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三国之流氓天下

三国之流氓天下第34部分阅读

    称为本王,由此以后他就以此来称呼自己了。说实话,做王爷也是他妈的挺爽。不过高王爷制止修建王宫到是绝对和百姓的死活没有关系,主要是他知道现在天下大乱,最终鹿死谁手还是个未知数,如果自己不知死活的就此享乐,最后可能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就如同历代农民起义的李自成、洪秀全,无一不是因为贪图一时的享乐,而断送了本来可以取得的大好江山!打仗是打什么?还不是打钱吗!留着盖王宫的钱自己多养点军队,等到逐鹿天下的时候就多了几分胜算。时候到把天下都打下来了,在盖他妈的老大老大的皇宫,找边天下大把大把的美女,看他妈的谁不顺眼就把谁的小弟弟给“咔嚓”喽让他做太监,那才是真真正正的过瘾呢!

    高王爷的想法当然不是这些古人所能了解的,反而一致认为自己真的遇到明主了。于是所有的文武大臣呼啦啦全都离座,在高王爷的面前齐整整地跪倒了一大片,高呼“主公英明!”“主公万岁!”

    高王爷自己心里也挺得意,不过他不知道自己的这一举措,不单为他赢得了诸将的拥戴,更为他赢得了吴地的百姓以及天下百姓的民心。同时也为他引出了东吴的的一位大儒,一位将帅之才的大儒。

    待到诸人重新见礼落座之后,因为高大将军跨江远征期间都是贾诩在搭理江东政务,所以依然是贾诩道:“禀报主公,主公远征期间,臣按主公的意图对地百姓进行了户籍通查,经统计,吴地原有户七十二万三千,男女计四百三十万,

    另外还有官吏三万二千,兵甲十万三千。当然这里包括主公留下的高将军的第三军团和那五万新招收的士兵。还有就是庞大人带来回来的人员,正在安置当中,这点还由庞大人向主公禀报。”说着贾诩退了回去,因为贾诩明白,什么事情都被自己说了,那么一定会遭其他的同僚嫉恨。既然贾诩是一流的谋士,自然就不会做这种于几不利的事情了。

    高大将军点点头,庞统急忙上前禀报说:“禀报主公,青徐两地随军迁移来此共三十二万户,男女计一百零四万三千,另外官吏二万八千,兵甲十九万七千四百二十三人,其中包括高将军的第四军团,李肃李大人的胜字营,另有十万总军师训练的新兵以及青徐原有的的一些城防兵士。如今所有人员,正在贾大人的统筹合理的安置之中,一切都进行的有条不紊。”庞统也不是傻子,自然要投桃报李的如此说。

    高大将军不置可否,高深莫测地再次点头。徐庶见贾诩、庞统均以汇报完毕

    ,知道自己也该说话了,所以禀报说:“禀报主公,从庐江郡随军南迁百姓共八万四千户,男女计二十四万人,官吏在原庐江太守陆康鹿老将军的带领下,有四千八百人迁移,兵甲八万八千人。经刚才贾大人和庞大人的统计,如今主公境内共有百姓一百二十四万三千户,男女人口五百五十八万三千人。官吏六万四千八百人,兵甲三十八万八千四百二十三人。这就是目前主公境内的所有人员,尚请主公示下。”

    高尚高大将军听完以后甚为震惊。他震惊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一、首先徐庶的心算使他震惊,这也计算的太迅速了吧!贾诩、庞统那边刚刚禀报完,

    你这边连结果就都出来了,厉害,厉害!看来徐庶不单是智者、谋士,更是一个数学家。即使不是数学家,数学计算天才的桂冠也是非他莫属了。二、就是关于自己所辖的人口数字。总共连青徐两州迁移来的人口加起来,也不过五百多万,

