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三国林秋

三国林秋第12部分阅读

    茅塞顿开啊!”,董卓猛地拍腿道。

    李儒继续道:“咱们退到陕西之后,须整军备武以待时机。”

    “就依仲坚所言。

    立刻传令下去,各军立刻整装撤往陕西。”

    随即董卓又下了一道命令:“传令给成廉、魏续两位将军,命令他们将朝廷个大臣及皇室带往陕西。

    再传令给宋宪将军,要他将国库给我全部搬往陕西。”

    传令兵刚要离开,一名斥候急匆匆地跑了进来,“启禀太师,有一支骑兵已经到达离洛阳只有二十里的地方了!”

    董卓、李儒俱都一惊,李儒急声问道:“对方有多少人马?是谁的部队?”

    “约有四五万人,全是骑兵!不知是谁的部队!”

    “全是骑兵!这应该是林秋的征北军!”,李儒对董卓道。

    董卓点了点头,神情有些惶急,“咱们得赶紧离开!二十里地,骑兵只要一个时辰就能赶到。”

    “岳父,不如命令侯成将军在洛阳城四下放火,以拖延追兵的度。”

    ,李儒建议道。

    董卓犹豫片刻后便点头答应了。

    洛阳城内顿时大乱起来。

    董卓兵如狼似虎地冲进各大臣府邸及皇宫中,将朝廷各部官员像托死狗似的托出来,然后不由分说将他们地推上马车,各大臣府邸门口全都是一片哭喊声。

    对待皇帝,董卓兵稍微客气些,虽然同样不由分说,但皇帝至少是被背出来的。

    在强行将朝廷各部大臣及皇帝装上车后,这支董卓军便立刻出洛阳向西而去。

    董卓给了宋宪两千士兵,让他搬运大汉的国库,但在此过程中却出现了变故。

    本来董卓听从李儒的建议为防军心不稳,并没有向士兵们透露征北军骑兵即将到达的消息,然而宋宪的士兵不知道从何处得知这个消息。

    军心顿时大乱,宋宪根本就没法控制。

    士兵们惊慌之下,哪里还会想着董卓交待的任务。

    每个士兵均在心中想:董卓已经自身难保了,何必再为他卖命!不如抢些钱财躲到乡下去吧!

    于是两千多士兵开始哄抢财物。

    宋宪起先还去阻止士兵的行为,但没有用,最后宋宪干脆自己也加入了哄抢的行列。

    哄抢行为迅扩大,抢红了眼的宋宪所部并不满足于哄抢国库,许多士兵还窜到百姓的家中行抢。

    不仅是抢劫,这些士兵还杀人。

    这种行为终于激起民愤,百姓不愿任由宰割,相互联合起来与四处抢劫的董卓军对抗。

    刚开始时,由于董卓军分散在各处抢劫,在愤怒的百姓群起围攻之下,许多董卓军士兵被砍成了肉酱。

    但董卓军现这个情况之后迅汇聚起来,面对抱成团的董卓军,缺乏战斗经验的百姓难以对抗,战况迅逆转过去,许多百姓在董卓军的反击之下被杀。

    洛阳城内一片大乱,到处是百姓的哭喊声。

    四处都有火头窜起,那是董卓军在洛阳城内放火。

    林秋领众将率领五万骑兵来到洛阳城郊,却见城内有火光闪现。

    林秋心中明白,这一定是董卓军正在城中放火。

    许多百姓惊慌地逃出洛阳,可当他们一出城便看见原野之上密密麻麻地横陈着数万铁骑。

    百姓们顿时吓了一大跳,其中绝大部分转头就朝一旁没命地逃开。

    不过仍有一部分识字的百姓注意到,城郊的这支军队所打的旗号不是董卓的,而且甲衣的颜sè和样式也不同于董卓军。

    在风中猎猎飘扬的战旗之上绣着的是征北二字。

    征北军?这是征北军!许多百姓顿时喜极而泣。

    第四十章洛阳平

    “将军!救救我们吧!”,许多百姓跪在林秋的战马前,满眼泪水的恳求道。

    这时,一旁的沮授对林秋道:“主公,看洛阳城现在的情景,董卓应该已经逃走了。

    我军是继续追击董卓,还是进洛阳稳定局势?”

