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凄苦的神情,再想起去世的父亲,不由有些哽咽,对于这个父亲从小的邻居,同学和挚友,甚至曾经一度将成为自己公公的张志华,她并没有太多的抱怨,更何况如今对方的态度,显然已经发生了改变,自己就更没有埋怨他的道理。
“好,好闺女,我一定让元兵那臭小子,公开想你道歉的。”张志华的眼眶也充满泪水,哽咽着叹息一声,迈着蹒跚的脚步,徐徐的走出了病房。
第七十章收获的季节(一)
第七十章收获的季节(一)
金秋八月,正是一年之中丰收的季节,是个让百姓们欢腾喜悦的季节。
八月十五中秋节,赵建齐在石门南山两村村民的集体邀请下,来到了石门村过中秋节。
这次随同一起下来的镇干部,却不止赵建齐一人,还有镇党委书记张志华,镇长游立信,镇党政办主任赵良才,镇宣传科科长刘树生,以及农技站站长黄洪和一帮工作人员。
当然这些人并不是村民邀请来的,也不是赵建齐邀请的,首先提出要下村来看看的人是镇党委书记张志华,自从他在医院跟赵建齐一笑泯恩仇后,这几个月下来,他也确实做到了,勤政为官,一心为民的思想,如今的盘山镇虽说没有大变样,但盘山镇zhengfu的工作风貌,还有镇上的环境,在张志华的一力主抓下,还是有了相当大的改善。
对于张志华的改变,赵建齐自然是乐意看到的,如今在他的调和下,游立信这个代镇长,也跟张志华的关系,变得融洽了起来,可以说盘山镇党委和zhengfu班子,现今可以说是空前团结,也就是这份团子,才有了这次党委和zhengfu班子,不约而同的选择一起跟随赵建齐下村的情况。
中午十一点左右,赵建齐这一大帮人,远远的还在距离石门村数里之外,就闻到到秋风之中,传来的扑鼻花香,淡淡的荷花香味,不由让众人jg神一振,原本路途劳累所带来的疲惫感,大有一扫而空的架势。
当他们走在进村的石江河河堤坝上时,望着眼前一片碧绿的荷叶,还有那点缀在绿叶之中,犹如夜空中闪亮的恒星般灿烂的莲花时,镇宣传科科长刘树生,急忙拿起了挂在胸前的相机。
只听到几声咔嚓声,赵树生这会功夫,已经转换了几个镜头,同时口中连声赞道:“大美了,这个景se太美了。”
“刘科长,你作为宣传科科长,眼中可不能单单只看到美丽,你要把眼前所看到的真实画面,转化成我镇的宣传素材,争取发表到新阳ri报,甚至西江ri报上去,要让全西江的人民,都看到我们镇农业改革试点的成功。”张志华这个科班出身的人,眼光倒是十分独到,一眼就看出了,其中所蕴含的政治价值。
“张书记这点提示很重要,你们宣传科一定要把这次的宣传搞好,可以着重把赵建齐同志这次带头施行农业改革之事,作为宣传画面的文稿,进行大力的宣传嘛。”
游立信这席话虽然没什么创意,但他却是真心的在赵建齐造势,毕竟这份宣传要是真上了省报,赵建齐这个形象,那可就很可能入了省委领导的法眼。
当然这其中对他自己也还是有好处的,毕竟这次农业改革方案,是他力争之下,才得到镇党委的批准同意。
“请领导放心,宣传科一定把这件事情,作为重中之重来办。”刘树生自然不敢含糊,毕竟这可是镇上两大领导下派的任务,自己就算拼了老命,那也得把这事做好才是。
赵建齐对于他们的这番说辞,也只能是报以微笑,而没有发言权,不过他现在更多的欣喜,还是眼前这片莲田给他带来的,从七月中旬到八月月底,正是白莲采摘的高产期。
而据他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还有目前田间白莲的花蕾数目来看,今年石门和南山两村的白莲种植,亩产都有望达到一百一十斤上下,而今年的白莲收购价格,他已经托肖虎打听过了,目前市场收购在7元至8元一斤左右,这样算来的话,今年凡是种植了一亩以上莲子的村民,都有望收入近千元。