    还不够自己那个时代里一个大都市的人口。即使是一个中等城市,随便找一个也得一百多万啊。恩,战争,一定是战争所造成的。看来什么计划生育也不管用,

    减少人口的最佳途径就是战争。三、就不用说了,自己手下居然已经有了三十多万将近四十万的军队,太他妈的酷了。

    高大将军高王爷坐在那里深思,底下的诸将包括徐庶、贾诩、庞统等人均不敢打搅他,一时间整个大厅里寂静一片。

    高尚此时心情其实很振奋,因为他知道如今无论是曹操还是袁绍都没有自己的兵力雄厚。如果说有自己一样雄厚兵力的,大概就是刘表了。可惜刘表无大将

    ,是不堪一击的。如果自己稍做休整,全师出击,是否可以就此统一天下呢!结果他在心里问了自己无数次,答案却是否定的。因为战场上的胜负,往往并不是兵力的多寡,而是取决于天时、地利、人和、谋略、粮饷军备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此时出兵师出无名,到时候使诸侯合并自己决无胜算。再者东吴新定,自己手下的兵士也并不都是百战之师。如果此时再次远征,就不会同征讨孙策这么简单了。那是需要大批的粮饷为后备的,要知道,一旦开战,那就不是一时半晌可以解决的了得。就是主席他老人家也不是一天就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啊

    !他老人家还需要八年抗战和几年的解放战争呢,更何况是自己呢!这样一想高大将军就泄气了,同时也释怀了。别的不说,还是先把自己的辖地治理好,等一切就绪,再重拳出击,一鼓作气统一天下吧!水军。自己还要建立水军。哎!要不说皇帝也不好当呢!看来自己还得有些耐性。诶,刘嚣呢?自己回来就没见过他,这小子跑哪去了?你还别说,少了这小子还真少了不少乐趣!

    高大将军不理众人,正陶醉在天人交战当中的时候,却忽然有探马进来禀报

    说,居然又有战事发生了。

    第九十八章山越风云

    高大将军回到江东以后开了第一次会议,凡是在吴地的高尚大军的高级将领无论是文武几乎都出席了。但是这里却缺少两个人,而且是高大将军的两员爱将。一个是高尚的大舅哥高义,另一个就是相当于公安局长的刘嚣。哦,对了,现在应该是公安部长才对。高义自是不用说了,除了亲戚关系以外,高大将军还对他有救命之恩。而刘嚣呢,却是更和高大将军的关系非比寻常。当然高大将军也曾变相的救过他的命,但是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他除了紧紧围绕在高尚高大将军的周围以外,也的确是别无他法。因为抛开高大将军后来收的将领以外,凡是从长安城跟来得将领,这些人可以说就没有不恶心他的。高大将军高王爷一个是知道这一点,对他另眼相看。再者就是觉得刘嚣这人很有人情味,至少皮条就没少给自己拉。说白了刘嚣和他就是臭味相投而已。所以高大将军坐在那里就发觉这两个人没在,所以很纳闷。要说知道自己回来,这两个人蹦着高也得跑来啊,怎么会不来呢!刚开始贾诩、庞统、徐庶汇报江东的人口兵员高尚还没有心思考虑和问讯,可是当他知道自己手下的兵士居然接近四十万,不由得有些雄心萌动,胡思乱想,大有立刻整军,跃马中原的势头。当然通过自我分析自我批评以后,他那颗不安分的心最终还是冷却了。不过他在思维跳跃当中却无缘无故地想起了刘嚣和高义,正在这个时候,却有探子来报说鄱阳湖山越暴乱,高义将军屡次剿灭不成,反而多次损兵折将,特让禀报主公。

    高尚高大将军一听不由眉头紧蹙,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高尚明白,所谓的山越其实就是越王勾践遗留下来的越国流民。而自己如今占据的江东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吴国和越国的老巢。

    贾诩一听高王爷问话,急忙回答道:“山越叛乱古来如此。这些山越时观间隙,出为寇盗,并且与汉人、官府之间的频繁摩擦时有发生。主公进入吴地以后,很多叛军都打着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四处猖獗,许多越人也借机加入这一行列当中。当主公收拢了叛军以后,这些山越仍然不肯归附。本来以高将军的神勇很容易将他们剿灭,所以没有及时禀告主公。高将军此时失利,想必使地形不如山越熟识的缘故。”贾诩心道,这还不是你高大将军挑起来的吗,还来问我们。只不过这话不敢说出来就是了。

