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宣布承继王位。两天后,吴越王战死的消息已传遍杭州城,凤凰城的军队几乎没遇到抵抗即占领了杭州城。草生再次向云杉传音,让德王禀报朝廷,杭州城已经收复。云杉传来消息:这几天朝廷庭议乱作一团。关键就是对凤凰城的封赏问题。德王一派认为,应该对师父及诸将领大力封赏,毕竟这是义军剪灭了叛王的暴乱,对你们封赏可提高各地义军的勤王的积极性;另一派担心,如此封赏会形成新的地方诸侯割据,尾大不掉,现在意见还未达成。草生思考了两天,犹豫不决。舒云在一边说话了:昨天我去街上布店买东西,那老板是杭州城过来的。我说杭州城现在已经收复了,你不打算回去吗。那老板说我回那干什么,这里就是世外桃源,没有贪官污吏、军队跟自己人一样、没有苛捐杂税,哦,我还是监察员的,经常到衙门开开会提提意见。在这里,我就象是主人一样,在杭州我能有这待遇?草生刹那间豁然开朗,一把抱住舒云:来,来,让我抱抱,我想了两天的事竟让你几句话破解了。贤内助啊,真是贤内助啊。小雪在一边嘟着个嘴:这有什么啊,那天我还让你到杭州去的。草生哈哈大笑:都抱抱都抱抱。
第一百九十章拓展领地
草生一口气下了一系列命令:任命崔大信为将军,林春为副将。由崔大信全面负责东海诸岛的管理,将两个训练团留守在诸岛上,负责几个岛屿的城建和俘虏看管;林春负责组建水军四、五、六三营;命水军一、二、三营及陆营全部兵分两路全面收服原吴越王的封地。收服的封地由军队直接管理,完全按照凤凰城的模式逐步建立政府衙门。即日起,本巡抚衙门迁移到杭州城,在杭州城办公,余庆、唐文选随行。又叫来秦左。细细的嘱咐他管理好道观,特别是要督促好妙妙和小雪的修炼。秦左沉吟了半天:“师父,妙妙小雪都在你的海上道场里,由靳家三兄弟在指导,我考察过他们的进度,非常的不错。另外,师父,有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这也是我和秦右共同的想法,我们本是修道之人,应该超脱红尘之外,现在我们是否太热心了?今后我们又应该如何自处呢”草生不以为然的拍拍他肩膀说:“这问题你可想偏了,拯救黎民于水火中可是一大福报啊。出世入世本来就是对立的统一吗,不记得你父亲创立的儒道学吗?”秦左不语。崔大礼拟定了一个军事规划:陆营每营以八千人为单位,设十个营;水师每营以4千人为单位,设六个营;营官皆授校尉职,个别有功之臣授参将、副将衔;将吴越王封地划为十五个府,每府常设府兵3000人,其余皆为团勇,不领军饷。以陆一营、陆四营、水二营驻扎杭州,陆九营、陆十营驻东海诸岛,其余皆分散各地驻扎。军事出击以杭嘉湖为中心逐步辐射,步步为营。吴越王的军队主力被歼灭,其余皆不足为患,关键是政权的稳定问题。草生基本同意,只是把水路各营各增加两个营。唐文选把凤凰城的一套规章制度整理成册,交书社印了几千本,然后在各府贴出通告,招募官吏,任何人均可报名任职,但必须熟读本册。录取的唯一办法就是面试。一时间,从杭州城开始,各府衙门口报名的人皆人满为患。想当官,这也太容易了。不过,几天干下来才知道,这官除了薪水高一些,权利也太差了,连一点威风都没有。草生最担心的人的问题,唐文选帮他解决了。几年前唐文选、崔大智筹划办学,草生还以为仅仅是让孩子们锻炼身体、认识几个字,没想到他们竟然储备了一批人才,这些从凤凰城学堂出来的人都被崔大智安排到部队里任文书,各府知府的人选就这样解决了。草生感觉到唐文选这人满腹韬略,他主政凤凰城期间治理的凤凰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老百姓交口称赞,余庆的监察系统也未发现他有过不廉的行为,说明这人有才有德。草生叫来了他,就在吴越王府后花园的八角亭里。唐文选在亭下恭敬行礼:师尊,你找我?这是个不成文的规矩,门下弟子只要不是在公堂之上,一般都依照师门的叫法。草生指了指对面的石凳:文选,过来坐下。找你聊聊。
