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星际传奇

星际传奇第38部分阅读

    作,特别是下着雨的夏夜,我觉得特别有诗意,倍觉浪漫。当然每个人的感觉不同,只需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了。四、睡前胡思乱想在我写第一本小说的时候就最常用这方法,我睡觉都不本份,总喜欢胡思乱想的,在我脑海中会出现一个舞台,小说的每段剧情就在这儿上演。该晚脑海里的剧情就是第二天要写的内容,脑里一集一集的播放着,跟播放电视剧相仿,我想这种做法的好处是比较集中,我可以不用像平时要兼顾其它事情(如一边打字一边去想),而是在漆黑一片、寂静一片的气氛下构想,这种感觉很好,我一方面是导演,另一方面是观众,人物的形象完全突现,非常深刻。对!换言之日又写、夜亦“写”,我不知道我的写作速度算慢还算快,我写过两本十万字的小说,各用了四天时间。五、不耻下问读过我的小说的人必然成为我追访的对象(若有机会的情况下),给我问得细致,烦死他们了,哈哈。因为小说里的每段剧情,人物形象或说话时的神情,只有自己最清楚,但有时也自以为清楚,别人看了是怎样的呢?能想像得出当中的气氛情况吗?最忠肯的还是要问人,而且问的不是一个,越多越好。我还会问对方认为哪个桥段最感人、最精彩、最凄凉、最吸引等等。有时过份投入就容易跌入闭门造车的陷井,通过虚心的请教,我想这一切对日后的写作必带来好处。不要生搬硬套。另外关于中外小说人物描写比较与鉴赏中西古典小说在人物描写方法上有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中国古典小说注意写人物细节的动态过程和动作特征。这种动态的细节叙述使得中国古典小说能够“极省俭”地画出人物最有特征的神韵。因为要从动态和动作中提炼写人细节,中国古典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描写相对西方小说来说确实少了许多,但中国古典小说在描写人物复杂、微妙的心理时,也是结合着动态性和动作化的写人细节来进行。西方小说,特别是西方19世纪下半叶以后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则多从人物的心理、意识中选取、提炼人物的情感细节,形成与中国古典小说区别明显的写人物深层意识和深层心理动机的艺术特征。中外小说人物描写鉴赏1、在行动过程中抓动态细节中外小说发展的第一阶段,都共同经历了重故事叙述、轻人物描写的过程。到了中外小说发展的第二阶段,便转变为努力塑造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小说人物以至是小说典型了。由于中外民族性格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制约影响,中外小说在人物描写上呈现了审美风貌各异的表现方法和艺术风格。鉴赏中国古典小说在人物描写上的艺术成就,我们可以把阅读注意放在写人细节的动态过程和动作特征上。这种动态的细节叙述使得中国古典小说能够“极省俭”地画出人物最有特征的神韵。《水浒传》在勾画西门庆的滛荡好色的性格特征时是这样写的:潘金莲失手用帘子打了西门庆的头,“那人立住了脚,正待要发作回过脸来看时,是个生的妖娆的女人,先自酥了半边,那怒气直钻过瓜洼国去了,变作笑吟吟的脸儿……那一双眼却只在这妇人身上,临动身,也回了七八遍头,自摇摇摆摆,踏着八字脚去了……”这一段文字没有对西门庆的外貌作静止式的细节白描,而是抓住西门庆见色心荡的细节作了一个过程性和动作化的动态叙述——立脚变脸;回头七八遍;摇摇摆摆踏着八字脚离去。这三个连贯的动作细节,把西门庆的恶少相、无赖相、色鬼相突出而又传神地作了勾勒。