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大唐风色

大唐风色第41部分阅读

    他的副会长职务,史胖子完全傻了,脸上青一阵红一阵,事前他并没有得到丝毫的消息。段天德和周百淘倒无所谓,两人平日里根本就不参与南城商会的运作,只不过由于是南城最大的商人,这才被李少天安了一个副会长的职务,以壮门面。

    李少天特意宣布了南城商会的一条新规章,从五月一日起,南城商会实行自愿加入,自主退出的原则,而且明确列为南城商会所制定规章的第一条,显眼醒目。

    襄州原本没有商会,商人们倚仗着不同的势力经营着生意,当南城商会出现后,也许是被这个新型的组织所吸引,襄州城里相继出现了三个大型商会团体,分别是有着将军府背景的“襄州商会”,有着王爷府背景的“天一商会”和有着天狼左军背景的“襄汉商会”。

    跟由襄州南城中小商人组成、生意层面只不过局限于襄州城的南城商会相比,这三个商会的成员完全由襄荆地区的大中商人组成,实力雄厚,垄断了襄荆地区的货物流通,把持着襄荆的商圈,生意遍布襄荆各地乃至全国。当李少天宣布可以自由退出南城商会后,段天德便退会加入了襄州商会,而周百淘也退会加入了天一商会。网

    三大商会对在襄州城里小打小闹的南城商会是不屑一顾,即使李少天再怎么厉害,但生意就是生意,讲究的是人脉和经验。南城商会要是在襄州城安分守己、赚些蝇头小利还好,如果它敢轻举妄动,妄想掀起什么风浪,必然会受到三大商会的联合打压。

    货物的流通和定价掌握在大商人的手里,大商人从中赚取着丰厚的利润,而中小商人所做的只能是替其销售货物,赚点小利。在李少天看来,大商人好比供货商,而且还是垄断型供货商,中小商人就是销售商,商品的主导权都在大商人的手中,中小商人很是被动,也就是由中小商人组成的南城商会很被动。因此,他必须要想办法打通一条属于自己的商路,开辟出一条新的货源。

    别小看这些零零碎碎的中小商人,一旦他们联合起来,将彻底卡断大商人的货物流通渠道。可关键是,在现实中这些中小商人是绝对不可能,也没有胆量联合起来抵制有着深厚背景的大商人的,除非他们背后也站着一个强力人物,例如,赵汉的女婿、新军统领――李少天。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李少天宣布南城商会扩编后,襄州城的中小商人,尤其是小商人,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纷纷按照相关的要求,将自己的产业状况列出后向秦雨凝递交了申请,希望受到南城商会的庇护。

    史胖子脸色铁青,失魂落魄地离开了李府,他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回到的家里。一旦离开了李少天的支持,他就什么都不是了,虽说他已经在襄州狠狠地赚了一笔,可是面对着即将到来的巨大权势的诱惑,他又怎么舍得离开呢?直到这个时候,他才忽然发现自己轻视了年纪轻轻的李少天。

    这段时间来,李少天对史胖子的表现是极为不满,这家伙不仅在李少天与其共同经营的生意中伪造帐目、中饱私囊,更是在南城商会里拉帮结派,大肆收取贿赂。李少天其实十分欣赏史胖子,史胖子除了贪财外,能力还是相当出色的,年前促销活动的货源都是他联系的,将价格压得非常低,谈判很有一手。

    怎么说史胖子也算和他共过患难,李少天不想放弃这个颇有商业头脑、但却异常贪婪的人才,因此决定小惩大戒,敲打一下他,看来这个家伙还没有明白自己在年三十晚上他对尚必明说过的那番左肩右臂的言论。

    三天后的一个下午,当李少天将王立山等人召集在府上商议新兵招募的事情时,史胖子抱着一个长方形的盒子,局促不安地坐在客厅里等待着,心中七上八下,不停地喝着茶水,然后就是频繁地上茅厕。