第一百九十一章农民问题
草生一开口就直接提到土地问题。“这次我们平定吴越王,查封了他的田地有数万倾,都是些上好的良田啊,你看看该如何处置这些田地。有人提出把这些田地奖给有功的功臣,有人提议将他们分给流民或无地的老百姓,也有人建议收归朝廷,还有人提议作为道观的私产。你怎么看?”“我的意见还是收归官府,然后由官府出租给农民耕种。为提高耕种积极性,将田亩按照肥沃程度划分为三六九等,肥沃的土地多交点租,贫瘠的就少点,这得让农民组织起来,让农民们自己来评定土地的肥沃程度。”“土地不归农民所有,种田不养田;农民又是看天吃饭,一遇到灾害就会成为流民,让他们联合起来有可能出工不出力。这些都是问题啊。”“师尊,土地是绝对不可以分给个人的,农民本身有局限性,有的人手上有了一定的财产很容易去吃喝嫖赌,这白捡的财产他不会去珍惜。所以,还是得管理起来,官府没有那么多精力,只能靠他们自我管理,所以把他们组织起来才是唯一的出路。种田不养田,出工不出力的问题要解决需要一个过程。但最终还是得靠公共积累来解决。比方说,有50户农民形成一个集体,可以制订章程:这每年的收入按照每户计算口粮,按照多劳多得奖励给个人一部分,剩余部分按照比例上交官府,再多余的部分作为他们的公共储备,这就是防灾年用的救命粮。有了这救命粮为基础,逐年增加,又可以到市场出售一部分换些其他物品。只要这公共部分在大家手里,就会给大家信心。当然,有两个问题要注意:官府就是出租田地的人要拿的比例少;要允许人口自然流动。”“这样说有道理。如果有生老病死,这个集体会解决,遇到一定的灾害,官府也要拿出救命粮来。所以,按照凤凰城我们所做的,对一些赚钱的行业官府要参与、要控制。只有官府手头有钱,才会去解决一些老百姓的实际困难。”草生思考着。“对,就是这意思,要通过制度形式把老百姓绑在一起,即使出现出工不出力的现象,不过就是产量低一点,生活差一点,那总比遍地流民好。再说,更不会出现有的人天天吃肉,有的人还在忍饥挨饿,这种不公平的现象才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孰轻孰重,这是一目了然的。”唐文选看来对这问题已经深思熟虑,他的态度非常坚决。“以后官府钱多了,也可以让农民不交租或者少交租。你说的那个公共积累越来越丰富,那老百姓的日子就会越来越好。这件事你找几个人专门落实一下,做个试验,以后好好推广。更重要的是要把这种观念推广出去,让大家想法一致。”“师尊,我记住了。”“你是秦右收的弟子吧,现在修为刚到金丹期啊,这粒经脉丸你拿去吧,也算是对你这几年辛苦的一个奖励。这丸药炼制极难,你是二代弟子中第一个得到的。别以为只有整天打坐才是修道,其实凡事皆可入道,你忙的这些俗事也是在修炼,你明白吗”“谢谢师尊点化。我明白了,不会辜负你希望的。”“哦,对了,把这王府改造一下,前面就作为巡抚衙门,后面分成几个院落大家住。”“师尊,有句话不知该不该说?”“你说吧,没什么不可以说的。”“我们这几年在凤凰城包括现在在吴越王领地所做的,都是从老百姓利益考虑得多,这个就是当今皇上也做不到的,因为我们全是打出来的地盘,如果我们受朝廷节制过度,这些东西就不一定能很好的推广。所以,我们实力越大,我们在朝廷说话的分量就越重。”草生微笑着说:“我知道的。”
