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失落的古籍

失落的古籍第97部分阅读

    都跑丢了,光洁如玉的皮肤修长的大腿暴露在外。美眸中闪过一丝疑惑,目前这片开阔的广场地可以确认是群山腹地无疑,按理说这里就该是沙埋古城的原址,可是空荡荡荒凉的场面哪里有古城存在的痕迹,充其量就是一块年代久远的广场罢了。

    胖子的表情很是落寞,历经千难万险寻来的就是一片古遗址,满地的古代雕塑能有什么价值,论起考古开发旅游也不划算啊,这里都不知道是地球上哪个点,鬼能来这里旅游。

    抬头一看,姜二爷眼睛都僵直了,老道丰富的阅历经验还是让他忍住了心底彷徨失落的情绪。先等等看吧,未必就寻错了方向,尽管事实摆在眼前,他还是不愿相信古城消失了,宁肯觉得是自己寻错了方位。

    “我先开电脑对比下地图,不要过早下结论。”虽然其他人什么也没说,可眼中的神采无不表达着同样的失望。脑海中大片大片的空白占据了姜二爷的思维,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他拿出那部装载着宝贵资料的电脑完成开机的一系列动作。

    七间道:“跟我一根手电,我过去看看情况。”一丝一毫的线索七间都不愿意放过,这些雕塑存在这里就有它存在的价值,辨析雕塑的外貌应该可以获取些必要的信息吧。

    他拿着姜二爷递来的手电朝着最近的雕塑走去,同时戒备着周围情况的变化,这里的一切对于他们来说都是陌生的,对于沙埋古城的了解仅限于一些久远模糊的文字记载,谁知道古城所在是否掩藏着无数死亡的陷阱,尤其是目前这块几乎可称为一方小世界的宏伟广场。

    姜二爷为这一趟探险旅行准备的装备着实很充分,这样年纪的老人还能娴熟操作着现代化的电子设备,本以为失去吴敏的帮助会给他带来诸多的不便很麻烦。现在看来,朱北辰他们才知道吴敏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物,姜二爷甚至一点伤感的情绪也没有,专注地操作着电脑。

    一副电子三维地形图出现在屏幕上,图中的红点显示正是他们目前所处的方位,依据周边地形比对可以确认他们现在的位置确实是在连绵群山环绕腹地之中。姜二爷不急不躁吩咐其他人把探测天线架设在四周,而自己始终保持着一副从容坚毅,令韩清欣他们探查不出他的情绪变动。

    胖子道:“哎呀,糟糕了。一个小时早过去了,我们身上的防辐射涂料是不是已经失效了。”粘着在皮肤上的物质已不见踪影,应该是时效过长挥发干净了,就这样暴露在高剂量辐射中没几个小时就会致人死亡的。

    姜二爷不紧不慢说道:“现在才担心是不是太晚了,放心吧,这里没有检测到放射线物质。”

    远方的夜很深,七间的背影隐没在无尽的夜色当中,朱北辰焦虑道:“二爷,怎么样了,我们是不是走错了地方?”

    姜二爷道:“不,我们的终点就是这里,我只是有点奇怪,有些问题想不通。”

    他为什么这样说,是什么问题让他没想明白?朱北辰与这位姜二爷相处的时间不过短短的几天,却从未有见过他露出如此凝重的表情,相反地世事尽在掌控才是他惯于给人的印象。

    姜二爷道:“你自己看,这种立体图旁人很容易看得懂。”

    这让朱北辰好奇起来,屏幕显示的确实群山山腹的地形,山川形势状况明晰,就连面前的大型广场也在立体图中展现。然而重点并不在这里,关键是广场上层空间中显现出了一座方形旋转的大型城池,论起面积来几乎与这座方圆数十里的广场等大,绕着中央轴心不断旋转移动。

    嗬!莫不是看花眼了,几乎以为自己的眼睛出现了问题,朱北辰赶紧转身朝着黑幽幽的半空中遥望而去,星星点点的夜光映入眼帘,广场上空居然是空的,以至于头顶的群山历历在目。若果真是有一座旋转的城池在半空中,又怎么会有这样的景象。不不不,一定是仪器探测产生了失误,朱北辰宁死也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因为这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了。

