫,这样显得更加凄惨不是?

    皇宫的城墙高大无比,应该是整个大宋疆域之内最高最厚的城墙了吧。墙外五百丈之内没有任何建筑,任何树木,就像一片空旷的广场。除了巡逻的禁卫,普通人是不能够靠近的。那城墙之上也是无数的禁卫往来巡逻,防卫之严密,让人叹为观止。

    让我打了几拳,面色苍白的赵烈身子摇摇晃晃地,灰头土脸地,带着我们五人,到了皇宫的面前。正在皇宫面前的禁卫将领一看,大吃一惊道:“康王千岁,您……您这是怎么了?”

    康王不说话,我和颜悦色地道:“康王千岁遇刺,要请皇帝陛下主持公道。”

    这禁卫将领一听康王遇刺,更是大惊失色道:“什么人胆敢行刺王爷,真是无法无天了。”

    我急道:“王爷现在有伤在身,片刻都拖不得。”身前庞大的气劲涌出,硬是把他挤到了一旁。看着我有些冒着红光的眼睛,他突然打了个冷颤,手一挥,让守在门前的禁军士兵让开了路。

    我们架着康王,在他的指引下,在禁卫和宫女太监惊异的眼神中,直接来到了集宴殿。今天,听说皇帝在这里大宴群臣。

    我面色不善,丝毫不掩饰眼中淡红色的邪异光芒,周身散发着阴冷邪恶的气息。守在殿前的侍卫,我不加理会,硬生生地就冲开了他们。看到我如此嚣张,他们很是生气。然当看到康王的衰样,他们就知道定是发生了大事,于是不敢阻拦。但是又怕失职,就很小心地吊在我们后面,进了大殿。

    大殿当中坐着一个人,面色有些苍白,看起来很年轻,却又显得有些衰老,让人一时无法弄清他的真实年龄。这便是当朝的哲宗皇帝赵煦。看来赵烈说的对,他的阴囊被划烂,成了一个太监。那脸上没有一根胡子,脸色惨白的骇人。

    众目环视之下,我也不敢直愣愣地抬头观看,只敢用神念低头探察。

    康王突地扑倒在地,身躯颤抖。众位大臣见尊荣华贵的康王衣衫褴褛,脸色灰白,神情呆滞地进来,又不是跪下,而是全身爬倒在地上。纷纷惊骇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赵煦尖锐的声音响起,道:“皇弟,你为何如此光景?来人,快去叫御医!”

    赵烈哭喊道:“陛下,臣弟奉旨前往山西寻找花石岗,却在路上连连遇刺,手下的一百多士兵死亡殆尽。如果……”他指了指跪在后边的我,道:“不是这位岳壮士相救,臣弟已经埋骨荒野多时了。”

    赵煦脸上难看,那旁边一个胖乎乎的大臣赶快从几案后面出来,跪倒在地,道:“陛下,臣该死,臣该死。”

    赵煦冷哼道:“张俊,你不是说如今天下大治,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吗?怎么如此太平的天下,还有人行刺朕的皇弟呢,嗯?”

    张俊正是新任的刑部侍郎,他现在不敢说话,只是把头磕在地上,脑袋都磕出了血来。

    旁边一个面色高傲,眉毛上扬,浑身散发着刚直气息的老者,站了出来,道:“陛下,张俊新任侍郎,对刑部的事务还在熟悉之中,难免有所闪失,请陛下勿怪。如今,让他戴罪立功,查清行刺康王千岁的真凶,也就是了。”

    赵煦道:“罢了,既然王爱卿求情,张俊,你起来吧。朕给你三个月的期限,把那些行刺康王的刺客都给查出来,诛灭九族。”

    这人敢在皇帝盛怒的情况下出来求情,身份自然极高。又听皇帝称呼他为王爱卿,此人身份呼之欲出,定是那改革派的大佬王安石。今天,可是见到了名人了。王安石上任时的一句话,“吾必为革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前面虽刀山火海,吾亦视之等闲”,响在我的耳边。

    这时,一个长者三绺美须,散发着书卷气息的老者站了起来,道:“陛下,依臣看来,此事不会这么简单。”

    噢,赵煦转过头来,看着他,道:“苏爱卿有何高见呢?”