第一百九十二章江南巡抚
时隔一个多月,朝廷的钦差才到。朝廷册封杨草生为威武侯,江南巡抚;崔家四兄弟皆领将军衔,封伯;保举的唐文选为浙江巡抚、余庆为一品监察御史也一起下旨了。草生知道,德王、秦子枫为此事出了大力。打开地图,草生把目光锁定在九江王身上,这是八王之乱中江南三王之一。余庆,立即着手准备九江王的资料,我们的下个目标是他。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肃清浙江境内吴越王的余党,尽快稳定浙江大局,让这里成为我们稳固的后方。崔大智率水师一营、三营在北仑港登陆。这北仑港是江南最大的渔港、也是最大的商务港口,就税收一项就占了整个浙江的四分之一。占据了北仑港,也封堵了海上通道,吴越王的余党残部只能往内地流窜。崔大智亲自主持北仑港的军政大事。而长江口则由水师二营全面封锁。宋标下令,凡北上的商船一律到杭州浙江巡抚衙门登记、报批,没有批文一律扣押。南北联动,海路全部封锁。叛军的粮草运输只能在长江航道进行。朝廷军队看出了正面对峙的八王军队人心不稳,明白了德王建议朝廷放手发动义军的战略意图。朝廷内部分成两派:军方深受战争之苦,力挺德王,要求给义军更大的自主权;而以尚书令为首的文官集团则要求对义军限制使用,最终军队支持的德王占了上风。朝廷昭告天下,各地均可组织义军不惜一切代价袭扰八王运输线。德王派密使云杉拿着朝廷的旨意单独来见草生,要他们尽快出兵九江府,封锁长江航道,完全切断江南江北的粮草运输。云杉还带来了德王的口信,朝廷正筹划一场大反攻,在蓟北、长安募集的十万新兵训练业已接近尾声,一旦这十万大军投入战场,整个战场态势就会发生逆转。叛军的出路就两条,一是延长江两岸退入云贵四川,距山势自守;二是退入江南,凭长江天险求自保。退入江南应该是首选,九江王在杭州城收复之后,正大举招募兵士、囤积粮草,你部应该审时度势,随机应变。草生招来了大礼、大义、唐文选、余庆,把朝廷的旨意和德王的口信复述了一遍。皆认为目前浙江十五州府刚刚平定,百废待兴,新兵训练跟不上去,现在抽出部队征战九江为时尚早。大礼当着云杉的面细细的把部队部署介绍了一番:陆一营驻守杭州,杭州城吴越王经营多年,根深蒂固,没有重兵驻扎弹压,可能会起暴乱,这也是防备吴越王长子突然回师的一步棋子,这一营是动不得的;陆四营本来驻杭州,因整体兵力不足调往湖州、嘉兴驻防,这三角形互为倚角,这两营不足两万人。陆二营、陆五营驻长兴、广德方向,与芜湖的九江王部队形成对峙,还有监视南京金陵王的任务;陆三营、陆六营驻常山方向,这是通往江西的主要通道,七营、八营现在分散在各府训练府兵、围剿叛军余孽;九营、十营现在凤凰城看押俘虏,新编训练一、二、三营刚刚整训,时间不足一月;陆营目前唯一可用的就这二、三、五、六四个营,可调动的不足3万人。水军一营、三营驻扎在北仑港,二营在长江口拱卫杭州,新编水军训练三个营目前也未形成战斗力,能抽调的也不过一个营。水陆两军总计不到4万人。而九江王现在驻守江西安徽的却有15万人之多,而且我们还要承对来自南京金陵王的压力,这实力悬殊太大。
第一百九十三章兵贵神速