    高尚差点没气乐了,明知道贾诩话里有话也不已为意。但心里却想,你不是对本王爷有意见吗,那好,那本王爷拉屎就让你把本王的屁股舔干净好了。所以故做沉思了片刻,道:“哦,是这样。既然如此,文和你和总军师办下交接,这里的事情让元直处理,你速统帅燕将军和臧将军率领第六军团和第十军团前往助高将军缴匪,孙轻、王当两位将军同往。嘿嘿,本王就等着你的好消息了。”

    贾诩一愣,心说主公的反映也太快了吧,马上小鞋就给我套脚上了。不过想归想,还是马上领命,因为这毕竟不是儿戏的事情。

    高尚高大将军扫视了在座的诸文武大臣,内心深处不由燃起一股豪情。刚才听了徐庶等人的汇报,知道自己如今辖下已经是兵强马壮了,只待中原诸侯逐鹿

    ,自己就大有可为了。目前自己所有做的事情就是迅速稳固根基,操练兵马。恩

    ,如今最重要的还是整军。虽然这个将军,那个侯爷的叫着好听,可怎么也不如自己那个时代的军队建制容易管理。至于军队的称呼就不改了,什么解放军的说了他们也不懂,还是叫高尚大军来得亲切!

    “启秉主公,如今王爷已经占据江东,尚请王爷示下下一步事宜?”正当高大将军考虑今后大业的时候,庞统不轻不重的请示说。说明白些也是在考教高大将军,我们不是就此就割据为忘了吧!

    高大将军冷哼了一声,“士元,本王让你放弃青州,你是否心有不甘呢?”

    庞统瞬间就布满了冷汗,扑通跪倒道:“主公,臣怎会如此。臣对主公决无

    二心,否则”

    “好了好了,”高大将军笑容满面的说:“士元快起来,本王是和你开个玩笑而已。”

    庞统喘过气来,心道,这种玩笑是可以死人的。

    其实高大将军如今经过这么多的事情,早就变的成熟了。因为不管是谁在这种刀枪与血肉齐飞,阴谋与狡诈共舞的年代里,要想出人头地是不可能不成熟的

    。高大将军之所以派贾诩前往助高义平叛,到不是真的要给贾诩小鞋穿,主要是考虑到贾诩在这里时间最久,了解环境和情况。再者以贾诩的能力如果连山越都降伏不了,那他也就不是贾诩了。山越造反主要还是生存问题,只要让他们知道放下武器就能够很好的生活,谁还跟着扯这个蛋啊!再者张燕、孙轻、王当都是

    当时的领导者,有他们辅助贾诩,山越平叛根本就不是问题。而且将来山越还是很好的兵员呢!至于庞统虽无叛意,但是却持才傲物,要是不打消他的嚣张劲头

    ,以后不一定出什么乱子呢!

    “如今我等已经占据江东,本大将军不才,被圣上封为吴王。既然如此,诸位有功之臣,本王当然也要加以封赏。同时江东从此以后就是我等的根本,

    而江东的百姓就是我等的衣食父母。对待我等的衣食父母一定要善待,所以要肃清吏治,士元对此你可要多费些心。”

    庞统急忙领命。

    “再者江东虽然有长江天堑,但切不可就此懈怠。不说夏江口还有刘表的黄祖,单就长江来说,要知道大江千里,就是倾盖全吴之能力,也未必能够封锁江

    岸。所以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元直你还要加紧训练士卒,以被战时之需。”

    徐庶心悦诚服的上前领命。

    “现在正是冬季,正有利于我军休整。在此期间,还要建立一只无敌的水师

    ,只有这样,我江东才会更安全。建立水师的事情,暂时由蒋钦、周泰负责。具体适宜,可和总军师商议。”

    蒋钦、周泰兴奋的上前领命,他们却忘了高大将军所谓的“暂时”两个字的含义。

    高大将军从座位上站起身来,笑道:“刘嚣刘仁萧,我们的刘将军怎么没有来见本王呢!莫不是长安贪污受贿的老毛病又犯了,被拘禁了吗?”