    难道这个老者就是名垂千古的东坡先生苏轼?我一时心中激动,惊才羡艳的大才子啊!这时,御医进来,给赵煦施礼,然后开始扶起了赵烈,给他诊治。

    苏轼行礼,微笑道:“陛下,康王一向与人为善,朝中风评甚佳。平日也谦卑自恭,并未得罪什么人。可见此事非是私怨,实乃……这个,想想除掉康王,谁将获益最大,则幕后指使之人,可谓是呼之欲出。”

    赵煦皱眉不语,显然他意识到了苏轼话中所指。

    涉及到皇家的事情,苏轼也只能点到为止,不敢再多言。换了个角度说道:“不过,康王带了一百多士兵,这些士兵可也无法护其周全。可见,若是国与国交战,自然靠士兵。但在国内,江湖之人素来以武犯禁,各种神功密技层出不穷,仅仅靠士兵是不能保护好皇室子弟的。对付这些江湖人,恐怕还要江湖人才行,正所谓以毒攻毒。”

    赵煦点头道:“爱卿说的极是。江湖之人素来以武犯禁,但其基础庞大,素有渊源,一直无法铲除。既然如此,可以让一部分人江湖人进入朝廷,为朝廷效力,让其再回头对付江湖之人,此计甚善。”

    他又转头对已经被医治完毕的赵烈道:“皇弟,这样吧,你可以从大内高手中选一些出来。”

    赵烈大喜,谢过了赵煦。

    王安石却出来道:“陛下,明王是否也可以从大内高手中选择一些。万一,有人心怀不轨,对明王不利,却也危险至极。”

    苏轼道:“不可。明王素来接纳江湖人士,手下高手无数,何必再浪费大内高手呢。若陛下身边的护卫力量减弱,却不甚好。”

    赵煦笑到:“苏爱卿给朕想的周到。”脸色又阴沉了下来。

    虽然因为同是革新派,他更喜爱王安石,但王安石支持明王,他却很是不喜。尤其,苏轼话里挑明了,明王手下很多人来自江湖,让赵煦很是警惕。如果这么多高手夜袭皇宫,大内中的高手和禁卫能不能低挡的住?

    坐上皇位后,赵煦的心机越发深沉。并不会因为同是革新派,他就放心地使用王安石。毕竟,自己的利益至上。!~!

    ..

    第六十六章昼入大内连陈楚马

    赵烈软弱无力地靠在几案上,道:“皇兄,岳壮士仗义出手,救了臣弟,臣弟想在皇兄面前给他讨个职位。、”

    赵煦打了个呵欠,看都不看我一眼,道:“就赐他御前一品带刀侍卫,当你康王府的侍卫统领也就是了。”

    我心中暗喜,御前一品带刀侍卫这个职位不错,在整个大宋的疆域之内,除非是在王公皇族或有深厚背景的官员面前,那是有着绝对大的权力。一品的职衔和皇族侍卫的身份,一般的官员那都是敬畏不已。若在江湖中行走,如此的身份更令江湖人会有很大的顾忌。

    虽然赵煦好像对我不屑一顾,不过他出此手笔,我自然是感激万分。如此,我也不会把全部的忠心都放在康王那里了吧。当皇帝的人,果然都不是无能之辈。

    当下,我们谢了皇帝的恩典,在皇帝的示意下,我们就退出了大殿。跪在地上这么长时间,腿都有些麻了。我心中暗自咒骂着,跪了这么久,也不让我们站起来说话。谁让我和那四个侍卫是小人物呢?权力,果然是人人渴求的东西。

    一个小太监,尊皇帝命过来,要领着我们去找大内侍卫统领,好挑选高手。我悄悄给他塞了一张一百两的银票,道:“这位公公,在下有几句话想和我家王爷说,请公公稍等一下。”

    这小太监在宫中职位很低,总是被人呼来喝去,我称呼他一声公公,他又暗中看了一下银票的数额,顿时得意洋洋,乐得合不上嘴,道:“岳统领有话尽管和王爷说,咱家不急。”

    我谢了一声,拉赵烈到一旁,道:“殿下,我还是称呼殿下吧,叫主公太显‘耳’了。”