这种用动态式的连贯细节刻划人物从外貌到内心的性格个性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优秀传统,它具备了叙述节奏快,外观特征强、艺术信息容量大的审美功能。因为要从动态和动作中提炼写人细节,中国古典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描写相对西方小说来说确实少了许多,但中国古典小说在描写人物复杂、微妙的心理时,也是结合着动态性和动作化的写人细节来进行。我们来欣赏《红楼梦·泄机关颦儿迷本性》一回中对林黛玉的心理描写。黛玉从傻大姐那里获悉宝玉即将同宝钗完婚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她内心的悲伤和痛苦已到了极点。但作家在这个人物情感的gao潮位置上并没有用一大段心理描写来倾诉她的悲痛和怨恨,而只写了人物这样的动作过程:说着,自己移身要回潇湘馆去。那身子竟有千百斤重的,两只脚却像踩着棉花一般,早已软了,只得一步一步慢慢的走过来。走了半天,还没有到沁芳桥畔,原来脚下软了。走的慢,且又迷迷痴痴,信着脚儿从那边绕过来,更添了两箭地的路。这时刚到沁芳桥畔,却又不知不觉的顺着堤往回里走起来。这是一段通过动态性和动作化的细节刻划人物心理的典范。作家没有写黛玉痛苦至极的内心感觉,只是细细地写她有千斤般的“身”重的细节和踩着棉花般的“脚”软的细节。作家没有直写黛玉神情迷乱的内心状态,却只细细写了她身心离异、神情错乱的动态过程(说要回潇湘馆,却偏走沁芳桥,既走沁芳桥,却又顺堤折回)。透过这些动态性和动作化的细节描写,我们仿佛听到了黛玉胸中的狂涛,触感到了她五脏俱焚的烈焰。从人物有形的外观细节中勾画人物的灵魂,从人物动态的连贯细节中透析人物的深层情感。这就是中国古典小说中提炼和运用写人细节的传统。这个传统的形成与中国小说在发育生长期受“说书艺术”的深刻影响有关。唐宋以后随着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兴起,人们用“说书”的形式来讲历史和讲故事的娱乐活动逐渐成熟。说书艺人讲故事的底本实际上是中国古典白话小说的雏形。“说——听”便成了中国古典白话小说最早的传媒手段。艺人要说得清楚,听众要听得明白,话本便有了相应的规范和要求。话本对事件的叙述,主干要突出,节奏要明快,故事人物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就不宜太详细;话本为适应“说——听”的传媒方式,要求听觉语言能迅速和顺畅地在听众的脑海里转化为鲜明的意象,那么叙述材料多选人物的行为动态和动作个性的细节便成了必然。这就是中国古典小说描写人物多从过程叙述中突出动态和动作细节的原因。这个小说传统使中国古典小说叙述节奏快,人物描写质感强,由此形成富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可听性和可读性。2、在心理分析中揭示人物的深层意识如果说中国古典小说多从人物动态过程中选取、提炼写人的动作细节的话,那么,西方小说,特别是西方19世纪下半叶以后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则多从人物的心理、意识中选取、提炼人物的情感细节,形成与中国古典小说区别明显的写人物深层意识和深层心理动机的艺术特征。西方小说的这种在写人细节上的艺术特征与西方社会、西方文化的传统密切相关。西方近代随着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开展,资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它要求个性解放,要求自由、平等、博爱,要求冲破中世纪的神学束缚。这些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体现在小说创作上,就出现抒写个人情感,解剖个人的心理动机,渲泻个人情绪的创作倾向。