    林秋看了一眼跪在马前的百姓说道:“我起兵讨伐董卓是为了平靖天下拯救百姓,但如果置洛阳百姓的安危于不顾,即便杀了董卓又有何意义!”,随即扬声道:“全军听令,进洛阳,剿灭叛军!”

    “是!”,全军将士一齐吼道。

    看到五万征北军好似一条巨龙般从城门洞游入,沿路的百姓纷纷高声欢呼起来。

    “各位将军,各领三千骑分路绞杀!则注先生,我给你五千人,一定要将各处火头给我灭掉!其余将士随我直去皇宫!”

    “是!将军!”,众将一齐应令,随即各领人马往不同的大街小巷而去。

    林秋则带着赵云率领三万骑兵直接往皇宫而去。

    一路上,只要遇到放火或抢劫的董卓兵,一律扑杀。

    大汉国库位于皇宫旁边,此时自组织起来的百姓正与宋宪军在国库附近的街巷中拼杀。

    百姓毕竟只是百姓,战斗力及配合能力明显不如有虎狼之称的董卓军。

    大街小巷中到处躺着百姓的尸体,血水将街旁的沟渠都填满了。

    “大伯,我们打不赢他们!他们太可怕了!我们跑吧!”,一个年轻人面sè恐惧地对身旁的中年人道。

    中年人瞪着一对血红的双眼吼道:“没出息!你忘了你父亲和你大姐是怎么死的吗!?男子汉大丈夫就是死也要昂着头!”

    就在这时,一支利箭突然飞了过来,年轻人只看到眼前血光一闪,那利箭穿过了他大伯的脖子。

    在咽下最后一口气时,这个中年汉子的眼神中仍然全是勇悍。

    “大伯!”,年轻人悲叫一声,然后转头瞪着不远处的董卓军,双眼之中一片血红。

    “我跟你们拼了!”,年轻人大吼一声,挥舞着镰刀便冲了上去。

    他现在已经不害怕了,他的亲人都死了,都是死在董卓军的屠刀之下,他的心中只有仇恨,他要报仇!

    “快回来!别送死!”,一个百姓见状大惊,想去拉那个年轻人,可是已经来不及了。

    宋宪冷冷一笑,随即举起了左手。

    弓箭手立刻弯弓搭箭对着那状若疯虎的年轻人,只等宋宪的手臂放下来。

    只听咻咻咻一阵破空之声,不过那年轻人并没有倒下,反而董卓军倒下了一大片。

    双方俱都愣了一下,随即便见无数的骑兵从街角转出来直朝宋宪的后队冲了过来。

    只见无数的黑甲骑士手举环刀踩着惊雷气势凛然地冲杀过来,就如同海啸山崩一般。

    宋宪见状大惊,虽然还不知道这些骑兵的身份,但他知道这是敌人。

    然而现在宋宪已经避无可避了,只得硬着头皮迎战。

    宋宪的部队还来不及排好队形,黑甲骑兵就已经如浪涌般冲到跟前。

    “杀!!”,黑甲骑兵猛地大吼一声,如同旱天惊雷一般。

    董卓军被震得晕乎乎的。

    黑甲骑兵猛地撞在董卓军阵线之上,就如同浪冲沙堤,董卓军根本无法抵挡,瞬间便被冲得七零八落。

    黑甲骑兵如同一阵飓风般刮过,只留下一地董卓军的尸体。

    黑甲骑兵冲过董卓军的阵线一直到那一大群百姓面前才勒住战马。

    手握锄头镰刀的百姓们看着面前气势骇人的黑甲骑兵,又是疑惑又是紧张。

    黑甲骑兵只看了一眼这些百姓,便没再理会了。

    他们又回过头去继续与董卓军厮杀。

    这场战斗根本就是一面倒,惊慌失措的董卓军哪里是这些剽悍骑兵的对手。

    只过了不到一刻钟的时间,两千多董卓军基本就被斩杀干净了,剩下的几百胆战心惊的董卓军全都放下了武器。

    至于那个宋宪,则被赵云给一枪刺死了。

    战斗结束后,骑兵纷纷让开两旁,然后一个颇为帅气的年轻人从中策马而出。

    在百姓眼中,这个身着黑亮全身战甲、肩挂猩红披风年轻人是那样的威风凛凛气宇不凡。

    这个年轻人不是别人,正是率军直往皇宫而来的征北将军林秋。

    当他率军赶到皇宫外的大街时,便现了这边的战斗,于是就率人赶了过来,正好救下了之前那个年轻人的命。

    林秋策马来到那群百姓跟前,扫视了一眼,然后扬声道:“大家不要怕,我是征北将军陈楚,我是来救大家的!”

