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给别人,成为所有人瞧不起的丫鬟、小妾、童养媳。
男孩是悲惨的,理论上他们在男权社会有种种例如多妻和做官的特权,实际上很多人到老都娶不上妻子,也没钱上学认几千年前就发明的文字。
女人是悲惨的,从早忙到晚,千依百顺,并不会妨碍丈夫和夫家将她们出卖。
男人也是悲惨的,种地的一年到头粮食还不够家人吃要去借高利贷,当兵的要靠老婆接客糊口,做小吏的既没有升官的指望也没有官府提供的薪水,做生意的要是遇上一个赤湖前县令般的角色也只有自缢……
然而,他们又是幸运的。
因为以上都是太平盛世的时候发生的事情。
西虏入侵的时候,男人和孩子直接杀死,女人抢走后一两银子一个卖掉。
东虏入侵的时候……楚河周围的人烟,已经被杀绝了。
“金樽美酒千人血,玉盘佳肴万姓膏。烛泪落时民泪落,歌声高处怨声高。”这是朝鲜古代名著《春香传》中身为暗行御史的主角所做的一首诗,抄这首诗是不能中状元做名士的,但是罗尔雅觉得,邵远山所许诺的东西,就像这首诗形容的一样,无一不浸满了百姓的血泪。
“我罗尔雅,怎么能把我个人的快乐和家庭幸福,建立在千千万万的劳苦大众的血泪之上呢?”
更何况……
她看了一眼韩梅璟,对方怎么看都像是一个乞丐,而不是那个酒楼上指点江山的贵公子,更想不出他曾经是冠带袍服的韩副使。
他不是百姓,不是皇家,不是女人,就算要牺牲,他也是排在很后面的。
他暂时还是很安全的。
但是,他来到了这里,冒着那么大的风险,背叛朝廷,背叛家族,抛弃官位,抛弃暂时还安全的家来这里,从衣食无忧的贵人沦为乞丐,只为了那一点点的从东丽人的手中挽救国家的希望。
有这样的人,国家就不会亡。
第一百一十八章共天下
更新时间2013-3-720:25:37字数:847
卫连城向朝廷报告,韩梅璟因为出天花不能出门也不能见人,他被推荐〖全本小说下载:〗代替做副使。
靠着韩梅璟的叔祖父兵部尚书力挺,卫连城花了足足三天才在激烈的宫斗中胜出,得到了这个来之不易的职位。
他的第一个谈判任务是……
和邵远山商量能不能用皇帝来抵偿两万两千匹应该交付给他的马。
听到这个任务后,卫连城一下子不知道是自己疯了,还是整个朝廷疯了。
把皇帝交出去?
卫连城无论如何也没法理解。
但是朝廷上那么多精英怎么可能一起疯了呢?
所以必定是卫连城本人疯了。
卫连城现在开始理解韩梅璟为什么要抛家跑路投贼了……
这种议和任务真不是人干的。
好在为了让卫连城不辜负自己的力挺,韩尚书决定亲自对卫连城做一番谈判指导。
他来得非常及时,卫连城已经被一连串的不合理刺激到发疯边缘了,他居然大着胆子问韩尚书,我们为什么不组织百姓抵抗,而是搜刮百姓喂肥他们?
韩尚书对此嗤之以鼻。
他用一句鼎鼎大名的,千年以后的人们也赞美、称颂、向往不已的名言“与士大夫治天下”以及这些人们从来不提的下半句“非与百姓治天下”做了回答。
那为什么又要把皇室也送出去呢?
他指点卫连城说——堂堂我大楚,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向来以富庶著称,怎么能吝惜几匹马不给友邦呢?连三万匹马都交不出,岂不让友邦笑话!
为了不让友邦笑话,先拿皇帝做个抵押。
还理解不了?
真是笨!
原以为我那梅璟侄孙已经够糊涂的了,想不到你比他还不如……罢罢,我再提点你一句吧,与两个人治天下好,还是与一个人治天下好?
当然,要是邵远山没有兵临城下的话,有个名为皇帝的橡皮图章对所有的烂事负责也不错,但是邵远山来了,而我们不可能击退他,所以——以大楚目前的财政状况是养不起两个主子的,那就势必要去掉一个浪费钱的……
为什么不可能击退他呢?