法国巴尔扎克的《高老头》、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莫泊桑的《俊友》、俄国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托尔斯泰的《复活》、《安娜·卡列尼娜》……都是这种创作风格的代表作。心理描写和心理分析成为了上述作品塑造典型人物的重要方式。我们可以通过具体鉴赏司汤达的《红与黑》中的于连形象来感受这种塑造典型的艺术方式。《红与黑》叙述了一个暗怀个人野心向上爬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于连从发迹到毁灭的故事。于连是一个小业主的儿子,在他生活的“复辟年代”绝不可能靠立军功来跻身上流社会。神甫介绍他到德·瑞那夫人家里当家庭教师,但他却和德·瑞那夫人发生了爱情,事件暴露后被迫离开了市长家,这是他的第一次重大挫折;他到巴黎做了位高权重的木尔候爵的秘书,但此时他又和候爵的女儿玛特儿发生爱情,候爵不得已,只好赠给他贵族封号、军衔、土地和金钱。正当于连为自己的成功踌躇满志时,德·瑞那夫人出来揭发了他,候爵为此立即取消了婚约,于连一怒之下开枪打伤了正在祷告的德·瑞那夫人。第二次挫折葬送了于连的一生,他以有意谋杀罪判处死刑。这部西方批判现实主义经典小说对于连做了出色的心理描写,它以合情合理的心理分析和入木三分的心理解剖奠定了它开创批判现实主义心理小说的文学史地位。作品分析了于连的野心和欲望产生的心理痕迹——“宁愿冒九死一生的危险,也得发财”。作品解剖了他与德·瑞那夫人的恋爱动机是一种报复性的占有欲。当于连在一天之内既获得市长夫人的爱情又得到了市长的加薪两大喜事时,他心中涨满了一种胜利感和喜悦感,作品写道:“于连站在岩石上,双目仰视苍穹,八月的太阳燃烧着天空。岩石的下面的田野里,有无数的蝉子在歌唱。……他看见在自己的脚底下展开20里遥远的田野,他还瞧见几只老鹰从他头顶上的绝壁间飞出,他望着它们在天空中静悄悄地画了无数的大圆圈。于连的眼睛机械地随着鸷鹰转动。这猛禽飞翔起来,那种有力的安闲谧静的活动,在于连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羡慕这种力量,他羡慕这种孤独。”这是典型的借景衬情的心理展示法。作家通过了于连眼中看到了阔大、绚丽的远景衬托出他此时的愉快心情和获得成功的成就感。值得分析的是,作家并不是笼统地、随意地描绘一段宏大壮美的景色,而是抓住了一个意象细节——飞翔中的鸷鹰来做一种细致的描绘。此刻飞翔的鸷鹰是于连愉悦感情的寄托物。有了它的壮美造型,于连的情感世界才得到有力的渲染和衬托。从《红与黑》的内心独白、心理解剖以及借景衬情等手法来看,司汤达是把情感状态的细节、情感内容的细节、借景衬情的细节作为心理小说展开典型人物刻划的重要方法。这与中国古典小说从动态性和动作化中铺叙细节、描写人物是两种很不相同的鉴赏感受。第二十四章:古人物特点

    ——刘桂玲明清小说和唐诗、宋词、元曲一样,曾在文学历史的长河中各领风马蚤数百年,它是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的高峰。这一时期,产生了一大批不朽的名著,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等,为我们展出了一幅幅古代人物形象画卷:阴险狡诈的曹操,逼上梁山的林冲,神通广大的孙悟空,粉面含春威不露的王熙凤……所有这些,都得益于古人写小说的一大特色:把刻画人物的行动、语言和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作为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形象。