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队长,几位差爷,可别啊”李老头跪地求饶。
这群人太欺负人、太无法无天了,没想到在天子脚下居然会有这种官差存在,赵倩儿也是在旁边越看越生气,看到几个官差居然要抢那位老人的东西,赵倩儿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赵倩儿大叫一声:“住手”。
“住手”又一个声音同时响起,当然这个声音是唐宋发出来的。而且唐宋还走到了刘队长的身边。
看着唐宋,刘队长一脸怒气说:“小子,是你叫我住手的?”。
相比与刘队长的怒气唐宋却是一脸的微笑,看上去十分淡定。
“正是在下”唐宋笑着说。
“怎么,你小子要管闲事?”刘队长问道。
“不敢,我只是想问如果这位老汉交了地摊费是不是就没事了?”唐宋依然是十分淡定。
“哈哈,那当然,交了地摊费我们就不会为难他了,”刘队长笑着说。
“好,爽快,这钱我给了”说着唐宋从怀里拿出了一锭银子,“请问差大哥,这五辆银子,你看可够?”唐宋接着说。
看到唐宋掏出的银子,刘队长怒气的脸马上变成了微笑,说:“五两啊,当然够了”。
“呵呵,公子还真是仗义啊,李老头,既然这位公子替你交了摊费,那你还可以继续在这摆摊,兄弟们,走了”刘队长此刻很是得意,出来收地摊费本来就是他们没事找事,没想到居然还可以一下子收到五两银子,他怎么会不高兴。
“多谢,这位公子”刘队长走后,李老头连忙向唐宋作揖道谢。
围观的群众也是不断的议论,“这公子真是好人啊”。
“他一下就给了五两银子,怕是李老头两年的地摊费也没有这么多吧”。
“哎,一个纨绔子弟”。
群众的评价有好好坏,但是主角唐宋此刻却没有心情接受这些荣誉与批评。
唐宋不住的张望,是的,这次唐宋听清了,那个声音是倩儿的,不会有错的。终于他在人群中有发现了那个红衣女子,她和她的丫鬟在一起,而且还在看向自己。
“倩儿”唐宋激动的喊了一声向赵倩儿跑去。
看着跑过来的唐宋,赵倩儿不禁一脸的迷茫,这为公子怎么认识自己,而且自己明明不认他但却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大胆,我们家小姐的名字也是你叫的”,看到跑过来的唐宋小梅赶紧挡在赵倩儿身前诉斥唐宋。
“倩儿,你真是倩儿?”唐宋没有理会小梅的诉斥,而是激动的拉着赵倩儿说。如果不是刚才经历刚才的事唐宋一定会以为自己是在做梦。
“这位公子我认识你吗?”赵倩儿扯开唐宋的手问。
“倩儿,我是唐宋啊,你不认识我吗?”唐宋依然是一脸的激动。
“唐宋?不认识”赵倩儿说。
哎,忘了,这是在宋朝,她怎么会是倩儿呢?虽然长的一模一样,但,他肯定不是。
明白过来的唐宋,定了定神说:“对不起,这位小姐,你长的很像我的一位故交好友,刚才看到小姐所以才会有失态,还请小姐不要见怪”。
“大千世界,容貌相似的人很多,公子认错人也不为怪刚才见公子仗义出手,想必公子也是侠义之士”赵倩儿并没有介意。
“呵呵,到让小姐笑话了,刚才如果我不出手,小姐也必然会出手的”唐宋平息了一激动的心情,笑了笑说。
“呵呵,不过我看刚才公子所做似乎也有不妥啊”赵倩儿说。
“哦,小姐有何高见?”唐宋好奇的问。
“公子给那几个恶官差银两如同与姑息养j,只能解脱老汉暂时的麻烦,反而会助长了官差的气焰”。赵倩儿把自己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
“呵呵,原来小姐有如此见解,其实戏并没有落幕,小姐可愿虽在下去看看结局”唐宋笑着说。
“小姐,不要去”小梅拉着赵倩儿说。
“没事,小梅,公子不是坏人”赵倩儿说着跟上个了唐宋。
