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几日和亲之事已定,忠顺王府因力保南安郡王之事,受了连累,李长吉亲自过去传旨,罚了一年的俸禄,香怜躲在后面偷看,多方打探,才明白他正是废太子之子,当今皇孙。
在忠顺王府一段日子了,对于朝廷上的事儿香怜也有些明白,自然是越想越心惊,想着忠顺王府今日来的一些黑衣人,打了个突儿,想着怎么把自己摘出去才好。
过了几日,果然见那些黑衣人换了衣裳拿着包裹出去了,香怜长了个心眼,立马派小厮到了薛蟠与李长吉常约会的小院——这是忠顺王跟着薛蟠打探出来的,让弄出点动静,扔个纸条进去。
那小厮机敏,立马就去了,留着香怜在屋子里提心吊胆,不敢深思,好容易等到人回来才放心,终究怕不安全,卷上包袱连夜跑了。
吴大用本在门口守着,他见到薛蟠就心烦,觉着这人又无用又讨厌,满身的铜臭气,若是个风度翩翩的读书郎也就罢了,还能和主子吟诗作对,偏偏是个最末等的商人,起初连字都认不全,对着戴权那个死太监一脸巴结,称兄道弟的样子,让他看着没得恶心。
如今两人在屋子里,他觉得烦闷,便出来走走,刚沿着墙根绕院子两圈儿,忽见一个石头扔进来,打的竹子动了两下,他心下起疑,过去找了一番,发现是石头上绑着一块绢布,上面写着字。
一看到上面的字,他的瞳孔就缩了一下,只见上面写着:小心马车后尾随刺客。
刺客!吴大用心中一急,立马就要去叫人,想了想又怕打草惊蛇,心中盘算一番,有了个绝妙的主意。
梅家的人已经到了京城,马上就要赢取宝琴过门,因此今日薛蟠虽然想留下,却要不得不回去,预备着明日和梅家谈事情,他是长兄,必要出面的。
“已经过了宵禁的时辰,不如明日早点回。”李长吉挽留,却苦留不住,他一个人住在这儿也没意思,只好和他同出,想要送薛蟠回去,只因此时已经过了宵禁的时辰,薛蟠的马车是顶不住盘查的,他的马车有王府徽记,不会被查。
吴大用见两人出来,忙迎上来,劝道,“如今已经宵禁了,不如让薛大爷上咱们的车,我带了腰牌,不怕查的。”他这般殷勤,让李长吉和薛蟠都吃了一惊,因也是一番好意,且对薛蟠第一次示好,两人也就没多想,互相换了马车。
巷子里黑暗,又裹得严实,因此外面的人也看不清究竟是谁上了哪辆车,只能凭借马车来分辨,总不会上错的。
第39章 第 39 章
李长吉先出去, 薛蟠等了一会儿才吩咐驾车, 李长吉的马车他也不陌生, 倒是薛平和薛安难得上来, 新奇的左摸右看, 虽薛家有钱,有些东西却并不是有钱就能用的,自有一番规矩在。此时薛安淘气,不顾外头冷, 打开了窗格子咋舌, 这马车大, 窗户也大, 能把头叹出去呢, 像他们家的,就只能留一个不大的窗子透气。
薛平见了也要去看, 两人争相伸头出去, 淘气不已。薛平眼尖,忽然看到后面隐隐有些黑影, 偶尔趁着朦胧月色隐隐反出刀光, 他疑心自己看错了,又凝目一看,吓得跌回马车, 话都说不利索了,“大爷,后面, 有刺客。”
薛蟠本正闭目养神,听他这么说吃了一惊,知道这事儿是无论如何不会撒谎的,当下探出头去,让车夫飞速,路上正好路过应天府,他就不信,这群人敢在衙门口杀人。
此时他冷静下来,已经想到这波刺客是冲着李长吉来的,心下既害怕又庆幸。车夫听说后面有刺客也是吓得发抖,他们一共四个人,自然挡不住身后七八名刺客,当下将车驾的飞快。
薛蟠想着,自己也是见识过山贼的人了,当日鼓足勇气,在车内寻找趁手的兵器。薛平和薛安见他镇定,也不那么慌乱了,跟着在车内找起来,幸好车中有明珠照明,几人当下乱摸一番,却没找到,只有一个炕桌,勉强能抵挡一番。