这个比例要是跟往年种植稻谷来算,那差距可不是一般的大,按现在石门村亩产只有五百斤的这个产量来计算,和今年70元100斤干谷收购价格来算的话,那这一亩地下来,收成可是足足减少一半。
对于这样的成果,赵建齐自然还是充满喜悦的,百姓几年的丰收,就意味着自己农业改革的成功,当然赵建齐却并没有冲昏头脑,相反他此刻更清晰的认识到了,种植农业出了科学种植外,还要因地制宜。
就比如这种植白莲来说,如果硬是把这白莲种到山地缺水的田间,不但无法高产,相反连存活都是个问题,再比如种植赵建齐老家下江镇的红薯,红薯xg喜干燥,适合种植在松软的红泥土中,但要是硬把红薯种植在石门村的水田里,那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当赵建齐领着这一行人走进村口时,村里立即响起了阵阵爆竹声,接着石门村还有南山赶来的村民,群涌而出,把赵建齐给围在了当中,至于张志华和游立信一帮干部,反倒被挤出了人外。
“赵干部万岁,白莲万岁!”不知道谁兴奋喊了一声,人群立即爆发出了一阵喊声,而赵建齐就是在这样的喊声中,被百姓们一起抬到了石门村村委前的打谷场上。
张志华和游立信站在人群外面,看着如此受欢迎的赵建齐,俩人都不由一阵感慨,他们没有想到赵建齐在这短短的半年多时间内,竟然在这里获得了如此高的民望。
“乡亲们,谢谢,谢谢大家乐,请大家静一静。”赵建齐好不容易才得到喘气的机会,忙连声喊道。
“今天,不单单只是我一个人来跟乡亲们过节,还有我们的镇党委张志华书记和游立信镇长,请大家一起欢迎。”赵建齐在喊完之后,立即带头鼓掌。
村民们虽然大都不认识张志华,但对于游立信多少有些熟悉,这会看到赵建齐鼓掌,他们到是纷纷鼓起了掌声。
在村民的掌声停下后,张志华和游立信分别作了一些讲话,这次他们讲话主要还是围绕他们勇于改革种植白莲,还有勤劳朴实的jg神。
这样一番讲话仪式之后,已经是十二点半了,这时石门村村支书孙友正,吹了声口哨,喊道:“上菜,今天每家每户都可以领取一大碗红烧肉。”
孙友正喊完时,只见十几个村民,抬了几口大锅上来,锅内此时正散发出浓郁的肉香味。
原来为了庆祝今年的丰收,还有迎接赵建齐的到来,石门村和南山村的村干部们商议之后,两村各宰了两头肥猪,烧成红烧肉,集体分给村民们食用以示庆祝。
中秋节虽然是入秋之后,但天气还是很炎热的,接下来再村民分肉之际,赵建齐一行人,也在村委会的大祠堂内,正是开席了。
今天的饭桌上,可以说是异常的丰盛,有猪心炖汤,酸菜炒大肠,红烧猪蹄,卤猪耳朵灯灯围绕着猪肉做出的菜,这些菜在经过乡村风味的烹调之后,虽然卖相上不敢说好,但却绝对够的上香辣味齐全。
中午的饭桌上,大家都没有开怀畅饮,毕竟这次他们下来,更多只是想下来看看的,而不是为了吃喝,所以大家都比较节制,在饭桌上谈论更多的,也多是一些农业问题。
甚至在饭局结束后,张志华更是主动提出,今天宰杀的四头肥猪,将由镇上出钱,折价买下来,把今天的猪头作为镇上对村民取得的成功作为奖赏。
他的这个提议,自然得到游立信他们一致的同意,孙友正和南山村村支书陈正贵,本想推辞的,但在赵建齐的劝说下,最后都表示愿意收下这笔钱,好用作村小学修缮费用。
第七十一章收获的季节(二)
第七十一章收获的季节(二)
午饭之后,张志华和游立信一班镇干部,在孙友正他们这些村干部的引领下,前往田间进一步走访去了。