“大哥,今天还真是顺利啊,一下子就收到了五两银子”刚才的几个官差收了钱在一个胡同里走着,其中一个人得意的说。
“哈哈,兄弟们,走,喝酒去”刘队长也是很得意。
“哎,队长你看,前面有一个人挡住了我们的路”一个官差对刘队长说。
“喂,好狗不挡道,前面的人滚开,别挡着大爷的路了”刘队长嚣张的说。
“哼哼”挡路的白衣公子并没有说话,而是不屑的笑了笑。
“喂,小子干什么的?”刘队长继续问。
“打劫”,白衣公子说了两个字。
“哈哈,打劫?老子就是强盗,不过老子是穿着官服的强盗”刘队长嚣张的笑了笑。像是在听到了一个笑话似的。
“哈哈”几个官差都嚣张的笑了起来。
“兄弟们扁他,一会去喝酒”刘队长说。
那知白衣公子武艺高强,这些整天只知道鱼肉百姓的官差怎么会是他的对手三拳两脚就把他们全部打趴下了。
白衣公子一脚踏在刘队长的胸上,看着刘队长。
这时刘队长害怕了,他知道今天栽了,忙求饶:“大爷饶命啊”。
“废物”听到刘队长的求饶,白衣公子说,“小爷不要你们的命,小爷只要钱”,白衣公子接着说。
“钱,有,有,给,都给你大爷”,刘队长连忙把身上的钱给了白衣公子。
白衣公子掂了掂钱袋似乎很满意,说:“滚吧”。
“走,走”刘队长爬了起来对手下说。
“小宋,你来了”白衣公子见唐宋走了过来说。
“呵呵,言,厉害啊”唐宋笑着说。
原来这位白衣公子就是无言。
“完成任务”无言又是掂了掂钱袋,然后扔给了唐宋,言并没有看赵倩儿一眼。
“这是怎么回事?”不知内情的赵倩儿问。
“呵呵,言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唐宋突然尴尬地发现现在还不知道红衣女子的名字呢。
“哦,我叫赵倩儿”赵倩儿自我介绍到。
“小姐”一边的小梅有点不满意小姐告诉陌生人自己的名字,不过看到赵倩儿的的手势,又闭上了嘴。
原来他也叫“倩儿”,难道这是老天的安排,让自己来到宋朝遇到一个和倩儿长得一模一样,而且名字同样也叫倩儿的女孩,这难道是上天赐我的一段异空姻缘。唐宋听了赵倩儿说出自己的名字后自恋地想着。
“喂,这位公子,还未请教高姓大名”,赵倩儿看着一脸莫名笑意的唐宋问。
“啊、啊,那个,在下赵宋”唐宋说,自己虽是唐宋,但是却不能让别人知道。
“这位是我的好友,秦无言”唐宋向赵倩儿介绍无言。
“秦公子好”赵倩儿有礼貌的说。
无言点了点头并没有说话。
“哦,赵公子,刚才是怎么一回事,就是打劫的事?”赵倩儿提出了心中的疑问。
“呵呵,那个只是我们的一个小计,由我先赠银解脱老汉的危难,然后再由言暗地出手教训那些衣冠禽兽一顿,这样做也是为了不给老汉带来麻烦”唐宋得意的向赵倩儿解释说。
“哦,原来是这样啊”赵倩儿终于明白了。“公子果然高明,小女子佩服”赵倩儿接着说。
“呵呵,见笑了”唐宋笑着说。
“好了小宋,我们该回书院了”无言又是很不适宜的说。
“咳咳”唐宋尴尬的干咳了一下恋恋不舍说:“那赵小姐,我们就此别过,后悔有期”。
“后悔有期”,赵倩儿说。
“胖子走啦,别躲了”唐宋说。
“哦,少爷,没事啦?”胖子从后面小心翼翼地走了出来。
“言,你急什么?”唐宋不满地问。
“祸水”无言说了简单的两个字。
“……”唐宋无语。
“小姐,他好帅啊,”看着无言的背影小梅一脸花痴的对赵倩儿说。
“是啊,又帅,功夫又好”赵倩儿也是同样认为。
几个穿这官差衣服的人一瘸一拐的搀扶着走着,“大哥今天的那小子太狠了,把我们的钱都抢光了”一个官差对刘队长说。
“d,不要让我再见他们”刘队长也是狠狠的说。
“大哥,要不我们再向小摊贩收一次钱?”一个官差对刘队长说。
“不行,那群摊贩们,我们可以把他们向死里逼,但是我们却不能把他们逼死,毕竟我们还要靠他们生存。”刘队长很深沉地说,他感觉自己的这句话是很经典的。
