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紫鹃清吟梦

紫鹃清吟梦第24部分阅读

    服进宫去探望。

    “娘娘,您这是怎么回事?怎么突然就生病了?”王夫人立在床前,担忧地看着脸色苍白的女儿。

    “母亲,本宫也纳闷着呢,前些日子也不过觉得有些闷闷的,请太医来看了一回,吃了几帖药而已,没想到身子反而越来越虚了。”元妃说道。

    “老身看娘娘这几日吃的药怕是被人动了手脚了,否则哪有药越吃越不好的?”贾母毕竟经历得多了些,很快就看出了疑点。

    “啊?那该怎么办才好?偏偏咱们家又没懂行的人,太医院那里也插不进可靠的人手,这…。”王夫人万分紧张的问道。

    “娘娘,若是药能不吃就别吃了,或许还能好的快些,或者能否请皇后娘娘另外安排别的太医?老身想替娘娘视诊的太医怕是早被人收买了,趁着机会想除掉娘娘呢。”贾母想了想,说道。

    “本宫明白,昨日皇后娘娘派了人来看,确实是有说替本宫换个太医来看诊,看来,祖母和本宫竟是想到一处去了,只是就是不知道那个太医是谁的人手。”元妃点头说道。

    “替娘娘看诊的太医是姓什么来着?”贾母问道。

    “是胡太医。”元妃说道。

    “嗯…,胡太医?有点耳熟…,对了,会不会是魏家的门人胡磊?记得听人说那人早些年就进了太医院任职。”贾母想了很久才想起来,惊讶地说道。

    “若真是那个太医有问题,那么就不能再让他继续替娘娘看诊了,不然娘娘岂不是…。”王夫人虽然不懂什么,也知道这是大事,她急切的道。

    “母亲不用担心,这事本宫会好好安排的,今日让妳们进宫来,也是因为怀疑胡太医,想问问妳们的意见,既然祖母已经肯定此人是魏家的人,本宫自然会有所防范。”元妃看着一脸担忧的母亲,安抚着道。

    “娘娘,您如今患了病,身为您的外家长辈,能进宫来探望也是恩典的了,还望娘娘保重身子,贾家多少还得仰赖您的。”贾母不怎么高兴的脸色,让元妃有些气闷,不过元妃也没力气和自己的祖母计较这个。

    贾母和王夫人又同元妃说了几句话后就离开皇宫,元妃随即让宫女到翊坤宫去向那拉皇后请求派另一位太医看诊,那拉皇后早从容嬷嬷那里知道情况,便应允了,另外派了一个陈太医过去诊疗。

    换了个太医后,元妃的身子果然渐渐地好转了些,只是却也落下了些无法完全治愈的病根,陈太医断言元妃身子过虚,往后是不太可能再有怀孕的机会,面对已经生下嫡子的皇后,元妃心知今后再无往上一步的机会了,这般情况让她心中暗暗恨极了魏家和令嫔。

    第七十五章

    乾隆本来已经不是很在意自己后宫的那些女人在耍什么小手段,只是偏偏有人不想让他忘记,尽责的暗卫又送上了一份新的报告,写明了元妃在令嫔的日常用度里动了手脚已经被令嫔察觉的事,而令嫔趁着元妃生病令看诊的胡太医做了什么手脚的事也都呈上了他的眼前。

    “这两个人是太闲了吗?还是打量着朕平日宠着她们,就忘记自己的身份了?哼!这元妃的病若再有下回,也不用忙着救她了,顺其自然便是,要是她命大,指不定朕还能放了那贾家一马,要是逃不过了,正好可以连贾家都收拾了,至于令嫔…,暂时放着,她的事还有得是时间算。”乾隆沉思了许久后,才向下面跪着等待命令的暗卫说道。

    “喳,属下明白了。”暗卫也不多话,接到指示后就立刻离开了养心殿。

    乾隆这般的意思,似乎是打算要寻贾家的麻烦了,之前不想追究贾家犯下的错,多半是想着元妃在他心中还是有些份量,可惜后宫妃嫔在皇帝的心中永远不能长久占有一席之地,如今的令嫔比起元妃更是重要些,毕竟,乾隆是个贪恋美色的不说,还是个贪图新鲜的。

    令嫔比元妃更有眼色,也敢做些其他妃嫔不敢做的闺房之乐,乾隆自然没那么快就对她失去兴趣,反而可能有越来越宠爱令嫔的意思,不然怎么可能连令嫔想要害死元妃的这等事都让他轻轻放下了?