赵建齐则来到村委会隔壁的茶庄,孙诚那小子自然像个跟屁虫似的,跟在赵建齐身后,他现在对于赵建齐,有种近乎偶像般的崇拜之情,不过他这会跟随赵建齐,其实还是为了偷懒来着,今年他家里种了二亩莲田,是整个村里种植最多的农户。
当初他老爸孙友正,也是为响应和支持赵建齐,才狠心把自家最好的水田,都种上了白莲,不过今年白莲的大丰收,无疑会给他们家带来相当可观的收益。
不过这里面也有让孙诚苦恼的地方,那就是他每天必须坐在家里,不停的做莲子,因为莲子是由莲蓬,莲壳、莲皮、莲芯等共同组成的,而要想把莲子彻底成为成品,那就必须去莲蓬、去壳,去皮、通芯、晾干等繁复的手续,方能称之为成品,也只有这样的成品,才能上市卖上好价钱。
而这一整套的工序,俗称之为做莲子,这个活可是磨xg子的活,对于孙诚这样一个小青年来说,自然是让他叫苦不迭,今天赵建齐的到来,无疑让他逮到开溜的机会,他借口赵建齐喊自己去作陪为由,这会自是顺利的出门偷起懒来了。
赵建齐的这座茶庄,自然不是后世城市中的那种茶庄,而是他为贺老爷子一家租下的住宿地方,也是他作为他在村里收茶叶的临时场地,所以他称这座老宅子为茶庄。
赵建齐这会一踏进大门时,就听到贺老爷子那高亢的声音,听他讲话的意思,显然是给自己的弟子说教。
“小赵来啦,今天就先到这。”贺老爷子看到赵建齐时,大手一挥,让自己的弟子们起身离去。
“喝茶。”贺老爷子娴熟的拎着茶壶,给赵建齐他们泡了杯清茶。
孙诚闻着这扑鼻的清香,端起茶杯一口而尽之余,连连说道:“好喝,好喝,就是太少了,贺爷爷你就不能拿个大碗给我倒一杯吗?”
“哈哈!”赵建齐和贺老爷子不约而同的笑了起来,喝茶讲究的是意境,所以不但茶叶讲究,连泡茶的茶具也讲究,连喝茶人的心态,同样也是有要求的,就好比孙诚这样的,再好的茶到了他口中,也仅仅是好喝而已,至于个种滋味究竟如何,他却不知晓,相反他还觉得这小茶杯喝茶,却是分外不过瘾的。
“赵大哥你们笑什么,难道我说错了吗?”孙诚有些疑惑的问道。
赵建齐微笑着摇了摇头,说:“你呀,以后多读点书就明白了。”
接着赵建齐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略着回味,道:“茶se清亮,口齿留香,今年的新茶,果然不同凡响,不知道这等茶叶,可算上等好茶?”
贺老爷子惋惜的道:“今天这茶叶虽说是我亲自采摘泡制而成,但也只能算是中等水准而已,这主要原因还是今年的第一道新茶,因村民胡乱采摘,导致后续生长的茶叶,长势明显萎靡不少,我这道茶叶是第三季采摘的,所以算不上好茶咯。”
“您老就别灰心了,秋收忙完之后,我会向村民提出承包茶山种植的事情,相信有了科学的规范和管理之后,来年的茶叶,必然能够达到您老的要求的。”赵建齐宽慰着说道,今年他已经收购了1万多斤干茶,如今都放在石江酒厂,而且相当部分已经使用,加入到了饮料厂六月初旬上市的梦幻绿茶饮料之中。
贺老爷这会点了点头,却没有说话,起身从靠墙的衣柜内,拿出一包东西,转身放在了桌面上。
“这是我在村里村民带领下,从天界山山腰上采下的今年头chun茶叶,你先尝尝看。”贺老爷子说完之后,熟练的再次给赵建齐泡起了茶水。
当贺老爷子把茶水倒在赵建齐面前的白瓷杯之中时,只见茶杯之中的茶汤清澈明亮,se泽翠绿带紫,让人不觉眼前一亮,赵建齐随即拿起茶杯,轻抿一口,只觉味道甘鲜清爽,隐隐有幽兰香气回味口中,当下忙点头赞道:“好茶,这个比刚才的要醇香多了。”
孙诚见状,拿起茶杯也是一饮而尽,最后他咂咂嘴巴,道:“好像跟刚才的差不多吗?”