第十一章致爹爹的一封信
丽日临空的午后已经过去,夕阳的余辉斜斜的洒向人间。大地的万物被夕阳蒙上了一层细纱,街上的行人也慢慢的消散,被斜阳拉下了长长的影子,折折地映在了身后行人的身上,太阳洒下的最后的光辉,呈现出了一片短暂的美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赵倩儿主仆二人也是踏在了回家的路上,他们走过几条大街小巷来到了一座高墙大瓦的院落前。门口有两座雄伟的狮子,高大的府门上有块牌匾,上面写着“周肃王府”四个铂金大字。
赵倩儿带着小梅刚要向自己的闺房走去,一个家丁对赵倩儿说:“郡主,王爷吩咐,如果郡主回来直接去客厅见他”。
赵倩儿一听就知道自己偷偷出去的事让爹爹知道了,小梅也是面带惧色。
走进客厅,赵倩儿见王爷正在和赵倩儿的师傅李林在客厅里谈话。
王爷年过半百,广颡丰颐,威严不可犯。李林则是一个花甲老人,慈眉善目、和蔼可亲。
赵倩儿连忙走上前笑着说:“爹爹回来了”。
王爷看了一眼赵倩儿也笑着说:“倩儿回来了”。
王爷的这一笑可是牵动着赵倩儿的心,赵倩儿连忙笑着说:“爹爹,辛苦了”,又转头向她的师傅说:“师傅好”。
师傅笑着想赵倩儿点了点头。
王爷也笑着说:“倩儿也辛苦了”。
赵倩儿听了爹爹的话一脸尴尬,知道爹爹的话有深意,连忙跑到王爷身边到了两杯茶,端起一杯笑着说:“爹爹喝茶”,又端了一杯递给李林说:“师傅也喝茶”。
师傅笑了笑接过,并没有说话。
赵倩儿又走到王爷身边笑着说:“爹爹我给你捶捶背”。
王爷笑了笑说:“倩儿今天好乖啊”。
赵倩儿撒娇说:“女儿每天都最乖了”。
王爷喝了一口茶,说:“倩儿,今天在外边玩的怎么样啊”?
赵倩儿一听不禁捶背的手停顿了一下笑着问:“爹,你知道了”?
“嗯?我知道什么啦?”王爷反问道。“哼,你这丫头,昨天出去跑了一天,今天你居然又跑了一天,还这么晚回来,一点女儿家的样子都没有”,王爷语气一转批评赵倩儿说。
“爹爹,下次不会了”赵倩儿吐了吐舌头说。
“你呀,都是我把你宠坏了”,王爷看着调皮的女儿无奈地说。
“嘻嘻,我就知道爹爹最疼我了”赵倩儿嬉皮笑脸地说。
赵倩儿的师父看着王爷对女儿的及疼爱有无奈的表情不禁感慨:这个曾经在战场上叱咤风云,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威武王爷,也只有在面对自己女儿是才会露出这么慈爱的一面。
“好啦,明天在家给我老实呆着,哪都不准去”王爷对赵倩儿说。
“遵命,爹爹”赵倩儿皮笑着说。
晚上王府很多房间的灯都熄了,可是书房的烛光还亮着,王爷,赵倩儿的师傅还有一个黑衣人正在谈话。
“残七,今天倩儿都去了什么地方?”王爷向黑衣人问道。
黑衣人叫残七,残七有着一张刚毅的脸,纤瘦的身材,在微暗的烛光下仔细看才能发现,原来黑衣人少一只左臂。
“回王爷,今天郡主就是在京城逛了一天”残七恭敬地回答。“不过……”,残七又接着说,但欲言又止。
“说”王爷对残七说。
“是王爷”,当下残七把他看到赵倩儿与唐宋发生的事说了一下。
“哦,听你这么说,那两个青年人还真是大胆,连官差都敢打,不过也算有正义感”王爷听后残七的讲解后说。
“知不知道两人的身份”王爷接着问道。
“在郡主走后,属下曾跟踪过两人,发现他们进了绿竹书院”残七回到说。
“绿竹书院?是个什么地方?”王爷又问。
“这个属下不知,属下见他们进绿竹书院后就回来了”残七说。
“好了,小七,你先下去吧,以后继续暗中保护倩儿”说话的是赵倩儿的师傅。
“王爷,明天让残一去调查一下绿竹书院就行了”赵倩儿的师父接着说。