    赵烈点点头表示同意,道:“选择大内高手,这可不好选啊。这些人忠于皇帝,若放在我身边,有诸多不便。”

    我同意道:“殿下说的甚是。所以,咱们挑选高手,不能太多,最多四个。”

    赵烈道:“挑选高手的事,你自己去吧。我现在刚得到太医的医治,还是回府装装的好。若还有精力去大内挑选侍卫,难免让人怀疑。”

    我笑道:“殿下英明。”

    我又问道:“今日为殿下说话的是苏轼苏大人吧。”

    赵烈道:“是的。苏轼在朝中一直给我说好话,对我还是不错的。”

    我笑道:“殿下请回,今日王爷已经暗中给了明王一个信号,明王不起怀疑才怪了,咱们也要加快步伐。在朝堂之上拉拢大臣,在江湖之中寻找强大的势力。”

    我和赵烈分手而行。四侍卫“搀扶”着他回了康王府,我自己跟着小太监去大内挑人。小太监一路上和我有说有笑,到了大内统领总管郭怀那里。

    这郭总管年方四十来岁,看起来勇武彪悍,虽然也是脸色惨白,嘴上无须,却不显得柔弱,这死太监肯定是练有某种阳刚内功。

    小太监介绍完后,就转身走了。

    郭怀上下打量着我,道:“咱家阅人无数,却不能看出岳统领的修为。”

    我暗自一经,自己有些大意了。如果让别人看不穿自己的修为,就会对我非常警惕。我不能再是一幅返璞归真的样子了,应该透露出一些“高手”的气息。当然,如果现在就转换气质,会引起郭怀的怀疑。

    我谦虚了几句,从怀里拿出了一颗略显温热的罕见红玉,往郭怀手里一塞,道:“在下的来意总管大人也知道了。在下不敢无礼,大人觉得哪四个人最不讨大人喜欢,就把那四个人交给在下也就是了。”

    郭怀见了这红玉,伸手握住,顿时一股热意散入经脉之中,不由笑眯眯地道:“岳统领是从哪里得到这太阳红玉的,咱家练的九阳神功,这玉对咱家的作用可是大得很。”

    这厮练的竟然是九阳神功,真想不到。大内之中果然藏龙卧虎,不可小视。

    这玉对郭怀来说,那可真是宝贝,比金银财宝重要的多了。我这礼,误打误撞给送好了。郭怀亲切地拍着我的肩膀,一边和我聊,一边让人把四个他最不喜欢的侍卫给叫了来。

    这四个人一个个长相彪悍威武,不过显然不太懂人情世故,见了他们的上司也是冷冰冰的,微微行了个礼,便不再多言。他们看向我的眼神中,却是充满了不屑和鄙夷。

    这时郭怀和我的神态很是亲密,他们显然认为我是贿赂了郭怀,所以一贯高傲的郭怀才对我这样。

    郭怀也懒得和他们多说话,道:“从今日起,你们就去康王府,在这位岳飞统领手下办差吧。现在就走,至于相关的手续,咱家给你们办也就是了。”如此爽利,一来郭怀真的很不喜欢他们,二来也是我的贿赂发挥了作用。

    四人狠狠地盯着我,却也无法,只有回身去收拾了东西。我谢过了郭怀,领着他们向宫外走去。一路之上,我和他们也不说话。

    等出了皇宫,为首的一个实在忍不住,粗暴地拉住我的胳膊,问道:“岳统领,你为何让我们四人跟你去康王府,却不让别人去?”

    我停下来,道:“因为你们不讨上司喜欢。”

    他奇道:“这是为什么,当官的谁不喜欢手下听话吧呢?”