    高大将军的话引得一起从长安来得诸将哈哈大笑起来,管幼安急忙施礼正色的说:“启秉主公,刘将军可是主公的股肱之臣,主公切不可听旁人的片面之词

    。刘将军一到吴地,立即着手整顿制安,以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并且走访各地

    ,深入百姓之家,宣讲主公仁义之明。主公为回之时刘将军还对我说,要为主公

    在江东寻访名士,以辅佐主公成就霸业。因为刘将军在吴地百姓当中以有清廉刚正之名,所以在短短的时日就被江东百姓喻为刘青天主公主公”

    不等管宁管幼安把话说完,高大将军已经开始在座椅上呕吐了

    第九十九章江东水师

    冬日的太阳,以她微弱的微弱的光芒照耀着辽阔的大地,远处一队人马出现在地平线上。

    “主公,前面就是南屏山麓了。”

    鲁肃鲁子敬胸甲上两颗金色的五角星在微弱的冬日下依旧熠熠生辉,他一边稳稳地控制着跨下的战马,一边向这个以二十出头就成为一方霸主的年轻人恭敬的说。鲁肃的语气的确很恭敬,因为他实在有恭敬这个年轻人的理由。在如今这个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失所,路有冻死骨的年代里,这个年轻人的出现,对于百姓来说,无疑如同久旱降下甘霖,寒冷得遇暖火。就是在这个年轻人的治下,百姓安居乐业。最另人感佩的是,山越人居然可以离开高山,不再抗拒汉人政府,完全融入到了汉人之中,这对于历代的统治来说实在是不可思议的。

    鲁肃时有大志,但未遇明主。直到那个刘萧找到自己,谦恭邀请,虚心受教,并在听了他诉说自己主公高尚的所作所为之后,同时看到了高大将军对于吴地的一系列行政措施,自己不由砰然心动,这不就是自己苦苦等候的名主吗!

    “恩,就让本王看看子敬的威武水师。”

    高大将军微笑着,这种微笑是由衷的。鲁肃鲁子敬,这种人才终于到了自己的麾下。同时他也再笑刘萧果然不负自己的厚望,不单可以为自己寻得美人,还可以为自己揽的大才。虽然他的用心未必在此,但是仍然应与鼓励。所以高大将军回头对刘萧面带微笑说:“仁萧,最近辛苦你了,回头本王放你的假,好好休息休息。本王可不想让自己的爱臣累跨了身体。”

    “谢王爷对臣的厚爱,臣、臣”刘萧在马上嗫嚅着,眼睛里一片水花。

    “行了,本王知道你的忠心,只要好好做,本王不会亏待你的。呵呵,别象个女人似的,眼泪留着去骗娘们吧!”

    “没有,臣没有”刘萧还要解释,高大将军早就大笑一声,催马远去了。众人也在笑声护卫在高大将军周围,一丝也不觉得有寒冷的感觉了。

    刘萧失去了表演的对象,只得苦着脸追了上去。

    江东三江口有两座山,西山和南平山。两山相隔十余里路,此时高大将军已经在众人的护卫下到达了南平山麓。南屏山是个山套,一分为二,左右矗立,就象两扇巨大的屏风竖立在那里,所以称之为南屏山。

    南平山两边是绝壁,唯一的出口就是西头的山口,另一边则是临水的江边。在西出口上立起了高大的塔楼,大门洞开,两旁分别站立着盔甲鲜明刀枪林立的士兵,一个个神情肃穆,精神百倍。塔楼上旗帜迎风招展,猎猎有声。同样神情、同样精神的士兵目视着远方,刀枪高举,向高大将军等人行着军礼。

    “好,”高大将军等人行进山套,缓缓催动战马,“子敬果然治军有方

    。”

    山套里的军营排列有序,训练的操场整齐划一。“多谢主公夸奖!”鲁肃行礼,紧随在高大将军的身后。

    高大将军边走边打量山套两侧,只见两边峭壁陡立,峰峦入云,左山不可翻,右山不可攀,前面便是南屏江口。这条山套约有十数里深,入口建立塔楼之处狭窄,里边渐宽,是个大喇叭行。当快到江边的时候,江上尽百条战船进入各自的眼帘。虽然战船大小不一,但是船上都立满了士兵,任凭江风吹拂也没有一人蹙动眉头。

    在江边高大将军一行人下了战马,“子敬,如今士兵可否一战?”