“也好”王爷并没有反对,可见他对赵倩儿的关心。关于赵倩儿的事是不能出一点意外的,赵倩儿的母亲死的早,他又膝下无子,就这一个女儿他怎么会不加倍疼爱。
庭院深深深几许,古代人的生活没有21世纪人的生活丰富,像赵倩儿这样的大家闺秀根本不用有半点生活负担。几年如一日的闺房生活她早已经厌倦了,在没有压力的生活下就会觉得太过乏味。在房间呆了两天的赵倩儿此刻的心情实在是糟透了,于是他就想找点事,可是又无事可做,不由的她就想起了前天认识的两位青年。
“小梅,你说那两位公子是什么人呢?”赵倩儿总算找了点兴致。
“我哪知道啊,郡主,我们就跟他们见了一次面,甚至现在连他们的名字都已经忘了”小梅如实说道。
“哎,没意思,还是外边好啊”赵倩儿向往地说道。
“对了小姐,走的时候我好像听那个会功夫的公子说好像回什么书院,他们应该是某个书院的学生吧”小梅突然对赵倩儿说。
“书院?”赵倩儿重复了一遍。思索了一会,赵倩儿像是在心了怎么了什么决定。
“嘿嘿,小梅,爹爹今天不在家,要不我们?”赵倩儿笑着对小梅说。
听了赵倩儿的话小梅已经明白赵倩儿要说的是什么于是连忙摇头反对说:“郡主,我们不能再出去了,要是被王爷发现就死定了”。
“没事,他现在不在家,我们去找一下看京城有什么书院,然后就赶紧回来,他不会发现的”赵倩儿依然是一脸的兴致。
“郡主,”小梅不满意地喊道。
小梅最终拗不过赵倩儿,于是二人又偷偷地跑出了王府。
只见赵倩儿二人刚走,一个黑色的身影出现在赵倩儿的后面。这个人就是少一只胳膊的残七,看着赵倩儿越走越远,残七低语:“郡主还真是疯狂啊”。
“娘,我要去书院了,下午我们还有课呢”,在一个卖布鞋的摊位前,一个身穿白衣很壮实的人在对一个50左右的妇女说。
“好啊,大宽你快去书院吧,可别迟到了”妇女关切地说。
原来这个人是大宽,而卖鞋妇女则是大宽的娘。
“胖子你快一点,一会该迟到了”唐宋对慢吞吞的胖子说。
“少爷,现在还早着呢,你这几天怎么那么兴奋啊,每天去学堂都走那么早”胖子很郁闷,这才刚吃过饭一会少爷就催着去学堂,现在离授课还有半个时辰呢。
“别废话,赶紧走”唐宋并未理会胖子的怨言。
在绿竹书院的门口站着一位美丽的红衣小姐和一个丫鬟模样的女子,这两个人就是赵倩儿和小梅。
看着门匾上《绿竹书院》四个字赵倩儿没有丝毫的气馁,反而表现的很兴奋。她激动地拉着小梅的手说:“小梅,这里应该就是那位卖布鞋的大婶所说的《绿竹书院》吧”
“应该是吧,不过看这门,怎么看也不像是京城的第一书院啊”看着那窄小的门小梅有些疑惑。
“呵呵,小梅,人家自己儿子在这上学,当然会说书院的好话啦”,赵倩儿对小梅解释。
“走吧,我们进去看看,你看这竹子,还真多啊,我就很喜欢这”,赵倩儿很激动。
大约一个时辰后赵倩儿在书院转了不少的地方。绿竹、池塘、小桥、流水、兰亭,处处都吸引了赵倩儿,在这里她感受到了自然,感受到了自由,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她甚至感觉到连呼吸都变得轻畅了。
她出身于帝王之家,从小就是带着光环成长的,可是她也是笼中之鸟,她的天地仅限于那座高墙大院。十七年的闺中生活是她有了对自由极度的渴望,而一次次的偷偷出门也让她感受到了自由的快乐。今天在这绿竹书院她更是感受到了很多以前没有感受过的,在这里自己才是一只脱离牢笼的鸟,她才可以展开翅膀。
小梅也感受到了郡主的快乐,她从小和郡主一起长大,可以说是郡主唯一的玩伴。郡主喜欢自由她知道,郡主想出高墙她也知道。此刻看到郡主开心,她真的也很开心。
“好想来这读书啊”赵倩儿触景生情地说。
“也可以啊”小梅也顺口说道。
“也可以啊”、“也可以啊”这句话在郡主脑海里不断地回荡。是啊,为什么不可以?