    我淡淡一笑,道:“不会拍马屁,就不能讨上司喜欢。而不拍马屁的人,都是有真本事的人。”韦小宝这句名言一出,四人顿时露出那种如逢知己的神情。

    那人声音低沉,道:“属下楚瑜,多谢统领方才所言。”

    他抬头长嘘了一口气,然后脸上露出了笑容,道:“属下四人久在大内,郭怀贪财,喜受贿赂,属下四人却一分未献,所以不讨他喜悦。”

    另一人向我行礼,道:“属下陈水,楚瑜所言甚是。如今我等出了皇宫,其实也是好事。在王府中,比在皇宫中要自由得多。”

    另一个拱手向我道:“属下马英,凭统领刚才说的话,足可见统领为人。能在统领手下办事,属下四人看来可以发挥所长了。”

    最后一人双手抱拳,道:“属下连斩,见过统领。”

    初步把四人的心收拢了,当找个机会,轻而易举地把他们四人联手击败的时候,依照他们这种人的性格,立刻就会对我五体投地。

    我不认识到康王府的路,他们却知道。反而是让他们带着我到了康王府。!~!

    ..

    第六十七章夜入苏府雷音玉虚

    带着四人到了王府。!这四人果然有真本事,赵烈手下的侍卫没有一个人能在他们手下过满二十招。赵烈和我相视一笑,看来捡到宝了。

    赵烈叫来仆人,让仆人们给他们四人收拾好四个房间。这四个房间正好把赵烈的住处围了起来。看来遇刺一事,一直让他心有余悸。有四人居于四方,我又在他旁边,如果有人入府行刺,就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了。

    一路行走,大家都很疲乏,略微吃了点饭,也就分头去休息了。

    到了晚上,吃过饭,赵烈正准备同我去拜访苏轼的时候,明王赵让送来了帖子,说是要和几个王弟在一起吃饭,兄弟几个在一起聚聚。

    我道:“看来殿下是去不成苏府了。”

    赵烈冷笑道:“我倒要看看老二葫芦里到底要卖什么药。”

    我点头道:“如此也好。”

    赵烈在连陈楚马和几十个侍卫的陪同下,去明王府赴宴。我却直接往苏轼府邸而去。

    苏轼府中。

    苏轼正和苏洵、苏澈,弟兄三个坐在一起,谈论今天朝中发生的事情。

    苏轼道:“看今天康王的表现,显然是不再甘于明王之下。”

    苏洵道:“康王素有贤王之称,不过平日里却没有表现出争夺帝位的野心,一向低调处世,今天却好像是转性了。他这样一来,也就等于是在陛下面前告了明王一状。”

    苏轼道:“现在革新派势大。我虽想扶康王以对抗明王和王安石,但如果康王本人只是满足于现状,我也没有办法啊。平日里,最多也就是给他在陛下面前说一些好话而已。”

    苏澈道:“今日康王有如此转变,也不知道是何原因。”

    正在谈论间,有人来报,道:“启禀三位老爷,门外有一人自称是康王府侍卫统领岳飞求见。”

    苏家三兄弟对视一眼,苏洵道:“这岳飞不就是那个救了康王,被封为御前一品带刀侍卫的那人吗?”

    苏轼道:“此人来访,必有大事。”于是叫仆人把我请进来。

    进入厅中,见过苏轼。苏轼又把他的两位兄弟给我引见了,宾主坐定。

    苏轼问道:“岳统领忽然来访,所为何事?”

    我单刀直入,道:“明人不说暗话,下官此来是要请求苏相辅佐我家王爷,谋取帝位而已。”

    三人大惊,连忙向四周张望。苏轼皱眉道:“岳统领说什么,本官不知道。”

    我哈哈大笑,直笑得室内暗流乱涌,挂在墙上的字画,三人身上的衣服,在暗流中摇摆不停,外面却听不到一点动静。在三人面色骇异的时候,我笑道:“三位大人放心,隔墙无耳也。”

    苏轼稳定住心情道:“统领武功,本官真是闻所未闻。”他知道,依我如此的武功,没有人能够偷听到我们说话。他接着道:“康王一贯低调,为何却突然要争夺帝位?莫不是统领之故?”

    我赞道:“大人思维果然敏捷。不错,正是下官的缘故。男儿既生,便当封侯万户,否则,白来世上一趟。我要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我要荣华富贵,我要生杀大权。”我的神情逐渐变得狰狞,就听微微碎裂声传来,屋中除了我们四人和坐着的椅子外,一切事物均化为齑粉。

    三人脸色再次苍白,苏洵不可置信地低语道:“这,这非人力所能为也。”

    还是苏轼最为镇定,他冷冷地道:“统领如此骄横,难道不知道骄兵必败吗?”