    议事一直持续到晚上,李少天留王立山和史胖子等人吃晚饭。饭桌上,相对于王立山等人的无拘无束,史胖子则心不在焉地陪着干笑,不时地偷窥着李少天,想从他的脸上看出一些蛛丝马迹,以寻求相应的对策。

    可惜,李少天与往常一样,与众人谈笑风生,还跟史胖子开了几个小玩笑,令史胖子心中更加的忐忑,摸不清他的意图。

    晚饭后,王立山等人告辞离去,史胖子惴惴不安地抱着他怀里的那个小盒子随着李少天进了书房。

    “李兄弟,我对不住你。”

    等李少天在书桌后坐下,史胖子快步走上前,将那个盒子放在他面前的桌子上,啪一声打开,一脸的惭愧,“我一时被猪油蒙了心,这才做下了那糊涂的事情,这里面一共是三十万两的银票和珠宝,都是我昧下的钱。”

    李少天闻言双手抱胸,也不说话,只是笑眯眯地盯着史胖子。史胖子不知道李少天这是何意,尴尬地站在那里,也不敢跟李少天对视,低着头,不停地擦着额头的汗水。

    “这些算是你的酬劳!”

    一抬手,关上了盒盖,李少天将盒子推向史胖子。

    “这……这怎么可以!”

    史胖子吃了一惊,以为李少天在说反话,于是连忙双手将盒子又推了回去,一脸的讪笑。

    “年三十的晚上我曾拜尚先生为我的左肩,现在我想问史大哥可否为我的右臂,协助雨凝掌控好南城商会。俗话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难道就史大哥仅仅在意着眼前这区区的几十万两银子?难道史大哥就没有想过在商场上呼风唤雨、叱咤风云?难道史大哥就不想在商界上名留青史,让后世商辈敬仰?难道史大哥就不想成为大唐第一商贾?”

    李少天的脸色严肃了起来,双目如矩,紧紧盯着史胖子,一连进行了四个反问,声音抑扬顿挫,颇具感染力。

    “大唐第一商贾?”

    史胖子惊讶地望着李少天,他万万没有想到李少天会说出这种话来,大唐第一商贾,那是多少商人梦寐以求的名号。可是,这可能吗?大唐如今四分五裂,军阀割据,如若成为大唐第一商贾,首先就必须扫荡大唐境内的各股割据势力……

    “难道他想成为皇帝?”

    猛然,一个可怕的念头出现在史胖子的脑海中,他望着面如止水的李少天,瞳孔骤然收缩,心中震惊不已。

    “在交易中,任何投资都带有风险,风险越大,它所带来的利润也就越可观,史大哥一定明白这个道理。既然如此,史大哥愿不愿意跟小弟一起打拼,开拓出一片新的天地来?”

    微微一笑,李少天站起身来,友好地向史胖子伸出了右手。他哪里能料到史胖子会浮想联翩,误认为他有着图霸天下的野心,这就是言者无心,听者有意了。

    由于处于政治资本、军事资本和经济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李少天现在最缺乏的就是人才,尤其是信的过的心腹,跟他有些共同经济利益基础的史胖子正好符合这两个条件,所以他才抛出了大唐第一商贾的诱饵,想将史胖子彻底拉上自己的贼船。

    至于是否图霸天下,李少天倒是从来就没想过,他现在整天谋划着怎样脱离赵汉的威胁和控制,哪里有闲暇顾及其它,保命要紧呀。

    李少天并非空口白牙地糊弄史胖子,他现在贵为将军府的姑爷,又即将手握重兵,将来必定前程似锦。再说了,近半年来史胖子在南城商会过得是异常的舒心,异常的快活,舒舒服服地享受着权势带来的特殊待遇,李少天就不相信他真能狠下心来舍得目前的这一切。说白了吧,李少天之所以现在才敲打史胖子,目的就是让他充分享受到权势的快感。

    不说别的,在襄州城里,有哪家商铺不知道南城的“史二爷”,就连“襄州商会”、“天一商会”和“襄汉商会”的那些巨商大贾见了他也得客客气气地称一声史老板。原因很简单,这就是身份的对等,虽然南城商会并不被那三大商会放在眼里,但史胖子代表的是李少天,如果不给史胖子面子就是不给李少天面子,而不给李少天面子就是不给将军府二小姐和三小姐面子,不给二小姐和三小姐面子,恐怕他也就活到头了!