    听到征北将军这个称号,所有人顿时松了一口气。

    对于这个灭黄巾平乌丸的英雄,这些百姓可是敬仰已久的。

    “将军,您可来了!”,一个老人跪在地上喜极而泣。

    其他的人也都跪了下来,其中许多人放声大哭起来。

    歼灭了这支董卓军,林秋立刻分出一支军队去保护皇宫,然后自己率领剩下的军队往国库方向而去。

    林秋率军在前面走着,百余名青壮年百姓则紧紧地跟在他们的后面。

    林秋微感诧异,于是停下脚步对赵云道:“去叫个人过来。”

    ,赵云立刻派出一名铁卫去带过来一个百姓。

    这个百姓是个年轻人,面目端正,但身体却略显单薄,他就是先前那个大伯死在宋宪箭下的年轻人。

    他一来到林秋马前便恭恭敬敬地跪在地上,先是磕了三个响头,然后恳求道:“将军,我想参军,请收下我吧!”

    林秋还没问话,对方就已经说明了意图。

    林秋抬头看了一眼不远处的其他百姓,然后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回将军的话,我叫段平。”

    林秋点了点头,“段平,我来问你。

    跟你一起的这些百姓也都是想参军的吗?”

    “是的,大家都想参军,成为征北军的一员。”

    林秋微微一笑,“那你告诉我,你为什么想参军?”

    段平愣了一下,随即面露极度仇恨之sè地回答道:“我要报仇!我的父亲,我的姐姐,我的大伯都死在董卓军的手上,我要为他们报仇!”

    林秋皱了皱眉头,他并不想收这种满心仇恨的人做自己麾下的士兵。

    因为这种人受自己情绪左右太大,很可能出现不服从指挥等问题。

    看到林秋犹豫,段平立刻拼命的磕起头来,只听咚咚声不绝于耳,同时还不停地恳求着:“将军,请收下我们吧!”,站在远处的其他百姓见状也一起跪下恳求起来。

    林秋的心毕竟不是铁打的。

    只见林秋叹了口气,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看到林秋点头了,这一百多号百姓立刻欢呼起来。

    周围的征北军看到这一幕也都笑了。

    林秋示意这些百姓安静下来,然后面sè严肃地说道:“你们先别高兴得太早。

    入我军中,必须服从军令,否则军法无情,你们可要想清楚了。”

    这一百多号百姓立刻又跪下一起道:“我等誓死追随将军!”

    林秋笑了笑,他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跟着我吧,等会儿再给你们安排部队。”

    ,语落,林秋便当先策马离开了。

    数万骑兵紧随其后,至于那些百姓,则欢天喜地地跟在后面。

    征北军在大街小巷分路绞杀董卓军,董卓军被撵得鸡飞狗跳四下乱窜。

    很快,在城内搞破坏的董卓军便基本被扫荡干净了。

    征北军赶到的还算及时,董卓军并未给民间造成多少破坏和损失。

    对于征北军的到来,洛阳的绝大部分百姓是抱着一种既激动又担心的复杂心情。

    他们激动的是,平时祸害他们的董卓军终于遭报应了;而担心的则是,他们不知道征北军会怎样对待他们这些普通百姓,如果这征北军也像董卓军一样嚣张跋扈鱼肉百姓,那么就真是才走了狼却又来了虎。

    街道上兵荒马乱的,基本上没有百姓敢出门。

    人人都躲在家中,从门缝里用复杂的眼神打量着不时从门前经过的征北军铁骑。

    这些征北军对待百姓如何,大家暂时还不知道。

    但征北军给洛阳百姓的第一印象却是雄壮且气势摄人。

    “乖乖!这些骑兵真是吓人啊!难怪董卓的军队会被打败!”,在迎宾客栈内,一个店伙从门缝瞄着经过的征北军铁骑,不禁感慨道。

    另一个店伙深有同感地点了点头,然后神秘兮兮地说道:“征北将军曾经来过咱们客栈,你知道吗?”