对于他这话,赵建齐也懒得解释,只是笑看着贺老爷,等待他解释这茶叶的品级。
“小赵果是个懂茶之人,这茶当可称的上是极品之茶,此茶可归类为云雾茶系列中的极品。”贺老爷对于这碗茶的评价,显然是非常高的,接着他又说道:“小赵啊,开发茶山是需要一大笔投资资金的,你想鼓动村民们承包开发,那规模也顶多是一小片,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的。
“你要知道这石江水系源头,适合种植云雾茶的山地,不下于几千公顷山地,要想完全开发这个山区,你就必须拉来更多的投资商,而要想让投资商主动上门投资的话,这包茶叶就是我们的关键。”
“一年一度的金秋茶叶博览会,很快就会在京举行,我介绍你一个茶叶质检部门,你去给这包茶叶做个质量验证,拿到证书后,你就可以把这包茶叶,拿到展览会上去展览,到时候能否拉来投资商,那就看你的本事了。”
听完贺老爷子的长篇大论,赵建齐在愣神之余,到是觉得深以为然,这样的cao作,无疑比任何吆喝宣传都来的实际。
贺老爷子这几个月来,早已经踏遍了这里的山山水水,对这个山区,他还真产生了浓厚的感情,而这里山陵地貌,由于土地肥沃,常年雨水充足,加上云雾环绕,最适合云雾茶的生长培育,而这样一个茶的故乡,在这个老人心目中,无疑就是自己安度晚年的最佳之处。
“您老放心,我一定会完成你的心愿,把整个石江水系源头,建设成一个绿se生态的茶叶基地。”赵建齐从贺老爷子的眼神中,豁然看出了这个老人的心愿,当下他坚定的给予了老人的承诺,开发茶山,带领村民们走上富裕,原本就是他的梦想。
第七十二章收获的季节(三)
第七十三章收获的季节(三)
赵建齐回到镇上后,首先把贺老爷子交给他的那一包三斤左右的干茶,带上半斤左右的茶叶送到县里,让已经正式在县公安局刑jg支队上班的林卫兵,亲自带着茶叶去省城,并且嘱咐他想办法,以最快的时间,拿到茶叶的认证书。
林卫兵凭着家里的背景,再加上赵建齐跟马宁的关系,他现在在刑jg队也算是混得不错,这次他去省城,轻松的开着局里的jg车就走了。
本来赵建齐这次是准备让韦娟去的,但如今的韦娟实在是忙的走不开,如今主管石江酒厂和饮料研发销售的她,整天手中的活根本忙不完,连跟赵建齐见个面,都还要赵建齐去她办公室才行。
原因则是因今年酒厂新生产的冰爽蓝岛啤酒,和他们推出的梦幻绿茶,冰红茶等系列饮料,如今在整个西江省的各大市级城市中,已经是小有名气的夏ri饮品。
仅仅六月上市的第一个月,单啤酒销售量就突破了十万,七月份更是达到二十万瓶规模,而进入八月份后,要不是因为生产规模跟不上,这个月起码可以再有突破。
而周俊和陈雨两个,现在已经把雪糕厂,全部委托给部门经理负责,而在七月中旬时,他们在省城南源市收购了另一家酒厂,目前这第二家生产线,也正忙着生产之事,所以现在无论是韦娟,还是周俊他们,都忙得连喘气功夫都没快了。
所以赵建齐现在也只能差使林卫兵跑一趟,现在赵建齐手头的工作,同样也不少,如今石门村和南山村的丰收在即,盘山镇的其它各乡村的村支书,纷纷找上门,原因无非就是希望明年的农业改革,能把他们的乡村划入改革的范围。
这不赵建齐在县里只待了半天功夫,连夜就返回了镇里,他怕自己要是消失几天的话,盘山镇那些村支书会领着村民们把镇zhengfu都给堵上。
回到镇上上班的一周时间内,赵建齐每天的工作,就是接待各村的村干部,他们的目的也很简单,那就是明年农业改革,他们村里必须划上。
对于这些村干部的要求,赵建齐自然是给予了他们一一的答复,表示镇上已经有了规划,明年全镇集体进行农业改革,只要他们服从镇里安排,明年他们能得到更大的实惠。