(从这句问话就可以知道卫连城确实快疯了)
你白痴么?大楚什么都没有,没有将军没有兵没有马没有装备没有后勤没有兵饷没有要塞没有机关枪没有原子弹没有歼星舰(马上连皇帝也没有了)这样一无所有的大楚怎么可能击退兵强马壮的邵远山?
卫连城不得不承认他说得对,大楚要击退邵远山看上去是那么地不可能。
第一百一十九章最强大的敌人
更新时间2013-3-720:26:25字数:1418
大楚真的不可能击退邵远山吗?
罗尔雅不这样认为。
大楚的土地(按可以生长作物的土地计算)、人口、财富、科技无不胜过邻居们百倍,东西虏贼连老人带婴儿加起来,还不到大楚军队的零头,他们的科技文化水平就更不用说了。
邵远山有两门炮,那还是从大楚那里抢来的。
他认字,也是从大楚抢来的老师教的。
这就是东丽的水平了。
至于西蔡的水平——那简直就是名符其实的菜——他们基本不认字,基本没工匠,基本没铁器,基本没有组织……他们连个像样的头都没有。
大楚的祖先们留下了庞大宜居的土地、丰富的物产、众多的人口(可以作为兵源)巨大的财富、高超的科技(火药和大炮)和悠久的文明(各种兵书、沙盘、地图、金鼓、相马经等等等等)给子孙们,但是这并不妨碍大楚的大臣们代表子孙们说,大楚之所以会被打得那么惨,跟他们无关,都怪祖宗没有留下好遗产。
真的没有留下好遗产么?
如果说大楚的贫苦百姓生活悲惨,那么东丽、西蔡的人们生活得也绝不轻松。
西蔡的情况,可以参考成吉思汗的青少年生活。
这位四海的征服者,是一个部落酋长的儿子,按说,他是一个有部属的贵族,不是罗二丫那样的穷苦女孩,但是他的青少年生活是怎样的呢?
他的母亲,出嫁不久就被人从丈夫怀里永远地抢走,一年后生下了铁木真。
铁木真还是个儿童的时候,他的父亲在参加宴会的时候被敌对部落的人毒死,铁木真从此成了饱受欺凌的孤儿。
孤儿寡妇被族里人欺负,虽然是酋长的寡妇和继承人,但是祭品没他们的份,部众和牲畜也都被带走,少年铁木真必须和兄弟们一起打猎捕鱼维持生计,这个曾经被他父亲说过怕狗的男孩为了一件猎物火并了异母兄弟。
他艰难地长大成丨人,新婚妻子又被人抢走,他的长子从此背上了血统不明的污名……
这个四海征服者,曾经要靠捕捉老鼠果腹,曾经在这种时候还被人偷走仅有的几匹马,曾经被敌人抓住关进笼子……
这就是一个贵族,一个酋长继承人在浪漫的草原上的生活。
不是一个穷人家的小女孩的生活。
要是照四海征服者的经历来写罗二丫的生活……作者早就被砖头砸跑了……
如果说大楚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民不告官不管民告了官要狠狠捞一笔的话,西蔡东丽那就是没有王法的世界。
如果说大楚的烂泥路糟糕透顶,西蔡东丽就根本没有路。
如果说大楚的祖宗们没有留下什么好遗产……西蔡东丽连他们的祖宗是谁都……
当然,大楚的大臣们认为他们之所以一败涂地,都怪祖宗们没有留下好遗产,或者留下的遗产是假货这种想法,罗尔雅前世就见得很多了。
罗尔雅的前世看过一部纪录片,纪录片的开头说,上个世纪初的时候,也有一股思潮,认为祖宗的史书是谎言,祖宗的文明是虚假的,商朝只是神话传说,是谎言,要废弃本族的文字,本族虚假的文明,全盘接受别人家的文明,然后……
