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如冤以偿

如冤以偿第17部分阅读

    打。

    一个墓,就象一辆坦克,尽管有装甲(墓墙、防盗层)、象堡垒(墓顶很厚),但也有弱点。弱点就是墓墙,或是墓底。

    有些盗墓者一看这墓太坚固了,顶上和周围都不好办,就要再挖一个竖井和一个横井,直接就到墓的正下方。到墓的正下方以后再继续垂直向下开一个竖井,然后用工具向上面挖,把墓底挖穿一个小洞,然后通过这个小洞就可以进入墓的内部。这样,墓的四墙、顶部都没有破坏,但墓本身已经被盗掘一空了。

    但一般较少采用这种方法,以砖石结构的明墓为例:它的后墙最薄弱,基本上只有两层砖,所以打竖洞时可以沿着墓后墙打,把两砖厚的墓墙凿开并不费什么事。针对明墓来说,几乎所有的古盗洞都是开向后墙的。

    解放前盗明墓的,很多只有一个人干,只有一晚上的时间,穿着老鼠衣、手脚并用,挖洞、进墓、拿东西走人。相当不简单。那时候一个人没办法打竖井,他就离开墓一段距离,然后以一定的角度向下挖,斜着向下,整整好好碰到墓的后墙,然后凿透、进入,计算的非常精确。

    需要说明的是,盗墓者进入墓室的过程严重破坏了墓葬结构和遗存之间的共存关系,而不是像考古工作者一样按堆积顺序清理、按墓葬原貌揭露并伴有详细的科学记录。因此这种破坏是不可逆的,面对遭盗掘的残迹永远无法复原丢失的那部分信息,正是这种盗掘给人类文化遗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解放前的盗墓贼,一般是一个人或两个人干,不要太多,时间是一晚上,干活有自己的专用工具(挖掘设备),有专用连体服装(老鼠衣,上面布满各种“装备”)。

    盗掘古墓一方面靠人的技术、经验。

    解放前的挖掘设备,选用锋利的铧犁叶片的一部分做“掘进器”,“三片装”很像螺旋桨,后部紧连着螺旋状的“排土”装置。如此一来,不但能够将土掘出、排出,而且能够打透墓砖(螺丝钉原理,加大水平力量即可,不用大力下按)。

    从铁锥到“洛阳铲”,是北方盗墓贼使用地下探测工具的一个飞跃。

    河南洛阳城自古以来文化悠远,历史上曾为十三朝古都,一直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心。时至今日,洛阳名闻天下的“洛阳三宝”,就是龙门石窟、白马寺和“洛阳铲”,其中前两样都有极好的声名,而独独这第三样似乎并不光彩,因为它是一种盗墓工具。洛阳城确是盗墓风行,主要源于洛阳自古以来的厚葬之风。自古以来洛阳达官贵人讲究厚葬,而且往往异常重视墓|岤的修建,随葬颇丰,以致于洛阳古墓多如牛毛。唐代诗人王建曾这样形容洛阳墓葬稠密:

    北邙山头少闲土,

    尽是洛阳人旧墓。

    旧墓人家归葬多,

    堆着黄金无买处。

    也正因如此,洛阳盗墓之风自古盛行,而历代盗墓者也是能人辈出。关于洛阳铲的由来,洛阳流传着这样的故事:

    洛阳邙山马坡村,有个农民叫李鸭子,从小就以盗墓为生,在民国十二年(1923年)间有一天,他到十几里外的孟津县赶集。有个来自偃师县马沟村的熟人正在搭棚子,准备卖煎包子。

    双方见面打个招呼,他见这人忙着用一把筒瓦状的短柄铁铲在地上挖了一个竖直的小圆坑,以便插入棚柱。这人用此铲往地下一戳,提上来时带出不少土,一下子触发了他的“灵感”:这家伙比铁锨挖盗洞轻巧灵便,特别是能带上原土,利于判断地下不同地层情况。

    于是他找了张纸,贴着铲夹画出一张原大图样,回家后马上找铁匠按图打造,一试果然得心应手,效果不错。以后其他盗墓者纷纷仿效,于是得到广泛“推广”。

    洛阳铲因为是要做为挖掘探洞、采集探土之用,其工作原理大约和石油勘探、地质取样相似,故而铲身不是扁形而 是半圆筒形,类似于瓦筒状,很像七八十年代常见的一种凶器——管儿插。