明年种植什么,赵建齐心里其实早已经有谱了,所以他现在分外自信,但‘发展新农业,建设新农村’,并不单单只靠农田里的收获,毕竟农田有限,收获的比率也同样有限,再好的收成,也仅仅是让农民生活提高一些而已。
要想真真富裕,那还得把所有土地合理开发应用,而他现在已经找到了这个思路,那就是是把那些无收益的茶山推出去,只要引来一批投资种植茶叶的商人,把盘山镇这石江水系源头的大山,全部开发出来的话,全镇村民齐奔小康的ri子,将不会再只是个梦想。
这天赵建齐下午刚上班,宣传科科长刘树生,忽然亲自引来几个人,来到了他的办公室,“赵助理,这几位是省报的记者,他们是来采访你的。”
“你好,我是西江晚报的记者宋国明,你叫我老宋就好。”率先伸出手问好的是个中年男子,赵建齐听到人家是省报的记者,忙微笑的伸出了手跟他握了握。
“你好,赵助理是吧,我是西江ri报的记者林海月。”林海月是个皮肤白皙的少妇,看年纪应该在三十左右。
赵建齐在她介绍过后,也轻轻的跟她握了握手,接下来还有几个人,分别是他们的助手,赵建齐随后一一跟他们认识了一下。
“几位记者朋友坐会,我给你们泡杯茶。”赵建齐请他们入座后,随即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罐头,这里面装的可是贺老爷子给他的极品云雾茶叶,当然他把这小罐茶叶放在抽屉里,可不是为了自己喝,而是用来招待向今天这样的客人得。
赵建齐把这罐极品云雾茶放在办公室里,要是不配上一套茶具,那再好的茶叶也是失se的,所以他这会自然把放在柜子里的茶具,也搬了出来,放到众人坐前的茶桌上。
这帮记者原本以为赵建齐这会该给他们泡茶时,却听到赵建齐说:“几位稍后,这好茶还得配上好水,我马上去食堂提一壶刚开的山泉开水来。”
看到赵建齐匆忙的跑了出去后,其中有个年轻的记者助手不由嘀咕道:“这小镇这么穷,这赵干部对泡茶却如此上心,不会每天上班就研究着这事吧?”
他这话的意思,很明显是在说赵建齐这个人,每天是不是都在钻研泡好茶谄媚领导呢?
听了助手的这话,宋国明不由皱眉看了眼刘树生,不快的询问道:“刘科长,你们宣传的这个赵建齐,不会是弄虚作假之徒吧?”
刘树生当下就是一脸的苦相,这次他可是费了好大功夫,托在新阳报社的朋友,花了重金从省报挖来了这几个记者,这事要是因为泡茶这事给搞砸了,自己损失金钱事小,怕是在领导眼中自己就要贴上工作不力的标签了。
“那个宋记者,赵建齐同志绝对不是你们想象的这样,我敢以我的党xg保证,我们对赵建齐的事迹,绝对没有半点夸大,相反还有些力度不够,这次请几位大记者下来,目的就是让你们做一个真实的采访。”刘书生这会心里虽然在暗骂赵建齐多事之余,却不得不为维护赵建齐的形象而据理力争。
“水来咯。”赵建齐这时提着一壶刚开的开水,来到茶桌前,先是把茶具清洗了一遍,接着才开始进入泡茶程序。
一会功夫,赵建齐把泡好的茶水,一一送到了几位记者手中,口中同时说:“几位请品尝下,我们盘山镇的极品云雾茶。”
宋国民和林海月能成为省级报纸这样报刊当上首席记者,自然不会是酒囊饭袋之徒,这会他们看着眼前的茶水,闻着扑鼻的清香,陶醉之下,忍不住抿嘴喝了起来。
“唇齿留香,回味甘醇,这真是你们镇上的茶叶?”宋国民惊讶于眼前这等好茶之余,又显得迟疑的询问了一句。
“几位记者朋友要是不相信,明早我就带你们亲自去茶山一趟,实地考查一遍就是,我没有必要说谎,再说我还希望几位记者朋友,能够拍上一组照片回去,到时候也好为我们盘山镇的云雾茶好好宣传一下呢。”赵建齐这番话说的实诚,也道出了他如此热切的为这些记者泡茶的原因。
“赵建齐同志,只要你说的是实话,我们考察完后,我一定给你登上报纸。”林海月刚才一直没开口,这会听到赵建齐这番话时,当下给出了自己的承诺。