    我突然换成了一副文质彬彬的表情,一股书卷气从从身上散发出来,道:“多谢苏相指点。不过,岳某在明王和王安石等人面前,就是要如此的狂傲。”

    苏澈赞叹道:“有统领辅佐康王,明王有难了。”他们三人都是智慧过人,当然知道我的意思。我在明王和王安石等人面前表现得越狂傲,他们会越小看我。如果一个人小看了另一个不该小看的人,那么这个人就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苏轼能够在我如此强势下,还能镇定自若地提醒我不要骄横,果然是一代英才。

    苏轼问道:“如今明王势大,康王若与之争,胜算并不大。”

    我微微一笑,道:“谁说康王要与明王相争了?”

    三人又是一愣,我一进来就放言要他们帮助康王争夺帝位,现在怎么却又不争了。

    我成竹在胸,轻声说道:“不争是争。”

    苏轼身形剧震,喃喃自语道:“不争是争。”

    忽然站起身来,走到我的跟前,道:“不知道康王殿下对王安石变法一事如何看待?”

    康王素来隐藏自己的想法,所以苏轼也不知道。

    我不多言,只四个字:“祸国殃民。”

    苏轼抚着胡子哈哈大笑,道:“烦请统领禀报殿下,就说从此以后,苏家唯他马首是瞻。”

    苏洵和苏澈也笑道:“不争是争。我等已经开始为明王感到悲哀了。”四人相视大笑。

    毕竟,赵让和赵烈是皇帝的兄弟。皇帝虽然失去了生育能力,将来只能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兄弟。但是毕竟皇帝还年轻,也算是雄心勃勃。既然在床上没有能力,就要在另一方面表现出来。

    他当然不会轻易把皇位让出来,少说也要坐个几十年。到了最后,接任皇位的也差不多是他兄弟们的儿子了。现在如果就对皇位觊觎,只能招来他的忌恨。况且,他现在也算是个太监了,心理会逐渐地变态。若惹了他,恐怕没有好果子吃,恐怕是想吃烂果子也吃不上罢。

    我们四人清楚,此时的康王,韬光养晦,低调处世,才能得到皇帝的好感,以待时机。

    我停下了笑,道:“将来在朝堂之上,对于康王殿下,苏相也是四个字,不帮是帮。”

    苏轼道:“对极。我若不支持康王,任由明王打押,陛下会怎么想呢,哈哈哈。”苏洵和苏澈也发出了得意的笑声。

    须臾,苏轼接着道:“王安石推行新法,固然有些可取之处,然多数于民于国皆有大害。我也别无所求,只要天下安定,实现无为而治,就心满意足了。”

    我拍了一记马屁,道:“相爷心怀天下,下官佩服。”

    苏轼道:“以后私下里,咱们也不要生分了,我托大叫你一声老弟,你若愿意,称呼我一声老哥即可。近日康王殿下遇刺,陛下让他去大内选择高手,你选的那四个,都很不错。”

    这消息这么快就传到他耳朵里去了,可见保守派多年的经营,潜在的力量不小啊!

    苏轼接着道:“不过,明王手下来自江湖的能人异士不少,仅他们四人也不能维护周全。老弟你虽然厉害,康王倚重,会有很多事要办,也不可能分身。这样吧,明日你可去大相国寺里的菜园子里面,找一个叫佛印的和尚,你会有惊喜的。”!~!

    ..

    第六十八章雷音玉虚暗隐光明

    第二天,我按着苏轼所说,到了大相国寺。,本来我是要早上来的,可是赵烈找我商量了一些事情,时间就拖到后面了。此时,已近正午,前来拜佛的香客络绎不绝。人头涌动,烟雾缭绕。和尚们的唱经声悠扬婉转,飘荡在寺庙的上空。

    我一路询问,找到了菜园子面前。见有一个和尚,敞胸露|||乳|,活像一个弥勒佛。他正斜靠在一棵大柳树底下喝酒,旁边还乱躺着两个空坛子,和一碟没剩下多少的花生米。

    此人和苏轼告诉我的佛印的外貌一样,我估计此人就是佛印禅师,于是上前问道:“请问师傅,这里可是有一位佛印禅师?

    电子书下载shubao2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