    “洛阳铲”的铲夹宽仅2寸,宽成u字半圆形,铲上部装长柄洛阳铲虽然看似半圆,其实形状是不圆也不扁,最关键的是成型时弧度的打造,需要细心敲打,稍有不慎,打出的铲子就会带不上土。不仅如此,洛阳铲在制作工艺上更为复杂,通常制造一把小铲需要经过制坯、煅烧、热处理、成型、磨刃等近二十道工序,故而只能手工打制。

    如果是一把好的洛阳铲打制完毕,再装上富有韧性的腊木杆并且接上特制的绳索,就可以打入地下十几米,甚至几十米深处,铲子提起之后,铲头内面会带出一筒土壤。这样不断向地下深钻,盗墓贼对提取的不同土层的土壤结构、颜色、密度和各种包含物进行分析,如果是经过后人动过的熟土,地下就可能有墓葬或古建筑。

    如果包括物发现有陶瓷、铁、铜、金、木质物,就可以推断地下藏品的性质和布局。经验丰富的盗墓贼凭洛阳铲碰撞地下发出的不同声音和手上的感觉,便可判断地下的情况,比如夯实的墙壁和中空的墓室、墓道自然大不一样。

    同样的,挖的墓不同,盗墓工具也不同。探汉墓用洛阳铲演变而成的重铲,挖唐墓时用扁铲(类似鲁智深的月牙铲),进入汉墓墓室(汉墓多为墓坑,多已塌陷)捣土时用滚叉和撇刀。

    解放后,文物考古部门对它进行改进,用来对地下有无文化遗存进行普查钻探,为文物考古工作做出了贡献。但在年全国刮起的盗墓狂潮中,它又被盗墓贼用来重走邪路。

    一个现代的盗墓团伙,其成员一般在三到四人,不会三人以下,也不大可能超过五人。这几个人各有分工。

    现代盗墓贼的盗墓工具已经比以前先进多了。一般的洛阳铲已经被淘汰,用的铲子是在洛阳铲的基础上改造的,分重铲和提铲(也叫泥铲)。由于洛阳铲铲头后部接的木杆太长,目标太大,所以弃置不用,改用螺纹钢管,半米上下,可层层相套,随意延长。平时看地形的时候,就拆开背在双肩挎包里。

    现代编撰的盗墓小说《鬼吹灯》里,虚构了四个盗墓门派。分别为摸金门、搬山门、卸岭门、发丘门。又被称为摸金校尉、搬山道人、卸岭力士、发丘将军。有称“发丘有印,摸金有符,搬山有术,卸岭有甲”。

    摸金校尉

    摸金的雏形始于战国时期,精通“寻龙诀”和“分金定|岤”,注重技术环节。曹操设立摸金校尉一职,专门掘丘,所以摸金门弟子又被称为摸金校尉。时至宋元之时,发丘、搬山、卸岭三门都少有弟子出现,因此往往被认为门派传承就此断绝,只剩下摸金一门。

    摸金一门中并非是需要有师傅传授便算弟子,他特有一整套专门的标识,切口,技术,只要懂得行规术语,皆是同门。不过在摸金门传承中,只有获得正统摸金符的人,才能被称为摸金校尉。号称掘丘一行的民间正统,与发丘天官的手段差不多,最善于以风水星象计算出古墓宝藏的方位。行事讲究留有后路,做事不做绝。

    摸金校尉不喜欢与人合作,但独干有困难而对方又是很信任的人,也会组成五人下的小团体。积极吸纳现代社会的工具与武器 ,并能将它们与风水术法结合起来使用,但对传统行规最为重视,极少有人违反。不是很擅长武功秘法体术

    与发丘将军互相看不顺眼,摸金认为发丘与官府合作,挖掘古墓时坏人尸骸,损人风水,对行内传统规矩多有违背;而发丘以为摸金因循守旧,空有精悍手艺只为衣食谋,不去能将行业发扬光大。