宋国明这会心知自己误会了赵建齐刚才泡茶的动机后,当下也是连连点头说:“海月说的是,只要我们考证之后,一定会给予准确的报道。”
“那我就代表盘山的百姓们,感谢几位记者朋友了,来,喝茶。”赵建齐这会的心情自然是兴奋的,能够让省报造势宣传下,对将来推出茶山开发,那是很有好处的事情,所以这会他在倒茶之时,更显得热情。
这几个省报的记者,一共在盘山待了三天,他们先是对赵建的农业改革之事,做了详细的调查,不但对赵建齐本人做了询问,还借去石门村实地考察之时,暗中采访了石门和南山村的很多百姓,但他们得到的答案,显然都是一致的。
显然记者也是人,虽然这帮省报记者,在采访和考察时还算严谨,但当他们离开之时,对于镇里暗中送给他们的红包,却是毫不客气的收入囊中,也算是这次他们的采访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第七十三章省报引起的震撼
第七十三章省报引起的震撼
省报的记者走了一个星期后,盘山镇农业试点改革成功的报道,终于在西江ri报和晚报上,整版的进行了报道,版面上盛开的莲花,显得灿然夺目,让人一见之下,就忍不住吸引了阅读的。
版面下的文稿中,详细的阐述了这次农业改革的过程,和这次农业改革成功,给石门村和南山村村民所带来的收益,文稿最后才是写的赵建齐力主农业改革的事迹。
省委大院书记办公室,省委书记乔建军看着手中的报纸,抬头看了眼秘书徐家辉,询问道:“小徐,这份报道的真实xg得到验证了吗?”
“书记,这份采访报道四天前就出来了,省委宣传部高度重视下,已经派人暗中调查过,直到确认这份报道属实之后,这才把这份报道刊登在了今天的头版之上。”徐家辉跟随书记多年,所以书记的话一出口,他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回答。
得到秘书的肯定回答后,乔建军提起笔在报纸上,写道:赵建齐同志有莲花般的品质,是我党优秀的基层员。
看着书记的这份笔墨后,徐家辉还真有些羡慕,书记向来很少夸人的,可这个赵建齐却被书记赞誉有莲花般的品质,而且直接就把优秀党员称号许给了他,这份珍贵的荣誉,相信对于任何基层干部来说,都是受益无穷的不二法宝啊。
看着秘书拿着自己的笔墨走后,乔建军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他作为一省书记,又岂会只凭一份报道,就轻易的做出批示,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他这个书记无疑是不合格的。
这其中当然有别人不知道的秘密,乔建军其实原省长许东阳的门生,甚至可以说是许东阳一手扶持起来的,而许东阳托他发往内参的那份‘发展新农业,建设新农村’的稿子上,署名第一的就是这个赵建齐,而那份内参现在虽然在zhongyang搁置了,但乔建军却是得到消息,这份文稿上面很是重视,只是因为某些问题,暂时被搁置了而已,相信这个思路迟早还会被zhongyang采纳的。
也正是因为这其中的种种内幕,乔建军这会才会不惜笔墨,给予赵建齐这份赞誉之词。
————————————————————————————————————————
省城干休所许东阳家中,沈雨菲拿着报纸,一脸兴奋的神情的说:“外公,我说的没错吧,建齐他肯定能行的,你都不知道他工作有多认真,每次来村里,他都要亲自下田去察看,可是那水田里的蚂蟥特多,只要脚一下去就会被蚂蟥咬的满腿都是血迹,那情景别说有多吓人了。”