    “不可能的,空中楼阁建筑到现在为止都是空谈,要克服重力的影响悬挂在半空中就需要燃料助推,可这样面积的城池要使它始终悬在空中需要的资源可是惊人的。何况现在都过去多少年了……”种种技术问题都是解决不了的,悬空古城的概念一出现就被朱北辰及时否定,就算沙埋古城真的是一座空中之城,又怎么解释这座城用肉眼无法观测到的现象。

    朱北辰的分析是有道理的,这也是姜二爷之所以感到疑惑的原因,听着他的询问,姜二爷道:“我也不明白怎么回事,这一点我们搜集到的资料中并没有提及。但测量结果是肯定不会有错的,它实实在在存在着,就在我们的头顶,我终于找到它了。”

    他的模样就像是个孩子见到了自己喜爱的玩具,在他这个年纪很难有值得如此动容欣喜的东西了。

    胖子讶异道:“什么,空中城池?”怀疑自己听错了,胖子亦是激动得顿下身子观看着屏幕上显示的立体出,越瞧越是激动,以至于浑身的脂肪都在抽搐着。

    天呐,太神奇了!这样宏伟的建筑居然存在在这个世界上,建造这座城池的都是一群什么样的妖孽啊。

    一开始听到朱北辰的话和胖子的惊呼,七月和韩清欣还感到难以置信,直到自己亲眼看到了电脑中呈现的画面方才顿感愕然,抬头眺望遥远的夜空,恍惚看到了那座数千年前宏伟的古建筑。

    肯定是高深至极的玄门巧术造就了这座隐于空中的巨大古代城池,除此之外七月想不透还有其他的解释,建造这里的工匠真令自己怀疑是不是人类还是一群其他的怪物。

    仪器设备是不会出错的,不可能自己构筑一座移动的城池,而且是一座肉眼无法直接看到的城池。

    既然肉眼无法观测到,沙埋古城的入口到底在何处,几人交换下眼色,计划着接下来该怎么办。

    朱北辰道:“现在只有等七间回来看看他有什么发现了,等白天的时候我们四处走动看看情况。”

    韩清欣道:“也只有这样了,现在连门都找不到谈什么古城。不过以现代的科技要说要做到绝对的隐身是不可能的,这座古城的存在相信是同一个道理,看不见不代表摸不着。深层的光学作用导致光线扭曲折叠,改变光线直线传播的特性是有可能实现物体的隐身的。”

    以目前猜测看来,至少沙埋古城存在着两项惊世的科技,悬浮建筑工艺及大范围隐身技术。而这两项技术无论是任何一项都足以让现代文明世界震惊,姜二爷眯着浑浊的双眼凝望着黑暗中那座仿佛并不存在的古城,心道:“古籍中记载的技术吗?不然又怎么解释古人类会掌握这样先进的技术,那么古籍最初的撰写者又是谁呢?”

    胖子怅然道:“看来今晚又要露宿荒郊野外了,生团火睡个好觉,一切等七哥回来我们明天再商量吧。”迈着沉重的步子在周遭盘桓了一圈,干净的地面哪里有柴火可以收拾。

    朱北辰讪笑道:“柴火都没有还生火,你还有力气折腾,你别忘了我们头顶上那群鸟还惦念着你宰了它们的幼崽呢,明火搞不好会把它们招下来,安分点吧。”

    商量来商量去,几人交换了彼此的意见,决定等天明日出的时候,借着阳光探索下广场环境。

    ……

    ……

    天明十分,云端的散落的光投入深深的群山中,刚睁开一道眼缝,朱北辰看到一道人影从光圈中缓缓走来。

    “七间?”朱北辰问。

    来人远远就开始招手,七间的脸上透着疲惫,向来一夜未眠。话音刚落,所有人都从睡梦中醒来。

    第451章巨型人相

    一夜的探查,手电的电源耗尽,七间的情况完全不容乐观,先前不化骨的毒侵蚀,他的嘴唇间泛着一抹紫色。

    “你…”