    第四十三章未雨绸缪(3)

    三天来,史胖子是坐立不安,在一种患得患失、犹豫不决的心态中倍受煎熬,他无法想象如果四个副会长没有他会发生什么事情,恐怕不止是门庭冷落这么简单,估计到时候他就成了瘟神,大家无不避而远之。-==网==-

    离开襄州城倒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他也算是大捞了一笔。可是,别的地方还能带给他这样的风光日子吗?半年下来,史胖子现在对权势已经是欲罢不能了,那种从高空中坠落下来的巨大落差并不是每个曾经拥有过权势的人都能安然承受的。又如吸食鸦片,一旦上了瘾,怎可能轻易就能舍弃那中在梦幻中飘飘欲仙的美妙感觉?

    “李兄弟的一席话使得史某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如果李兄弟不嫌弃,史某愿为李兄弟的马前卒,绝无二心,否则天打雷劈,断子绝孙!”

    史胖子清楚,李少天这是在诚心拉他一把,已经相当厚道了,算是仁至义尽,如果遇上别人,知道自己被他黑了这么多银子,到时候他不死也得脱层皮。须臾之间,史胖子就作出了决定,所谓富贵险中求,他决定赌上一赌,于是双手一抱拳,冲着李少天躬身行礼,宏声发着毒誓。

    李少天走上前笑着扶起了躬身的史胖子,拍了拍他的肩头后,交给他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三个人名,让他与这三人多亲近亲近。史胖子认识这三个人,他们分别是东城、西城和北城的商人,心中不由得惊出一身冷汗,看来李少天已经想好了四个副会长的人选,之所以留着南城的,估计就是等着自己登门。

    自此以后,史胖子再也不敢小觑李少天,打心底里对他产生了一份敬畏,。

    与此同时,经过数千名工匠和万余名民夫的日夜赶工,历时近三个月,新军军营于五月四日竣工。营房红砖绿瓦,排列整齐,新奇的布局令人耳目一新。

    赵汉于五月五日正式向襄荆地区发出了征兵令,在襄州、房州、均州、随州和邓州的州城和下属的数十个县里设立了招兵点。

    果然如李少天所料,为了保存实力,镇兵四大营里送来的无不是老弱残兵,经过年龄和体格的两轮筛选,一万五千名镇兵只剩下了一千余人,这一千人差不多都来自随州大营,是顾天威的部下,看来还是顾家比较疼李少天这个表姑爷,想助他一臂之力。

    李少天并没有亏待那些被淘汰的镇兵,每人发了十两银子的安家钱,令那些老弱残兵感激不已,纷纷感慨其仁慈。-==网==-这年头,打仗死了也不过五两银子的买命钱,十两银子,足够他们置办两亩薄田养家糊口了。

    与以往募兵强行往每村摊派不同,此次招募新军并不采用任何强制手段,只在各县县城设立一个招兵点,采取了自愿参军的原则。

    将军府颁布的征兵令上已经明确说明李少天是此次新军的统兵大将,而且特别表明新军军官将从士兵中间选拔产生。如果换作别人是统兵大将,百姓们恐怕绝对不会相信从士兵中间选拔军官的这种好事,可是换作李少天那就不一样了,能跟着李少天打仗绝对是一种荣幸。