    “真的!快说说究竟是怎么回事?”

    于是那个店伙便很献宝似的将陈楚最初到洛阳来时的情景加油添醋地说了一遍。

    刚开始时,就只有一个听众,到后来,住在店中的客人们也都围了上来。

    “这位小哥,你没吹牛吧?”,一个客人明显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

    受到了质疑,这个店伙立刻指天誓起来。

    见店伙说得信誓旦旦,但客人仍感到有些难以置信,于是将目光投到掌柜的身上。

    “掌柜的,你倒是说句话,这是真的吗?”

    所有人的目光立刻又汇聚到正在一旁打哈欠的掌柜身上。

    掌柜见所有人都看着自己,很是摆谱地喝了一口茶,就在众人急得要作之时,他才慢悠悠地道:“确实有这事。

    这征北将军和我们东家也算是不错的朋友吧。”

    听到这话,众人不禁松了一口气。

    他们之所以这么关心这事,完全是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

    如果林秋确实与这家店的关系不错,那么他们这些住在店中的客商的人身财产安全就有保障了。

    第四十一章追击

    来到国库,只见宽大的仓库中一片狼籍,地上到处是翻到的木箱和一串串的钱币。

    不过国库并没有多少损失,绝大部分储备及这些年董卓搜刮的民脂民膏都还在,少部分被宋宪所部哄抢的基本上也被收缴了回来。

    骤见这堆积如山的钱财,包括林秋在内,所有将士都不禁愣了片刻。

    不过好在林秋的征北军军纪极严,并没有生任何哄抢事件。

    林秋并没有在此多做停留。

    留下五千人看守国库,然后林秋便率领其他人马离开了。

    征北军花了大半天的时间才基本清除留在洛阳的董卓军。

    此时,洛阳城已经完全处在征北军的控制之下。

    林秋聚集众将在皇宫边上的大将军府邸中。

    这大将军府本来是属于何进的,董卓进京后,何进被杀,于是这座大将军府便闲置了下来。

    现在这座大将军府成了陈楚在洛阳的临时驻地。

    “洛阳的乱事已基本平定。

    我决定继续向西追击董卓军。”

    ,林秋坐在主位上对下的谋臣武将说道。

    坐在右处的沮授立刻朝林秋抱拳道:“主公英明。

    董卓劫持皇帝及朝臣百官,我等不能坐视不理。

    况且董卓一行人人杂物重,我军以轻骑急赶,应该可以赶上。”

    林秋点了点头,随即下令道;“沮授先生、翼德。”

    两人立刻出列,“主公。”

    “你二人留驻在洛阳,我给你们两万人马。”

    “是。”

    ,沮授立刻应诺。

    但张飞却露出不情愿的神情,“大哥,俺不要留在洛阳。

    俺要跟大哥去捉董卓。”

    林秋双眼一瞪,“这是军令,四弟莫要胡闹!”

    看到林秋凌厉的眼神,张飞立刻缩了缩脖子,连忙改口道:“大哥你莫要生气,俺遵令就是了。”

    众人见张飞这副样子,不禁感到一丝好笑。

    林秋之所以要将张飞留在洛阳,是因为不久之后,其他诸侯都将抵达,留张飞在此可以起到震慑的作用。

    “其他诸将随我一道领三万骑向西疾行,追击董卓。”

    “是。”