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随着林冲这一主要人物的出场,引出一系列的矛盾冲突,通过人物对话来揭示他们的身份和彼此间的关系,表现他们的性格。在故事的gao潮,即”雪地杀人”一场,主要突出林冲的英雄形象;而关于火盆、酒葫芦、破败的草厅、山神庙顶门的石头等细节,则体现了结构的縝密,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我国古代小说多为英雄传奇,为了表现人物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生,作者往往在户外安排了一个个便于其施展非凡勇力和过人智慧的场所,他们所遇到的一个个矛盾冲突也是外在的,很少来自人物内心激烈的思想冲突。他们或沙场较武,杀几员战将;或晓风残月,吟诗斗智。作者的笔触很少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主要靠人物的行动和语言来塑造人物。我们以《三国演义》中的”三绝”——曹操的”j绝”、关羽的”义绝”、诸葛亮的”智绝”为例来分析一下。曹操是我国古典小说中最典型的j雄。他阴险毒辣,狡猾诡诈,当他因猜疑错杀吕伯奢全家,出门来又明知故杀那忠厚善良的老丈以后,终于说出”宁愿我负天下人,不愿天下人负我”——这就是他的处世哲学。这个人自始至终一直都是j诈的,怎么会形成这种性格,为什么这种惟我独尊的思想在他心中根深蒂固,小说没有从心理方面来分析。关羽为什么义重如山,诸葛亮为什么能料事如神,这些人物都只给人们一个表象,没有从内因分析人物性格及活动的依据。由此看来,古代小说由于缺乏人物内心世界的真实凸现,人物的性格往往是由作者规定好了的,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往往只服从于一个中心性格,缺少变化和行动的依据,人物的性格在一场就由作者的概括介绍规定好了。所以,这样的人物性格单一,不丰满,缺乏立体感。《三国演义》中就塑造了一些定型化的人物。发表于是1999年第10期《中学语文园地》高三语文组刘桂玲令人担忧的”令人堪忧”《文学报》第三产业1135期中有一篇文章题目为《网络文学重复出版现象令人堪忧》,其中的”堪”,《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个义项,其一?ot;可能”,例如:堪当重任,不堪设想等;其二是”能忍受”,例如:难堪,不堪一击等。这两项都不适合用来解释”令人堪忧”的”堪”,这种情况属不理解词义而生造词语,应使用规范的词语”令人担忧”除生造词语外,还有一种情况是不明白词义而随意使用,有如下情况:1、陈陈干咳伴着吞吐的烟雾弥漫整个候车室,果皮、废纸满地皆是——这样的”文明车站”真是令人叹为观止。2、桃李争艳,春意阑珊,在翠柳轻拂的湖堤上,一队红领巾掩映在丛绿之间,显得格外娇艳可爱。以上用词不当属不真正理解词语而望文生义,例1中的”叹为观止”是看到这里就可以停止了,形容好到极点,而句中是指候车室卫生之差,不合词义。例2中”阑珊”为”将尽”、”衰落”之意,如”夜色阑珊”,是”夜色将尽”之意,”春意阑珊”是春意衰落,南唐后主李煜词《浪淘沙》中有”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句,以春意凋残来表达逝者如斯,时不再来的慨叹。可见因一字理解之差而造成对整个词语理解错误的现象还比较多,这样的错误往往给读者造成困惑,所以我们应当在彻底理解成语义矛盾词语的基础上运用词语,养成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发表于2001年3月《语文知识》用词不当造成语义矛盾2000年《文学报》第三者1149期《义薄云天文惊风雨》一文中有这么一句话:”读他的散文,能强烈感受到他对语言的精心锤炼,正所谓信笔挥洒,佳句天成。”显然,这个句子由于用词不当,造成前后意义上的矛盾。