    “回主公,这些士兵的兵员多是来自本地,稍加操练便可水战。不过如果说起水中雄师,臣以为还要到明年的三四月份才可以。”

    “好,本王等的起。你只管放心操练,一切物资尽管向元直申请。本王会和元直说的。”高大将军望着自己的水师,兴奋道:“记住本王的话,有了我们的水师,我们就可以远征。三年,只需要三年我们就可以平定天下。同时扩疆万里不在话下。”

    众人对于高大将军的话反映不一,不过已经习惯于自己的主公经常语出惊人,所以也就不一为忤了。

    其实高大将军也实在是高兴,因为也只有他才知道在这个时代里水师远征可以带来得莫大的好处。

    高大将军回到吴地以后已经重新整顿了军备。山越果然如高大将军预期的那样,在打与劝的双重打压下,整体归附。高大将军鉴于太史慈孤军被歼的前车之鉴,给每个军团增加至二万人。而水师军团更是增加到五万人。

    高大将军固守了东吴以后,全面实施了军衔制。

    第一军团为军长赵云,封一等候,授少将军衔。

    第二军团为军长徐晃,封一等候,授少将军衔。

    第三军团为军长高义,封一等候,授少将军衔。

    第四军团为军长高顺,封一等候,授少将军衔。

    第五军团为军长张辽,封一等侯,授少将军衔。

    第六军团为军长张燕,封二等候,授少将军衔。

    第七军团为军长许楮,封二等候,授少将军衔。

    第八军团为军长管亥,封二等候,授少将军衔。

    第九军团为军长典韦,封一等候,授少将军衔。

    第十军团为军长臧霸,封三等候,授少将军衔

    江东水军为军团长鲁肃,封二等候,授中将军衔。

    徐庶被授予一等候,上将军衔;庞统被授予一等候,中将军衔;贾诩被授予一等候,上将军衔。刘萧居然也被授予一等候,中将的军衔,可见高大将军对于他的喜爱程度。

    高大将军之所以如此做,一是为了自己的习惯,二也是要让众将知道,跟着自己自己就不会亏待他们。而且高大将军觉得自己现在的事情太多,已经没有时间出去寻找新鲜的美女了,所以他决定要把权利下放了。

    第一百章绝代双乔

    第一百章绝代双乔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高大将军巡视了几天水师后,大概是看多了水的缘故,把他记忆里唯一的一点关于水战的诗兴也勾引了出来。不过这个诗兴却是,呵呵,也让高大将军想起某人最近行动诡异啊。此某人自然是指,高大将军一直非常宠爱的刘嚣了。

    说实话,高大将军一看刘嚣举荐的人是鲁肃就知道,刘嚣这小子用心绝非只是一心为高大将军找个人才这么简单。看过《三国演义》的人,谁会忘记鲁肃牵的那两条轰动古今中外的红线啊。所以在册封军衔的时候,高大将军也确实是存了不少私心,撇开刘嚣的不说,那是自己的,说得不好听是宠臣,谁叫他就是能像蛔虫一样知道他老人家哪里痒痒呢;另外对于鲁肃,一方面是鲁肃确实治军有方,是他该得的,另一方面高大将军也确实希望在以后的某些私事方面,鲁肃他老兄也能尽心尽力。对于高大将军这点私心,刘嚣就是用手指头想,也应该想得到才对,否则又怎么叫刘嚣呢。可是,高尚给他的假期都快过好几天了,怎么还是毫无动静呢。水袖固然好,不然也不会夜夜良宵,无边春色。但作为男人,谁不想见见名震古今中外的双乔呢?想着想着,高大将军就觉得自己越来越有些不耐烦了,反正也坐不住了,索性挥了挥手,对下面的人说了句:“传刘嚣刘将军,说本王有公务相商。”高大将军终于决定亲自“提点”下他的爱将了。不能光拿官不干活是吧。高大将军命人砌了壶上好的龙井,心想就边喝茶边等刘嚣小子来。要知道,江南的茶叶可是早在汉朝就享誉天下啊,但高尚成长在北方,又在北方当兵,别说在家的时候也顶多喝喝黄不拉叽的陈茶,后来到了部队,就连茶叶末的边都沾不到,能够喝喝袋泡的就算不错了。但是现在就不同了,老天爷既然让我高尚在三国开疆扩土,称王争霸,那么喝点上好的茶叶总是不为过的吧!更何况这也是体察民情,入乡随俗啊。也不知道以前是不是喝惯了陈茶,高尚见了真正的江南绿茶,居然也好这口香气了,特别是龙井的香气,比那什么毛峰、紫竹更好闻。

    “嗯……”高尚微闭着眼睛嗅着那股淡然的袅袅清香,忽然想起刘嚣说过,明年三四月春暖花开之际,新茶上市,香气会更怡人,难不成要等那个时候,水师练得差不多了,才能抱得美人归吗?