    “没事,估计毒性快要发作了吧,至多能撑三天。”轻描淡写略过自己身体症状,他的情况令人担忧。

    “我带你们去看看这些雕塑吧。”语气很淡,朱北辰知道七间一定发现了什么。

    白日下的广场屹立在群山内,由于面积太大的缘故显得颓废荒凉,除了巨型雕塑荒芜得连灰尘都不见分毫。

    刚收拾完行李,众人默默跟在七间身后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欣赏着沿途哀默的景色。七间空荡荡的右臂袖管随着步调一甩一甩,身影显得分外高大伟岸,他指着连绵环绕的山脉地势道:“古城的选址看来是有讲究的,四面群山环顾,格局就像是一条盘卷着身体的巨龙合围而成,称为伏龙岤,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把城池建在这里…”

    说到风水堪舆朱北辰也从阴符经中学来不少,但凡岤位中带有龙字的岤无一不是千年罕见的风水宝地,唯独伏龙一岤是特例。

    朱北辰疑惑说道:“等等,伏龙岤?阴符经所载这可是凶险至极的格局啊。”所谓龙岤莫不是风水宝地占尽天地间灵气,运用在墓葬中,先人的骸骨因山川地理汇聚的所谓龙气承载而将运势转嫁后人身上,因而龙岤所葬,后人莫不是人间富贵至极的帝王。可伏龙一岤恰恰相反,龙困于山川险隘处,居于囚龙之地,龙气尽泄,而阴邪汇聚,是一处不择不扣的死地。这里的先人莫不是疯了才会把城池建在这里。

    其他人都不懂风水,听着两人的对话云里雾里的感觉很飘忽。七间可是个老道的玄学道士,但朱北辰的一套理论却引得姜二爷关注,没料到这小子居然还懂风水,刚才所述丝毫不差。而朱北辰想问的也正是他疑惑不解的,按理来说这里应该是一处大型龙脉所在集聚三川之灵秀才对。

    姜二爷听完看了朱北辰一眼询问道:“阴符经?想不到你还是阴符后人,这个世上知道伏龙局的人可不多。历朝历代风水命理中鲜有记载,更是没见过这种龙岤。阴符一脉自民国后期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想不到他们还有后人传下道统。”

    七间没有接话,也不理会姜二爷和朱北辰,只是愣愣看着远处天边的山势,隐隐觉得这座古城比之前预料的还要复杂。自己也想不通为什么建造这里的人会这样选址,把世居之地藏在一处死岤中。

    “世间风水堪舆之术博大精深,我们学的可都是皮毛罢了。你们还记得不化骨彤冰阳吗?他不就是个异类,玄学讲究领悟天分,两极相成相辅,逆势中藏顺境,极危之局祸福相依。万事万物都是在变化中的。”沉默良久的七月破天荒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眼中所见虽然是一处险要的风水格局,可没有一成不变的岤位。或许这就是大巫对自然界变迁的切身领悟吧。

    ……

    ……

    一路无话,晨风带着股寒意,看似短暂的距离他们走了约一个小时才来到一处巨型雕塑脚下。

    巨大的雕塑安置在三角形底座上,除去底座十多米的高度,一尊雕塑呈盘腿静坐姿态高度也达百米来高。近前一看才发现雕刻的并不是什么神佛,而是一尊人身像,面部五官有着明显的西域人种风格。这尊人身相面部表情肃穆安详,双手打着某种宗教手印,雕塑表面摸起来不像石材那般粗糙,相反的暗淡的雕塑触感光滑。

    “这是我昨晚见到的第一尊雕塑,你们注意看它的表情,并不是每一尊雕塑的面部表情都是一样的。另一端相对应的有一尊雕塑表情面目要狰狞得多。”

    七间夜里做了许多事,统计了这里所有的巨型人相雕塑,包括面部五官及手指结印手法,每尊人相直线距离等资料。虽然没有精确的测量设备,但大致根据步幅估算,每尊人相间的距离是等长的,如果用精密的测量设备进行测绘定然就能发现,他们之间的距离数据误差不超过一公分。

    距离究竟在这些巨型人相之间起着什么作用,古人把它们竖立在这里是否又有什么特殊的含义。一般来说雕塑都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可眼前的庞然大物跟目前已知的任何一种宗教文化都是不相符合的。光是这里的雕塑就给他们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还有明晃晃彻亮的高空,那座在显示屏中由点和线构成的古城,是否真的存在着。