殷墟出土了。
上千斤的精美的青铜祭祀礼器,成千上万的可以和史书对证的甲骨文……
彷佛是对质疑的回应一般:看,你们的祖宗并不是野蛮人,他们的的确确创造了一脉相承几千年的辉煌文明。
当然,博物馆里陈列着的与史书可以对照的文物,并不妨碍有名的导演说,中华文明是虚假的,史书是编造的,文物是不存在的,史书里的英雄是小人是精神病,日本才有好东西,古装片里的道具就要学日本……
所以,尽管大楚的水平,和邻居们相差的如此悬殊,大楚理论上绑起两只手一只脚都能把邻居们抡翻而现实是大楚被几个邻居轮着欺负,但是这都怪祖宗没留下好遗产,不怪忙于宫斗宅斗并把所有资源都用于宫斗宅斗而不是分一点救济百姓整顿军备的大楚精英们。
在军事白痴罗尔雅看来,大楚最强大的敌人,不是别人,正是大楚自己。
第一百二十章止戈唯武
更新时间2013-3-920:54:44字数:1035
仁慈的邵远山同意用皇帝和其他四足动物抵偿两万两千匹马。
大楚与东丽的和议又大大地跨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为了庆祝这一步,朝廷上下官员都升官发奖金。
卫连城也得到了加恩赦免。
在整个朝廷的庆贺狂欢中,只有卫连城陪伴着皇帝到了东丽兵营,然后,他把自己的官服印信和辞职信交给随从带回。
他不回楚京了。
他的家已经没了,家人也没了,他回去做什么?去陪伴一堆太湖石么?
一个朝廷的臣子,最后陪伴皇帝留在东丽兵营的只有一个罪臣卫连城。
东丽给这个皇帝准备了一间小黑屋。
到晚上都没有送饭。
卫连城不得不出去求人给他和皇帝一碗饭,出去的时候遇到了陶立雪。
陶立雪因为在组织兵营里的妇女干洗刷做饭等方面表现得极有才能——她有之前在赤湖照顾被俘妇女和经管卫生院的经验,这年头普通妇女愚昧无知,有身份的妇人都关在深深内院,整个大楚怕是也找不出比她更有公益活动组织经验,更善于同时和上层下层妇女打交道还能组织她们劳动的女人了——所以俨然已经是个管理后勤工作的小头目了。
所以她的活动范围也就扩大了一些。
所以她遇到了卫连城。
在知道对方的近况后,他们两人都对对方表示了深深的鄙视。
卫连城觉得像陶立雪这样一个一看就是好人家小姐出身的女子,之前跟着罗尔雅胡混也就罢了,现在怎么主动跑到敌营溜达还帮东丽做事了?
知道陶立雪并不是帮罗尔雅来议和之后,他后悔与韩梅璟说那番话了。
陶立雪也对卫连城表示了深深的鄙视,国家残破,他这个所谓的议和副使所谓的议和,不就是帮着东丽俘虏大楚的女子和大楚皇帝么?
卫连城说,大楚的祖宗没有留下好遗产,无钱无兵无粮饷,除了让皇帝修文德以服远夷——哦现在是近夷——还有什么办法呢?
陶立雪认为办法不是让皇帝修文德。
她记得罗尔雅曾经转述过的一段汉书上的话:“夫兵固凶器,明主之所重出也,然自五帝、三王禁暴止乱,非兵,未之闻也。”(武力不能随意使用,但是从三皇五帝以来没听说可以不用武力维持和平的)
没有武力做后盾,谁会真心与你和谈?
开战的借口,没有也可以随时制造。
不放一枪放弃东北后,沦陷的就是华北。
诺门罕和张鼓峰的失败,使小鬼子放弃了北上的计划。
在南京肆无忌惮地玩杀人比赛的武士道,在西伯利亚就被穿越了,知道和平的宝贵了么?