    ,其余众将一起出列应诺。

    当初,在得知林秋即将抵达洛阳的消息后,董卓便和亲信带着许多珍贵的能随身携带的金玉珍宝并率领一万五千将士先一步离开了洛阳。

    被董卓带在身边的还有正身染重病的汉灵帝及一众皇室成员。

    董卓离京后不久出洛阳的是押送各部官员朝臣的队伍。

    董卓军对待这些大老爷可是一点都不客气。

    由于马车数量有限,所以往往很多人被塞进同一辆车上,这些平时高高在上的官员真是苦不堪言,但却敢怒不敢言。

    因为有抱怨的已经被当场斩杀,然后被遗弃在荒野,那些与他同车的官老爷只得忍着刺鼻的血腥味,不敢再出任何抱怨声。

    这些能上车的还算是被给予特殊待遇了。

    相当数量的较低级官员及家属连挤一挤的待遇都没有,他们只能徒步前进。

    董卓军的将士们嫌他们走得太慢,时常对他们拳打脚踢,甚至拿鞭子抽,对待他们就像对待牲口奴隶一般。

    于是在从洛阳往西的官道上出现了一道奇怪的风景。

    一队穿着高尚的官员及其亲属正哭天抢地地在士兵们的拳脚喝骂中前进着。

    不过并不是所有官员都遭遇到如此对待,那些与董卓关系好的大臣还是受到相当礼遇的。

    比如司徒王允和大学士蔡邕等人。

    对待这些人,董卓军将士非常客气,而且这些人都有独自的马车。

    蔡邕乘坐的双辔马车很宽大,蔡邕和妻子、女儿一起坐在其中。

    车中间放着一张小几,小几上还有一些酒肉及瓜果,他们所得到的待遇与其他朝臣相比真可谓云泥之别。

    虽然如此,但三人的神sè并不如何好,蔡邕坐在那不时的叹气。

    蔡文姬将车帘掀开一条缝向外看了一眼,然后放下车帘对采用道:“父亲,董卓如此惊惶地西逃!难不成是关东诸侯打破了汜水虎牢二关?”

    蔡邕点了点头,“应该是这样了,否则董卓为何要跑,而且还跑得如此惊惶狼狈。”

    蔡文姬露出吃惊的神情,“听说董卓军俱是虎狼之辈!关东诸侯怎可能如此短的时间便击败董卓军打破二关?”

    “董卓军虽是虎狼之辈,但关东诸侯却是英雄聚集。

    每一个诸侯都不是省油的灯,其中袁绍四世三公,麾下谋士如雨猛将如云,而征北将军林秋更是以善战闻名于天下,麾下赵云、张辽、张飞、关羽等皆是万人敌之猛士。

    此二人若是联手,要攻破二关想来也不是太困难!”

    听到林秋的名称,蔡文姬没来由地心头一颤。

    他不明白自己这是怎么回事,也许是这段时间听这个名字听得太多了吧。

    一行人又走了一个时辰,天sè已经晚了下来。

    于是队伍便在官道边的小树林里停扎下来,燃起篝火,董卓军的士兵开始烧水做饭。

    正文第九十五章深夜突袭

    晚饭准备好后,蔡邕被从马车上请了下来,不过蔡文姬和她母亲却没有下车。

    那个负责保护蔡邕一家的小军官眼巴巴地希望能看到蔡文姬曼妙的身影,但却未能如愿,不禁低低地叹了口气。

    蔡文姬的美貌,这些董卓军的将士们闻名已久,不过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

    在之前逃出洛阳时,包括这个小军官在内的许多董卓军将士终于有幸得以亲眼目睹,虽然只是惊鸿一瞥,但那曼妙的身姿和如花的容颜却使所有看到的董卓军将士惊为天人。

    这些董卓军将士在惊艳之余又感到有些遗憾,他们每个人都在心中暗想:如果这蔡琰不是蔡邕的女儿该多好啊!他们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董卓对这个蔡邕极为重视,如果不是这样的话,

    这些如狼似虎的董卓军将士恐怕早就按捺不住将蔡文姬轮了一遍又一遍。

    蔡邕先让丫鬟给马车中送去食物,然后在篝火边坐下,接过小军官恭恭敬敬呈上的食物。

    就这这时,不远处响起一片哀嚎哭闹声。

    蔡邕抬头一看,只见那些昔ri的同僚像牲口一样的被赶到一堆,然后士兵在每个人的面前丢下一个木碗,随即又有士兵提着木桶来到每个人面前,从木桶中舀了一瓢不知什么东西甩进木

    碗中。

    看到这一幕,蔡邕不禁叹了口气。

    他有心相助,但却无能为力。

    同时,蔡邕的内心深处还隐隐有一丝担心。

    在这些朝臣及百姓的眼中,他蔡邕根本就是董卓的同党,将来董卓一旦失势,只怕蔡邕的处境会相当不妙。

    蔡邕心不在焉地吃着,一面同那名小军官套近乎。

    小军官见对方待自己亲切有加,顿时感到受宠若惊。

    说了一阵废话之后,蔡邕开始将话题不着痕迹地转移到一些敏感问题上。

    此时,这名小军官已经乐昏了头,基本上蔡邕问什么,他就立刻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一股脑地倒了出来。