    翊坤宫这里,那拉皇后抱着十二阿哥也听着容嬷嬷说些后宫的小道消息,等容嬷嬷说完后,那拉皇后才说道:“想来令嫔和元妃当真是要对上了,不过本宫想着…令嫔的心思只怕更狠一些,元妃不过是让她不能生下皇子而己呢,她竟是要元妃的命了,不过,她真以为这后宫能让她一手遮蔽不成?”

    “回娘娘的话,只怕这令嫔依仗的还是她的父亲魏清泰大人,毕竟魏大人可是内务府的内领管之一,有些事在宫里做起来的确比宫外的来得方便。”容嬷嬷轻声地说道。

    “容嬷嬷,这两个人早晚得有个结果的,本宫觉得在那之后,只怕接下来要对付的就是翊坤宫了,咱们还是将宫里的阿哥格格看着点,免得中了人家的诡计才是,本宫好不容易才有了十二阿哥,可不想他出了什么事,七阿哥和兰格格那里也是一样。”那拉皇后叹了口气,向容嬷嬷吩咐道。

    “娘娘放心,七阿哥身边有之前孝贤皇后留下的唐嬷嬷看着,兰格格身边的崔嬷嬷看着也是精明之人,明日奴婢再提醒她们注意些就是了。”容嬷嬷躬身回道。

    “那就好,不管皇上怎么想怎么做,这翊坤宫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都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差错,容嬷嬷,只怕还得让妳劳累一段时日了。”那拉皇后皱着眉头,总觉得心里非常不踏实。

    “回娘娘的话,这是奴婢的职责所在,请娘娘放心,奴婢绝不会让这个宫里出现任何不利于娘娘及两位阿哥、兰格格的人。”容嬷嬷严肃的说道。

    那拉皇后只是点点头,然后低下头来看着怀里熟睡的十二阿哥,十二阿哥已经被乾隆赐名为永璂,那拉皇后想起前些日子和韵进宫时,还特地提醒她要好好保养身子,那拉皇后心里暖暖地,和韵这孩子总是太过小心,孝贤皇后也总是这么说的,说和韵虽然看着好像无忧无虑,没什么烦恼,但是实际上什么都是看得明明白白的,别人是巴不得能从她们这些人身上多捞点好处,和韵却是恰恰相反,什么也不敢多要。

    虽然她们这些后宫女子不能出宫,但不表示她们不知道外头的情况,自然明白对和韵来说,和韵的出身和幼年的经历永远都是她心里的暗伤,所以她不想欠人的也不让人家欠着,别人看着好像和韵从宫里贵人这边得了多大的好处,事实上,她们又何尝不是从和韵身上得到了许多?只是这种好处既说不得也无从说起罢了。

    紫鹃在七月底生下第二胎,这胎又得了一个男孩,不过因为小小的意外…,紫鹃被迫在家待了整整两个月的时间,好不容易才得了明瑞的允许进宫向皇太后和皇后请安,皇太后和皇后对于她生产那时所发生的事也略有所闻,因此就不免多问了几句,紫鹃没敢多说,一再强调她只是担心自己好心办坏事,惹了皇上不快,一时心急了才会有那起意外。

    皇太后和皇后以前就知道紫鹃的性情,自然也没有怀疑她的说辞,紫鹃因为是下午才进的宫,所以在翊坤宫里坐没多久,永琮就回来了。

    “和韵姐姐,妳来了,我听说妳在府里不小心跌倒了,所以小阿哥早了几天出生,现在可是没事了?”永琮一进门就看到紫鹃的身影,急匆匆地跑了过来,想着要靠上前去,却又担心地看着紫鹃,怕自己莽撞了。

    “姐姐已经没事啦,让永琮担心了。”紫鹃笑笑地看着永琮和他身后的福隆安。

    福隆安也没忘记向紫鹃行礼问安,紫鹃看了看两人似乎相处不错的样子,想来以后富察家和永琮的联系会更密切些了,那拉皇后看看两个小的,又向紫鹃说道:“这会儿永璂也该醒了,要不妳跟永琮先到偏殿兰馨那里去坐一会儿,聊聊天再走。”