    “臣刘嚣叩见吴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刘嚣?这么快?高尚睁开眼睛,感到颇为惊讶。现在高尚也不得不佩服刘嚣的神速了,难不成他还真是自己的蛔虫,随时知道什么时候,自己会找他吗?不过有一点却另我们的高大将军也就是现在的吴王感到很是不爽!那就是对于自己这些臣子们对自己的称呼!什么千岁!千岁!千千岁!这很容易使高大将军回忆起没来之前看到的历史剧上的那些首领太监。妈的,老子可是雄壮的很呢!还有这个王爷称呼,虽然官是大了许多,但是却无论如何似乎也没有高大将军的称呼来得威风!

    “好了,起来吧,不要拜了!”高尚高大流氓收起了思绪,同时他惊讶归惊讶,但是反应却不会慢。只是按照刚才他的想法,也并不是全然没有道理的。因为即使抛开千岁是那些首领太监的代名词的话,就说一开始高大将军看他们磕什么头啊,听他们称呼什么千岁什么的,倒也真的过了一段王爷的瘾头。但是当他听多了看多了以后就觉得罗嗦了。可能是高尚的那点仅存的现代人意识还没有完全泯灭的缘故,使他觉得老这么叫来叫去,拜来拜去,实在是太琐碎了,把该说的正事儿都耽搁了。更何况高尚高大流氓真正想听的还不仅仅是千岁呢!

    再说你看看刘嚣赶路赶得那样,高尚也不忍心再听他喊了。说刘嚣是赶来的,还真不是冤枉他,瞧他满头大汗的,高尚不记得自己什么时候也要他去跑那个什么每日5公里的体能训练了。

    “仁萧,”高尚故意提了嗓子拉长了声调,“假期过的可好啊?”

    “承蒙王爷垂爱,仁萧假期颇为顺当,还顺便为王爷寻了两位佳人。”

    呵呵,真不愧是刘仁萧,不仅知道高大将军的痒处,还知道怎么挠痒痒。

    “咳……两位佳人现今何处啊?”一想到可以自己可以坐拥二乔,尽享齐人之福,高大将军一时竟口干舌燥起来,反正在刘嚣面前也不用装,高大将军倒也不介意让他知道自己有多猴急。

    刘嚣当然知道高大将军,哦,不,吴王的猴急,其实第一次将鲁肃介绍给高大将军的时候,刘嚣就已经将事情都安排好了,就欠火候,火候一到,马上就可以手到擒来。但经过上次美玉的教训,不到最后一刻,刘嚣打死也不敢透露一个字。上次是自己一时嘴快,赔了到手的小媚娘。这回是两美女的事,可不是以一抵一赔了就能了事的。但刘嚣也知道这位高大将军在美女那档子事上是性急的主儿,何况还封赏了人家亲戚。现在时机差不多也成熟了,所以不管是不是在假期,刘嚣一刻不敢耽搁,立马去乔家办事了,当然里面的穿针引线的活儿绝对是少不来鲁肃的。鲁肃一面感念刘嚣的推荐之恩,另一面更感念高大将军的知遇之恩,那活儿做得能不尽心尽力吗?