    出于对李少天的崇拜和信任,襄荆地区的青壮年子弟无不踊跃报名,各报名点声音嘈杂、人满为患,尤其是襄州,半夜三更就有人到招兵点前排队等候,令招兵的官员瞠目结舌。李少天将南城巡守司的军士们分成数十组,分别下到各县去协助招兵,防止出现徇私舞弊的现象,最大限度的保证兵源的素质。

    各地踊跃参军的反常现象很快就传到了将军府,赵汉闻讯微微一笑,拿出毛笔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了李少天三个大字,然后盯着那三个字沉思了良久。

    五月中下旬,各州的招兵点捷报频传,纷纷超额完成了招兵任务,总共招募了两万八千六百余人,加上镇兵的一千余人,总兵力达到了三万人,一跃成为规模最大的镇兵团体,超过了抽调六千人后的襄州镇兵大营的两万四千人。

    各地招募的新兵在招兵官员的带领下相继赶到了新军大营,依次住进了崭新的军营中。每个县的新兵都打散安置在新军大营的10个团级营房中,一人发两套黑色军装,随着时间的推移,10个团的营房逐渐住满了襄荆各地的新兵,整个新军大营喧闹了起来。

    南城巡守司的军士们纷纷下到连队担任教官,每两人负责一个连的新兵。另外,每个连还配备了一名厨师,职责是教授新兵做饭。新兵们每天都能吃一顿荤菜,主食是大米饭和白面馒头,已经超过了牙兵的待遇,对绝大多数从农村出来的新兵来说简直就是神仙过的日子,一个个吃得油光满面,乐不思蜀,生怕被赶回去。

    为了防止出现吃得过多而发生撑死的现象,李少天特意强调了一条纪律,每餐饭,新兵最多只能吃两大碗米饭或者4个馒头。

    新兵们哪里知道,为了强化他们的体质,在为期三个月的新兵训练中,李少天光在伙食上就贴进去了近二十万两银子。直到度过了新兵期,伙食标准这才降了下来,改为每两天一顿荤菜,主食则是糙米、大米、白面、杂面搭配,堪比牙兵的水准。

    忙碌中,六月一日,新军成立大典正式举行,三万名穿着黑色军装的新兵在各个教官的带领下,鸦雀无声地聚集在军营中央的旌旗招展的大校场上。赵汉亲自到场为新兵们训话,虽然能听见赵汉说话的人并不多,但众人还是显得神采奕奕,精神抖擞。

    赵汉正式将新军定名为“天杀军”,以应李少天天杀星之名,算是给了李少天一个天大的面子。李少天穿着银色明光铠,威风凛凛地从赵汉手中接过了红底黒字,上面苍劲有力地绣着“天杀军”三个大字的军旗。

    与以往不同的是,李少天的肩头多了一副黒底肩章出来,上面绣着一颗黄|色的五角星,周边镶有白云图案,这就是他设计的少将军衔。

    站在李少天身后的是五个肩上同样身穿明光铠、佩带着少将军衔的中年人,他们就是军委会的五个委员,分别是:来自顾家的顾忠恩、顾忠国,来自王家的王连明、陆山魁以及赵汉指定的魏安臣。

    王连明是王连耕的亲弟弟,三十九岁,均州的折冲都尉,从四品官衔,统兵一千五,负责均州府的地方治安,是王家唯一掌兵之人。陆山魁虽说不是王家的人,但他却是王连耕的亲妹夫,三十七岁,天鹰左军的一名偏将,从四品官衔,与王家关系密切,故而被王家推举为新军军委会委员,也是一员打仗的干将。

    魏安臣是将军府的亲卫营的副统领,天狼右军出身,三十六岁,从四品的官衔,为赵汉的心腹。

    伴随着新军的成立,李少天的官衔被提升为从三品,五个军委委员也被提至正四品。新军种除了他们六人外,其余人等一律实行新的军衔制,不再遵循九品官制:因为新军中的军官都十分年轻,如果按照军衔顺序类推,师级军官将是从四品,绝对会引发其他部队军官的不满。