“对,小梅你说的对,我也可以来这读书,做我自己想做的事,回去我就向爹爹提”郡主激动地说。
“可是郡主,那位卖鞋的大婶说这里不收女子的,再说王爷他会同意吗?”小梅担心地说。
“不说怎么知道,不收女学生我就女扮男装,走小梅我们回去”赵倩儿果断地说。
在赵倩儿走后在残七的身影从竹林中飘出,赵倩儿刚才所说的话自然都被残七听见了:“这丫头真是疯了,我要赶快去告诉王爷”。
在周肃王府赵倩儿的闺房中,赵倩儿和小梅正在商量这么向王爷提出去绿竹书院的事。
“怎么说呢?”赵倩儿焦急的说。
“小姐,你直接去告诉王爷不就行了吗”小梅说道。
“我怕呀”赵倩儿虽然决心很大,可是还是不敢直接向王爷提出。
“那,要不郡主你就写在纸上,我送给王爷”小梅鼓了鼓勇气说出。
“写出来,不错,好就写出来,小梅准备纸墨”赵倩儿听了小梅说的感觉这是不错的注意。
“王爷,残一回来了”在王爷的书房中,赵倩儿的老师对王爷说。
“好,李兄,让他进来”,王爷说道。
又是一个黑衣男子,这个人四肢倒是健全。只见他走到王爷面前下王爷行礼却并没有说话,原来残一居然是个哑巴。
王爷摆手让他免礼问:“绿竹书院的事可查明白”?
残一从身上拿出一张画像递给王爷。
王爷接过画像打开一看愣了一下,“大哥?”两个字从他口中说出。
王爷又把画像递给郡主的老师李林,李林接过画像后也是一愣。说:“楚王?”。
“没想到《绿竹书院》居然是大哥的,当年大哥被废后就销声匿迹,原来他一直在京城还开了家书院”王爷语气很重的说,事情很是出乎他的意料。
“既然绿竹书院是大哥的,那以后就不要再查”王爷说。
“王爷,那刚才小七汇报倩儿要去绿竹书院读书的事,你怎么看”李林问道。
“既然书院是大哥,那倩儿去我也就放心了,至于大哥收不收,就看倩儿自己的本事了。呵呵,我也想听听倩儿怎么对我说了”王爷笑了笑说。
“王爷小梅求见”,这时一个家丁在外面汇报。
“要来了吗”?王爷向残一摆了摆手然后说:“让他进了”。
残一消失在了黑暗中。
“参见王爷”小梅向王爷行礼。
“免了,小梅有何事?”王爷摆了摆手。
“王爷,郡主有封信要小梅交给你”,小梅说着把郡主写好的书信递给了王爷。
王爷接过书信,小梅去了门外候着。
封面上写着“父亲大人亲启”,王爷一笑,打开了书信。
爹爹:
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女儿刚刚做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在女儿的自由被您完全限制之前,我决定离家去《绿竹书院》读书。我深知这样的决定会给你带来一定的为难,我诚恳的地向你道歉,并期盼得到您的理解和支持。
倩儿敬上
嘉佑元年阴月十三夜晚
第十二章入学
看了赵倩儿的书信,他没有想到女儿会用写信的方式告诉自己。他同时也震惊了,“在女儿的自由被您完全限制之前”,这句话不断地出现在他的脑海间,难道自己真的错了吗?我戎马半生甚至连皇位都可抛弃,唯一的弱点就是这个女儿,我自以为给她天下最多的爱,但是我给的这些都是她想要的吗?不是,原来女儿想要的是自由,而不是千百宠爱。是啊,她才十七岁天性活泼,正是纯真的年代,他顽皮,她希望自由,而我却整天把她关在这高墙之内,除了跟李兄习武识字外,她几乎没有外出过。而我这个做父亲的以前忙于朝廷事物又没有太多时间跟她交流,甚至连她想要什么都不知道。