    在不远处,一名朝臣端着一碗稀的不能再稀的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煮的汁水。

    看着这碗灰蒙蒙的东西,闻着那一股难闻的气味,这名年过半百的朝臣是一脸的苦相。

    抬头看了一眼远处被董卓军士兵jg心服侍着的蔡邕,他的脸上顿时浮现出浓烈的恨sè。

    咕!肚子又叫了,这名朝臣和大多数朝臣一样,已经饿了一整天了。

    没办法,他只得皱着眉头以慷慨赴义的气概准备将手里面的这碗东西灌进口中。

    就在这时,他惊讶地现木碗中荡起一圈波纹,同时他还感到好像有轻微的振动似的,而且这振动似乎越来越强烈。

    正当他诧异地东张西望之时,却现周围的董卓军将士顿时乱了起来。

    只见那些正在进食的董卓军将士慌忙丢下手中的食物,拿起身旁的兵器,随即满脸惊惶地注视着树林外的黑暗。

    “蔡大人,快上车!咱们得立即离开!”,蔡邕身边的小军官一脸焦急地将蔡邕拖到马车边,然后将给推上了马车。

    蔡邕感到非常诧异,坐在马车上问那个小军官道:“为何这么急?究竟出了什么事?”

    小军官跨上马正要回答,这时地面的振动更强烈了,而且隐隐还有雷鸣之声。

    小军官面sè大变,连忙示意马车开动,自己则带着二十几名骑兵护在马车周围。

    “蔡大人,是敌人的追兵到了!刚才的震动想来你也感觉到了,那是对方的骑兵群全奔驰才能出的响动!”,小军官一面护着马车疾行,一面对车门处的蔡邕解释道。

    蔡邕退到车中,神sè复杂地看了女儿和妻子一眼。

    而蔡文姬则是一脸激动的神情,她在心中想:关东十九路诸侯,究竟是那一路英雄进军如此迅呢?

    雷鸣般的响声越来越大,就像是远方的雷迅移动到了头顶一般。

    在这响动最大之时,无数的黑甲骑兵突然从黑暗中冲出,那景象就仿佛从九幽中出现的恶魔一般。

    董卓军松散的防御阵线根本无法阻挡这如同山崩海啸般的冲击,瞬间便被冲得七零八落,有许多倒霉的士兵还被强大的冲击力给冲上了半空。

    董卓军的士气立刻崩溃了,所有幸存的董卓军将士开始溃散。

    然而黑甲骑兵并没有放过他们,一队一队的黑甲骑兵在树林中往来绞杀,惨叫声此起彼伏地响起。

    看着杀气腾腾在光暗间往来奔杀的黑甲铁骑,看着篝火映照下的血光与寒光,听着耳边不断响起的凄厉的惨叫声,在沙场zhongyng的这些个朝臣及家属们一个个都心惊胆颤面sè惨白。

    这一面倒似的屠杀很快便结束了。

    黑甲骑兵开始打扫战场。

    一队骑兵将这些可怜兮兮的朝臣及家属围成一圈,没有人说话,这让所有朝臣及家属们分外忐忑。

    就在所有人的内心七上八下之时,一个身着全身式黑甲相貌颇为俊朗的年轻人在一名身着重甲的光头巨汉的护卫下排众而出,在他身旁还陪同着好几位将军模样的人。

    “你们是什么人?可是董卓的亲属?”,那年轻人一脸威严地问道。

    众人面面相觑,虽然知道对方是董卓的敌人,但好半天都没有人出来回话。

    他们已经被董卓吓破了胆,生怕先冒出头的要遭殃。

    就在那黑甲青年快要不耐烦之时,一个人站了出来。

    “这位将军,我们不是董卓的什么人。

    我们都是朝中各部的官员,我是司徒杨彪。”

    第四十二章文姬心

    所有人都紧张地注视着那名黑甲青年,等待着他的反应。

    只见那黑甲青年闻言后,面sè顿时缓和下来。

    他朝司徒杨彪抱拳一礼道:“原来是杨司徒,刚才多有冒犯,还请见谅。”

    杨彪顿时感到受宠若惊,连忙双手抱拳深深一躬回礼道:“不敢不敢!还未请教将军尊姓大名,官居何职?”

    黑甲青年笑道:“在下林秋,现任征北将军。”

    杨彪闻言顿时露出惊喜的神情,连忙追问道:“可是灭黄巾平乌丸的征北林秋将军!”