许东阳看着自己的外甥女那高兴劲,怕是就算报纸报道她自己,她都不会这般高兴,而这丫头回来这段时间,在他耳边说的最多的就是这个赵建齐,以他的智慧那还看不出,这个丫头的心事,可想想她那混账老子,已经给她订下的婚事时,他不由有些叹气。
“外公,我没事的,建齐哥可是我哥哥呢,再说他也有女朋友,所以呀,您老就放心吧。”沈雨菲看到外公眼角闪过的忧虑时,内心也是一痛,但却强颜着笑着宽慰着外公。
“唉,你这个丫头,从小就乖巧懂事,外公自然放心的很。”许东阳叹息一声,一脸慈祥的说道。
沈雨菲点了点头,伸手摸着脖子上的那两颗狼牙,这两颗牙齿是赵建齐当时从狼口拨出来的,这次她回到省城后,特意找人经过加工后,用红绳把狼牙给穿了起来,挂在了脖子上。
她原本一直在犹豫,是不是邮寄一颗送给赵建齐,就在刚才摸到狼牙的那一瞬间,她已然做出决定,要把脖子上其中的一颗狼牙送给他。
——————————————————————————————————————————————————
石江县委办公室,县委书记李兴贵在收到省委办公厅发来的传真时,眉头不由跳了一下,这是份关于省委书记的批示传真,当看到省委书记亲笔题写的,赞誉赵建齐那句有莲花般品质和优秀基层党员话时,说实在的这一刻李兴贵都忍不住,有些妒忌起赵建齐来了。
按理说李兴贵担任过许东阳的秘书,以他现在的年纪还在县级城市任职,似乎有些说不过去,但事实却似如此,这里面除了有运气外,当然跟李兴贵年轻时的个xg也有关系。
为什么说李兴贵运气不好的原因,是因为他在给许东阳当秘书时,许东阳的职务当时虽说是丰州地区的专员,但实际却是遭到迫害,几乎是处在软禁状态。
然而就在79年李兴贵下放去了丰州下面的一个乡镇担任副乡长时,许东阳的身份却得到恢复,转年就调任西江省副省长,不久又主持了省zhengfu工作,而现在的省委书记乔建军,就是当时的省zhengfu秘书长。
这样一来,李兴贵的身份差距之大,就可想而知了。加上他年轻时,为人处事过于刚强,在乡镇任职时,得罪过不少人,所以一直得不到重用,而许东阳为人向来公正严明,加上他也有意磨练下李兴贵,所以也就没有刻意关照他。
一直到许东阳退休时,在帮他说了一句话,他才得以提拔到副县长的位置,然后经过这些年的官场侵y之后,他才做到今天这个位置,不过以他今年41岁的年纪,坐上一县书记的位置,在很多人看来,前途还是很光明的。
当然如果他是在许东阳担任省长后的秘书,那他现在职务,起码要达到正厅级别的了。
“小杨,把这份省委办公厅发来的传真,给各个县局乡镇单位送一份,让他们开展学习赵建齐勇于开拓的工作作风。”李兴贵羡慕归羡慕,但他作为县委书记,该做的事情,自然还得做。
再说赵建齐也是他一手提拔的,这赵建齐以后不管如何发展,那也是他李兴贵慧眼识人才,才让他得以展翅高飞的,想到其中这些问题,李兴贵心情自然又是大好。
不管省里或县里此时如何轰动,身处盘山镇的赵建齐,此时是一点消息都不知道,因盘山镇地处偏远,所以省报这样的报纸,镇里最快也要第二天才能拿到,而此时县里也还没有来通知,所以盘山镇zhengfu大院,此时依然是一片平静。
此时坐在办公室内的赵建齐,正在规划着盘山镇新街区的图纸,此时他的脑海中,已经有了建设一座新城镇的想法,因为在他的设想中,要想改变盘山现有的面貌,那就必须建设一座新的城镇。
赵建齐由此想法,也正是因为他看到了,目前盘山镇的党政班子,正处于空前团结的状态下,而在这样大好的局面下,要是不做出一些成绩来,赵建齐都觉得脸上实在无光。
第七十四章新城镇设想
第七十四章新城镇设想
这边赵建齐在规划着自己的新城镇图纸时,党委书记张志华在办公室,接到了县委办的通知,听到盘山镇的农业改革之事,上了省报头版头条的消息时,张志华无疑是十分兴奋的。