大信也说:现在山区剿匪任务艰巨,还有五个府府兵未完成募集计划,要完全恢复秩序还需要一段时间。特别是黄岩府,溃兵纠集起来依托雁荡山为患,八营集中了3000多人几次围剿未果。这个匪患问题的解决尚需时日。唐文选说的也是时间问题,至少要半年才能使各地的府衙有效的行使职能,稳定后方,保障前线的粮食军械服装等后勤供应。而余庆则认为,兵贵神速,趁吴越王残部、九江王及金陵王的主力尚在齐鲁前线,对其后方大举进攻,一则可动摇前方的军心,二则有利于我们战事的顺利进行,待到他们的精锐回头之时,我们的赢面将会大大减少。草生沉思了会,对大礼说:“决定一支部队战斗力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不等大礼回答,又说:是各级将官,唯有各级将官以身作则,军令如山又爱兵如子,即有威严又懂得关心爱护,士兵们才会真正拥戴。现在凤凰城的水陆训练六个营里有4万余人,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有战斗经验的兵士,所缺的只是信心、勇气和严格的军纪。”大礼明白过来:“师父,你的意思是将这四万多人分散到各个部队里去,以战代训?”“是的,将这四万人全部打乱,以凤凰城原来的部队班底重组,主要以原来的部队人员担任各级指挥,比方说,一个什长手下有十名兵士,其中有六名以上是原来的老部队人员,以六带四,只要融合好了,这战斗力是可以保持的。甚至还可以以四带六。“给你们一个月的时间,按照这方案整合部队。一个月后,我要集中十万大军攻击九江王,另外,大义,你在部队里整合两个骑兵营,规模视具体情况而定,但要把框架先搭建起来。还有件事,凤凰城那些不愿当兵的俘虏们都遣散吧,愿意参与筑城跟其他人一样拿工钱,不愿意的都让他们回家。凤凰城今后只保留一个陆营、一个水营,让大信在那盯着,那是我们这些人的根本。”大礼搓了搓手:“按照师父这计划,一个月后十万人是可以调集的,但是,攻击九江王,水路上必须要经过南京,那是金陵王的领地,如果我们要对付两个叛王,对方的兵力在20万以上,这十万大军还是不够啊。”草生笑笑:“大礼,是不是年龄大了,锐气也消磨了?九江王现有15万大军不假,可他是守方,有多少城池要守,芜湖、安庆、九江,这沿江的就有三座大城市,还有治下那么多府州,这十五万大军至少一半是新募集的,现在又都分散开了,在局部,我们是绝对兵力优势。对金陵王,我的意见是这样,我们用两个水营摆出攻击阵势佯攻金陵,另外两个水营暗度陈仓,直奔芜湖、安庆,让九江王措手不及。兵贵神速,九江王绝对想不到我们在拿下浙江之后,两个月的时间就敢攻击江西。具体作战方案你们几个好好斟酌一下。”
第一百九十四章哨长易虎
一个月以后,大义率三、六、九三个营作为佯动部队率先由常山开始攻击上饶。上饶守将姓王单名义字,原为九江王的亲兵队长,九江王将他提拔为副将后委托他镇守上饶。该将长一脸络腮胡子,惯使一柄六十四斤大刀,马上功夫娴熟,但恃宠而骄,连上饶知府见他也退避三分。大义命三个营多置彩旗战鼓,一路上旌旗飞舞,声势浩大,这一日攻致上饶城下,大义命各营于上饶城前扎下大营,连绵数十里。这一日,排兵布阵已毕,命兵士上前骂阵。王义打开城门,亲率三千铁骑迎敌。王义命一祝姓裨将上前叫阵,这裨将甚是高大威猛,一纵马上前叫道:对面贼寇,谁敢与我一战?话音未落,对面一十五六岁的少年跃马而出,叫道:我来战你!这裨将哈哈大笑:这孩子回家吃奶去吧,我看你毛还未长齐吧。那少年飞奔过来,也不答话,从马上跃起,人枪合一在空中划了个漂亮的圆弧,只见一高大的身躯从马上抛起扔到地上,咽喉处竟汩汩的流血。大义阵中猛然爆发出一阵轰鸣:好!顿时,战鼓齐鸣,彩旗飘扬。那少年带回马缰,手中枪一指敌阵:有谁不怕死的,出来!不等王义回顾,一使双锏的偏将纵马而出:小孩儿,我来会你。少年二话不说,搂头便刺,那偏将在马上一个倒卧铁板桥堪堪避过,还没起身,那杆铁枪竟从后面弹了过来,正中那偏将的背心,只见一口鲜血喷了出来。正想纵马归阵,那少年用枪挑住他的铠甲,活生生的连人带马掳了过来。