    换句话来说,新军的军衔只在新军中管用,出了新军,新的军衔将不被其余的军队承认。同样,除了赵汉外,别的军队的军官也无法指挥动新军,因为那些军官并没有被授予新的军衔,无法被新军认可。

    授旗仪式过后,就是对教官的授衔仪式。一通鼓响毕,四百九十八名教官两人成排,纷纷从各自的连队前走出,在观礼台前按照级别排好队伍,站在队伍最前面的是王立山、雷德水、徐大同和梁成。

    随着一通鼓响,王立山四人率先走上观礼台,在李少天面前一字排开,立得笔挺。李少天从刘小龙手中的托盘上拿起四副大校军衔,一一给四人的肩头别上。

    大校军衔的肩章为黒底,上面为两道白杠,白杠中间夹四颗白色五角星。上校为两白杠夹三颗白色五角星,中校为两白杠夹两颗白色五角星,少校为两白杠夹一颗白色五角星。

    尉官的肩章也为黒底,上面为一道白杠上缀数目不等的白色五角星,其中上尉为一白杠上缀三颗白色五角星,中尉为一白杠上缀两颗白色五角星,少尉为一白杠上缀一颗白色五角星。

    四名大校中,最小的王立山只有二十岁,论起年龄来,比李少天还要小三个月,可谓少年得志,而最大的徐大同也不过三十有二。高级军官的年龄如此年轻,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

    天杀军的成军之因一直是后世的未解之谜,史学家们进行了各种推测和猜想,始终无法论断出赵汉为何会如此信任李少天,授予他如此之重的权限,也无法弄清李少天是如何想出了如此科学细致的新军军制和军衔,一切的一切都显得那么不可思议但又合情合理。

    一位重量级的史学家曾经说过一句话,天杀军的成立是世界军事史上的一个无法复制的特例,是在特定的时期、特定的环境下,由特定的人物而开创的特定的事业,没人能模拟出公元830-831年襄州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态势,也没人能模拟出赵汉这样的襄州霸主,更没人能模拟出李少天这样行事特立独行、思想奇特的奇才。

    一个特例、四个特定和三个不可模拟使得天杀军的成因笼罩在了一团浓厚的迷雾中,虚无飘渺,无法解读。

    随后,李少天又分别为其余教官授衔。在天杀军历史上的第一次授衔中,一共有4名大校、20名上校、40名中校,60名少校和374名上尉。南城巡守司的原班人马构成了天杀军的骨架,这种兄弟情意成为了天杀军的传统,在战斗中谱写出了一篇篇波澜壮阔的凄美赞歌。

    从军官到士兵,从上至下,所有人的年龄是那样的年轻,初始创立的天杀军被后世的军事、历史专家和学者誉为青年军,充满了勃勃的生机和明媚的朝气,成立初始连李少天都没能预料到这支崭新的青年军将会走上一条怎样坎坷、曲折而又光芒万丈的道路。

    第四十四章风动(1)

    天杀军成立的当天晚上,赵汉在将军府宴请李少天和五大军委委员。席间,赵汉对天杀军表示出了热切的期望,对六人更是勉励有加。

    晚宴结束后,李少天被赵汉留了下来,顾忠恩等人纷纷告辞离去。赵汉领着李少天进了他的书房,当着李少天的面,从一副虎啸山林图后面的密柜里拿出了一个小盒子,交给了李少天,示意他打开。

    “岳父大人,这……”

    盒子里是一张白色的绢布,李少天摊开一看,不由得大吃了一惊,愕然望向赵汉。绢步上面是李吉与赵汉签署的联盟协议,盖着淮南将军府和襄州将军府的鲜红大印,双方约定明年四月十五日正式出兵,李化龙攻打卢州节度使方大勇,赵汉攻打江陵节度使王本仙,共享长江水道。

    “其实,参与这份秘密协议的还有安定节度使汪有道,他将出兵九江,攻打洪州节度使齐衡。届时,整个长江中下游流域将狼烟纷起,乱作一团。”

    赵汉微微一笑,坐在书桌后面的椅子上,目光炯炯地盯着李少天,“我要你把天杀军打造成一支无坚不摧的奇兵,令王本仙防不胜防!”