    摸金校尉行规

    摸金校尉们干活,最擅长的是找墓,他们往往将搜集来的各种资料,结合对当地风水的观察,总是能以很快的速度找到陵墓的具体地点。

    凡是掘开大墓,在墓室地宫里都要点上一支蜡烛,放在东南角方位,然后开棺摸金。动手之时,不能损坏死者的遗骸,轻手轻脚地从头顶摸至脚底,最后必给死者留下一两样宝物。在此之间,如果东南角的蜡烛熄灭了,就必须把拿到手的财物原样放回,恭恭敬敬地磕三个头,按原路退回去。

    进墓前需戴口罩,入内千万别把口罩取下来,第一里面的空气质量不好;第二活人的气息不能留在墓里,不吉利;第三,不能对着古尸呼气,怕诈尸。

    一般都是三人一组,一个挖土的,因为坑外不能堆土,所以还有一个专门去散土,另有一个在远处放风 。

    搬山道人

    “搬山”采取的是喇叭式掘丘,是一种主要利用外力破坏的手段。他们大都扮成道士活动,正由于他们这种装束,给他们增加了不少神秘感,好多人以为他们发掘古冢的“搬山分甲术”,是一种类似茅山道术的法术。

    搬山一派,最早在秦汉时就有雏形,但是兴盛于于清朝中叶,机关阵法是其所长,破解坟墓中各类机关很是拿手。风水上只是粗通门道,但与其他三派相差较远。搬山道人行事多独来独往,从不与他人合作。传统武功比摸金强一些, 但对付僵尸多用提前设置的阵法,以及自制的各种小型手工武器。

    其前身与茅山略有渊源,但因为理念原因,也是互相排斥。因为创派时间比较晚的缘故, 继承风水法术不多,对传统行规彻底无视,被其他门派所排斥,所以极少表露真实身份,以道士的身份周游国内各地,没有太强烈的善恶与民族观念。

    搬山道人行规

    搬山道人掘丘,只为求财,虽通机关,但一贯以破坏为主,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但为人身安全及销赃渠道计,亦有自然形成而流传下来的种种套路。细节暂时不详 “卸岭力士”介于绿林和掘丘两种营生之间,有墓的时候挖坟掘墓,找不着墓的时候,首领便传下甲牌,啸聚山林劫取财物,向来人多势众,只要能找到地方,纵有巨冢也敢发掘。

    卸岭门据说创始人得仙人传授,有令人力大之法,所以卸岭门门人,多是力大无穷,通晓武功之人,因此被称为力士。当年威震九州的吕布也曾是卸岭门传人,为董卓筹备军饷,曾挖掘过多位汉皇墓葬。

    此派于北宋期间经过逐步互相交流融合,吸收了摸金与崂山派两派特色,形成了具体的流派,对风水术法有自己独特的认识。擅长于破坏法阵,熟悉各类风水地形的的弱点。

    元蒙时期,因敌视元蒙政权,被大肆迫害,于是展开全面报复,以破坏成吉思汗陵的风水,败坏元朝江山为己任。最终破坏了成吉思汗几处附陵,恢复汉人江山。也因此和蒙人结下世仇,蒙古占据天下时,曾发出金鹰令,召集一只集合了天下刺客的秘密组织追杀卸岭门人。

    据说直到今日,这一只刺客集团的后人依然遵循祖训,追杀卸岭门门人。也正因为如此,卸岭力士最为隐秘自己身份,非本门之人虽夫子妻儿也不会告知自己的身份。卸岭门门人后来淡出中原,曾经多活动于苗疆外蒙西北一带,近代也中亚北非欧洲也曾经出现过他们的踪迹。

    卸岭力士多是极端的民族主义者,对华夏一族的传承很是重视,虽然活动范围不在中原,但传人只在汉人内寻找,对可能危害到汉人中原政权的国家,无所不用其极。精擅传统武功,行迹类于侠客。轻视现代科技产品武器,但对近代科学理论颇有研究,致力于将风水阵法等理论与科学理论结合起来,并偶尔制作阴气测量仪,针对僵尸的干扰波发生器等产品。