    “也好,娘娘的神色看着有些不好,要不要请太医过来看看?”紫鹃看那拉皇后似乎有些疲累的样子,不由得关心地问道。

    “这…,算了,反正明日太医就会过来做例行诊视,也不用让人家多跑这么一趟了。”那拉皇后想了想,便摇头说道。

    “嗯,那么娘娘您休息会,和韵等等再过来。”紫鹃看那拉皇后不愿意,她也不好多说,便回道。

    紫鹃随着永琮和福隆安来到兰馨住的偏殿内,因为福隆安不方便进入偏殿内,只好在外面等着,兰馨见永琮和紫口鹃过来,便笑着上前请了安后,崔嬷嬷叫宫女送上茶水点心后,就退出了殿内,留下三个人在里面聊天,聊到一半时,紫鹃突然好奇地问着永琮在上书房都学些什么。

    “学了满文,也学汉文,永琮现在在背千字文学认字呢,可是…。”永琮想了想后才回答了紫鹃的问题,但是脸上却是没什么笑容。

    “可是什么?难道是师傅教的,永琮听不懂?”紫鹃问道。

    “不是…,只是每天都一直重复背书,好闷哪!”永琮嘟着嘴说道。

    “哦?要背上几回呢?”紫鹃好奇地问。

    “每天都要读新的百遍,旧的百遍,师傅真正教授讲解的时间反而不多,这样怎么能明白书中的内容呢?”永琮有些不解地说。

    “永琮在上书房要花这么多时间背书呀?那岂不是和我在绣花时一样闷了?”兰馨不晓得上书房的情况,听到永琮的话才觉得原来念书也不好玩。

    “兰馨可别想借口偷懒,姐姐还等着妳绣个小玩意给我呢,不过这么听起来,似乎在上书房里真的花了很多时间一直在背书呢,可是…,皇上和先皇他们不也是这么过来的吗?”紫鹃笑着反问道。

    “是呀,可是…可是永琮有疑问呀。”永琮有些不满的说。

    “你才多大呢,能有什么疑问?再说了,把书的内容背起来了,平时没事做时,也能拿出来反复思考的,不是?”紫鹃说道。

    “嗯…,是没错呀,但是…,总觉得哪儿不对。”永琮皱起了小脸,纠结的神色让紫鹃有些好笑。

    “你一个人想要理解所读的内容哪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平日你和福隆安可以一起讨论呀,有不同的想法时,就找其他人一起问问,学问嘛,不就是边学边问?问师傅、问兄长或者问一起学习的人都是可以的。”紫鹃又说道。

    “和韵姐姐也是这样子念书的吗?”永琮听得似懂非懂的,于是又好奇地问。

    “姐姐哪曾读过什么书?自古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姐姐顶多就是认得几个字罢了,若要真论起有真才实学的,应该是你三嫂了。”紫鹃愣了一下,才笑道。

    “嗯…,这个我听三哥说过,三嫂嫂也会吟诗作对,他们平日在府里就会一块题诗写字的。”永琮点点头说道。

    “是呀,不过,恐怕永琮以后可就没有你三哥这般的好运气了,这世上能像你三嫂子家里一样,让女孩儿读书学习的并不多。”紫鹃看着永琮一脸欣羡的样子,忍不住泼了他一盆冷水。

    虽然,乾隆的意思不明确,但是永琮坐上那个位子的机会比别人大得多,因此还真不能让他学太多的风花雪月,免得教出一个更不济事的皇帝来,紫鹃一想到将来的那个可能性,心里就沉重了几分。

    “哦…。”永琮的眼眸黯了一下,却是在看到向来关心他的紫鹃时,又像想到什么似的,眼中一下子又没了之前的黯淡。

    “好啦,可不能再嫌师傅老要你背书的,多背点书也没什么坏处嘛,偶尔闲着无聊时,就自个儿多回想几遍,总能琢磨出一点意思的。”紫鹃又笑了笑,摸摸永琮的头,安慰道。

    “嗯,永琮明白的,以后永琮会乖乖背书的。”永琮展开了笑靥,用力地点头保证道。

    “那兰馨也不能偷懒啦,以前都以为皇额娘又要我认字,又要我学女红的,事情好多呀,还以为去上书房念书轻松点呢,原来也没比我好过呀。”兰馨娇憨地吐吐舌头,不好意思地说。

    “是呀,妳还以为只有自己累,别人都很轻松呀?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负责的事,可没有哪件事是轻松的。”紫鹃说道。