    “小婿定当竭尽全力,绝不辜负岳父大人的厚爱!”

    强忍着心中的震撼,李少天双腿一并,啪的一声,抬手给赵汉敬了一个军礼,宏声答道。

    按照李少天的要求,天杀军实行的是新式抬手军礼,既简捷又威武,很受南城巡守司军士们的欢迎,也令赵汉耳目一新,甚为欣赏。

    “回去看看媛儿和怜儿吧,天杀军刚刚成立,军务必将繁忙,你以后陪她们的时间就更少了。”

    赵汉微微颔首,随即露出慈爱的神情,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关切地吩咐李少天。

    李少天应了一声,又向赵汉敬了一个军礼,转身大步离开。望着李少天远去的背影,赵汉往椅背上一靠,嘴角流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他感觉李少天正一步步被自己攥在手心里。

    富庶繁华的长江中下游流域将要爆发大战的消息令李少天震惊不已,怪不得赵汉一路绿灯,天杀军的组建如此顺利,原来里面隐藏着这样惊人的秘密。看来,自从李吉走后,赵汉就一直悄无声息地进行着战争准备,对王本仙的地盘是志在必得。

    “也许,这倒是个摆脱困境的机会!”

    回家的路上,李少天骑着马,凝视着前方的街面,若有所思地想道。

    到了家里,兴致勃勃地想要好好跟老婆亲热一番的李少天这才意识到自己遇到了麻烦,他仅仅只有一个晚上的时间,而要面对的则是赵卿媛和赵卿怜两个人。既然分身乏术,李少天为了两边都不得罪,在强打着精神去了一趟春风阁和清雅小筑后只好郁闷地睡在自己的房间里,独守空房。

    “好像,是要提前做些准备了!”

    双手枕在脑后,李少天望着床顶的幔帐,轻声自语了一句。

    既然明年就要跟王本仙开战,那么弄清对方的虚实就显得至关重要,赵汉肯定已经向王本仙的地盘里派去了探子。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个时候,李少天忽然间意识到情报工作的重要性。

    “小石头!”

    随即,一个面带着狡黠笑容的人影在李少天的脑海里一闪而逝,他微微一笑,点了点头,缓缓闭上了眼睛。

    小石头由于还未满十六岁,李少天就让他跟在尚必明的身边学习,这小子聪明机灵,举一反三,甚得尚必明的欢心。只可惜小石头贼性难改,每过两天都要从街上顺一个钱袋回来,气得尚必明摇头不已:恐怕除了李少天外,这臭小子不怕任何人,可惜李少天很放纵他,对他的偷窃是一笑了之。

    李少天之所以不管小石头偷窃,是因为他知道小石头偷来的那些钱都分给了襄州城的那些无父无母的小乞丐,而且偷的全部都是富贵之人,就当替那些失主行善积德吧。

    清楚了小石头的心思后,三月中旬,李少天在西城买下了一个院落,建立了大唐第一所正规的孤儿院――青苗堂。襄州城内两百多名流落街头十四岁以下的孤儿成为了青苗堂的第一波客人。李少天此举令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小石头感激不已,他知道从今以后,这些孤苦无依的小孩们终于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为了防止有人找青苗堂的麻烦,李少天亲自挂帅,成为了青苗堂的首任堂主,也就是孤儿院的院长。孤儿们实行半军事化的管理,由专人负责他们的日常起居,教他们读书认字,一直到十六岁。不仅秦雨凝、绿萼、秋霜和刘晓玲,就连赵卿媛和赵卿怜也经常去青苗堂看望他们,带去各种礼物,很受孤儿们的欢迎。