不是,是因为号称日军精锐的关东军,欺负半封建半殖民地缺乏重工业也就缺乏军火工业的中国绰绰有余,但在苏联的装甲兵团面前却不堪一击。
中国的游击队,连一把驳壳枪都很宝贵,就是有机枪也没子弹,而苏联的游击队,有两架机关枪还有后方空投的火药等补给。
两颗原子弹,结束了世界大战。
止戈为武,止戈唯武。
第一百二十一章皇帝
更新时间2013-3-920:55:18字数:1133
邵远山刚接到送交皇帝的文书时也大大吃了一惊,他要的是能驮东西驮人的马,不是一个啥也干不了的皇帝。
啥也干不了,不错,他连自己的大臣都摆不平。
准确地说,他的大臣们摆平了他,为了他们的荣华富贵牺牲了他和他的家人。
他人还没死,他的大臣们已经不管他的死活了。
他们正忙着向新主子献媚。
他们送来的赞美称颂的文书让邵远山一时也有了误入疯人院的感想。
不过也只是一时而已,他同意接收皇帝——反正议和文书上说,皇帝吃得很少而且可以全素,衣服都是打补丁的,总而言之,养他不会比养只兔子更费钱。
虽然他觉得还不如送个写了皇帝两字的木像过来更加省钱,需要的时候还可以劈了做柴烧,但是……
现在是攻城的好时机,这时候可不能打草惊蛇。
他向楚京再三索要银两、女子、马匹和各种物资,不光是为了满足自己和下属的贪欲,也是以此打击楚京的抵抗。
罗马人在对付迦太基的时候也一再以和议为名要求迦太基交出舰队和其他军事物资。
等到擅长海战的迦太基交出了舰队,就是迦太基女子都把头发剪了做弓弦,又抵得上甚么!
建立一支像样的军队需要无数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毁灭却不需要那么麻烦。
围城是最容易使城内守军同仇敌忾激发潜力的,城墙、护城河又是专门为了战斗设计的,所以孙子说攻心为上野战为中攻城最下,而邵远山所做的正是攻心。
他的本部可不能浪费在填护城河上。
所以,他接收了皇帝,然后随便找了间小黑屋关了进去,至于陪他来的那个卫连城他连看守的人都没派。
也没有想过给他们送饭。
反正皇帝的死活对大局的影响已经不大了——其实大楚就算送一个写着皇帝两字的木像也是一样的,邵远山觉得,大楚的皇帝和木像没两样。
据说,现任大楚皇帝有两个极好的优点:省钱和不杀大臣。
一个木像或者神主也可以——准确地说更可以——完美地做到这点。
再省钱的人也要吃要喝要睡妃子,一个木像完全不需要这些,而且还没有需要立后嗣的烦恼,可以说是大楚大臣们心里完美的皇帝了。
陶立雪过去也认为,当今的皇帝又节俭又不杀大臣,是完美的英主,朝政一塌糊涂都是j臣胡做。
但是她现在不这样想了。
一个皇帝,或者说,一个政府首脑,应该要做到什么呢?
不是一味的节俭和优待大臣,而是……驱逐外敌,维持秩序,修建公共工程,公平收税降低金融利率从而减轻人民负担,发展农业和工商业……总之,就是保卫领土管理人民,就是……罗尔雅在赤湖干的那些。
陶立雪心里不由得把皇帝和罗尔雅比较了一下。
这个念头她过去是不可能有的,而现在她居然觉得不坏。
反正罗尔雅已经是个反贼了,反正……就是罗尔雅不造反,她陶立雪也早犯了凌迟之罪了,三百六十五刀,又不会加一刀。
她没有再和卫连城争论皇帝该不该修文德的问题,她要继续趁着给东丽军队管后勤的机会,去拉拢军队里面那些不得志的原大楚军队人士。
听说,他们中很有一些对九天罗玄女深信不疑的。
第一百二十二章只因有你
更新时间2013-3-1120:52:33字数:864
两天后,陶立雪从井里捞起了一个金枝玉叶。
抚宁长公主。
在她昏迷不醒的时候,陶立雪从别人那里打听到了她的故事。
抚宁长公主是当今皇帝的幼妹,从小深得宠爱,长大后被嫁给了年轻俊美的状元郎。
生为公主,嫁状元郎,可说是所有女人梦寐以求的吧。
但是接下来抚宁长公主遇到的,是一个连着一个的噩梦。
娶了公主的状元因为和皇家结了亲,也就被视作了皇家的一份子,不能再做清流名士,仕途不顺,他既不敢得罪大臣们,又不敢去前线挣功,于是将自己不能飞速升迁的苦恼,一股脑儿倾倒在妻子头上。
这不是说他就敢打骂公主。
他娶了很多妾,带着他们在公主面前招摇过市。
公主不是对宅斗生活如鱼得水的穿越女,她被刺激得小产。
娶妾是男人的权力,男权是这个社会的基石,贵为皇帝,也只能处罚那些“得罪”公主的小妾,却不能给公主换一个丈夫。
公主也是女人,必须遵守妇道。
已经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
贵为长公主也一样。
所以她甚至不能在娘家长住,大臣们纷纷上书说这样不行,她必须回婆家伺候丈夫和公婆,太后也说,已经出嫁的公主怎能一直住在娘家?