    “呼,真是宏伟的世界奇观。”姜二爷也被这样的艺术珍品所吸引,无论是雕工技艺还是规模尺寸都是举世无双的。

    “要是能运出去卖。”胖子的声音骤然冒出,一旁的几人不免就感到一阵心惊,联系起他这一路上惹来的麻烦,还是乘早打消他的执念比较好。

    “你能把雕像的一只胳膊带出去就足够你下半辈子不愁了。”朱北辰道。

    “好了,你们一起帮我安设备,我需要测量出雕像的尺寸,两临两尊雕像之间的准确距离。”古城的存在如同虚幻的荧幕越来越感到不真实,广场上的人相雕塑就是目前唯一的线索。姜二爷知道但凡古建筑建造之初都是经过精密测量的,就像埃及金字塔顶部精确的52度锥角,建筑的每一个测量尺度都是具有实际建筑学意义的。他希望从数字着手解决古城入口的秘密,最终撬开沙埋古城的大门。

    朱北辰讶异:“什么,你要测量精密的数据,你知道这里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距离有多大吗?你要多久才能得出结果?”他已经注意到姜二爷是想利用数据分析雕塑的建筑之谜,找到跟古城之间的联系,但仅凭他们几个人这工作量也未面太过大了吧。

    此时七间突然说道:“不用测量了,南北长约20里,东西向的距离也是一样的。这里类似的雕塑共有80座,规则分布,每尊雕塑间的距离正好是4里,雕塑高度约有119米。”

    第452章还原真相

    一夜之间七间居然做了如此多的事,在没有专业测绘仪器帮助下真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

    烈日下的人像雕塑闪烁着一层淡淡的光晕,姜二爷神情僵直,一手伸展至半空僵住:“心思很缜密,我对你的来历身份很是好奇。”姜家人一直关注着朱北辰的一举一动,对待接触过他的人家世背景一一进行过详细的调查,唯独这个七间是一个谜一般的人物。

    家族搜集的所有有关沙埋古城的资料都没有详述这个广场以及广场上神秘的巨型雕像,看看雕塑的款式艺术风格跟以往朝代的雕塑风格有着明显的区别,因而它们是独一无二存在于此的。

    七间不关注姜二爷对自己身份来历的猜测,一句话反问得他有些哑口无言:“我的来历很重要吗?相比庞然大物般的姜家我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这座古城在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资料极少,但我相信你们手头上的资料搜罗得足够详细,不然也不足以让你平安来到这里,你想要我们帮忙你不觉得你该分享点什么吗?”

    他很少说话,很少说如此多的话,姜二爷如今是孤家寡人一个,想要合作就要拿出足够多的诚意。

    姜二爷手臂微颤,生怕鲜有人肆无忌惮这样威胁,七间浑身弥漫的冷意透着自信,而观之周围几人无不是选择跟他一伙:“算了,你们想知道告诉你们也无妨。”

    “你们听过《僧伽吒经》吗?这是一部佛教大乘经典之一,经传说明诵读这部经书可得以消除苦的种子,带来未来多生多世的长远果报,获得直达成佛的安乐。”

    僧伽吒经一直以来就是大乘经典中流传最广的经典,并不是什么稀世的珍本,姜二爷突然间跟他们谈论佛法倒是让他们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朱北辰不经意看了胖子一眼,姜二爷突然提到这部佛典不是全无来由的,胖子曾说过他追寻沙埋古城的线索是来自于一部佛典故事‘石头城’,那么僧伽吒经重是否也是有关于石头城的详细信息呢。

    《僧伽吒经》直接记录了释迦摩尼在王舍城的教授,原本用梵文所书写,传世的手抄本数量众多,而每份手抄本中的内容或多或少是有着区别,或者可以说是残缺不全的。唯有一份在汉朝时流传下来的手抄本据说是来自于印度,里面记载了来世果报之说,同时描述了一座往生之城。往生之城中无病痛苦乐折磨,形容得是佛门一处极乐净土,人所不知的是为何在众多的手抄本中唯独缺失了这一段的记载。