    卸岭派行规

    卸岭派这一派主要用鼻子闻,为了保持鼻子的灵敏程度,都忌烟酒辛辣之物。用铁钎打入地下,拔出来之后拿鼻子闻,铁钎从地下泥土中带上来的各种气味,还有凭打土时的手感,地下是空的,或者有木头,砖石,这些手感肯定是不同的。

    真正的大行家对洛阳铲那些东西是不屑一顾的,因为地下土壤如果不够干燥,效果就大打折扣,特别是在江南那些富庶之地,降雨量大,好多古墓都被地下水淹没,地下的土层被冲得一塌糊涂。

    卸岭派长期被蒙人追杀,门人多朝不保夕,为图自保,千百年来前辈的规矩多有变动。并演变出种种新的行规,比如从不对汉人甚至华人的陵墓出手等等。具体细节暂时不详。

    发丘将军

    发丘将军到了后汉才有,又名发丘天官或者发丘灵官,其实发丘天官和摸金校尉的手段几乎完全一样,只是多了一枚铜印,印上刻有天官赐福,百无禁忌八个字,在掘丘者手中是件不可替代的神物,号称一印在手,鬼神皆避。此印原型据说毁于明代永乐年间,已不复存于世。

    与摸金一派的手法接近,技术上稍微逊色,但比较注重众人合作。古代经常以当铺的朝奉,古董商等身份为掩饰。不轻易出手,偶尔行动多针对某些大型陵墓,是四派中唯一不忌讳与官方合作的一家。清代因为外族迫害,流亡海外,多活动于东南亚及美洲一带,曾经在诸多大型古代陵墓发掘队中发现过他们的身影。国内余支多以考古学者的身份混迹于政府部门。

    发丘将军行规

    发丘将军行动多同时邀集多人,做好详细计划,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出应对措施。然后按部就班,依次进行。因此在掘丘过程中危险性最低。而麻烦多来自事后分赃保密等等程序,因此有所针对地产生了一系列规矩。但具体细节暂时不详。

    《大明律》:凡发掘坟冢见棺椁者,杖一百、流三千里;已开棺椁见尸者,绞;发而未至棺椁者,杖一百、徒三年(招魂而葬亦是)。

    若冢先穿陷或未殡埋,而盗尸柩者,杖九十、徒二年半;开棺椁见尸者,亦绞。其盗取器物砖石者,计赃,凡盗论,免剌。

    若卑幼发尊长坟冢者,同凡人论;开棺椁见尸者,斩;若弃尸卖坟地者,罪亦如之。买地人如知情,各杖八十,追价入官,地归同宗亲属,不知者不坐。若尊长发卑幼坟冢,开棺椁见尸者,缌麻,杖一百、徒三年;小功以上,各递减一等。发子孙坟冢、开棺椁见尸者,杖八十。其有故而依礼迁葬者,不犯法。

    若残毁他人死尸、弃尸水中者,各杖一百、流三千里。

    魔鬼[本章字数:1979 最新更新时间:2014-03-1213:34:420]

    魔鬼是一个类别名词,是万物的毁灭、无穷灾难、无穷破坏力、自私、邪恶、恐怖、痛苦、折磨等,一切坏事根源的意思。宗教中的魔鬼骄傲、诡诈、污秽、凶残。基督教中的魔鬼,都以死亡而告终。此外,魔鬼还用于某些游戏中的角色。

    中国人祭拜鬼神就是祭拜祖先,也就是说中国人的魔鬼的概念其实是祖先灵魂。 西方科学的叫法叫负能量体,但是本质上讲究是鬼魂,在基督教中,当天使受造之时,圣经记载:“主耶和华如此说:你(指天使)无所不备,智慧充足,全然美丽。…你是那膏之遮掩的约柜的基路伯,我将你安置在上帝的圣山上,你在发光如火的宝石中间来往”