    几个人又聊了一会儿后,紫鹃想着茂伦和小的都没跟着出来,不晓得在府里烦人了没有,又看着时辰,心想明瑞应该也要回府了,便和永琮、兰馨道别出了宫去,才刚出了宫门,走了一段路就遇上了从宫中出来,随后赶上马车的明瑞,两人自然是一同回去了府中不提。

    第七十六章

    乾隆十七年十月初,王子腾突然上了折子说是自己已经病重多时,希望能请辞回家养病,乾隆皱着眉头看完折子内容后,想都不想的就批了准字,连安慰的话都没有给上半句。

    王子腾是在乾隆十二年时改任云贵总督,之后就在那位子上待到了今年,本来乾隆还盘算着要将王子腾调回京城任职呢,没想到他却上折请辞了,乾隆半是可惜半是觉得这病来得很凑巧。

    只是这该由谁去接任王子腾的职务,乾隆还得再三斟酌,毕竟云贵两地与边陲小国接壤,是个很重要的地方,必须是军职出身的人去接手才行,乾隆拖了快一个月才决定由鄂宁去接任,然而等着旨意下达到云贵当地却又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里,王子腾的病越显得不乐观了。

    王夫人在贾家能够立足,向来依靠的就是远在外地任职的王子腾和在宫中的元妃,所以等到她辗转听到哥哥生了重病,已经上折请辞时,心里就有些不安稳了。

    如果王子腾生的是可以治得好的重病,那么等他病好了之后,还是有机会出任重要职务,而王夫人最后也就抱持着这样的希望,但是王子腾的情况还不确定的时候。很不幸的,薛家那个向来不学好的薛蟠竟然出事了,不但打死了人还被巡街守卫当场就抓进了刑部大牢待审。

    “姐姐,姐姐!怎么办哪,蟠儿被人抓进牢里了。”薛姨妈接到消息后就急急忙忙地来到贾府寻求王夫人的帮助。

    “什么?好端端的怎么被抓进去的?”王夫人讶异地问道。

    “这…这我也不清楚啊,这消息还是最近上京来的薛蝌告诉我的,听说是得罪了哪家的大人。”薛姨妈惊慌失措地拉着王夫人说道。

    “妳先别急,我让人去打听看看再说,放心,只要不是什么大事都好办,现在贾雨村在京里当官,到时让他去说几句话就好了。”王夫人想着,薛蟠应该不会傻到去做出什么事来?

    事实证明了薛蟠是个傻的,周瑞去打听后回来说道薛蟠打死了人不说,偏偏被打死的对方还是果亲王爷弘瞻手下的门人,这个果亲王爷向来是个护短的,早在听说他的门人被人打死之后,就派人到了刑部要求此案必须重办,这刑部的人哪敢得罪皇亲?于是,薛蟠的案子不止要重办,恐怕还有翻旧案的趋势了。

    因此,薛蟠被关到了重案犯的地方看管着,也不准亲人探视,他的表弟薛蝌连连奔波了几日才得到了点消息,说是因为薛蟠在里头表现的不太安份,常常被狱卒们修理的很惨。

    薛姨妈每天在家里忧心忡忡的以泪洗面,已经嫁人的薛宝钗放心不下,便常常回家探视安慰母亲,贾宝玉虽然知道自己的大舅子犯了事入狱,却一点也不担心,他总认为又不是什么大事,只要父亲或母亲去找人说说就能放出来了,看着薛宝钗整日往娘家跑,他有一天就脱口问道:“怎么不去找林妹妹帮忙呢?她不是贝勒夫人吗?应该能说得上话?”

    薛宝钗本来是没想到林黛玉的,听到贾宝玉这么一提醒,她想想也是,林黛玉总是皇家媳妇,想来那些官员也要忌惮几分才是,便赶忙叫莺儿准备了一份礼物,驱车前去三贝勒府。

    林黛玉从永璋那里早就听说薛蟠被关起来的事,永璋还特别交代她已经快要生产了,这些琐事就不用理会它,林黛玉也想着反正外祖母又不会管这事,其他人自然是不敢上门的。

    没想到,这一天门房就来通报说,贾家的宝二奶奶上门拜访,林黛玉没想到还真有人上门来,她想了想还是去接待了上门的薛宝钗。

    薛宝钗坐在贝勒府里,看着一屋子的富丽堂皇,心里好生羡慕,她觉得自己是永远比不上林黛玉了,至少在身份上已经差了一大截,想着结婚数个月来,婆婆王夫人对她是越来越冷淡不说,很多府中的事务还是情愿交给王熙凤做,也不愿交到她手上,而宝玉呢?依旧不愿意读书参考科考。