身后的人见马车突然加速,自然也发觉被发现了,他们都是死士,之前悄悄跟着不过是因为不方便,现在行踪暴露,也就顾不得了,当下迅速跑了上来,马车虽迅速,到底只有两匹马,还拉着车和四个人,比不过训练有素的死士全力奔袭,刚转过街角就被追上了,其中几人带着弓箭,靠近后立马射伤了一个马匹,马车重重的磕在地上,车夫立刻滚下马车,里面的人都被磕了一个跟头,也顾不得许多,薛蟠被护着出来。
薛平机灵,看着其中一匹马没有受伤,只是惊吓着了,想着拉车的马匹虽温顺,到底脚力好些,就要去解缰绳,好护着薛蟠走。
众位死士见他们下车,一股脑儿的奔过来,此时也顾不上什么顺手不顺手了,拿起武器就一顿乱打,车辕子,炕桌,马鞭子齐上,此时性命交关,哪里顾得许多,薛蟠主仆四人一边还击,一边大声呼救,可是这大冬天的,又到了宵禁时候,便是有人听到,怕也不敢出声,只能寄希望于巡夜的九城兵马司了。
李长吉上了马车,吴大用罕见的没在车里伺候,而是到了车外坐着,一边偷偷往后看,一边催着车夫快点,他们有两个侍卫骑着马在旁边跟着,吴大用尤不知足,怕对方跟上来,心里盘算着对策。
可巧没多远,就遇到九城兵马司的人巡夜,吴大用立马拿了腰牌出来,今日来的是个不大不小的头目,虽官职不高,家世了得,李长吉也认识的,出来打了个招呼。以往吴大用定然要和那些小兵们套近乎的,今天却出乎意料的安静,李长吉有些疑惑,和人告辞后话音未落,便听见吴大用催着走,同时额头见汗,他心中疑惑,要问端的。
吴大用此时也在纠结,哪想到这么巧就遇到了九城兵马司的人,若是此时回去,说不定还来得及,可是那样一来他就要暴露,说不得以后都得不到重用了。
他心念如电转,李长吉已经看出不对,喝问之下,吴大用不得不道出实情,李长吉听了只觉天旋地转,忙让人飞速去叫五城兵马司的人,此时并未走远,飞速着去追薛蟠了。
薛蟠他们用不成武器的东西抵挡了几下,终究是人少,且武器不称手,对方又是受过训练的死士,一年春很快就抵挡不住。虽然对方也发现了薛蟠他们不是要杀的人,可时此时已经骑虎难下,自然是灭口为要。
一个不慎薛蟠已经被划伤了胳膊,幸好他用胳膊档了一下,否则刺穿的就是心脏,可是下一刀已经近在眼前,此时他大脑一片空白,正待闭目待死,忽听马蹄声响,一只冷箭射过来,那持刀的刺客当场毙命,自然也没刺下去。
薛蟠此时才惊觉出了一身的冷汗,抬眼看去,只见是九城兵马司的人马,刺客见有官兵过来,立刻训练有素的撤退,那领头的打了声招呼,立刻去追,另一个领着几人留下,正是李长吉。
他顾不得坐车,飞马过来,身上全是寒气,此时见薛蟠受了伤,只急的目眦欲裂,薛平和薛安无事,车夫受了伤,马车已经不能再用。
薛蟠浑身发冷,李长吉立即解开衣服撕了内衫来给他裹伤口,此时马车也到了,便抱他上车,另外的官兵跟随在外,另打发一个人去请太医。
他本想将薛蟠带回府中,对方却一力拒绝,只说要回家,李长吉无法,另调转了车头往薛家走,自己抱着他一路安慰,好在砍的并不深,血一会儿就止住了。
到了家薛平薛安去叫门,众人发现薛蟠居然受了伤,都是惊讶,后院女眷们都歇息了,可是此等大事,谁敢隐瞒,立马飞报了进去知晓。
好在明日要和梅家商量过定的事儿,众人也都没睡,聚在一起闲话,宝琴回避了,和宝钗在里间,外头薛姨妈、香菱、甄氏正盘算着,说话声隐隐传到内室,让宝琴听见,羞红了脸。
第40章 第 40 章