    1.魔鬼 – 原为希腊语,英译为 devil,有说谗言,中伤人,诽谤者,恶魔之意 (启20:2;提前3:11;太4:1-8)。

    2.撒旦– 原为希伯来人,亚兰人所使用的魔鬼名称,新约时代仍用此名。原为反对者、对敌之意,希腊文之英译为 en:satan (伯1:6-8;启20:2)。

    3.古蛇(ancient en:serpent)。– 原为希腊文,英译为 ophis,原意是蛇。圣经以蛇来表征魔鬼狡猾之本性(启12:9-15;20:2)。

    4.大龙– 希伯来语,英译为 tann,有残忍,吞噬之意。中译有野狗 (约伯记30:29;诗44:19;赛30:22),大鱼 (诗74:13;赛27:1),大蛇 (诗91:13)等。新约希腊语英译为 (en:dragon,中文译为龙(启12章:3-17,13章:2-4)。此处所指之龙,与中国传说之龙当然不同,是指着魔鬼、撒旦,也是古巴比伦神话思想之引用。

    5. 其他 – 魔鬼的其他名称如:恶者 (约壹5:19;太5:37),别西卜/beelzebub (太22:24),污秽的灵 (启16:13),世界的王,世界的神 (约12:31;林后4:4),邪灵,仇敌 (弗2:2;太13:39)等。

    本性

    1. 骄傲 – 天使堕落败坏被贬为魔鬼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美丽心中高傲”(结28:17),所以魔鬼的本性是骄傲。

    2. 诡诈 – 神是信实的,魔鬼却是说谎之人的父 (约8:44),行事诡诈,善于欺骗 (太5:37;林后11:3,13-15),这也是魔鬼的本性。

    3. 污秽 – 魔鬼的本性也是污秽不洁 (马可福音5:33)。

    4. 凶残–真神是有丰盛慈爱与怜悯的,魔鬼的本性却是凶恶,残暴,杀人,残忍的。如该隐杀弟,扫罗王因魔鬼附身要杀害大卫,约伯受魔鬼恶意攻击等,都在显明魔鬼的本性。

    伎俩

    1. 迷惑世人 – 由于魔鬼的本性凶残,诡诈,又公然与神为敌,千方百计阻挡人亲计进神,得救恩,于是用迷信,罪中之乐,各种灵异现象,错误的学说,偶像崇拜,不良习性…等各种方式迷惑世人,让人拜假神,否认神,远离神。

    2. 诱惑选民–魔鬼也知道基督徒才能得救,因此常以各种方法来诱惑信徒,诸如放纵情欲,贪爱世界,似是而非的道理,骄傲自义的心理等。正如经上所记:“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今生的骄傲”都是魔鬼诱惑信徒的工具和方法 (约壹2:16-17)。

    3. 敌挡真神 – 魔鬼末或世人,诱惑选民,其最终目的,就是与神为敌,破坏真神的工作;所以保罗责备行邪术的以吕马,因为他敌挡真道。保罗说 “你这充满各样诡诈,j恶,魔鬼的儿子,众善的仇敌,你混乱主的正道还不止住么?”(使徒行传13:8-10)。

    权势

    虽然魔鬼拥有一些权柄,专管幽暗世界(路4:5-7;弗2:2,6:12),掌死权 (来2:14),但它的能力,权柄有限,如埃及的术士 (出7:11,18-19),无法超越神的限制 (伯1:12,2:6;可1:27)。

    虽然魔鬼有权柄掌握幽暗世界,掌握死权,不过蒙主救赎的基督徒不在魔鬼的权下 (约壹5:18);反而魔鬼终必被神处刑,扔入永死的火湖里,这就是魔鬼的结局 (启示录20章:10,21章:8)。

    其他各国文化信仰中的魔鬼

    希腊和罗马诸神有善有恶,却没有一个操纵一切的罪恶之神。两地的哲学家都主张世上存在两种相互对立的法则。恩培多克勒认为“爱”与“斗争”这两种力量相互作用;柏拉图则认为世上有两种精神,分别是善和恶的本源。乔治·米努瓦在《魔鬼》一书中说:“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异教信仰并不主张有魔鬼存在。”

    圣经约翰一书三章8--9节:犯罪的是属魔鬼,因为魔鬼从起初就犯罪。神的儿子显现出来,为要除灭魔鬼的作为。凡从神生的,就不犯罪,因神的道存在他心里,他也不能犯罪,因为他是由神生的。雅各书:四章7--8节:故此,你们要顺服神。务要抵挡魔鬼,魔鬼就必离开你们逃跑了。你们亲近神,神就必亲近你们。