句中一方面提到他对语言”精心锤炼”,也就是刻苦钻研、反复琢磨,使语言精炼、纯熟;另一方面又说”信笔挥洒,佳句天成”,即他没有多加考虑,随意写出,不是刻意求工,而是”天成”。这就与前边意思相抵触。此句的实际意思是,作者表现这位老作家语言功底深,文章一挥而就,但由于用词不当,造成表达上的失误。发表于2001年第3期《文教学之友》给你一篇经典的例子在《红楼梦》中,作者用了极浓笔调写了王熙凤的出场,她满身锦绣,珠光宝气,“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恍若神妃仙子”但是她是面艳心狠。正如兴儿形容她是: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第65回)。贾瑞垂涎她的美色,她给予诱饵,设下圈套,让他上钩,最后使其害相思病致死。铁槛寺老尼净虚为了要帮长安府太爷的小舅子抢亲,许她三千两银子。她便通过关节暗地使长安节度云光逼婚,结果迫使一对青年男女双双自尽。贾琏偷娶尤二姐让她得知便又“大闹宁国府”,后来也导致尤二姐无处容身,饮恨含金自杀。王熙凤虽然是如此的劣迹昭著,罪恶累累,但是人们都无可否认她的聪明才智。在这个几百口人的大家庭里,只有她能八面玲珑,四处周旋。处理极其复杂的人事关系,也只有她能东借西挪,应付入不敷出的浩繁开支。她对付贾府的种种弊端及危机心明眼亮,处处表现出办大事的魄力和本领。所以在第五回的判词就写她“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这说明了她的归宿也不会有好的结果,处于“末世”者,最有才干的人逃脱不了“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命运。——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这个华贵艳丽,具有复杂性格的王熙凤恰似毒品与良药的混合物,比之于罂粟花就再恰当不过了。第二十五章:武侠

    中国武侠小说的人物描写帝王金庸写过很多帝王,而且往往不惜笔墨,与对其他历史人物不同。而且,金庸笔下的皇帝千姿百态,各具风采,天雄成吉思汗,枭雄朱元璋,j雄乾隆,甚至好高务远志大才疏的宋哲宗赵熙,都形影生动,如在眼前。而金庸笔下的千古第一帝无疑是康熙。这个少年继位,诛鳌拜,平三蕃,收台湾,胜沙俄,开创了康乾盛世的一代大帝,在金庸笔下聪明天纵,忧国忧民,是一代明君。治理国家,处处显着气度和智慧。听闻台湾台风灾情,竟“泪光莹然“,要裁减宫中衣食赈灾。在五台山上,顺治帝让他“永不加赋”,他对韦小宝说:“我们满洲人来做中国皇帝,总得要强过明朝那些无道昏君,才对得起天下百姓。”做皇帝而要对得起百姓,这样的皇帝,两千年的中国历史,可找不出第二个来。不单如此,还重友谊,有孝心。和韦小宝总角之交,对妹妹的爱护,对太后的关心,都显得诚挚真切。初闻父亲可能未死的时候,欣喜若狂,五台山上见了顺治,痛哭失声。可见是个深情的皇帝。很喜欢这个康熙的,虽然很多人都说金庸把他写得太过完美了。梁羽生也写了很多皇帝,不过有点千篇一律,大多是j恶昏庸之辈。同样是康熙,居然一出场就杀害了自己的父亲顺治和和尚。但也有例外,一代女帝武则天就被他写得很好,英明大度,光彩照人。在他的笔下,武则天与传统史书判若两人,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一个真实的女人,一个杰出的皇帝,一个寂寞的英雄。谁又说历史中的武则天,不可能是这个样子呢?梁羽生的武则天和金庸的康熙一样,是被作者美化的人物,或者从他们的身上,可以看见作者寄托的某种理想。古龙的书与历史无关。温瑞安的书历史是背景,很少历史人物。不过说英雄谁是英雄中也写到了宋徽宗,有些小聪明,荒滛,自以为是,漫画化的人物。黄易的书翻过一些,没仔细看过。他写的秦始皇和李世民,大概是枭雄一路。公主记得有人说过金庸有驸马情节。