    林秋笑着点了点头。

    杨彪立刻跪了下去,“林将军,你可来了!”,杨彪老泪纵横地说道。

    “杨司徒,你这是干嘛?快起来。”

    ,林秋连忙将杨彪扶了起来。

    杨彪站起来抹了一把眼泪,然后转身对身后的众人道:“这是征北将军!我们得救了!”

    现场静了片刻,随即爆出惊天动地的欢呼声。

    这会儿,他们又有力气了。

    他们实在是太激动了,本来他们所有人已经不抱获救的希望了,却不想竟然绝处逢生。

    现场闹了好一阵才安静下来。

    这时,林秋问杨彪道:“杨司徒,陛下可在此?”

    杨彪脸sè顿时一变,随即又跪了下去,“林将军,请一定要将陛下救回来啊!”

    林秋皱了皱眉头,“究竟怎么回事?”

    “董贼将陛下挟持在身边,此时恐怕已经快到函谷关了!林将军不用管我们,立刻去追董贼吧!”

    林秋郑重地一点头,然后跨上战马,来到杨彪跟前道:“我留下一千名骑兵护送你们回洛阳。

    洛阳现在已经平静,你们可以安心回去。”

    “谢将军!”,杨彪朝林秋深深地鞠了一躬。

    林秋朝众将高声道:“我们走。

    继续向西,追击董卓。”

    “是!将军!”,众将士一起吼道,直震得天地都仿佛一震。

    随即,数万骑扬起铁蹄如一阵飓风般从群臣身前刮过向西奔驰而去。

    看着林秋消失的背影,杨彪不禁一阵感慨,他在心中欣慰地道:有如此骁勇忠心之将,我大汉中兴有望了!然而杨彪不知道的是,林秋根本就不是他想象中的那样。

    如果说董卓是枭雄的话,那么林秋就是更大的枭雄。

    在这些朝臣的家属之中,颇有些待字闺中的少女。

    年轻人多是崇拜英雄的,像林秋这样既年轻俊朗,又手握重兵纵横天下的英雄无疑是许多少女的深闺梦里人。

    看着林秋远去的背影,许多少女都露出痴迷之sè。

    此时的林秋还不知道,等他再回到洛阳时,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会找上他。

    许多大家族及朝臣会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来向他推销自己的女儿。

    先前说到,蔡邕在林秋的黑甲骑兵赶到之前便在董卓军的护拥下慌忙向西而走。

    那名小军官之所以会这么做,是因为董卓曾特别交代过:要尽可能地保证蔡邕等安全抵达关中长安。

    但是马车的度终究比不上骑兵,耳听到身后的马蹄声越来越近,小军官心中大急。

    转头看了一眼拉车的两匹马,小军官灵机一动。

    连忙让马车停下来,在所有人惊诧的目光中,小军官让人将马车搭在马身上的绳辔给斩断了。

    小军官牵着两匹马来到马车旁,拱手对马车内道:“请蔡大人、小姐、夫人出车上马。”

    蔡邕有些拿不定主意,用询问了的目光看向自己的女儿蔡文姬。

    蔡文姬可不想去董卓的老巢长安。

    急切间,蔡文姬灵机一动,朝父亲使了个眼sè,然后自己双眼一闭假装昏了过去。

    蔡邕会意,于是对车外道:“我女儿受到惊吓昏过去了!现在移动不得!你们不要管我们,你们先走吧!”

    小军官闻言一急,当即便要等车查看究竟。

    恰在这时,蔡邕从车中掀帘而出。

    小军官连忙道:“蔡大人,咱们不能耽搁了!叛军的骑兵眼看就要到了!”

    蔡邕露出无可奈何的神情说道:“小女突然晕厥。

    老夫粗通医理,知道她这是惊吓过度所致。

    她此时不能被移动,否则将有xg命之虞!”

    小军官登时急得不行。

    不能移动!那该怎么办?难不成在这停下来治病!这不是找死吗!

    就在小军官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之时,手下的一名士兵突然惊慌地跑来禀报道:“队长,征北军就要到了!咱们快走吧!”