于是她再次小产,这次是被殴打导致的。
但是她还是不能离婚,妇道不容许女人离开丈夫,天家女子要为天下女子做表率。
丈夫死后,她必须在如花的年龄清心寡欲,任劳任怨地伺候从来就看不惯她的公婆,一直到很久很久以后入土。
大臣和皇帝都说,这就是妇道,这就是天理。
她的一生原本应该是这样的。
但是东丽打过来了。
和东丽谈和的条件是献出公主们。
于是她就这样被送到了兵营当一名军妓,从一个男人手里转到另外一个男人手里,大臣和皇帝都写诗赞美她的军妓生活,没人再谈论妇道。
于是,她投了井。
听到这些故事后,陶立雪苦苦思索了很久,直到抚宁长公主苏醒。
公主醒来后,问陶立雪,这世界如此虚假,为何不让她回归真实的死亡?
陶立雪回答说,世界也许是虚假的,但你自己呢?
如果你自己不是虚假的,怎么会因为这个世界的虚假而痛苦?
如果你自己不是虚假的,那么这个世界,就有那么小小的一点点,不是虚假的。
从你自己开始,让这个世界不再虚假。
这怎么可能呢?
没有试过,怎么能说不可能呢?
只要有希望,就有明天。
第一百二十三章新帝
更新时间2013-3-1321:20:08字数:1136
邵远山的攻城计划比他想象得还要来得顺利。
他的先头部队没有遇到任何阻拦。
因为在和谈前景看起来一片光明的情况下,守城部队已经被大臣们瓜分去给他们修房子、摆摊、淘厕所……了。
既然虏贼一直都这么仁慈地没有攻城,精于计算的大臣们很快就发现每天给无所事事的守城部队发两顿粥汤是大楚财政负担不起的损失,这个缺口必须尽快弥补——弥补的方式就是让他们去给自己家干活,这样不但可以不花钱,还能赚钱!
所以邵远山的攻城部队登城的时候没有遇到任何拦阻。
当大臣们得知邵远山部队已经入城后,也没有多少惊惶,他们很有把握地捧出了劝进表,恭迎邵远山登基称帝。
邵远山对于当大楚皇帝一点儿兴趣都没有。
任何一个还算正常的男人都不会对当兔子有什么兴趣的!
所以,他指定刘尚书当大楚皇帝,然后微微一笑,要求新皇帝登基,多修文德,遵循阴阳调和的天理——也就是说,马上把自家那些年轻貌美的丫鬟婢女家妓小姐表小姐小妾老婆都拿出来慰劳他的攻城部队。
这番话引经据典,辞藻优美,凭邵远山肚里的那点墨水是不可能写出来的,正是他抄袭剽窃的刘尚书之前劝皇帝不要贪色,要把宫女分给为国劳苦的大臣们的一篇上书。
现在他自己做了皇帝了,怎么能为几亩土地,几头牛羊,几两白银,几个卑贱的女子,干扰了阴阳调和的天理,危害社稷,做全天下的罪人呢?