    了解魔鬼的由来,本性,恶行之后,基督徒应当努力守道追求圣洁,心存谦卑,不可给魔鬼留地步,当依靠主耶稣,时常亲近神,以坚固的信心抵挡,防备魔鬼的攻击。

    魔鬼(守序邪恶):

    劣魔(巴特祖族)、小魔鬼、奥塞魔(巴特祖族)、链魔、地狱猫、巴霸魔(巴特祖族)、欲魔(巴特祖族)、哈玛魔(巴特祖族)、恐纳魔(巴特祖族)、奇兽魔(巴特祖族)、深渊炼魔(巴特祖族)

    天使[本章字数:14060 最新更新时间:2014-03-1418:43:290]

    天使,英文名称anl,源自于希腊文anlos = 使者。

    在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中对天使的概念十分相近,它们是侍奉神的灵。神差遣它们来帮助 天使需要拯救的人,传达神的意旨,是神在地上的代言人。天使的外形是人形(即是神的形状)会在身上发出光辉,头顶上方有光环,背后长有翅膀。虽然有很多人声称自己曾目睹天使的出现。但天使本身是没有实体的灵体,实体化的例子实在少之又少,而且会消耗大量灵力。它如要以实体态出现而不消耗灵力,就只有附身(依凭)了。但因为天使是“纯净体”,不可以附身于任何生物的身上,唯一只可附 身在无原罪体上(无灵魂的生物)。天使是纯“善”的化身,所以绝对不 会容忍“恶”的存在,但也不算是人类的朋友。根据旧约圣经所述,天使会按照神的命令,对有罪的人进行苛刻严厉的惩罚。例如在一夜之间杀死了十八万五千亚述人士兵(《列王纪》),和令所有埃及人的头一胎和家畜死掉(《出埃及纪》)都是其中的例子。

    当犹太人最终给天使命名时,将他们分为10类:圣者、快司、强者、火焰、火花、神使、王公、王子、影像、生灵。“圣者”指完全服从上帝意旨而成圣。“快司”在圣经中称“车辇”,显示他们有快速行进的本领。“强者”相当于《圣经》中的“万军”或“天军”。“火花”在圣经中称“星辰”,指数目之多,又指如星星一样明亮。“神使”相当于《圣经》中的“守望圣者”,表明他的责任,是世人的监督者。“王子”在《圣经》中称“神的儿子”。“生灵”,相当于《圣经》中的“仆役”。

    天使从来都具有人形,天使拉斐尔为多比带路;向亚伯拉罕和罗德显形的天使跟这些族长一道吃喝,所多玛居民为此大为恼火,这次充分说明天使具有人的形体。《以诺书》中关于艾格勒戈里的记载也证明了天使具有人类的形体并且和人类的女人结合留下了后代。《创世记》第六章:“那时候有伟人在他土地上;后来神的儿子们和人的 女子们交合生子,那就是上古英武有名的人。”《创世记》中“神就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可以按早字面意思来理解;世上最完美的人就是近似造物主的形状的人;这样天使具备人形是可以 天使成立的。

    天使作有系统分类、命名的著作首推希腊人dionigi l'areopagita(圣保罗门徒,记于新约圣经《使徒行传》第十七章末)的《天上位阶论》 和意大利人thoas d'aos(1226~1274)所著的『神学总论』(sua theologie)。这两本书奠定了一般共同信奉的天使学基本架构。此外, 叙利亚修道神学者(伪名)狄俄尼索斯的《天阶体系》也对天使学作了详细 和权威的解说。除此之外,另一部被基督教列为伪典 (被教会认为是伪冒神的旨意的经典) 的《以诺书》(以诺书enoch)─是亚森尼派的主要经典之一,为基督教新教 中所承貌,人类史上唯一连同肉身升天的三人之一,另二人是以色列动乱 时代的先知以利亚和基督耶稣。但是旧教-天主教-则认为以诺和以利亚并非被接至天堂,而是地上乐园) , 被称为-天使的宝库,著于西元前二世纪左右,详细记载了天使 的生活、名称、职掌、性格等等,此书于四世纪被教会批为伪典, 自此从基督教经典群中消失。