    其实刚开始,乔家也是顾忌重重的。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著名的大乔小乔从小就是许给了孙策和周瑜的。即使我们的高大将军闯了三国,改变历史,却没来得及改变那段历史,只不过让两位绝色佳人通通从寡妇变成了望门寡。有了这种灭门之恨,求亲就绝对不会顺利,但也总不能让高大将军在自己的封地上强抢民女吧。

    在这里说明下,古人和今人一个很大的不同是,古人是很重名声的,因为那个时候一个好名声是很重要的,东汉时期,一旦被地方上推为举孝廉,那是可以得到朝廷的封官拜爵的,可见一个好的名声有多重要,就类似于现代社会的各种证书一样,是个人前程的敲门砖。所以乔玄就算不痛恨高大将军灭了两门亲家,也必定怕背上卖女求荣的骂名。更何况据说小乔为了周瑜的死差点悬梁自尽呢——古代的这种殉情叫贞节,现代叫痴情,不知道两者到底有什么区别。

    不过,无论现代还是古代,有一条原则是不变的。那就是权和性的交易。所以,这场游戏最后高大将军这方肯定是胜者,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而已。官场打混这么多年的刘嚣会不明白这一点吗?如果没有这个把握刘嚣也不会自己弄来这份差事,那无疑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了。所以高大将军虽然还没做到皇帝,他的权势加上他的流氓性却足以办成很多事情,即使是在这种事情上。于是鲁肃的亲眷关系,刘嚣三寸不烂之舌,高大将军无形的权势,最终使乔玄点头答应了这门亲事。

    “回王爷,两位乔小姐已经安顿好了,即时可进高家门。”

    “仁萧啊,”高大将军看了看自己的这位爱将,擦了擦手,“那就今天晚上!”

    一锤定音,二乔终入了这流氓的手里,大家可听到了孙周的呜呼哀哉?

    第一百零一章洞房花烛

    第一百零一章洞房花烛

    人生得意时,洞房花烛夜,高榜题名时。

    高尚是个流氓,所谓流氓是不在意正规途径的仕途升迁的,那一套所谓高榜题名是与他不相干的,所以对于高尚,高大将军,吴王来说,洞房花烛夜才是人生最最得意的事情,那么吃力的封疆扩土不就是为了得到更多的软香酥枕吗?

    心动不如行动。是夜,高府华灯高照,红绸处处,喜气洋洋。

    虽然我们的高大将军已经不是第一次结亲了,但无论如何,这次是一次娶两个,而且高尚刚刚封为吴王,结亲的又是乔家这样的吴地望族,事情不能太过马虎,这也亏得刘嚣一有苗头就开始准备了。一方面是为了顾及乔家望族的面子,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鲁肃,你看你鲁子敬做的媒,高大将军有多重视。人都这样,都希望别人能重视自己为他办的事情,你越重视,他下次办的就越起劲。高大将军当然是希望鲁肃以后办什么事情都起劲啦。还有一层意思,是刘嚣没有想到,而高大将军也不想说的,那就是通过此次喜筵,拉拢吴地氏族。虽然高大将军也信仰民贵君轻,你没得到天下的时候,要靠百姓起哄认可你,但一旦得了天下,就又要靠当地的氏族来组织管理生产了。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有新的氏族出现,但毕竟还是少数,大部分还得靠现成的吴地那些氏族,拉拢他们,让他们效忠,让他们承认高大将军是他们的新主子,那高大将军就真正意义上统治吴地了,而不仅仅只是在军事上。

    但高大将军并没有出席喜筵,除了迎亲以外,高大将军就没有出现在众人的眼前。婚宴都是由刘嚣主持的。

    那么我们的高大将军,他去了哪儿呢?他正在花厅发愁呢,身后就站着黑衣蒙面的水袖。

    “水袖宝贝,今天你就不用在我身边伺候了吧。”

    “不行,师傅说了,一步也不能离开你身边的。”

    “那是白天,恐怕有刺客什么的,现在是晚上,刺客都睡觉了,宝贝,不用那么紧张。”

    “你是怕我坏了你的好事吧?”