刚才杀那祝姓裨将还有些乘其不备的意思,这活捉偏将却是实实在在的功夫了。两边阵中都在议论纷纷:这少年是谁?竟然大部分人都不知晓。还是六营阵中传出有节奏的声音:易虎哨长!易虎哨长!这声音越来越大,瞬间整个营中都传出了一个声音:易虎哨长!易虎哨长!易虎哨长一战成名。易虎拨马回归阵中,只听得后面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他佯装不知,继续前行,待那追将在后面挺枪刺出。一偏头,让过枪尖,一把抓住枪杆,借力使力,竟然将那追将的枪夺了过来。那将一看手中空空如也,马头一偏就往侧后逃去。易虎哈哈大笑,口中吼道:接住你的枪!手中枪如流星一般正中其后心。一匹马拖着一具尸体,尸体背后插着一杆枪,战马狂奔,这尸体居然不倒,跑出十几步后,那战马轰然倒地。那枪居然在穿过尸体之后又刺进了马腹。这景象太过恐怖,王义一举大刀,“撤”字还未出口,只见那三千铁骑乱作一团,向城门口蜂拥而去。大义枪一举:杀!万人高呼:杀!杀!杀!一起掩杀过去,亏得城墙之上早已部下弓箭手,一阵狂射才挡住了海潮般的冲击。一连三天,任凭城外如何辱骂,王义高挂免战牌。
第一百九十五章攻占上饶
见易虎骁勇,连败三将,大挫上饶九江王部队的锐气。大义召开军官会议,亲自宣布提拔易虎为六营的队长,授他易字大旗,并披红挂彩在各营骑马行走一日。问起来历,这易虎答道:幼年跟随师父学艺,艺成下山,准备回杭州老家,路遇六营部队便报名参了军,因武艺高强升任哨长。大义然之。一连几天,大义也不攻城,只是在城外架起100多架抛石机昼夜不停的向城里轰击,偌大一个上饶城墙竟被轰击的伤痕累累,连敌楼也塌下半边。易虎升任队长,每天擎着易字大旗,在抛石机前后纵横往来,有时甚至疾驰到城墙下面,气焰嚣张之极,城里却无一人敢出外迎战。大义跟余庆联系,了解到除景德镇的驻军在增援路上,九江王的主力毫无所动,于是,命令部队强攻上饶城。大义组织的攻城战很有章法,抛石机一阵猛轰,与此同时,不等抛石机停止发射,九营的兵士们便扛着上百架云梯冲到城墙下,而全营的弓箭手则在盾牌手的护卫下抵近射击,往往城墙上只要有人一露头,十几支弓箭便激射而至。如此一来,上饶的守军只得龟缩于城墙上,这边攻击的士兵一露头,等待他的是好几只长枪。一场典型的拉锯战。之前大义并未下令强攻。这上饶城、景德镇都是一鱼饵,钓的是九江城那7万大军,一旦九江城的部队出援,这战略佯动的目的就算达到了。沿水路出动的部队就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击九江。所以,对上绕城也是围了东、西、南门,唯独留出北门让他们互通信息,每天都有战情通报飞驰九江。余庆传来消息,九江王的幕僚们说服了九江王,他们下达上饶、景德镇各府的命令是:节节抵抗,保存实力,逐步退入九江城,在九江城与凤凰城的军队决战。旋即,大义召开战前军事会议,主题就一个:黄昏之前拿下上饶,谁首先攻上上饶城记头功。易虎毫不客气的夺来了六营先锋官的旗帜。午时已过,总攻开始。各营冲锋在前的都是营里武功高强的人,这些人的任务就是站稳城墙,掩护后续部队突破。易虎只用了三步就从云梯上跳上城墙,将手中的易字大旗插上的上饶城头。自负、骄横要了王义的命。他本来有机会率领残余的几千兵士退守景德镇的。他错误的判断了对方的实力。几天攻城方劳而无功让他产生了错觉,他给各将官下达了将凤凰城的义军钉死在上饶城前的命令,可他忽略了一个严重的事实,上饶城墙已经在抛石机连续数天的轰击下已经残破不堪了。崔大义在下达总攻命令后只做了一件事:带着几名弟子直接飞到城里,在府衙门口撞上了正匆匆赶往城墙的王义,一个回合下来,王义人头落地。剩下的事就简单了,弟子们提着王义的脑袋晓谕全城:主将已死,放弃抵抗,投降不杀。从下达总攻命令开始到平定上饶城,只用了三个时辰。