    “宝姐姐今天怎么有空过来?”薛宝钗正在走神时,林黛玉已经出来见客了。

    “见过贝勒夫人。”薛宝钗今日是有求于人,也不敢太过放肆。

    “宝姐姐坐,不用这么多礼数了。”林黛玉看着薛宝钗,明显感觉到她有些憔悴的神色。

    “贝勒夫人应该有七八月了?看着妳的神色还是不错的。”薛宝钗客气的说道。

    “宝姐姐今日来肯定是有事?前几日听我家爷说,薛家好像出了点事,不过…,爷交代了这是公事,不是我这后宅女子能管的,要我不准说情呢。”林黛玉直接了当地直言,薛家的事她帮不上忙。

    “这个我自然知道,今天只是想着夫人已经有了孩子,总得过来看看才好,没想到反让夫人误会了。”薛宝钗的脸上僵硬了一下,然后便随便说了个理由搪塞过去。

    “原来如此,倒是我多心了,既然宝姐姐难得来一趟,也不好空手而回,雪雁,我记得府里还藏了一只上次纯额娘送给我补身子的人蔘,妳去拿来让宝二奶奶带回去。”林黛玉听薛宝钗这么说,也不拆穿她,转头向身后的雪雁说道。

    “是,夫人。”雪雁如今倒是越来越能干了,她点点头就往后头走去。

    没多久,雪雁就拿了一个盒子出来,放到了薛宝钗面前,然后又回到林黛玉身后侍候着。

    “宝姐姐,只是一点小意思,妳就不要客气了,我这身子啊是越来越沉了,也不好多留妳,回去的一路上可得小心一些。”林黛玉客气地说道。

    “也是,那我就先回去了,夫人还请保重身子才是。”主人都说话了,薛宝钗也不好多留,便起身告辞离开。

    薛蟠的案子一直到了年前还是没有结果,而为了救薛蟠出来,薛家的钱又用掉了不少,薛姨妈和薛宝钗的脸色是越来越沉重,因为,刑部似乎查到了多年前,薛蟠也曾在金陵打死人的事了情。

    元妃的身子好没有多少时日,在十二月中,宫里又传来了元妃疾病复发的消息,而这时的王子腾才从云南出发准备回京没有几天。

    王夫人听到女儿又病了,连忙递牌子进宫见元妃,看到元妃比上回更苍白的脸色,王夫人忍不住在元妃的床前哭了起来。

    “娘娘,您怎么会这样呢?看着竟比上次更憔悴了,不是说换了太医了吗?”王夫人边擦着眼泪,边说道。

    “母亲别哭了,宫中可是很忌讳的,再说,太医说是因为风寒的关系,之前的病就落下了病根,自然受不得一点损伤。”元妃虚弱地说道。

    “娘娘,这家里越来越不好了,您又遇上这样的事,真不知道叫妾身如何是好。”王夫人又道。

    “母亲,之前就一直劝您要好好教导宝玉,结果您和祖母却一点也没听进去,如今宝玉看着都已经成亲了,还是那般的不通俗务、不知上进,以后母亲和父亲要如何靠他生活?还有弟妹和将来的侄儿侄女呢!到时他们又该如何过日子?”元妃苦心地劝道。

    “娘娘快别说那个宝丫头了,原想她是好个的,没想到也不过是个空壳子,外面好看罢了,一点也不中用,宝玉根本就听不进她的劝,成日的往那些戏班子那里跑,老爷也骂好几回了,他完全不为所动。”王夫人现在一提到薛宝钗,完全没有了之前的热乎劲,一整个肚子的不满。

    “算了,都娶过门了,母亲还能如何?再说,这不也是当初您求来的?”元妃不客气的反讽道。

    “这…,妾身怎么知道那个薛家早就不成样了?不然的话,怎么也不会想攀这门亲的。”王夫人扭捏地说道。

    元妃叹了口气也不再说话,心想着,难怪皇上那么重视孝贤皇后的外家呢,人家家里的男人随便拿出一个来都是有军功或有功名在身的,再不济也是个安分过日子的,就连现在的皇后,外家也是安分守己的,偏偏自己家…,唉!罢了,自己是帮不上什么忙,也不能再求他们什么了。