所以,他必须尽快同意调和阴阳,最好马上。
邵远山不高兴久等,他的部下可不是大楚的那些贱民士兵。
虽然攻城部队没有遇到多少麻烦,但是事先许诺的酬劳是不能赖的,当然,酬劳不会出自邵远山的口袋。
他的手下们早就等得不耐烦了,还没等新皇帝答应,就一股脑儿冲进刘家大宅,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哦不,调和阴阳去了。
新帝半夜回到寝宫,捶着龙床,哭骂了半日。
当然,他半个字也不敢骂邵远山。
邵远山有很多手下,这些手下还有刀子。
很锋利的刀子。
而且,邵远山曾经说过,做尚书的人,不止他姓刘的一个,也就是说,如果他表现得让邵远山有任何不满……
楚京城破那日,他就已经不是大臣,而是一个已经亡了国的亡国奴了。
他已经失去了和邵远山谈条件的权利了。
没有国家的人,是没有卖国的资格的。
既然他连卖国的资格都没有了,怎么还敢对邵远山表示不满呢?
所以他大骂那些女子。
这些女人,怎么这么不知道廉耻呢!
怎么不肯替他守节呢!
哭完后,他咬牙切齿地准备修史修书,要从史书到演义戏曲,统统要咒骂不守节不知廉耻的女人们,正是她们,危害了大楚的江山社稷,把好好的江山,糟蹋成了这副德行!
都是因为这些女人不肯守节的缘故!
以后一定要加强对女人们的守节教育!
他虽然打不过东丽,但是欺负女人还是在行的,就像那些管不住男人的正室,欺负小妾丫鬟那么在行。
第一百二十四章举秀才不知书
更新时间2013-3-1321:20:44字数:1244
得知楚京无血开城的消息,陶立雪一点儿也不惊讶。
虽然之前她对军事那就是完全的门外汉,比罗尔雅还白的白白——如果说罗尔雅只认得航母,那陶立雪就是连航母是啥样都不知道而且不能理解——让一个古代女人理解航母是怎样一回事确实困难。
但是这些日子耳濡目染,她已经对大楚的帝国精英、国家栋梁都是些什么货色,心里有底了。
比如,上次她问抚宁公主,皇帝、大臣怎么能同意把她们送到东丽兵营的时候,公主回答,大臣都说昭君出塞的屈辱,自古有之,戏文小曲上都唱的,汉元帝都晓得游牧人的滛威不能抵挡,要以国家社稷为重,不能舍不得几个女子……
陶立雪大讶道,难道大臣们没看过汉书么?
在罗尔雅当监生前住在赤湖的那几年,她曾经和陶立雪一起教导林小荷《史记》与《汉书》。
在陶立雪准备给林小荷读烈女故事被她阻止后。
那《史记》还有谤书的嫌疑,《汉书》可是官修正史,被烈女故事称赞的班昭也曾经参与编写的,想必没啥问题。
所以陶立雪一来为了给林小荷讲课,二来也为了打发漫长无聊的时光,把《汉书》看了不少篇章。
汉书上,可是明明白白地写了,两单于为获取汉朝的支持,争相送儿子到汉朝,呼韩邪更是亲自到长安朝拜称臣,汉朝将另一单于“虽远必诛”后,将良家子——而不是一直以来用于和亲的宗室女——赐予呼韩邪为阏氏。
哪里来的迫于匈奴滛威啊!
也无怪她疑惑,各种戏文小曲上,那农耕民族种田人,都是一副小白兔模样,那游牧民族,总是照例的穷凶极恶,任谁看熟了这些,都想不到小白兔能给一个穷凶极恶配个丫鬟当正室……
在他们不了解另外一个穷凶极恶的脑袋正挂在小白兔家当装饰的时候。
怎么能了解到呢?
戏文上都是那样的啊,正史那么枯燥的东西……当然没有汉元帝和王昭君深深相爱迫于匈奴滛威分手来得那么狗血好看还能当典故教训皇帝啊!
但是一般人也就罢了,大臣们不可能没看过啊!
哦,就是他们看过了,汉元帝被迫献出王昭君,和被视为懦弱无能的汉元帝时代曾经诛杀过一个单于,将他的首级悬挂在长安恐吓蛮夷,哪个用来做例子能说服皇帝安分守己,乖乖地献出子女玉帛呢?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就像司马光作为资治通鉴的编写人,肯定读过蒙恬卫青北驱匈奴的历史,也知道李靖等人如何大破突厥,但这不妨碍他上书说游牧民族骑射为业,不是整天种田的农耕民族可以抵挡的,只要一打,农耕必败无疑!