第一百九十六章营官易虎
景德镇的府兵一直在进退之间徘徊,一方面他们收到九江王的命令要节节抵抗,最大限度的消耗敌方的实力;另一方面,他们又接到王义火速增援的传檄,王义说上饶可坚守三月以上。上面的作战意图很清楚:能战则战,不能战则退守九江。但王义却要把敌方钉死上饶城,这王义原是九江王的亲兵队长,九江王面前的大红人,小小的景德镇知府是不敢得罪的。于是乎,知府一面派出5000府兵增援,一面又让他们步步为营。几百里的路走了数十天还未到达,就在快到上饶城的时候,却遇到从上饶城败退出来的溃兵,得知原本准备坚守三个月的上绕城居然在一个下午就被攻破,立即全体后转,后队变前队,士气高昂的打道回府了。尽管退缩的速度要几倍于增援的,但是后面还是追来了一股2000余人骑兵部队。领头的大旗上飘扬着一个斗大“易”。易虎被临时调任直属骑兵营的营官,授校尉衔。上饶一战让易虎大大出名,十余天的时间他连升三级,原来200来人的骑兵队一下增添了3000多匹军马,大义临时决定扩大骑兵的编制,原来按照草生的意图成立的两个营,正随着北面大礼的部队在攻击芜湖、安庆。这批军马无法送达。大义也不待军令,临时从各队抽调会骑马的兵士加上上饶城的俘虏,拼凑了这支没有建制的骑兵营。易虎的骁勇使他在军中的威信大增,三、六、九各营的营官一致保举易虎充任骑兵营营官,尽管他只有十五岁。景德镇的府兵是清一色步兵,以5000平时只会维护治安、剿匪的步兵面对一支刚成立的立功心切新锐骑兵,无疑是羊入虎口。骑兵营刚成立,来不及阵法演练,也来不及相互熟悉。易虎只告诉大家一件事:看我的易字大旗,旗进我进、骑退我退。这只全然没有章法的骑兵部队就凭着一股血勇之气反反复复的冲击着败退的府兵,几天下来,5000多人的府兵只剩下1000多人,这千余人的残兵惶惶不可终日。易虎却传令收兵回城,原因是主帅崔大义受了重伤。攻下上饶城后,各营纷纷补充粮草、安置伤员,崔大义则忙于选调人员接管上饶城的政务军务、张贴安民告示。这天,刚刚走出衙门,天空中突然乌云密布,一道闪电劈中了他,当时,毫无防备的崔大义幸亏平时一直穿着草生给他的铠甲,这才躲过了一劫。人却整整晕过去两天。这道闪电让大义豁然惊醒。醒过来以后立即招来队伍中所有修道之人,告诉他们:你们都要明白这道闪电的意思,这是上层空间在警告我们,与凡人争斗,不可使用道术,否则必遭天谴。他顿了一下,又说:可能只有一个例外,就是我师父,上次作战他用了几百修真者却一点麻烦都没有。我想不通这关节,大家谨慎从事吧。各营快速整顿队伍,除了上饶城的留守人员,两天之后部队开拔,攻击景德镇。这边大义的部队日夜兼程赶往景德镇,那边大礼的部队在快速拿下芜湖之后,却在安庆陷于了僵局。安庆的城防太牢固了。而且守城的将军是一独臂老将,这独臂老将姓严,征战边关几十年,靠战功一步步胜任将军,手中持有朝廷御赐的宝刀,那是表彰他戍边几十年的辛苦。这严松身经百战,目光敏锐。他从搜集的情报知道,凤凰城有一支强大的水军,作战能力远远优于陆营步兵。在金陵王对战的水军全军覆灭后,他立即下令将安庆城所有的巡江舰船全部凿沉在正面的江面上。这样一来,安庆城便远远落在凤凰城水师抛石机的射程之外。凤凰城水师在整个攻打安庆城的过程中无所作为,这等于砍掉了崔大礼的一支臂膀,而且是最有力的那支。
第一百九十七章蛙跳战术
