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文武几的散文随笔文集

文武几的散文随笔文集第16部分阅读

    的信赖只是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口头承诺,所以往往出现口头承诺不被兑现且庄家卷款逃跑或非庄家赌博参与者赖账不给的情况,甚至造成暴力冲突事件。

    3、流行的地下六盒彩规则是非庄家赌博参与者在1到49的号码中挑选一个或多个号码,在这个或这些号码上下注,如果所下注号码或所下注号码中的一个与当期香港六盒彩开出的最后一个号码相同,就中奖了。中奖赔率为1:40,即庄家必须向非庄家赌博参与者赔付非庄家赌博参与者在该号码上所下注金额的40倍的金额。这在香港是根本没有的规则。

    4、无论在香港本地还是内地,地下六盒彩都因其纯粹的赌博性质和巨大的社会危害性而为政府明令禁止。

    群众贴心人

    2008、2009年,在一些地方党委、政府的共同倡导下,“群众贴心人”主题实践活动迅速在全国的农村地区开展起来。这一主题实践活动旨在发掘一批近年来获得群众好评的好党员、好干部,让所有党员、干部都响应党委、政府的热烈号召,以他们为精神的楷模和行动的榜样,热情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来,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正贴近群众、走进群众,并通过实实在在的贡献,获得群众的真正认可、真心赞扬。

    “群众贴心人”主题实践活动,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以来,追求自我进步、自我完善,努力争取民心的一次务实之举。

    自“群众贴心人”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当“群众贴心人”这个新名词在中华大地广泛传播开来并迅速为广大群众所熟悉,村民们才发现,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恰当的亲切的词汇来形容一些数十年如一日实实在在为人民服务的好同志好干部。这些同志在数十年以来,真正充分发扬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热心于捐资助学、扶贫济困、植树护林,在各方面为村民们的福利而出钱出力,尽心尽力为群众排忧解难,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表达着一种朴素的乡亲感情。他们的感人事迹举不胜举,影响深入人心,为村民们作出了实实在在的奉献。

    确实有这样一批干部,在长久的生活和工作中,淡泊名利,不计个人得失,务实求真,默默无闻、全心全意的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这些“群众贴心人”,作为优秀共产党员与机关干部,发扬共产党员精神,彰显人民公仆本色,以自身本不算多的收入贴补奉献群众,以为群众劳心劳力的实际事例,感动群众。所有知道实情的人们,无不为这种融入了乡亲温情、求真务实、不图回报、不求索取、唯有奉献的精神所感染。在无数受其精神鼓舞的乡村干部和无数被感动的群众的心目中,这些同志,赢得了大家的敬佩和尊重,确确实实值得广大乡村干部热诚学习,无愧为真正的共产党员!无愧为真正的人民公仆!无愧为实实在在的“群众贴心人”!

    近几年来,党群干群关系成为从上到下干部和群众都极为重视和关心的问题。“群众贴心人”主题实践活动融合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和雷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符合党在改革开放时期的群众路线方针,为凝聚民心、加强党群干群关系起到了突出的作用。很多优秀的“群众贴心人”,展现了平易近人、热情待人、乐于助人、联系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优良干部与本色党员的作风,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作出了突出的贡献。适应时势的将他们挖掘出来并对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可佩精神加以传扬,可谓一举多得,一是表彰了先进,二是鞭策了后进,三是鼓励了前进,四是有利于人民,五是有利于党,六是有利于国家。

    “群众贴心人”主题实践活动,是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时代要求和实践途径,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本质特征。“群众贴心人”主题实践活动所取得的突出成绩也进一步证明,这一主题实践活动具有十分巨大的现实意义。“群众贴心人”主题实践活动所追求的融洽干群关系的目的,是党和政府在关系到群众利益的所有工作中积极作为的迫切要求。“群众贴心人”主题实践活动所带来的社会效应,对于推动党在这一时期的工作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群众贴心人”主题实践活动,甚至将要迈出党在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历史过程中的一个新时期的第一个步伐。

    在新时期里,群众将那些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并获得群众好评的好同志、好党员、好干部热情称呼为“群众贴心人”。在新时期里,全国上下都不将“为人民服务”的号召停留在党员、干部自己的口头上,而是要落到实处,通过切实的行动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让党员、干部自己去争取自己该有的堪称优秀、堪为表率的形象评价,让人民群众对于全体党员、干部有一个更好的本质性的认识,从心坎里认可他们为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群体。