男主人公几乎个个做过驸马。这当然不是事实。不过金庸倒是真的写了很多公主。射雕中的华争,鹿鼎记里的建宁,天龙八部里的阿朱阿紫梦姑们,总之一大堆。《碧血剑》里有个九公主,温柔美丽,因为喜欢袁承志,让温青青大喝干醋。后来被父皇斩断了一条手臂,让人看着难受。这个九公主,后来出家做了尼姑,金庸在鹿鼎记中让她再次出场,人到中年,美丽依旧。梁羽生也写到了她,不过是个老年的独臂神尼,教了徒弟吕四娘。九公主是历史上的人物,也的确被她父亲斩断了一只手臂。大概封号叫长平公主。明亡的时候才15岁。但是不是出家做了尼姑而且武功高强,那我就不知道了。香香公主不是公主,不过比公主更美丽,更高贵。这个人物的兰本是历史上的香妃。不过比香妃要漂亮得多,也可爱可敬得多。名将金庸说《碧血剑》的真正主人公其实是写袁承焕和金蛇郎君。袁承焕很多人应该熟悉的,作为和岳飞齐名的一代奇将,以书生领兵而能抗拒清兵十余年,百战雄主皇太极没有办法只好用离间计,其军事能力之强,不输于历史上任何一人。但他的被人熟知,却是因为被冤杀,而且是人间至惨。金庸应该是很尊敬这个人的,但小说却是虚写,碧血剑一书开始的时候,袁大将军已经被冤杀了。同样是虚写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温瑞安萧秋水系列中的岳武穆。温瑞安让岳武穆出过场的。武穆出场那一节,写得气势极大,非常感染人。一首《满江红》被用递增的方式间隔出现,武穆的豪情与悲壮被温瑞安渲染到极致。而让人叹服的是,居然自始至终,温瑞安让读者和萧秋水一样,只见到岳将军的背影。也许对自己崇拜的人,反而看不清说不明,只能虚写。也是一代名将,金庸对徐达、常遇春是实写的,让他们出场了好几次,但感觉就平平了。碧血剑里还写到了祖大寿,虽然是个叛将,但金庸显然对他很同情的。其实倚天屠龙记里的王保保,曾大败徐达,也是一代名将的,只是书中没写出来,只是个很一般的王爷世子而已。大臣金庸在天龙八部里说苏东坡一脸大胡子。不过是哲宗说的,东坡被贬外地,并没有出场。出场的是范祖禹。范宜禹是宋翰林学士,司马光的忘年之交,精诗通文,算是一代明臣。据说他见识颇广,还懂医学,橘红有医用价值,便是他发现的。顺便说一下,金庸在这里反映的对新法的态度我很不喜欢。神雕侠侣里,耶律齐的爷爷叫耶律楚材,是蒙古国中书令。也就是大丞相。这个人大大有名,蒙古能够最终攻下南宋,建国大元,实在与这个人做中书令分不开。在他的任期间,蒙古正式走向汉化,建立各种规章制度。难得的是这个人不单是杰出的政治家,还能诗会画,精通音律。算是风雅人物,不是俗流。今天的颐和园有耶律楚材祠。范蠡是金庸书中难得的以历史人物为男主公人。不过不大喜欢这个人。写大臣而用笔最多,写得最好的是梁羽生《萍踪侠影》中的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感觉这个人才是全书的灵魂,张丹枫在他面前,立马变得轻重全无了。j邪温瑞安写朝士,诸葛小花最有名,不过是虚构的。但是诸葛的对头蔡京是大大有名的j臣。蔡京字元长,王安石用而斥之,司马光见他能干,七天内废免役法还是什么法,就大大提拨。是个反复小人。宋徽宗在位二十五年,而蔡京居相位竟达十七年。也是个极聪明的人。聪明人总是能干的。他的字便写得特别好。居于宋四大家之中。温瑞安笔下的蔡京是个优雅的反派。金庸在《射雕》中写了南宋的几个大臣,挺好玩,有些游戏的笔调。丞相韩侂胄出游,百官相从,临安府尹赵大人扮狗叫以讨好他。让人哭笑不得。中国官员的肉麻当有趣原是有传统的。武则天为政,山东就有官员洗干净自己当祭品祭天。梁羽生在《鸣镝风云录》里也直斥为j邪不让蔡京。不过好像近代史家有些不同意见,很有些人替他翻案。诗人这里的诗人也包括词人。金庸的小说中,刚开始还让主人公陈家洛、余鱼同口沾几句诗词什么的,到后来的石破天韦小宝之流,干脆目不识丁。有这种倾向,对诗人自然着墨甚少,印象里只有鹿鼎记中提到吕留良、顾炎武等几个。吕、顾能诗,但更准确的说他们是文人而不是诗人。