    姜二爷说:“得到这份珍贵的手抄本后我们着手进行了许多年的研究,联系历史上留下的零星线索发现所谓的往生之城。东汉末年第一批人来到这里,并且送来了一部极为重要的典籍,而那部书相信你们都知道是什么,也是这一行你们所要找到。”

    东汉末年第一批人来到了这里,想来原来我们并不是第一批涉足这里的人,那批人会是谁呢,东汉末年难道是诸葛孔明吗?姜家当年可是诸葛亮的亲信,得到古籍下落的线索得知它藏在这里就很容易理解了吧。朱北辰心说,原来你们早就知道了皇极天书的下落,为什么要相隔这么多年才来这里呢?

    沉寂多年的雕塑仿佛见证了一千多年前那一特殊的时刻,来自汉朝的队伍浩浩荡荡前往沙埋古城,并送来了一样特殊的物件,可惜雕塑是死物,就算再过一千年也不可能还原当时的情景。

    七间点头:“僧伽吒经传世的版本是一样的,只是当年的那位大人物入古城后为了留下线索让后人找到这里,刻意在僧伽吒经内添注了一笔,使得这卷手抄本有别于其他。”

    朱北辰道:“如果是这样,当时你们为什么不去找这座古城,而是偏要等到现在?”七间口中的大人物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作为大人物的身边人,姜家的先祖不可能不知道古籍被送走的消息。

    七间道:“很容易解释了,当时这份手抄本也被秘密送走流落在外,总之不会是在你们姜家手里,估计也是近几十年才辗转被你们得到。”

    诸葛亮是心思何其细腻的人物,有心要掩埋一个秘密的话,就算是身边人都是不可能得知的,若不是当年所使出的种种手段让聪明的姜维无意中获知有这么一部书的存在,刻意暗中留心调查,恐怕这卷手抄本的秘密也是无从得知的。可就算是如此自诸葛亮逝后僧伽吒经的下落依旧成谜。

    几人的分析几乎接近于还原当年的事实真相,姜二爷默默不语听着,心说被你们猜到了实情又能如何,僧伽吒经的意义已经不存在了,古城遗址基本就可以确定隐于这个广场中,现在重要的是寻觅在古城真正的入口。

    姜二爷说道:“猜的不错,你们的分析能力很让我诧异。僧伽吒经有关于往生城的篇幅实际上就是一份地图,这卷手抄本当年确实是秘密被送出成都,就在诸葛亮去世的一年内,有一份物件被送往苗疆。而当时我们的先祖关注的正是送往苗疆的东西,可恨诸葛亮多智近妖,同时秘密安排人送走了一份不起眼的佛经手抄本。后来我们发现的时候因为战乱等原因,下落终究成谜。经过无数代的苦苦追寻,几十年前在印度的一场拍卖会上我们才把这卷佛经买了回来。”

    此后的几十年间姜家内部对僧这部《僧伽吒经》进行了长达多年的研究,梵文抄录的古句篇章因为勾句用词古今的差异,加上当年抄录改编这部佛典的人刻意对内容加以掩盖,直到十年前全文才被破译,沙埋古城的确切地理位置最终被定格在西北一处称为罗布泊的地底下。

    姜二爷沉吟道:“我们又等待了足足十年,十年前我们探得古城的遗址可能就在太阳墓底下,但当时我们的技术条件根本不允许我们做任何实质性的发掘工作。我知道我的这种解释很牵强,因为在一千多年前那伙人进去过,我不知道他们当时用了什么方式,总之他们顺利进去并把古籍带了进去。十年前我们就开始对太阳墓下的空间进行各种研究,一切都是在为今天做准备。”

    朱北辰想了想说道:“既然《僧伽吒经》记载了前人探索沙埋古城的经过,难道就没记录古城入口的确切位置吗?”