谁叫他的政敌王安石搞的新政要练兵对敌呢?
那农耕的本国就一定打不过游牧的敌国。
甭管历史上是咋样的。
甭管原版历史是怎样的,反正话语权在这些大臣手里,他们有很多为他们效劳的笔杆子,连太阳都可以写成方的,连虏贼都可以写成仁慈的,连罗尔雅都可以写成危害社稷的……
虽然罗尔雅就是现在造反也赶不上危害社稷了。
因为社稷已经没了。
当然,这怪天时(该死的灾害天气)怪地利(大楚的土地就是养不出马)怪祖宗(祖宗没留下好遗产)怪女人(女人要是守节规矩的话……)就是不怪他们自己。
天时地利人和祖宗都有错,只有他们没错。
第一百二十五章节与义
更新时间2013-3-1522:00:56字数:1387
新帝就是这样想的,他已经下令,要编写刻印新的烈女故事集,像丈夫抛家后妻子卖笑奉养公婆,家道丰足后丈夫归家妻子自缢这种故事都不够节烈标准,够标准的必须是那种宁愿自己被盛到碗里去也不能让手叫别的男人摸一下的烈女。
不得不说新标准太严格了,严格到即使大楚国的精英们短时间内绞尽脑汁都凑不够一本集子。
“哎,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啊,要是在那淳朴的古时,严格遵守妇道的女人想必要多少有多少吧,”新帝在心里感叹:“想那秦皇汉武的时候,断然不会有胆敢不守妇道的女子,就是有,也定然早早杀却了,要是朕在那时候做皇上,那该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
当然,秦始皇的娘给始皇帝陛下找了三个爹,汉武帝的老妈还没办离婚手续就又嫁了高富帅太子这种事情,还是不要说出来搅了新帝的希望吧——古时候的女人就个个遵守他的妇道的希望。
当新帝忙着编写新烈女故事集的时候,其他人也没闲着。
废帝已经以他的优良表现,赢得了东丽看守的一致称赞,要往东就往东,要往西就往西,要坐原地不动就画地为牢,要写诗赞美自己女儿妹妹的军妓生涯就写诗赞美,而且还写得对仗工整用词华美,不是含怨讥讽之作,比那些经常偷懒耍滑想办法逃跑的民夫和上吊投井自杀的妇女们乖多了。
而且居然可以不管饭!
当然废帝吃得再少再素也是要吃饭的,这都多亏了卫连城有先前流浪做俘虏的经验,知道金钱的宝贵,还带了些细软,可以跟看守们换粮食。
于是废帝就以他的良好表现成为了东丽俘虏营里的模范俘虏。
大楚精英们多年的帝王教育,没教育出一个有始有终的明君,倒是教育出了一个模范俘虏。
也许,这是因为他过去做皇帝的时候,跟现在做俘虏的时候,差得也不太多吧。
同时,陶立雪已经在计划如何帮助这些被送到东丽兵营的可怜女子。
抚宁长公主因为有长公主这个身份,跟扮成骑兵老婆的民女陶立雪不同,她被视为高级女俘,所以东丽大将的酒会上,也常常叫她去陪酒。
城破之前,东丽人还有顾忌,在酒会上多是饮酒作乐,或是恐吓大楚使者,不太提到军国之事。
但是现在楚京已破,大楚看上去是那么没有丝毫还手之力,他们的顾忌便少了许多,而且邵远山在楚京里掌控大楚朝廷,离得远了,对他们的控制也就不可能那么严。
于是,抚宁长公主便听到一个消息,邵远山准备把从楚京夺来的女子财帛,送往关外。
陶立雪听到这个消息,觉得不能再拖延了,她打发一个骑兵回赤湖搬救兵。
陶立雪自己没走。
一个单独的,知道东丽兵营几句口令的骑兵走在道上,东丽人就是看到,也会以为是出来放马做杂事的,不会太过注意。
但要是马背上驮着一个妇女离开东丽兵营……
想像罗尔雅那样扮成男人也不行,陶立雪有耳洞还是一双小脚,又不通骑术,怎么也扮不成男人。
于是,她留下来联络那些妇女,商量逃跑的办法。
逃跑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尤其她们都是女人。