    再来谈到《死海文书》(death sea scrolls)。1947年,一名贝多因牧童在 巴勒斯坦的死海附近的一个洞窟中,发现了这一批写在羊皮纸上的经书, 经过科学监定之后,确定是公元纪元开始的前后一段时间之内抄写成的 (1948年以色列建国战争爆发,文书的译解和公开因此迟延了许久, 有人怀疑是基督教势力暗中阻挠这项工作,以免圣经的权威遭到挑战,即使公布后,仍有人认为当局隐匿了部分关键文件未公开)。全部文书是犹太教之一派,激进的禁欲主义教派:亚森尼派之“克兰教团” 的教规。基督教矢口否认克兰教团和基督教有何牵连, 不过也有传说说该教团实是耶稣表兄(及施洗者)约翰所主持的,甚或是耶稣自己创立的,或者是耶稣的敌对者等等。

    代表各个星座的天使名字

    白羊座——能天使玛琪迪尔(ahidiel)

    金牛座——力天使阿斯莫代(aodel)

    双子座——主天使安布利(abiel)

    巨蟹座——力天使穆列(anuel)

    狮子座——力天使费切尔(verchiel)

    chu女座——能天使哈马列(haaliel)

    天秤座——主天使乌列(zuriel)

    天蝎座——力天使巴比尔(barbiel)

    射手座——力天使安德切尔(adnachiel)

    摩羯座——力天使哈尼尔(haniel)

    水瓶座——能天使加百利(gabriel)

    双鱼座——主天使巴切(barchiel)

    定义

    圣经中用了几个不同的字眼来界定天使。

    天使:希伯来文是ak,简单的意思是「使者」。这个字可指人的使者,或神的使者。这字基本的意思是「受差遣者」。作为神的使者,天使是「天上的存有,受神差派承担使命的」。这字在旧约总共用了103次。希腊文anlos在新约也一共用了175次,可是这字用来指人的,只有6次。anlos(希腊文)类似ak(希伯来文),都是指「使者……是代表差遣他的那一位说话及行事的。」

    神的儿子:天使在未堕落时,都称为「神的儿子」,他们都是神所创造的儿子。

    圣者:天使也称为「圣者」,意思是:他们是被神「分别出来」,为神的圣洁作神的使者。

    万军:天使称为「万军」,这名词可理解为天上的军队。圣经用「天上的万军」来形容天使这方面的工作。围绕神宝座的,有数以百万计的天上灵体,这些都称为「耶和华的万军」。天使的存在

    圣经一贯的记载,都提及天使的存在。圣经中有三十四卷书提到天使。有关天使最重要的记载,就是天使和基督的关系,基督在受试探的时候,曾得到天使的帮助;他提到人复活的光景,就如天使一样;他教训说,当他再来的时候,天使要招聚以色列人。天使的存在和基督见证的可靠性有密切关系。

    比喻引申义

    因天使的形象多为带翅膀的少女或小孩子,于是现在常用“天使”来比 天使喻天真可爱的人(多指女子或小孩子)。我们用“白衣天使”比喻救死扶伤的护士或医生。

    本质属性

    天使是灵体:虽然天使能够以人的身体向人显现,但天使称为「灵」,这说明了天使是没有血肉之躯的;天使不象人类可以嫁娶,天使也不会死亡。

    天使都是被创造的:诗篇作者呼唤大自然,要赞美神的创造。耶和华用他的话创造了这些天上的灵体。约伯受到提醒,天使受造时,曾向神赞美歌唱。基督创造了至终要向他献上赞美的天使。

    天使都是同时被造,而且数目众多:歌罗西书一章16节所提到的创造,指出天使的被造,是一次过的行动。天使的创造不是延续性的。因为天使不能生育,天使的数目也是固定的。天使受造的数目有「千万」之多(,虽然「千万」(希腊文urias)这个词,按原文意思是一下,但这里所指的是无数之多。启示录五章11节重复提到千万,意思是指天使的数目是不能数算的。

    天使的等级比人高:人类(包括我们道成肉身的主)都是「比天使微小一点」。天使不会受到人所受的限制,因为天使是不会死亡的。天使比人更有智慧,但这智慧也是有限的。天使比人更有能力,但天使的能力也是有限。