    《僧伽吒经》记录了这一事实是希望后人能发现这座古城的存在,沿着线索找到那部古籍,可为什么独独掩盖了古城的入口。还有两点令朱北辰想不通的是:沙埋古城最初的缔造者是一群什么人,《僧伽吒经》记载内容反映当年诸葛亮也是一位后来者,并把这里当做了一处隐世的藏经地,而这座古城的规模格局以及风水地理都是举世无双的存在,朱北辰很想知道是否是史前文明缔造了这座远超当代科技的古城;第二点令他疑惑不解的是当初古籍被送入沙埋古城的真正原因,为什么选址了这里,是否因为这部古籍所涵括的内容太过惊世骇俗,还是它本就不该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否则,智者如诸葛孔明,为什么不把这部古籍一代代传递延续下去,而是选址了让它千年来长埋于黄沙之下永不见天日。

    姜二爷听了朱北辰的话摇摇头:“我们当初做研究的时候没考虑过这个问题。地图指向我们目前所处的群山腹地广场,而那时我们以为这里就是这座古城最终的所在了,谁还会想到是这番光景,一座看不见摸不着的城池,还要寻觅入口。”

    这样的解释是可以说得通,也是符合情理的,胖子问道:“《僧伽吒经》你现在带在身上?”

    姜二爷道:“这样重要的东西怎么可能随身携带,不过我在电脑里有一份扫描件,可以随时翻阅。”说着便打开电脑中一加密文件夹熟练输入密码解锁,一部书籍状图标的文件被开启,紧接着页面呈现出一副清晰度极高的地形图,正是七月偷偷默记下的地图。而完整的全图涵盖了这里所有的地理地形,标注了危险区域,之前的巨石堆等都一一标示在地图上。

    韩清欣凑到电脑前,得到姜二爷默许下翻看文件,这一页完整的地图是《僧伽吒经》的一部分,后翻几页则是经文的内容解析,以简单明了的方式论述沙埋古城周边环境。

    姜二爷道:“手抄本原型是没有准确的地形图的,是我们根据隐晦的文字提炼总结得出的信息汇总而制作成的地图。”

    “用心真是良苦,先是用梵语去改编一部佛典,再将额外的信息录入其中,在不知情的人看来就是一部佛教经典,哪里会知道里面掩埋着一座惊世的古建筑。”当初著书的人想必心情也是很纠结的,既不希望后人发现书中的秘密,又不忍这座古城以及其中所藏的古籍永远不为人知,因此下了诸多的心思,七间说道。

    第453章雕塑的秘密

    姜二爷直点头很是认可七间的分析,《僧伽吒经》中有关于往生城的文字部分为后人指引了方向,涉及到这座古城入口时又设置了障碍。作为当年那位大人物最亲近的人,站在他的角度揣摩他的心思,这样的设计无非就是告诉后人只有智者才能解开古城入口的谜团,同时也是对探索者心性品格的考验。

    “带我们看看其他的雕塑,雕塑的样式既然是全然不同的,应该会留有什么线索。”姜二爷说道。

    没事吧,去向另一座雕塑的途中七间明显的体力不支,在他一步踏空摔倒的时候朱北辰赶忙扶住了他。待他的脸色不再像之前那样苍白。唯一残存的左臂已经可见外凸的血管,血管中青绿色的血液缓缓流淌,这种携带有致命尸毒的血液走到心脏再循环到全身,恐怕七间就是本事再高也无补于事了吧。

    两尊雕塑直线距离在4里左右。现在他们来到相对应的另一尊雕塑面前,伟岸高耸的人相静立在眼前,朱北辰朝着高空仰望,这尊雕塑的面部刻画得果然与之前所见的那尊有着本质的区别。除去宗教含义,这些雕塑刻画的人物究竟是谁,或者是某些未知的古老宗教信仰的神灵吗?

    思考,是人类作为高等生物与生俱来的本能。这尊人相雕塑面容间五官紧凑,额间皱纹挤在一块,苦苦思索着心中的疑难,它在想些什么恐怕只有雕刻它们的工匠才知晓了吧。

    广场上风和日丽,舒爽的风轻拂得令人惬意,胖子搀扶着七间在干净的地面上休息,时不时欣赏着震撼人心的雕塑。许多个夜夜艰难的跋涉,缺衣少食的日子令他们叫苦不迭,胖子刚一坐下就喊着腰酸背疼。