    元妃无力地挥挥手让王夫人出宫回府去,只是她的心已经感到万分疲累,想想过去这段时间,她还想着跟那个令嫔一争高下呢,可是论年纪、论手段,她早就注定输给令嫔了。

    想着令嫔的受宠程度越来越高,隐隐地似有盖过皇后的迹象,元妃心里反倒不想求什么帝宠了,她大半的青春岁月都浪费在这座高耸的牢笼里,除了争宠还是争宠,早就没有什么意义可言了。

    王子腾依旧没有撑到回京,半路上就溘然而逝了,而元妃在刚过了乾隆十七年的最后一夜,即是除夕的那一夜也薨逝了,乾隆很大方的追封了王子腾为三等男,但却未世袭,又将元妃追封为元贵妃,令礼部以贵妃品级葬礼办理,贾母知道元妃死后又得了晋封,心里便放下了一块大石,觉得皇上毕竟顾念着旧情,将来也不会对贾家太过苛刻。

    然而,贾家向来依赖的唯二支柱在几日之内全部倒塌,贾母和王夫人入宫替元贵妃哭灵时,心里想着的还是贾家未来该如何是好,因为现在贾家再也没有能在皇上面前露脸的人了,只怕再过个几年便会被皇上给遗忘的。

    第七十七章

    因为元妃和王子腾的双双离世,贾家的这个年似乎也过的很惨淡,贾家的主子们为了元妃的薨逝而有很多不同的心情,贾母、贾政和王夫人肯定是伤心的,毕竟那是他们一手拉拔大的姑娘,入宫之后,贾家又凭着元妃的得宠在宫外过得极为风光。

    而一直被压了一头的邢夫人心里可是乐得像开了花似的,觉得心头上长久以来的郁闷消散了不少,三春是有些难过,可是更难过的怕是她们自己的未来,贾宝玉听到姐姐去世的消息后,整天失神地自言自语着,却没人明白他在说些什么。

    贾琏和王熙凤夫妻俩刚知道王子腾和元妃都去世时,都有些慌乱,毕竟他们之前做了多少的坏事不都是因为仗着朝廷和宫中有人依靠吗?现在依仗没了,他们也得开始盘算如何找退路,在听到皇上的旨意之后,也是以为不会有事了才松懈下来。

    紫鹃按规矩进宫守完元妃的丧礼之后,就一直窝在家里看着两个小豆丁,日子真的很悠闲,虽然茂伦老成的让人很无言,可是幸好老二昌伦看起来还是很正常、很可爱的,永琮磨了乾隆很久,要让茂伦明年一起到上书房念书,乾隆同意了,所以明年开春,茂伦也要进上书房了。

    “公主,和亲王爷来了。”白玉走进来同紫鹃说道。

    “哦,叫人泡壶茶,顺便送些王爷爱吃的点心上来。”紫鹃点点头说道。

    弘昼最近不怎么好意思过来,自从那次的事过后,他被自家福晋念了很久,说是闺女儿家的人要开店,他干嘛去凑热闹,取名字也不先知会女儿,害女儿被吓到差点出事。

    “和韵,阿玛来看妳啦。”弘昼笑着走进来,看到两个小的,还不忘去逗一逗他们。

    “和韵向阿玛请安,阿玛今日怎么有空过来?”紫鹃笑着向弘昼问安,眼角余光却一直看着茂伦。

    紫鹃以为自己眼花了,她好像看到茂伦眼里闪过了一丝无奈和怀念的神色?好奇怪…,好像…是不是…不是第一次了?

    “难得有空嘛,过来看看妳和孩子,这几日外面可热闹着,妳没听说吗?”弘昼坐下来喝了口茶,一脸心满意足的神色,心想闺女儿可真是会享受。

    “嗯?明瑞也是每日忙着宫里的事,不过听说皇上可能又要派兵出征准噶尔,其他的事我倒是没听他提起。”紫鹃想了想后才摇摇头说道。

    “准噶尔部的内乱也不是一日两日了,怎么?明瑞想自请出征?”弘昼纳闷地问道。

    “谁知道呢?不过,富察家本来就是军职出身的,就算明瑞不主动请求,只怕皇上也是要点名的。”紫鹃笑了笑,极为明理的说道。

    “唉!当初让妳嫁进富察家也不知道是对是错,只是因为妳的身份太特殊,若没有当年孝贤皇后的保媒,不管嫁到哪家都难免让人轻看几分,也好在明瑞对妳是真有心的,不然哪…。”弘昼感叹地说。