草生、舒云、小雪和崔大智到达安庆的的时候,崔大礼正在组织士兵和盘踞在城里的严松部队开展骂战。小雪一看正闹得开心,便要下去参战,舒云一把拖住她,说:你也不看看,那些大老爷们都赤身捰体的,你混在当中算什么?大礼看师父师娘们都来了,上前摊开图纸,给他们讲解当前的战况:大义已经攻占了景德镇,部队正在修整,等待这边合围九江。而安庆的严松采取了铁壁战术,固守不出。这安庆城高壁厚,城里物质储备丰厚,强攻实在是损伤太大,停在正面的水军又无所作为,这该如何是好?大智,你足智多谋,来,出个点子。大礼知道,师父对于行军打仗基本是个外行,直接就咨询大智了。大智盯着地图,手里比比划划,琢磨着,沉思不语。草生却直起身来,对着大礼吐出了两个字:“蛙跳。”“蛙跳?”几人一起疑惑的看着草生,那大智一拍桌面,跳了起来:“蛙跳战术。大哥,师父的意思是让我们跳过安庆直接攻打九江,九江吃紧,九江王必定命严松增援,我们可以半道截而击之,安庆可不攻而下。现如今如果困在安庆城下,在齐鲁作战的九江王主力必定回援,我们会腹背受敌,战局就可能彻底扭转。”草生赞许的点点头。大礼再次看着地图指点道:“那我们就在安庆至九江的必经之路伏下一营,严松一旦来袭,就死死的拖住他,争取时间待攻击九江的部队增援。”草生点头说:“这营交给我,我留在这里阻击严松。大礼大智,你们会同大义分水陆三路快速合围九江,尽快的拿下它。另外,传我将令,如今水营陆营编制多了,以后凤凰城的军队常设为礼字军、义字军、智字军、信字军四军,下面所设的营皆以营官之姓命名,让对手们弄不清我们的虚实。”两人答应着,忙出门调动军队,悄然撤离安庆。崔大礼则将装备最好战斗力最强的陆二营留给了草生。这陆二营的营官姓萧名铁,铁匠出身,是大礼手下的一员悍将,一听各营皆以营官之姓命名,硬说萧字营不好听,自行制作旗号,上面飘着一个斗大的“铁”字,后来发展到每名铁营的人身上必有一个显著的“铁”字符号。以后每逢战前动员,必定指着那铁字问:我们是什么?是铁军,是打不烂拖不跨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铁军。草生带着萧铁等一众军官,选择了安庆至九江的必经之路,一个叫湖口的小镇,让士兵们好好的休息两天,然后,以镇子为依托,在两边挖堑壕、修筑工事,静等严松来援。萧铁安排了斥候一直派到安庆城下,密切关注着安庆的动向。闲来无事,草生、舒云和小雪每日的在湖边采莲掘藕,钓鱼捕虾,好好的享受着这难得的清闲时光。终于,大礼传来消息,三支部队已运动到位,即将开始对九江合围。江西龙虎山的一支三千多人的义军也加入了他们的攻击序列。
第一百九十八章毒计三条
崔大礼在安庆一耽搁,给了九江王苟延残喘的时间。众谋士纷纷献策:固守九江,急招在齐鲁与朝廷作战的主力回援;在领地里募集青壮,紧急扩充守城部队,加固城防;弃守安庆等重镇,号召各地勤王,特别召回严松,命他主持九江的防守大局。九江王真是火烧眉毛之际,自是一一准奏,正手忙脚乱,一管家匆匆进来,低声在王爷面前说了几句。只见王爷当即吩咐众人退下,整理衣冠,大开中门,亲往大门处守候。两乘小轿直接抬到王府正殿门口才停了下来。下人们惊诧不已,这在王府可是从来没见过的情形,以往,即使是朝廷每年的宣慰使到来,也早早的在王府大门前步行而入。轿子停下,一三十多岁的中年男子从轿里出来,也不对王爷行叩拜礼,只是稽首道:“王叔,小侄永信修道已久,不以俗家之礼拜见,还望王叔海涵。”九江王知道这永信此时前来,绝不是走走亲戚,打打秋风这么简单,他的身份决定了肯定与九江被围有关。忙笑着说:“侄儿过于执礼了。来来来,到屋里坐。”永信进屋,九江王便迫不及待的问:“侄儿可是奉令尊之命前来?”永信不置可否,只是问道:“如今凤凰城大军围困,王叔可有破敌之策?”