    韩清欣道:“北辰,你不是学古文化的吗,以你的眼光你觉得这尊雕塑想要向我们表达些什么内容。”

    思考问题吗?从外观上看不用想都可以脱口而出,而仔细看它的面部轮廓,眼神和肢体动作,一手指模棱两可指着斜上方,眼眸看似微闭,实际上却给人感觉有意无意在向前方探视。

    胖子干脆直接躺到了广场上,歇着肥肿的两腿漫不经心道:“这厮在想事情,搞不好有心事,单单看这些石头能判断出什么,古人的思维可是很复杂的,一件事往往搞得神秘兮兮的。”

    七间道:“思考从来都是智慧生命的本能,在哲学和宗教上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反思自己的罪过回忆自己的人生。所有的雕塑表情都是不一样的,更是象征着世人万象。你们注意到雕像的年纪了吗?”

    昨夜七间确是做足了功课,对这里存在的每一尊雕塑都是观察入微,彼此间的形态对比都做了一番分析,可是雕塑还会有年纪的区别吗?

    七月好奇看着他,一双明眸微微眨动,凝问道:“年纪,也是雕塑时需要考虑的要素吗?那这样的时间艺术手法又怎么样融入雕塑中的呢?”

    七间环顾一圈,看到其他人都被他的新奇说法所吸引,才慢悠悠解释:“不,我指的是雕塑的制造年份,它们的工艺之巧妙很大一部分跟它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布局有关系,我敢说要是把它们搬运出去,带到外界它们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都会大打折扣的。”

    “我明白了。”朱北辰的思维高速转动,不禁叫了出来。提到年份很自然这一尊尊雕塑并非同一时间完工建成的,而是在不同时期经历了浩大的建筑工期逐步完工的。人相雕塑的尺寸面部表情所要展示的内容都是不一样的。

    “我先说下我的想法,比如我们面前这尊雕塑,仔细看它的眼神,虽然始终是在半眯着的,却给人感觉它是在遥望,站在我们这个位置它还能遥望什么,显然就是对面相对应的雕塑。”尽管不愿意相信,建造它们的古人一定融合了某种心理暗示的元素去构筑这些雕塑,两者雕塑之间遥相呼应就需要精准的角度距离等等数据测量,特别是雕塑是在不同时期建造完毕的,这就需要事前有详细的设计图纸,依照着图纸分毫不能出错的制作。

    “而且,七间所说的年份是有依据的。比如我们面前这尊建成的时间要略早于之前那尊,面部刻画得较为苍老。如果我的猜测没错的话,整整八十尊雕塑分别区分了八十种不同的年龄,更独特的地方在于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着的。眉宇间一个眼神或者一个手势都同另一尊有所联系,还有雕塑坐落的位置也是经过测量和这个伏龙岤位相依。”朱北辰说了一通,反倒是让其他人越来越感到迷糊了,为什么单单是他看出了这么多的潜在问题。

    “难以置信,你是怎么看的。我怎么什么也没看出来。”胖子喃喃自语,心思大条的他只发现两尊雕像的表情有所区别,其他的区分点可是一点都看不明白。

    “嗯,北辰说的也正是我想说的。他说的一点都没错,昨夜我观察过,确实每尊雕塑的表情都是不一样的。”七间对朱北辰报以赞赏的目光。

    七月大致是理解了两人的话,“可是,代表80种年龄划分?人能活多少年啊,一年代表一种层次,在生命中产生的变化可是极细微的,能看出什么呢?”

    “这个我现在恐怕不能给你解释。当时的风土民情是怎么样谁都不知道,1年层次的划分或许太少,如果是4年或者10年呢,那时候人的寿命年限是多少我们现在能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吗?”