记得自己小时候在宫中同样也是渴望外边的天空,虽然自己是天之骄子,而且还是父皇最疼爱的儿子,但是高墙的寂寞同样也让自己感到过恐惧。看来我真的错了,既然这次她想到外面看看,就随她吧。王爷心中已有了决定。
“李兄,你看看,这就是咱的倩儿写的请求书,呵呵,你看看”王爷对赵倩儿的师傅说顺便把信递给了他。
李林看后也是叹了了一口气,他是看着赵倩儿长大,对她的性格也是很了解的。从字里行间他看看出倩儿的决心和期望。
看着同样脸色的王爷,李林说:“王爷,还是让倩儿去吧”。
“我对她管的确实有点严了,在大哥那我也我也放心,就随她去吧”王爷也是同意了。
小梅得到消息后连忙跑回了赵倩儿的闺房。
“郡主,王爷同意了”小梅兴奋地把消息告诉了赵倩儿。
“真的?太好了”赵倩儿很激动。
就在之前她可能做梦也想不到,一直连门都不让她出的父亲居然会同意她去外边读书,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小梅,你说,爹爹怎么会同意呢?”赵倩儿还是不敢相信。
“我也不知道,把你谢的信交给王爷后我就出来子啊外候着了,停了一会王爷又把我叫进去让我给公主带话说,他同意了”小梅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哎呀,我太兴奋了,太好了”。赵倩儿和小梅抱在一起。
赵倩儿整晚都沉寂在兴奋之中,第一次要长期离开家激动的几乎一夜都没有睡。
而在王府王爷的卧室里,那个在战场上临危不惧的周恭肃王同样也是彻夜未眠,女儿第一次离开家他始终还是有点不放心的。对于女儿他感觉真是欠的太多太多。很多记忆一一呈现在王爷的脑海,有幸福的,也有痛苦的,还有更多多关于赵倩儿母亲的。
“俨哥,我不要荣华富贵,我只要和你在一起”。
“小青,你看女儿和你长的很像啊,呵呵连笑起来也给你一模一样,长大了一定会和你一样美”。
“俨哥,我快不行了,以后不能在陪你了,你要好好照顾倩儿”。
一个不眠的夜晚王爷想了太多。
黎明已经来临,鸡鸣起床是古人的好习惯,本来就没有睡的王爷现在也不能算是早起,他一个人静静地坐在书房,随意的翻着些什么,却什么也没有看下去。
黎明的来临却给心怀期盼的赵倩儿带来了一丝恐慌,从来没有长时间离开过家的赵倩儿竟然有些不知所措。
阳光洒到了院子里又宣布了新一天的开始,鸟儿也叽叽喳喳的开始觅食。
宽大的周肃王府却是格外的安静,王爷和赵倩儿都没有出房门。打破寂静的却是赵倩儿的老师李林,他是一早给赵倩儿送行的。
赵倩儿和小梅身着男装走进了客厅,要说女人是美人,那么美人扮成男装就是美男子,一身白衣的赵倩儿看上去颇有白面书生的味道。
“爹,我走啦”赵倩儿既兴奋又不舍。
“嗯”王爷却没有太多要说的。
父爱是一种不可名状的爱,你甚至感觉不到,但他却一直存在,父亲不善于把表情写在脸上,也不善于把内心的爱表达出来。
“呵呵”李林却是笑了笑说:“倩儿,出门在外可是不准调皮了”。
“是,师傅”
“京城也不大,有空就回来看看”
“是,师傅”
王爷目送赵倩儿走出王府,看着逐渐消失的身影王爷居然感到有些苍凉。
“我好激动、好紧张啊”站在绿竹书院的门口赵倩儿说。
“郡主,你怎么不让王爷送你呀”?