这中间的差别,大概和今天钱钟书大师口中的文人与学者差不多。梁羽生就不一样,他最擅长的就是写诗人才子,所以往往不惜笔默。更甚是大胆地在《大唐游侠传》里写到诗仙李白。这个李白风【蟹】流洒脱,豪爽大度,英气逼人,很符合我的想象,所以对梁羽生甚是佩服。才子狷狂,李白是一种。纳兰容若又是另一种。我想应该有很多人和我一样,是在《七剑下天山》里认识这个清初第一大才子的。梁把纳兰写得实在好,令我念念不能忘怀,高中时到处搜罗他的诗词,现在还能背得小半。“德也狂生也”但其实他不狂的,是个深情不能自己的人物。名妓连大男人小说《水浒传》都不免要写到妓女,可见她们在历史中的地位。曾有人断言,少了名妓,中国的文化宝库中要少了一半经典。这话有些夸张,但也说出了部分实情。历史中有名的妓女很多的。象《水浒传》中写到的李师师。做妓女做到皇帝的情人这么有品位,可不是人人都能做得到的。所以师师很有名,历代文人为之写书做传,今人更为她拍了一部长达数十集的电视剧。电视剧是何晴演的,那时候她真的很漂亮。之所以提到李师师,是因为温瑞安写到了她。不过在温瑞安的笔下这个女人很不寻常,让人看着有些不舒服。温瑞安有时候和黄易犯一样的毛病,喜欢把每个人都夸张到很复杂。金庸很少写到妓女,不过在鹿鼎记和碧血剑中他写了陈圆圆。因为怒发冲冠的典故,这个女人是很有名的。在金庸笔下,这个女人又实在美得夸张,《碧血剑》中,闯王的满殿将领兵卒登时为她着迷,先是目瞪口呆,仿佛被她勾魂摄魄,继而疯狂,丑态百出。《鹿鼎记》中,韦小宝这色狼久经花丛,居然被一个半老徐娘迷得忘了自己姓甚名谁。英雄梁羽生在《大唐游侠传》中写到南霁云,因排行第八,人称“南八”,曾以单骑击退寇边掳掠的三百羌人铁骑。民间传之,“敢笑荆轲不丈夫,好呼南八是男儿”。安禄山叛唐,张巡守睢阳,南八其时是张巡部将,率数十骑突围向河南节度使贺兰进明告急,请求援兵不得,居然又杀回睢阳城中。城破,与张巡等人被俘,叛军劝降张巡,张巡不降,所以又去劝南霁云。南霁云不说话。张巡谓之曰:“南八,大丈夫不可为不义者屈。”云笑曰:“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遂不屈。不屈的南八给世人留下了一个永远的迷,“将以有为也”,以南八才智,这句话自然不会是空话。如果给南霁云一个机会,他会还给我们什么样的英雄史歌呢?可惜,历史没有假设。睢阳城破之日,南霁云浑身浴血,远远望去,就似一个刚从颜料缸里拖出来的,自头发到脚跟,都染得通红的人。可是,正气不死,南八也不死。千年之后,他又于一个在香港的中国人的小说里复活,依然神威凛凛,英雄无敌!美人中国古代有四大美人,其中西施排名居首。我想,除了因为“艳色天下重”之外,一生可歌可咏的传奇故事,也是人们记住她的原因。西施,字夷光,以艳色闻于天下。越称臣于吴,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与郑旦一起由勾践献给吴王夫差。吴灭,传说与范蠡功成身退,泛舟五湖,人不知其所踪。与王昭君、杨贵妃、貂禅一起被称为四大美人。是美的化身与代名词。金庸写西施,一半是虚写,一半是实写。美丽而且温柔,深情宛然。虽然在书中金庸也同时用了很多笔墨来写范蠡的深情,对西施的思念,但我来说效果适得其返。““那是浣纱溪畔的西施。是自己亲去访寻来的天下无双美女夷光,自己却亲身将她送入了吴宫。”每读这一句,便让人有废书长叹之意。范蠡的残忍,有甚于夏桀商纣者。”四大美人中,梁羽生也写了杨贵妃。不过写得很猥狎。有点奇怪梁羽生很推崇武则天,但不肯宽容杨玉环,不管怎么说,她也是个牺牲品来着。只是心得,关于武侠小说中的人物描写————作者:南宫刀儿偶然翻看笔记,发现一篇三年前写的帖子,在感叹岁月流失的同时,也不由好笑,当时的自己写得如此幼稚,不过想着这文或许对一些朋友有些帮助,因此发了上来,也算是和大家一起探讨。只是心得,关于武侠小说中的人物描写刀儿喜欢写武侠小说。