“固守待援。”王爷伸出四指,一字一顿的说。“未必好策。王叔你看啊,凤凰城军队两战即灭了吴越王叔,一战攻占上饶,现已集中大部主力攻击九江,试想,如此弹丸之城可能挡得住徐草生雷霆一击?”“侄儿莫非来替徐草生做说客?”“呵呵,我倒是和他有一面之缘,只不过当时小看了他,拒绝了他交结之意。”“哦,原来如此。那安庆城不是固若金汤吗?”“此乃蛙跳战术,凤凰城顾忌主力回援,采用急攻战略,必然要急速攻下九江。我断言,严松援军必到不了九江,半路上会被截击。”“那该如何是好啊?”“王叔毋庸焦急,小侄有一策,管教徐草生有来无回,九江城固若金汤。”永信不慌不忙的伸出三个指头:“一,请王叔下令,凡城中老弱病残一律遣出城外。凤凰城劳师远征,后勤必供应不及,而徐草生一直打着替天行道爱民如子之旗号,必然不会坐视这些流民不管。如此一来,流民消耗的粮食将是他军队的数倍。我们来看看号称精锐之师的凤凰城士兵饿着肚子还能保持旺盛的士气吗?二、许我调动兵马的权利,我要在城外为徐草生筑一个大大的坟墓,管教他十万人马有来无回。三、还请王叔忍痛割爱,将王府中镇府之宝物归原主,此宝抵得上十万大军。”九江王踌躇的点点头:“你王叔非目光短浅之人,倾巢之下岂有完卵,一切如你的意思。那件宝贝你便替我转交吧。不过,永信贤侄,你如此帮我,到底是不是我王兄的意思?事成之后,又需要本王做什么。”永信哈哈一笑:“明人不做暗事,既然王叔话说得这么明,我也直说了吧。事成之后,我父取而代之,大家各安其位,根据贡献大小,重新分封。如此,王叔可满意了?”“行。便就如此。”
第一百九十九章独臂严松
严松乃老成持重之人,见安庆城下凤凰城的诸多军队缓缓撤离,号令整齐、章法有度、旗帜不乱,严词拒绝了部将们出城追杀的请求,依旧紧闭大门,号令众将衣不解带马不歇鞍,轮番值守,一连过了两天,见毫无动静,这才开了城门,令斥候四处侦缉,查找凤凰城军队的去向。斥候们尚未归来,却接到九江王的密令,令其所部即刻弃守安庆,南下勤王,并授予他新的职务:九江城防提督。严松见了此份密令,左右为难。他守边数十载,勤勤勉勉,风餐露宿,始终保的驻地不失,朝廷御赐宝刀,已是极大的荣誉。其后,多次请调回京都颐养天年,原本是想朝廷念起多年辛苦的份上,在兵部安排一优差,过过太平日子。但这数份请调报告不知触怒了哪位上司,以为其恃宠而骄,列入了不堪重用的黑名单。就势弄假成真,竟批了他回原籍安庆解甲归田。严松内心愤懑,无处排遣,终日闭门谢客,饮酒解忧。一个星期不到,那九江王竟亲自上门拜访,温言相慰,赐其良田山林,并力邀他出山担任安庆提督,将安庆军权尽数赋予他,并不留一人牵制。严松知恩图报,数年间便将安庆城防治理的铁桶一般。如今接到勤王密令,他知道这正是对手为他设计的陷阱,在他救援九江的途中,肯定有双猎人的眼睛死死地盯住他,安庆不保不说,还得搭上自己以及数万家乡儿郎。但是,他别无选择,明知前面是坑,也得跳下去。他不能背负忘恩负义的骂名。他叫来手下一年轻的校尉,将城防令牌交予他,再三告诫,安庆城能守则守,不能守便弃防,只是一条,以民为本,万万不可扰民。凤凰城的军队军纪严明、口碑不错。万一落入敌手,甚于父老乡亲流离失所,背井离乡。见那校尉似懂非懂,干脆挑明了:如果对方小股来袭,高悬城门,避战之。如果敌方势大,你等维护城内治安,和平交割。那校尉这才明白的主将的意思。严松安顿好家小,点起三军二万五千人,多制旌旗,锣鼓齐鸣,竟大张旗鼓的增援九江,浑然不把路上可能的埋伏当做一回事。这边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