“爹爹,他根本就没有说送我”。
“我看王爷真的很疼你”。
“嗯,我知道我也很爱他”。
两个人带着憧憬与紧张进入绿竹书院的小门。
“郡主,你看前面有个人,我们去问问他吧”小梅突然兴奋地说。
“好,我我们上前问问他,怎么找到院长,对了,以后要叫我公子,不能在叫郡主和小姐了”。
“喂,前面那位兄弟,请等一下”找钱喊道。
前面的那个学生听了下来,转过头疑惑地看着赵倩儿和小梅,这个人原来就是那位神秘的黄粱。
“请问,你是绿竹书院的学生吗?”赵倩儿有礼貌的问。
“是,有什么是吗?”,黄粱看着二人。
这个人怎么好像见过?但是又记不起是会了,唉可能是自己记错了吧。赵倩儿看到黄粱后同样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呵呵,请问,你知道院长在什么地方吗”?
“院长啊,在《绿竹轩》”黄粱说。
“呵呵,不好意思,我们俩第一次来《绿竹书院》,还不知道《绿竹轩》在什么地方”,赵倩儿无奈地笑着说。
“好吧,反正我也迟到了,再晚一会也一样,我带你们去吧”
“谢谢你啊,我也是准备来这读书的,以后我们可能就是同窗了,我叫赵、赵人青,这是我的伴读叫,阿木”赵倩儿一紧张差点把真名说出。
“你好,我叫黄粱”黄粱也自我介绍道。
“喂,黄粱兄弟,请问你们这有没有,两个叫赵宋和秦无言的”?在路上赵倩儿问黄粱。
“赵宋,秦无言?有,赵宋是院长的儿子,而秦无言则是书院了教我们骑射功夫的教练的儿子,怎么你们认识他们”黄粱对赵倩儿解释道。
啊,他们还真的在这家书院,太好了听了,黄粱的介绍赵倩儿心里想着。
“不、不认识”赵倩儿嘴上却说。
几人穿过幽径,不一会就来到一个小院前,只见匾额写着《绿竹轩》三个字。虽说名字叫《绿竹轩》,但是这里的房子并不是用竹子做成的,同样是有砖瓦建筑,之所以为《绿竹轩》,是因为绿竹老人起的起的名字。
“呐,这里就是《绿竹轩》,院长平时就在里边,你们可以自己进去找”黄粱指着说。
“谢谢你,黄粱”赵倩儿有礼貌地说。
“不用谢,我就不陪你们进去了,我还要去上课呢,告辞”黄粱说完就走了。
看着小院内关着的门,赵倩儿鼓了鼓勇气和小梅一起向前走去。
敲开了柴门赵倩儿见到了在他心中比较神秘的绿竹书院的院长,给她的感觉就像一位慈善的父亲,让人心里暖暖的很舒服。
“你们想在这读书?”绿竹老人温暖的声音响起。
“嗯”看到这慈善的老人赵倩儿不再那么紧张了。
“叫什么名字”?