听说薛蟠受伤的消息, 众人都是吃惊, 一股脑儿的跑到前头去看, 李长吉先回避了, 他要回去查清此事, 薛姨妈见儿子身上都是血,登时就急的不行,一叠声的去让人叫太医,幸而薛蟠稳住他, 说是伤的不重, 已经差人去请了, 果然没多久王太医被薛平带着过来。
将衣服都剪开, 又烧了热水, 将伤口附近的血都擦干,薛姨妈一见那伤口就吓得不行, 眼泪滚滚而下, 薛蟠还忍着,看着王太医上了药, 说好生休养一两个月也几好了, 留了药让每天换,另开了方子,吩咐了每天两回好生喝, 伤口痒了不要挠,林林总总,吩咐了一堆, 总算说完,好生送下去了。
待太医走后,后面的宝钗宝琴才上来,见他脸色虽有些苍白,神色倒也还好,正低低的和薛姨妈说话,薛平两个受了吩咐,只说是遇上强人,正赶上九城兵马司的人路过,顺便救了,并没有什么大事。见如此,薛姨妈方放下心来,眼看着儿子说要睡了,才同着众人出去,难免长吁短叹一番,众人一阵安慰。
薛姨妈年迈,自然看不出端倪,其余几个却都觉着不对劲儿,不过外头的事儿他们也不好打探,何况他铁了心不说的,因此只能劝他万事小心。
李长吉不忙回府,先去了九城兵马司打探消息,最近上面有些消息隐隐绰绰的,是以众人都对他客气的紧,里面已经审过一轮了,除了一个没看住服了毒的,剩下的都招认了,不过此事还有些蹊跷之处,比如为何那受伤的人乘的是李长吉的马车,他又是如何知道有刺客的,林林总总,也是一摊子的烂事,少不得周旋妥帖,弄个天衣无缝。
最后,此事判的是贼寇抢劫,只说贼人或是在被捕时伤重,或是服毒自尽,竟一个活口也没有,不得不让人唏嘘,众亲戚朋友听说了薛蟠的事儿都来安慰,西宁郡王府竟也松了东西过来。
京中勋贵和有钱的商户们听说了,也都加强了护卫,唯有这回的当事者薛家一派风平浪静,薛蟠自此日后就不大出门,全靠小厮们和柳湘莲给他带消息,唯有梅家下定的时候出去了一回,商议了回婚事,此后也就闷在家里。
期间,李长吉一直没有上门,本来薛蟠也没多怪他,只等着一个解释和交代,没想到左等不来,右等不来,连个口信都没有,气的他砸了几回东西,索性想着一刀两断了,同时又觉得难过,自己这么一个大活人,素日恩恩爱爱的,竟然比不得他身边的一个小太监,可恨他之前爱玩弄人,如今也是叫人给玩弄了,真是天理昭昭,报应不爽。
这么想着,他又不顾劝阻,喝了两回酒,本就心情郁闷,又这样,这伤口好的更慢了。
直到三月上,天气渐渐转暖,他也慢慢的恢复过来,和柳湘莲商量着,如今初春已至,这亲也已经快要和了,怕是战事不会再起,那些粮草药材不如就此卖了,此时这价格已经回落。
正说话间,宝玉抹着眼泪过来,说是探春已经定了日子,这就要走了,本来他要去相送的,结果说是朝廷派了钦差,不准贾家派人相送,他心里难受,想着薛蟠也是有妹妹的,便来找他说话,顺带候望宝钗,皆因听说宝钗如今也快定了人家,王夫人和贾母提起来都是艳羡之意,心里觉得怪没意思的,怕以后不得相见,少不得要来看望一二。
说到宝钗的婚事,薛蟠低头,他也不知道如何,竟同西宁郡王府结了亲事,这门婚事是西宁郡王府提出来的,提的蹊跷,可确实是门好亲事,虽西宁郡王顶着一个克妻的名头,那也是他们够不上的。
问宝钗,她也摸不着头脑,只想起来路上见过一面,西宁郡王帮了她的忙,可当时宝钗带着面纱,又只随意说了几句话,若说西宁郡王昏了头,怕是不可能。若是因着和西宁县君的交情,更是没有逻辑,对方再喜欢自己的伴读,也不可能说给自己的哥哥做王妃,而西宁郡王又委实不像是冲动之人,如此就更让人摸不着头脑。