    天使与人比较,特别是在未来的关系上而说,天使都是受到限制的。天使不是按神的形象被造,所以天使不能分享人在基督救赎工作上荣耀的结局。到世界的末了,被赎的人会被提升,高过天使。

    分类

    天使之数量和阶层

    “七”是一个人类颇有偏好的数字。可能是以以诺书为源头,在基督教传说中,天界分为七重,直到宗教改革之后,新教将这类神话性的教义给去除了。

    第一天,称为shiaai,由加百列掌管。驻守此地的天使群也负责管理星星、气象等等。(月球天:最接近尘世的天界,信仰不坚者的居住地。)

    第二天,称为akira,大天使拉斐尔的领地、部分受惩天使的禁闭所亦设于此。(水星天:第二重天,力行善事者,死后灵魂居于此天。)

    第三天,sagoon或shehki,支配天使为权天使anl。在伊斯兰教中, 死亡天使azrael领有此一天界。(金星天:多情者的灵魂居所。)

    第四天,zeble或ahanon,还有数种不同称呼,由大天使米迦勒支配。启示录中所记载的天上耶路撒冷城,便坐落于太阳天, 以诺书亦声称生命之树长在太阳天的义人之园中。(太阳天:智者与圣者被安置于此重天。)

    第五天,ahon,此天之北部为荒凉废墟,设有天使的牢狱, 南方则是舒适宜人。火星天的支配者一说为tatron的双生子 sandalphon,一说为堕天使saael详见下文 ( 火星天:殉教者的灵魂被赐居此天。)

    第六天,zebel或on,天使学习智识的所在,智天使的大本营。日与夜分别由zeber、saabs掌管。(木星天:明君的居所,介于炎热的火星和寒冷的土星之间,因此气候宜人)

    第七天,arabot,神的御座设于此,诸天使环绕飞行,为充满荣光的所在。(土星天:隐士、清心寡欲者的灵魂住在这里。) 恒星天:(圣彼得于此查核信徒的资质) 水晶天(原动天):(神的所在地,宇宙动力的来源。天使军团的大本营就设在其中。

    而希伯来人的传说则是将「天」分为九层, 这一三元组构成了一个真正的、成员之间平等的单独阶层体系。后来根据大致上公认的天使学说《天阶体系》---(狄俄尼索斯)的记载, 神的御座前围绕著九层天使军团。此并非是圣经的原文,而是中世纪神学家哈尔罗修斯提出的。这九阶级之说于教皇格雷哥里一世(gregory 1) 时代被罗马教廷认可。每三个阶层又可归类为一个群组。炽天使存在于最内层,是纯粹光的存在、最接近神,愈往外圈,光的力 量愈弱,渐次物质化。低级的天使通过上一层的天使来获得上帝的启示。而低级的天使又可以通过领悟来提升他们的阶层体系,一级一级地向上层靠拢。这三组九阶级兹列举如下:

    上三级---神圣的阶级

    炽天使 撒拉弗 seraphi

    智天使 基路伯 cherubi

    座天使 托罗努斯 thrones(ofani)

    中三级---子的阶级

    主天使 托米尼恩斯 doions

    能天使 卫尔特斯 virtues

    力天使 帕瓦斯 powers

    下三级---圣灵的阶级

    权天使 普恩斯巴利提斯 prcipalities

    大天使 阿克安琪儿 archanls

    天使 安琪儿 anls

    虽然在『以诺书』曾刊出150个天使的名称,但据说天上的天使总数 则是众说纷纭,从数十~数百名(守护七行星、四季、十二个月份、一周七 日、一日之各时段等等),到301,655,722名(含133,306,668名堕天者),到6,666 军团、各团6,666名,并无定论。除了这些正式的天使之外,以路西法为首的堕天使群。则是另一类引人争议的存在, 有人说堕天使是“第十阶级”,堕天的原因和堕天者的身份在不同的传说 中差异甚大(祥见下文)。

    几乎所有使徒/天使都是以“尔”el、elle etc)等为名号的尾字,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尔”就是“天使”的意思吗?不接“尔”,其天使之身便很可疑吗?其实不是的。“el”和其它近似字根源远流长,其在各语文中的含意如下:

    修美尔语:el------------闪耀、光荣

    亚卡德语:i----------- ?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