    一路上走过来,见识过的活了数百年的怪物还少吗?当然,那些都是经过生物科技改造过的物种,正常的人类寿命在那个时期发展至多少年还是个谜团吧,但朱北辰肯定那个时期的人总不会是短命的,或者说之前生活在这里的根本就不是人类。

    第454章古城的承载

    曾经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过的人民是让人敬畏的,他们留下了宝贵的智慧财富,至今屹立在这里的80尊雕塑引人思考。

    姜二爷看了大家一眼总结道:“80尊人相雕塑代表的是一个时期建筑工艺以及哲学思想的总结,古城入口的秘密就在雕塑身上吧。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是对生命演化进程的一种思考,撇开其他的价值不谈,我们只研究作为机关学来说,它对开启古城入口的价值,雕塑摆置方位,偏向角度,我们设想下是怎样的机关需要用到这样庞大的设计布局。”

    韩清欣准备此行之前曾特地研究过古老的机关技艺,现时才知道就算当初学得再多也不过是浅显的皮毛罢了,“以八十尊雕塑作为古城大门入口的开关闻所未闻,该是怎样的一种机关术数。而且经历了数千年的岁月,谁又能保证这些机关装置还在起着作用。任何一种机关的开启都是需要动力的,我也想知道什么样的动力能维持数千年生生不息的?”

    大部分机关的运作内里都需要齿轮等机械零件的带动,金属质地乃至石质的机关零部件都难以承受千年之长的时间侵蚀。金属尺寸怕都是会生锈了吧,而石材在机关学中的运用亦是较为广泛,虽然不用担心生锈的问题,但是磨损得反而比金属部件更快。韩清欣疑惑的问题也是值得考虑的,是啊,几千年或者已经是万年的时间过去,究竟是什么样的动能在驱使这里的机括,生生不息的能源是什么,解决了这些问题,雕塑存在的意义及进入古城的方式可能就引刃而解了吧。

    朱北辰心生敬畏感慨道:“是啊,数千年的光阴,它们存在的时间可能比我们相信的还要久远,如果机括已经腐朽不能使用了,岂不是古城的大门永远都无法开启了?”

    这种可能性并非是不存在的,可一千多年前既然那位大人物还带着古籍进入到了城中,证明起码在那个年代机括还是完好无损的。

    胖子歇息了一会,猛得跳起来道:“不行我们爬上去看看,可能会有所发现。”

    雕像每尊高度百米左右,建筑雕像所用的是一种表面非常光滑的建筑材料,外表看起来像是石材,可坚硬度明显强于坚硬的花岗岩,雕像任何一处部位均不见器具雕琢的痕迹,完全看起来就像是不经雕琢浑然天成的。即使是想向上攀爬也无着力点,韩清欣摇头道:“上不去的,他们到底用了什么材料,看起来就像一块光洁无暇的玉。”

    是玉?韩清欣的话引发了朱北辰的遐想,若说是玉材根本是不可能的,哪里会有如此巨大的玉可供雕琢成丨人相,何况摸起来质感完全不一样,细看雕像本身居然是不透光的,再眯着眼换了好几个角度观察,总感觉源源不断有光源被吸入雕像本体内。摸着可触及的雕像表面,若是它真的在吸收阳光,可体表却感受不到一丝一毫的热度。千古生生而不息的能源,广场间风平浪静,微微的风轻拂,朱北辰否定了风力的作用。再则,根据昨夜的电子设备探测,古城的面积绝对是惊人的,建筑规模之宏达难以想象,就算是古城的入口,开启所需的能源想必也是极其庞大的,风能达不到要求吧。

    微微举头看着头顶柔和的光线,借着阳光朱北辰观察了四周围的情况,脱口而出道:“会不会是光源,利用太阳能驱动所有的雕像,聚合能量最终开启古城入口的大门?”

    闻言,一时间众人表面莫名,都陷入思考当中,这种能源的可行性是存在的。令他们诧异的是在那个时期的古人就能运用太阳能了吗?

    七间道:“你不是拿了苏浩的日记?内容上看他应该是进入过古城的,在当年汉朝之后唯一进过古城的人,他的日记上会不会留下线索?”

    不提醒的话还真是忘了苏浩的日记,朱北辰脱下背包翻出那册日记,飞快扫过每页大体的内容,寻找有关于80尊雕像的描述。手指在一页纸张前停住,确实苏浩的日记记录了这段,简单的留下几个无意义的汉字:悬浮古城,人相机括。

    朱北辰气恼道:“这厮口风好紧,就连自己写的日记都不舍得写详细点,就留下几个字,一点用都没。”

    不甘心的继续翻查了前后几页日记的内容,无一是与雕像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