    当然啊,高大将军心里,暗暗地猛点头。什么晚上了,刺客都睡觉了那种鬼话,连他自己都不信,何况水袖。真正的原因,无过于今天已经是三人洞房了,再多了一个,高大将军不是怕应付不过来,而是怕不能集中精力对付那两个未经人事的新手,倘若如此,那不是太不重视二乔了,更重要的是那也太对不起自己了。所以无论如何,高大将军都不能让水袖尾随进洞房。

    “怎么会呢?”高大将军决定采取行动。

    “哼!”水袖,轻轻地哼了声。

    “水袖……”高大将军拉长了声音,走到水袖身边,轻轻拉过水袖的纤腰,贴上水袖的娇唇,双手开始上下游走,没多时,水袖便娇声喘喘,一时间花厅又是满园春色,风光无限。

    老婆多了就是这点麻烦,进新房之前得先进“旧房”抚慰一下,好在其他几位娇妻都还算贤惠,除了老三,但老三虽然比水袖有过之无不及,却正好被水袖压着,真是一物降一物。不然,今天高大将军就算“劳动”到脚软,也未必能爬着去新房啊。

    经历了千辛万苦,跋山涉水,到了新房门口,高大将军一时间还真是心潮澎湃。呵呵,不知道这喜字后面,会有如何的风光呢,高大将军简直就是咧了嘴进门的。

    “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哇!高大将军,还真个实实地被吓了一大跳。只见洞房内齐齐两排婢女,共十二人,都是一身红色。好一个娘子军。

    乔家不愧为吴地望族,高大将军不由得暗暗佩服,两个女儿出嫁,居然陪嫁这么多婢女。呵呵,也不知道,古代嫁女儿是不是都要给姑爷准备这么多的后备军呢?唉……高大将军真想把这里的一切说给那些在现代的战友,不知道他们会不会相信。

    好端端的洞房花烛怎么居然想到了时空的那端,高大将军不由得有些扫兴,也无心一个个地去欣赏娘子军了。只希望那对美娇娘能让自己心情好起来。

    挥了挥手,高大将军想退众婢女。

    却见一位柳腰、鹅蛋脸的婢女,做了个福,走出队列说到:“王爷千岁,婢女慧儿有要事相禀。”

    高大将军一听就不乐意了,那边好不同意摆脱了水袖,这边还要有要事禀告,敢情古代的洞房还真不是那么好进的。不由得后悔起来,心想,还真不如刘嚣安排的与甄蕊的那次呢,红绡香枕,干脆利落。哪像现在看着美女坐在床头,却是这个说,那个告的,怎么这么多麻烦。

    但,看那婢女也是长得花容月貌,也算是个清秀佳人,算了,看她有什么说的,于是缓了缓声调:“有何事明日不能禀告,非得今日禀告啊?”

    “启禀王爷,吴地有这一说,洞房花烛夜得要十二位处子为新人守夜,抵挡无妄邪佞,此后新人才能无病无灾,白首恩爱。”

    “哦……岳父大人还真是费心了。那你们今夜就留在外厅吧。”

    说完,高大将军径自走进了内室。

    内室新房,一眼望去,满眼的红色,远甚于外厅。红色的床,红色的帏帐,红色的被褥,红色的地毯,甚至连家具、器皿都是朱红色的,哦,当然还有那对在红色的喜服包裹下的千娇百媚的新娘了。紫铜香炉里飘出阵阵香烟,使整个房间香气萦绕,地上也尽是一片落英缤纷。高尚不由哑然,没来古代之前,听说过古人相信红色能刺激|情欲,所以中国传统的婚喜都用红色装点。就连清朝的皇帝,也在紫禁城的坤宁宫特地设了红色的婚房来供皇帝大婚的时候用。不过看来,今天的他高大将军的洞房绝对不逊于一千多年以后的皇帝新房啊。

    高大将军一边想着,脚下可没闲着。没几步就跨到了喜床边上,一伸手揭开了其中一位新娘的头盖,却听到:“高尚尔贼,受死吧!”

    高大将军吓了一跳,本能地躲开迎面而来的短刃,定睛一看,还以为是哪个,却是失踪已久的小蛮女董白!

    第一百零二章大乔小乔

    看到董白出现在自己的洞房里,还穿着一身红色的新娘喜服,高尚的顿时傻眼了。这是哪出戏啊?他还没来的及去揭另一个新娘的头盖呢。不过,这会儿就是让他去揭,我们的高大将军也不敢揭了,谁知道又会冒出个什么人物来。呵呵,刘嚣你惨了,高大将军暗暗冷笑。

    divstyle=&ot;disply:none&ot;发布/div  但高尚毕竟是高尚,一个在三国经历了大风大浪、生死

    免费电子书下载shubao2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