    “女儿也只能厚颜地说一句姻缘天注定了,但是谁知道将来什么时候还会发生什么事呢?阿玛别说这个了,您不是说最近外面很热闹吗?女儿想听您说说情况呢。”紫鹃说道。

    “年初不是王子腾和元妃双双去世了吗?如今哪…,外面可是不少人在看着皇上几时会发作贾家呢。”弘昼的语气甚是不屑的说道。

    “不会是拿着凳子坐在门口等着看戏?皇上的意思呢?”紫鹃想着像街道三三两两的人在那里坐着闲聊等八卦,感觉有些好笑。

    “他还在等时机呢,案桌上那些关于贾家的折子可是迭了不少,可惜贾家在朝堂上只有一个不起眼的贾政,他哪会知道如今什么情况?皇上没事又追封了元妃,贾家还以为圣宠犹在呢,一点收敛的样子也没有。”弘昼摇摇头,想着如今元妃才薨逝多久而已?那贾家里的小辈仍是在家里饮酒作乐,一点也没有觉得该小心低调些。

    “雷霆雨露皆君恩,也许贾家的人根本没意识到自己犯下了什么错误,还认为皇上依旧会如同以往一样轻轻放下呢。”紫鹃低下了头,神色有些感慨的说道。

    “听说宝二奶奶曾为了她哥哥的事上三贝勒府去求见贝勒夫人,不过被玉儿那丫头给挡了回来,现在可是一筹莫展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可惜刑部那里早就得了妳七叔叔的关照,如今正忙着挖薛蟠的陈年旧事呢。”弘昼又幸灾乐祸的说道。

    “唉…,那个薛蟠也是个混世魔王,薛家偌大的家产就这么败在他手上了。”紫鹃叹了口气,有些惋惜。

    “不过,我倒是注意到薛家的一个旁支…好像叫薛蝌的?倒是个不错的,等这事完了之后,很是可以帮他点小忙,听说他妹妹薛宝琴也比那个薛宝钗的有规矩多了,好像已经许了人家,是去年的科进士,叫饶学曙的,家世不算挺好的,不过人品倒是不错,很本份的一个人。”弘昼还真的很空闲,连这等小事都查得一清二楚。

    “那也好,就算是一家子人也没有全都好的或全都坏的,贾家那边的几个姑娘也是不错的,阿玛,要是真的有个什么万一的,您就帮点小忙,让那几个姑娘家的别吃太多苦头。”紫鹃想了想,说道。

    “这样啊…,既然咱闺女儿难得开口求情,阿玛到时就看看情况,能帮的自然会帮点。”弘昼很慎重其事地想了想后,才点头答应。

    虽然说王子腾和贾元春各有追封,不过人总是现实的,以前王子腾和元妃在世时,一些人总会看在这两个人的份上,对贾家客气几分,甚至对于很多事都是轻轻带过。

    现在人都不在了,那些追封什么的,也不可能让贾家直接得到多少好处,所以那些往日看不过贾家作风的人便开始落井下石,先是御史上折说宁国公府在贾敬丧事期间带领一些世家子弟聚赌,接着就是有人指控贾赦结交外官,所图不明。

    连薛蟠的案子也很快有了进展,几年前薛蟠在金陵时为了小妾香菱打死人的事被翻了出来,刑部一查竟是贾雨村一手遮天盖住了这件事,于是贾雨村也被拖下了水,而当初举荐贾雨村的贾政也有了牵连。

    最后也是最重大的罪名,便是和亲王爷呈上去的贾珍结交反清人士的罪证,而贾琏向来同宁府走得近,自然也列入了怀疑名单。

    乾隆本以为贾家顶多就是生活奢侈浪费了点,没想到竟然会有这么多的罪名挂到他们头上,这还不包括由暗卫呈上案头的那些关于元妃在宫里为了争宠而偷偷在其他妃嫔的日常用度里做手脚的事呢。

    “贾家真是一群忘恩负义的东西,当年皇玛法对他们多有宽容,皇阿玛还特地将他家抬出了包衣旗,结果他们就是这样来报恩皇家给予的恩惠?”乾隆将傅恒和弘昼召进了宫,在他们面前指着案上的那些奏折,气冲冲的说道。

    “回皇上的话,这贾家在外作威作福的也不是一两年的事了,昔日有代善公可以压制那些小辈们,那些贾家子孙自然是不敢作恶,个个卖巧装乖的,等到代善公一离世后,剩一个老太君在那里,却是听说连自家后宅都压制不了不打紧,还纵容府内的晚辈胡闹,一点男女大防也不顾,这京城里有谁不知道的呢?”傅恒自认家中妻妾子女甚是守纪本份,怎么能容许有人这么过得这么糜乱?