“我叫赵人青,这是我的伴读,叫阿木”
“伴读?呵呵,你这伴读可是我们书院的第一位伴读啊”绿竹老人笑了笑。
“第一位,难道这的学生都没有带伴读吗”?赵倩儿疑惑地问。
“是的,以前的学生确实是没有带伴读的,不过并不是不允许带”绿竹老人解释道,“我看你们两个眉目清秀、面若红妆,倒也很有书生气,不错、不错”,老人又很又说了下,似乎很有深意。
赵倩儿和小梅一紧张,然后向绿竹老人害羞地笑了笑并没有说话。
“蔡夫子,你出来一下”老人朝向偏房的说。
这时从里边走出一个同样是绿袍的人,不过这个人却是个女的,年纪大概在50左右。
“女人?”惊呼声从赵倩儿和阿梅口中传出。
“怎么?女的不能教书啊”,蔡夫子说。
“呵呵,蔡夫子,你又让几个小朋友感到吃惊了”绿竹老人笑了笑。
“走吧,我先带你们去学院学生住的地方”蔡夫子看着被说的不好意思的赵倩儿和小梅说道。
“哦,好”。
于是蔡夫子带二人来到静心苑,看着“静心苑”三个字,赵倩儿问:“蔡夫子,这里是什么地方啊”?
“学生们歇息的地方,从子号房到戌号房都是学生住的地方,现在书院只有二十个人,每个房间分别住两个人,干好现在空出戌号,你和阿木就住在那吧”蔡夫子把安排告诉了赵倩儿。
“你是说让我们住在这?”赵倩儿尴尬地问。
“怎么,不满意,这里空气新鲜,房子也很干净的”蔡夫子不满地说。
“不是蔡夫子,我不是那个意思”赵倩儿解释道。
“不是就不要有意见,在绿竹书院所有学生都是一视同仁的。这时钥匙,给你,你自己准备准备明天就可以去上课了”蔡夫子把钥匙给赵倩儿然后就走了。
赵倩儿打开戌号房的门把随身的东西放在床上,无奈的说:“小梅,以后我们就要和那些男人们住在一个院里了”。
“不对,以后我们也是男人了,小梅以后要把自己当作一个男人知道吗”赵倩儿突然对小梅说。
不过这房子还真的很干净。
看着一脸认真的郡主,小梅更是无语,自己怎么就摊上个这么件事啊,哎,为了郡主能快乐,再多的怨言自己也要埋在心里。
第十三章兰亭序(一)
夜晚的《静心苑》同学们宿舍都闪烁着烛光,有闲谈取笑的,有挑灯苦读的,当然也有嬉笑玩耍的。
在宋朝待了几天的唐宋,有很多还是不能适应。什么亥初必寝,鸡鸣起床啊唐宋很是不理解,向他这种21世纪的大学生一般都属于夜猫子,夜里不到12点以后是不会睡觉的。至于鸡鸣起床啊更是闲扯,在唐宋看来清晨一刻值千金,那个时候是唐宋睡的最香的时候。
同学们晚上挑灯读书也让唐宋很不理解,在那微弱的烛光下百~万\小!说是一件多么伤眼睛的事,可也令唐宋奇怪为什么古人没有近视的呢?还是不知道何为近视。
从小就听说古代人读书都是头悬梁,锥刺股,可是据唐宋这几天的发现在绿竹书院没有一个这样的,倒是古人有一句话让唐宋很是信服,而且感到很经典,尽信书不如无书。
夜晚无事的唐宋拿出了宋朝制造的马鬃牙刷和“先进”的“牙膏”出了寝室门要刷牙,突然发现戌号房的灯亮了,难道有新生来了?一个念头在唐宋的大脑产生。
忍着胃的抗议唐宋迅速地刷了牙,“言,学院来新人了?”唐宋问再百~万\小!说的无言。
“不知道”
“戊号房的灯亮着”
“戊号?”无言抬起了头有些疑问。
戊戌变法,不是戊,那就是戌。唐宋心里想着,这两个字唐宋总是分不清。
“是戌号房的灯亮着”唐宋有些尴尬。
“管我什么事?百~万\小!说”无言随口说。
唐宋:“……”
对于无言唐宋很是无奈,虽然21世纪的言也是不爱说话,可是也不是这个样子啊,要说这宋朝的秦无言绝对称得上是一个正人君子,不过就是像个木头一样。
“我去看看”唐宋可不向无言一心只读圣贤书。他可是个爱热闹的人,这就是21世纪人的优点,热情而不失文雅,冷静而不失幽默。所谓张弛有度,能屈能伸,不古板、不圆滑。至少唐宋是这样认为的。
唐宋猫着身向戌号房走去门口,突然想起了
免费小说下载shubao2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