尤其她们还都是裹了小脚的女人。
就是罗尔雅真能击退邵远山,带了这么多女人走路也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她们不是那些低贱的大脚军妇。
于是陶立雪决定放脚。
抚宁长公主也带头放了脚。
其实,她们都已经是成年女子,她们的脚已经残废,就是放了,也恢复不了。
但是,那些被掳来的少年女子……她们如果放脚的话,逃生的希望,就大了很多。
当众解开裹脚布在大楚是难以想象的伤风败俗之事,而且为的还不是男人能够得到皮肉钱而是一群已经沦为下贱的少女和女童多一点点逃离这黑暗地狱重新做人的可能,所以,抚宁长公主和陶立雪的放脚故事,注定永远不可能进入大楚精英们称赞和编写的妇道故事集。
第一百二十六章神兵天降
更新时间2013-3-1522:01:48字数:1322
邵远山没有注意到这些女俘虏的异动。
毕竟,男人们都显得那么温顺听话。
在他面前比那些遵守妇道的女人更听话——废帝在乖乖地做俘虏,新帝在乖乖地做傀儡。
所以这些比遵守妇道的女人更听话的男人们的那些遵守妇道的妻子女儿们能有啥异动呢?
就连原来那些飞扬跋扈开口我就是真理的大臣们也显得无比温顺听话——他们每个都知道了新帝的遭遇。
原来,大楚建立的时候,那位深知“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的人曾经精心地设计了一套平衡机构:重文抑武,形成文官鄙视武将的风气,同时又打着优待有功之人的名义,规定有功武将考低级文官的考试要特别简便,这样稍微聪明一点的人都会选择当文官或者武将转文官,武将的队伍被这样一再淘汰后就会充斥着地道的蠢货,那些连篇小学生作文都写不出来的蠢货们就是造反也不可能成功,清高的文官手里没兵,跟有兵的武将又素来不和也造不了反,于是大楚江山就可以万万年了。
这个人没有想到的一点是,他的子孙是从文官那里而不是父辈那里接受的教育,他们都觉得文官的高贵是天赐的而不是宫斗设计出来的。
他更没有想到的一点就是,这些高贵的文官和愚蠢的武将相配合,能干出军事白中的军事白罗尔雅都干不出来的事情——比如不但不给士兵发饷还不给饭吃。
军事白中的军事白罗尔雅虽然对军事各种不通,士兵要吃饭还是知道的,外族要抵御是知道的,打仗的时候也知道要亲临战场而不是觉得自己是诸葛张良转世可以决胜千里之外。
而且她还真去战场了。
所以她就取得了大楚的精英名将们都无法取得的战绩。
所以她就成为了邵远山最忌惮的对手,邵远山也因此开出了不管对新帝还是对废帝都从没有开出过的优厚条件。
但是罗尔雅的行动还是大大出乎了邵远山的预料。
“他(她)已经率部渡过楚河?!”
邵远山目瞪口呆地看着战报,他简直不敢相信,又不敢不相信。
他不是已经命令把楚河大桥拆了么,他不是已经命令把周围的所有船只都烧毁了么,他不是命令把周围所有可能帮到罗尔雅的人都杀了么?
派去执行的,不是最为忠心最久经考验向来最一丝不苟执行命令的下属么?
为什么罗尔雅还是这么快就渡过了楚河?
他(她)就是自己会飞,会一苇渡江,那难道还能五鬼隔空搬运法,把部队都搬运过波涛滚滚的楚河?
从来只听说五鬼搬运法能搬运财宝,没听说过还能搬运部队,就是真九天玄女也不能——轩辕黄帝被困迷雾也要靠指南车指示方向,不能直接把部队搬运出迷雾啊!
这个答案其实很简单。
罗尔雅部是蹚水过的楚河。
就像韩梅璟当初到赤湖那样蹚水过来的一样。
远离渡口的地方日积月累有了一处浅滩,下清省连闹了几年旱灾又削减了水量——如果邵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