    “弘昼,你怎么说?这贾珍结交异党的事可是查得明白了?”乾隆听完了傅恒的话后,又转头问弘昼道。

    “回皇上的话,臣放在贾家的眼线也埋了几年之久,自然是查得极为清楚,那个人在宁府待了至少有两三年的时间,之前打着宁府的名号还骗走了不少人的银两,最近更是嚣张的带着些来路不明的人在宁府里进出,臣担心有问题才会去细查的,偏偏那贾珍竟像无所觉地的不曾提防半点,臣认为只怕他是明知道对方的来历,仗着没人会去注意贾家的事,就放任那些人藉贾府名义行事了。”弘昼立刻回道。

    “这么看来,贾家还真是自大啊…,朕若当真再放任他们如此作为,贾家岂不是哪天真的就要造反了?弘昼、傅恒,朕命你们领一队侍卫队去抄了贾家荣宁两府,还要好好地替朕查一查,看看他贾家到底还有多少财产?竟然这么禁得起他们一大家子人挥霍,哼!他们一年才多少俸银?多少收入?居然也能经常吃用得起燕窝、人蔘那般的珍品?”乾隆心想自己都没那么奢侈呢!(其实就是看不过一个小小的闲散臣公居然过得比他逍遥??)

    “臣等遵旨!”傅恒和弘昼同声跪拜道。

    乾隆下旨查办贾家的事知道的人并不多,但是等待看戏的人却不少,傅恒和弘昼担心围观者太多,便低调地拣选了一队御前侍卫,等着晚上才要去贾府办事。

    作者有话要说:结尾几章让柔发现…自己又码文无能,肿么办?肿么办???

    第七十八章

    乾隆决定抄贾家的这一天正好是贾政的生日,贾政和门下清客在家里喝酒庆贺,正喝得兴起之时,门房突然跑进来,道:“二老爷,门…门外来了好多侍卫啊,和亲王爷和傅恒大人领着侍卫队进了隔壁宁府,听说要查抄家产呢。”

    “什么?!怎么可能?皇上怎么可能会下旨查抄贾家?你是看错了?”贾政惊慌失措地站起身来,要向外面走去。

    贾政才到了门口,弘昼就笑嘻嘻地迎了上来,向贾政道:“贾大人,本王奉皇上之命,前来查点贾家宁荣两府家产,还请贾大人不要为难才好。”

    “王爷,皇上这是为何?奴才不知道竟是犯了什么罪,以致让皇上下旨查抄?”贾政恭敬又带了些不悦,向弘昼叩拜问道。

    “犯了什么罪?这要真说起来可多着了,您别忙啊,总会让您明白的,来人啊,将府里女眷都移到贾老太君那边的屋子,其余的奴仆小厮通通先带回去刑部大牢,好好给本王抄清楚了,不许偷藏啊,要是被本王发现了谁偷藏财物,小心本王剥了他的皮。”弘昼笑着向贾政说完后,转头板起脸让跟来的侍卫进去办事,还不忘警告几句。

    贾母这里也听到前院吵杂的声音,正准备叫鸳鸯出去看看时,就发现这个家里的女眷全都往这里来,后面跟了几个宫里的侍卫。

    “老太君,皇上下旨要查抄咱们家的家产了。”王熙凤一脸悲恸地上前来向贾母说道。

    “什么?!这怎么回事,怎么突然就…,凤姐儿,是谁领头带队前来的?”贾母不敢相信地问道。

    “听说是派了和亲王爷和傅恒大人来的呢。”王夫人在一旁回道。

    “和亲王爷?傅恒?我贾家是碍着他们两人什么了?居然赶着要来抄家?是不把先元贵妃放在眼里了?”贾母生气地说道。

    “老太君,您别生气,或许是因为娘娘不在了,才让那些向来眼红咱们家的人壮了胆子想要害咱们家,不过皇上向来英明,肯定很快就会还咱们家清白的。”王熙凤连忙安慰贾母道。

    “谁知道呢,说不定人家早就等这一天对咱们?br/>好看的电子书shubao2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