他递了帖子见过对方一面,却只说不以门第为重,只看人品及以后,以后,他这话让人颇费思量,又不肯再说,薛蟠又不好说和李长吉已经闹掰,两人两个月没见面了,谈了一番,越觉荣锦此人不但家世好,人品心性更为难得,比他预想的妹夫人选高出了许多。
回家商议一番,薛姨妈虽也心动,却始终觉着不大妥当,又和王夫人商议,并去信给王子腾,他们兄妹三人,素来感情极好的。
王夫人原想着撮合宝钗和宝玉的,后见妹妹一家搬出去,难免觉着遗憾,可仍旧不死心,如今见宝钗有了更好的人家,虽遗憾,也为妹妹高兴,不说别的,实打实的亲戚,薛家好了,他们自然也跟着受益,因此劝道,“他们郡王府,便是有心算计,也算计不到郡王的亲事上,犯不着呢。而且,便是老太太给宝玉选媳妇儿,也说了只以人品模样为要,那家世之类都是次一等的,因此着实是个好亲事,这是宝丫头的运气,也是你们的运气,我就说她是个有福气的。”
听王夫人这般说,薛姨妈也就动了心肠,左思右想,实在是没有一点儿不对头的名声,虽西宁郡王有个克妻的名声,可早打听清楚了,那姑娘急病,不与他相干,因此虽是犹豫,内心还是十分愿意的,因此没几日也就定了下来,众人听说,都来相贺。
独黛玉更比别人开心伤心到十分,她之前向来以为宝钗为己敌,如今她定下了人家,与宝玉再无可能,且听说是十分不错的好人家,自然为她开心不已,可是自己如今虽与宝玉两情相悦,未来却尚未定准,因此难免伤己之心。如此喜忧参半,却也来相贺。
第41章 第 41 章
宝钗小定之日, 大家都来相贺, 薛家着实热闹了两日, 薛蟠的伤已经好的差不多了, 自然也出来待客, 他虽刚好,但亲戚朋友总不能怠慢,因此强撑着喝了几杯,便有些上头, 和人说了一声, 自己去后面东厢房休息, 渐渐的就睡了起来。
半梦半醒间, 恍惚听到了门口有动静, 哪里来的不开眼的小子在这吵闹?薛蟠有些气闷,睁开眼睛想教训人一顿, 渐渐发现不大对头, 似乎是有人争吵,赶着要进来, 薛平薛安两个拦着, 要进来那人声音尖细,听着似乎是个太监。
他皱着眉头又听了一阵,越发觉得声音耳熟, 仔细一想,不是吴大用的嘛,他顾不得别的, 立马起身,头晕了一下才站稳,叫薛平薛安进来。
外面的两个听到他叫人,知道事情是瞒不住了,狠狠的瞪了吴大用一眼,前面都是客人,不敢让人察觉,两人也没喊人,打算自己把这太监扔出去,没想到终究是惊动了薛蟠,只好不情不愿的进来,吴大用趁机跟着挤了进来,给薛蟠请安。
薛蟠听着吴大用的声音,心里冷哼一声,再抬头看他却是吃了一惊。只见着吴大用穿的破破烂烂,很旧的一件布衣,脸上都是风尘之色,短短几个月,似乎老了不少,刚才在外面还很强硬,进了屋子见薛蟠就大哭起来,唬了薛蟠一跳,气也顾不得生,忙问怎么了。
好在吴大用大风大浪也是见识过的,初时只是情不自禁,渐渐的见薛蟠问他,也就把事情都和盘托出,原来他们查出来那刺客是冲着他来的,幕后黑手乃是忠顺王府和三皇子一派,李长吉为了不连累薛蟠,不得不做出远离的样子。
可巧,先太子的陵寝已经修得了,吴大用也是旧时的老人,李长吉虽不能杀他,但他陷害薛蟠也着实心寒,便派他去看着守陵,他自己则另有谋划。
如今皇帝想要封他做太子,可是此事朝中却有反对之声,虽先朝太祖如此做了,结局却是皇孙登基后便被清君侧,终究还是先朝太祖的皇子做了皇位,因此朝中大臣觉得,子在立孙,着实不成体统,怕是天也不容。
为了堵上朝中这群人的嘴,也为了名正言顺,军功封太子,同时也能将军权捏在手里,离薛蟠远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