大家都知道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而描写则是对人物、事件和环境等所作的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描写与刻画。由此可见,描写是贯通小说,表现小说重要元素之一。描写手法运用得好,能使人物、事件和景物再现得栩栩如生,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在人物、情节、环境这三要素中,刀儿主要介绍一下人物描写,因为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人物形象塑造的好,小说便已成功了一半。武侠小说作为小说中的一种特殊的形式,有其特殊的年代,特殊的背景,特殊的环境,特殊的人物形象与人际关系。但其人物描写仍可分为肖像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以及侧面描写等。一个人物,在一出场,对其外貌的描写是其给读者好或坏的最直接的第一印象。想来大家也许都会遇到过这样的状况,心中尽管有千言万语,把人物想得花容月貌或者帅气逼人,可却偏偏写不出来,记得刀儿最开始写小说的时候,在描写女主角的时候只有一句话:很美,美得像天仙般。其实要描写一个人物,无外乎眼睛、鼻子、嘴、头发、皮肤、身材、衣着等等这几方面。你可以使用各种修辞对其进行分别描写,如写眼睛,可以用水汪汪,亮晶晶等词汇,如写鼻子,可以用悬胆、瑶鼻等形容,当然这是最初级的形容词了。但要注意,对人物的五官描写你可以全写,但一定要写得有层次,不要写一下眼睛马上跳到脚,再跳到嘴,这样会很乱,让人不知道你这个人物到底是脚长在眼睛下面,还是嘴巴长在脚底板上。写到这里,大家可以去参看古龙的《剑客行》,看过古龙的所有作品,刀儿认为这本书中对女主角的容貌描绘是非常详尽和到位的,而且出现频率也很高,词汇丰富而优美。对人的五官的描写你也可以只挑一样两样写出其突出的特点,这样有助于人物性格形象的塑造,使你的人物跃然纸上,避免流于人物脸谱化。鲜明的特点会使读者在众多人物中一眼就认出他,像金庸在《天龙八部》中写阮星竹的那一段,“只见她穿了一身淡绿色的贴身水靠,更显得纤腰一束,一支乌溜溜的大眼晶光粲烂,闪烁如星,流波转盼,灵活之极,似乎单是一只眼睛便能说话一般。”话虽然不多,只几句,却将阮星竹的眼睛写得玲珑剔透,连她的人也变得如水一样透明,如星一样璀璨,令人印象深刻。动作描写指的是人物的动作行为,其人物为人处世的行为对于读者来说是进一步认识人物性格,掌握人物特质的辅助。你的人物见到可怜的乞丐是给他一脚,还是留下一块银子?他见到有人行凶是除暴安良,还是纵容凶犯?有人问候他,他是给人一巴掌,还是拱手还礼?在肖像描写的第一印象影响下,动作描写是补充,尤其在武侠小说中,因其对武功描写的要求很大,武功占小说篇幅的比重也很大,所以动作描写是必不可少的。关于武功的描写将在以后专门介绍,这里就不再多着墨了。语言与心理描写是很重要的。对于人物的语言处理,一定要精炼,当我们写完一句话的时候一定要反复的锤炼,能用一句话说明白的,绝不用两句话来说。因为如果你的人物说话罗唆繁琐,毫无重点(除非你有一塑造这样一个人物),那么就如同吴道子画龙的时候,却缺了眼睛;李白在作诗的时候,偏偏没有喝酒一样。明明前面的肖像、动作描写都非常到位,感觉非常好,可等你的人物一开口,便让人索然无味,宁愿你的人物是个哑巴,那么你的语言描写无疑就是失败的。描写可以分类,但在实际写作中,却是各类描写互相连通,相辅相成的。像语言描写与环境描写的结合就起到了互相映衬的作用,如古龙的《碧血洗银枪》中描写四大公子之一清莲公子的一段:“酒在花下。面带笑容的少年要了杯酒,一饮而尽,道:‘好久。’花在酒前,花已尽发,他又喝了一杯,道:‘好花!’花光映雪,红的更红,白的更白,他再举杯,道:‘好雪。’三杯

    免费电子书下载shubao2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