当听到后面说赵建齐更是得到省委书记亲笔题写的赞誉时,张志华打心底的替赵建齐感到高兴,在放下电话后,他更是不顾身份,直接来到了赵建齐办公室。
“老游,你要是手头没事,赶紧过来下。”张志华在走廊内时,敲了下游立信的门,就走进了隔壁赵建齐的办公室。
“张书记,您有事招呼一声呀,怎么还亲自跑来了?”赵建齐在里面听到声音,忙迎了出来,不管现在他们关系如何,但该有的尊敬还是要保持的。
“没事,没事,谁走都一样。我是赶来祝贺你的。”张志华丝毫不介意的挥了挥手,脸上更是挂满了笑容。
“老张,你祝贺建齐什么哟,这么火急火燎的亲自跑这来了,也不怕丢你这大书记的身份。”游立信人未到,声先到,最近这段时间,他无疑是很畅快的,能够跟张志华和睦相处,比让他在镇党委会上,勾心斗角舒畅多了。
“哈哈,你个老游还说我,你那次找建齐,不都是亲自跑腿的,咱们这叫彼此彼此。”张志华这几个月的时间李,整个人黑了不少,也消瘦了很多,但给人的感觉,却更显得jg神十足,也比原来看起来也更显得亲和。
赵建齐这个镇长助理,还别说在这盘山镇,现在是公认的第一人,因为不管是谁都看得出,这张书记也好,还是游镇长也罢,他们两个对待赵建齐的态度,那绝对不只是上下级关系那么简单。
“呵呵,两位领导,咱是不是别卖关子了,我现在也好奇张书记您祝贺我什么呢?”赵建齐笑着插上了话题,如今盘山镇这两个党政一把手,勾心斗角自然是没有了,可俩人一见面就互相调侃的打趣,却是经常让人哭笑不得。
张志华这时却卖起了关子,说:“有两个消息,你们是先听好消息呢,还是坏消息?”
“先听坏消息,先苦后甜嘛。”游立信抢先说道。
“我没意见。”看着张志华投来的目光,赵建齐不置可否的回了句。
“好消息是我们农业改革项目,在省报头版头条刊登了,另外祝贺赵建齐同志,获得省委乔书记的提笔赞誉,有莲花般的品质,优秀基层员的光荣称号。”张志华在说完之后,率先鼓起了掌声。
游立信和赵建齐这会自然跟着鼓了下掌,对于自己获得如此高的荣誉,赵建齐心底还是很高兴的,但他知道今天自己的成就,虽然是靠自己努力的结果,但要是没有镇上领导的支持,自己根本没法安心做事,还有农技站的一班同事们,一起帮助自己的话,仅靠自己一个人,无疑是不可能做出这个成绩来的。
掌声停下后,游立信疑惑的道:“坏消息呢?”
“都说了啊。”张志华得意的笑了起来,一副你被刷了的表情。
看着如今的张志华,赵建齐打从心底,还是为他高兴的,这个即将到知天命的男人,此时的个xg,或许才是他的本xg吧,相信以张志华现在的心态为官,他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还是能干出一些惠民的事迹来的。
玩笑过后,张志华正经的道:“县委通知我们要把赵建齐同志,作为我镇的标榜,树立起他的优秀党员形象,让广大基层干部,学习他勇于开拓的实干jg神。”
“张书记放心,我会通知镇宣传科,让他们把这项工作办好。”游立信点点头,表示自己会认真对待这件事情。
赵建齐被他们两个当面,一唱一和的表扬,说实在的心理还真有些别扭,苦笑之余,只得虚心接受。
“咦,建齐,你份图纸是什么东西?”正当张志华准备离去时,眼角看到赵建齐放在桌面上的图纸,好奇之下随即问道。
听到张志华的话后,游立信也凑了过来,赵建齐正好想找机会,让这两个领导,听听自己的意见,这会自然是不会含糊,当下解释说:“张书记,游镇长这是我设计的新城镇规划图,你们看看觉得还行不?br/>免费电子书下载shubao2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