    仿佛印证这名士兵的话一般,整个大地已经能明显地感到震动了,而且雷鸣之声越来越迫在眉睫。

    不能再耽搁了,小军官立刻露出决断之sè。

    只见他朝蔡邕拱手一礼道:“蔡大人,既然如此我等就先走了。

    你自己保重!”,说完便忙不迭地一引马缰率领自己的二十几名士兵向西边狂奔而走。

    见董卓军终于离开了,蔡邕不禁松了一口气。

    董卓的骑兵前脚刚离开,林秋的黑甲骑兵就到了。

    看到路旁停着一辆卸下绳辔的马车,马车边还站着一个留着三缕长须的老头。

    骑兵迅将这辆马车和这个老头给围了起来。

    “通报姓名、官职。”

    ,一名黑甲骑兵在蔡邕面前按住马喝问道。

    “我是蔡邕,你们将军是谁?”,蔡邕连忙回答道。

    黑甲骑兵的面容立刻缓和下来,朝蔡邕抱拳道:“原来是左中郎大人。

    我们是征北将军麾下苍狼营骑兵。”

    蔡邕双眼一亮,很是激动地说道:“你们是征北将军麾下!你们打破虎牢汜水二关了?!”

    “将军用计一战而灭虎牢关十五万董卓主力。

    现在洛阳已经被我们接管。”

    ,在那名黑甲骑兵说到陈楚时,语气神情明显流露出狂热崇敬的神情。

    蔡邕很是吃了一惊,他现在非常激动,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言语来表达。

    马车内,装晕的蔡文姬已经坐了起来。

    车外的交谈她也听到了,她此时的心情有些复杂,很激动又很不屑。

    一旁的母亲看到她一会儿轻皱秀眉,一会儿又轻咬红唇。

    “文姬,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蔡母有些担心地问道。

    蔡文姬受了一惊,转头看见母亲正非常担忧地看着自己,连忙道:“没没,没什么。”

    正说话时,车外传来一阵动。

    “你是蔡邕蔡中郎,在下久仰大名了!”,车外传来一个非常俊朗的声音。

    “不敢不敢,林将军威震华夏!大汉中兴就全靠将军了!”,这是蔡邕的声音,可以听得出,此人此时很激动。

    是他!?蔡文姬的芳心突地一跳。

    现在蔡文姬的内心就放有十五个水桶七上八下的。

    蔡文姬很想看一看这位声名远扬的征北将军是什么样子的,但她又有些顾虑和担忧。

    平时不断地听到周围的人提起这个名字,不断地听到他纵横天下的战绩,这使蔡文姬对这个征北将军感到分外的好奇。

    但蔡文姬由于自小所受到的教育以及生活在儒林中的原因,她又对军人武事非常不屑一顾,在他看来,军人是粗鲁低俗的,他们既不会写诗做赋,也没有浪漫情怀,他们只会打打杀杀,

    只会破坏。

    就这样,蔡文姬在下意识中产生了对那个征北将军的好奇,但在理智观念中却又对那个征北将军非常鄙视。

    两种情绪在蔡文姬的脑海中交织翻腾,让蔡文姬分外痛苦。

    最后蔡文姬还是决定下车同那位威名赫赫的征北将军见见面。

    毕竟出于礼貌,她也应该去与对方见礼。

    可是当蔡文姬理好情绪款款走下马车之时,眼前只见万马奔腾,原来对方正好率领麾下离开继续向西去了。

    向西边眺望一眼,只隐隐约约看到一个模糊的背影。

    看到那个身着黑甲手执利刃隐没在黑暗中的背影,蔡文姬的心头突然升起一种莫名的情怀。

    在这一刻,蔡文姬突然感到了一种但当,感到了一种舍我其谁的气概。

    这种感情是她在与才子俊彦们吟诗作对时所不曾感受过的。

    骑兵们不断从蔡文姬面前经过,人人都情不自禁地将目光投到蔡文姬的身上。

    蔡文姬此时梳仙云横插一支金凤钗,身着淡绿sè宫装,这些只是衬托,再看那绝美的容颜、清丽脱俗的气质和婀娜的身姿,那样的美绝对是所有男人的杀手。

    有一名骑兵就是由于看得太过出神,战马转到山崖边停了下来他还不知道。

    要不是同伴及时将他拉回,还真不知道会不会出事。

    林秋给蔡邕留下了两百骑兵以做护卫。

    在离开时还特别交

    好看的电子书shubao2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