    控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为什么这么多人上访?本质原因在于法制的欠缺。

    虽然在这个国家,大体上有法可依,但执法难、乱执法、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状况的普遍存在,令法律丧失了必要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如此而造成的现实状况是,中国不是一个法制社会,是一个人情社会。问题的症结不在于司法途径能不能解决问题,而在于司法途径能不能公平的解决问题。司法途径往往不能公平解决的问题,人民调解往往也不能。于是,找关系的找关系,没有关系,只好忍气吞声,或者去上访。

    从这个意义上看来,信访方面的法律法规本身,与其他法律,及法律本身,非但不构成相辅相成的关系,反而构成为一种内在的矛盾。

    上访的多了,就设立了信访部门。可是信访部门,都做些什么呢?在实践中,对于信访部门来说,职责是什么?必须承认的是,辽中县地信访局局长潘作良那样的人,乐于助人、与人为善,实实在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信访部门,是很少的,要不也不会作为先进典型来让信访部门的同志们共同学习。

    地方信访局真正帮助群众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是有限的。很多问题,是超出地方信访局与地方政府设定的相关责任人解决问题的能力之外的。很多问题,要去解决,就要得罪不该被得罪的个人和利益群体。与其得罪不该被得罪的个人和利益群体,不如站在不该被得罪的个人和利益群体的一边,将上访者通过上访途径所产生的影响力,通过帮助人家解决实际问题以外的办法,控制在最小的程度,尤其是不让那些要上访的上访户不去越级上访。

    这样一种解决问题的有限的能力,就产生了地方政府和地方信访局所必须要去做的另一部分事情——控访。

    控访是怎么回事?就是对于那些解决不了的问题所涉及到的那些老的新的上访户,采取有效手段,不让他们越级上访。

    控访这个概念,如何定义?“将上访者通过上访途径所产生的影响力,通过帮助人家解决实际问题以外的办法,控制在最小的程度,尤其是不让那些要上访的上访户不去越级上访”,这样一种意思表示,我们将它形成为一个概念,就是控访。控访,在一些地区,也被称为截访。

    控访的关键时期有两会期间、国庆期间等。

    从相关新闻报道中,我们可以知道,控访的方式很多,包括有使用来自于控访工作人员的直接暴力与控访工作人员借助于他方的间接暴力来惩罚越级上访者,甚至包括将上访人员送往监牢、学习班、精神病院等方式来限制上访者的人身自由。

    那工作人员犯得着打人吗?至于这个问题,就比较复杂了,恕本百科词条不能对此加以完善,自己去琢磨。

    框架效应

    框架效应(frgeffect)是指对于同一个问题与同一种情况,因表达方式的差异而导致接受方在判断、选择和行动上存在差异。

    在人际交往方面,框架效应是很常见的。人们总是由于语言表达的不一样,而对同一事物,同一种意思表示,生发出不一样的感觉,从而作出不同的选择。一个人在回答朋友的计划与打算的时候,一般不会说“希望你不要失败!”,而是说“祝愿你成功!”。一个人在问朋友“我还要还你多少钱?”的时候,显然比他问朋友“我还欠你多少钱?”更为友善。

    在经济学上,特别是在营销方面,框架效应的应用是比较常见的。在实际上相同的两种价格或两种销售方式,当消费者感觉某一价格或某一种销售方式所带来的是“损失”而不是“收益”时,或感觉某一价格或某一种销售方式更划算,而另一种不那么划算的时候,他们就会针对它们表现出完全不一样的心理评价、决策思维与个人态度。举例言之,有两个零售点,一个零售点在售卖某几件时新小商品的时候,买一送一,单件价格为2元;另一个零售点在售卖同样几件小商品的时候,没有开展买一送一的活动,单件价格为1元。由于框架效应,部分消费者倾向于第一个零售点的售卖方式,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比较,所以感觉买一送一让他们占了不少便宜。对于这一部分的消费者来说,第一个零售点的售卖方式更能有效刺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第一个零售点将“买一送一”的大字招牌树立在零售点门口的行为就是一种利用框架效应来吸引眼球、制造售卖热点、激发购买欲望,从而达到促销目的的手段。

    免费电子书下载shubao2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