    虽然李少天让孤儿们喊他“大哥哥”,喊秦雨凝等人“大姐姐”,但私下里,这些孤儿喜欢称呼李少天为“小爹”,而喊秦雨凝等人“小娘”,即便秦雨凝比他们中的有些人还要小。

    自从有了青苗堂,小石头也不偷了,在尚必明那里彻底安下心来,成绩进步神速。尚必明曾经对李少天说过,小石头固然有些玩劣,但天分极佳,如果细心调教,必成大器。

    李少天从尚必明那悠然自得的神态中可以感觉到,他是将小石头当成了徒弟在培养。对于尚必明的教授方法,李少天倒是觉得独树一帜,甚至有种跃跃一试的冲动:进赌场、逛妓院、上酒楼、扮半仙、玩仙人跳等等,一句话,那就是吃喝嫖赌、坑蒙拐骗,无恶不作,既无耻又潇洒,不知道“祸害”过多少人,声名狼藉,号称大小不良。

    通过调教小石头一事,李少天对尚必明是更加的欣赏,看来他是无意间捡到宝了。别看尚必明这老不良平日里疯疯癫癫,行为张狂,其实聪明绝顶、j诈油滑,为人处事很有一套。隐隐约约,李少天觉得这个连名字都能改的尚必明来历绝对不简单,这种能够抛弃一切、甘愿自贬身份而隐于闹市的人,其心胸必将像大海一样广阔。

    李少天从一开始就觉得尚必明这个名字可能只是一个化名,不过,既然尚必明没说,他也一直没问过。因为尚必明之所以没说,可能一是他心中有所顾忌,二来可能是有什么难言之隐。李少天相信,等时机到了,尚必明一定会坦诚相告,否则他就不是尚必明了。

    天宇号是襄州城内新近涌现的一个商号,一出来就在襄州城四城各开了一家售卖杂货的店铺,商品琳琅满目,风头强劲。

    没人胆敢找天宇号的麻烦,因为它的东家是南城商会的会长李少天,赵卿怜和赵卿媛都在里面占了份子。先不说襄州城里有几个人能惹得起赵卿媛和赵卿怜,单单一个天杀军统领李少天,就足以让任何人忌惮三分。

    在李少天宣布南城商会可以自由加入后,襄州城内的数百名大小商人纷纷加入其中,南城商会正式开始了运作。在四个副会长的帮助下,身为会长助理的秦雨凝逐渐接掌了南城商会的指挥棒。

    秦雨凝上任后所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在任职一个月后给襄州城各个混混头目都送去了邀请函,邀请他们去星月阁吃午饭。面对着这样一场突如其来的鸿门宴,襄州城内的黑道势力顿时就慌了起来,大大小小的混混们惶惶不可终日,生怕李少天这是要将他们赶尽杀绝。

    襄州城的中小商人加入南城商会后,直接受影响的就是这些靠收保护费或者欺行霸市为生的混混们。襄州城的天毕竟是赵家的,南城商会的后面就是赵家,接到邀请函的黑帮头目曾经聚在一起商讨对策,可是谈来谈去,还是没什么应对的办法。虽然有些人的背后有倚仗的势力,但在将军府面前,那些势力都显得微不足道,谁吃饱了撑得在这个时候去给那些只是被拿来利用、不名一文的混混出头,恐怕撇清关系还来不及。

    没办法,被邀请的黑帮头目提心吊胆地去星月阁赴宴,到了中午时分才愕然发现宴会的主人――南城商会的会长助理竟然是一名明眸皓齿、清新脱俗的翩翩白衣美少年。虽然惊讶,但谁也不敢小觑这个美少年,因为一群虎背熊腰的将军府亲卫,按着刀柄,横眉立目地跟在那美少年的身后。

    秦雨凝在大厅上首的座位上落座,她先是敬了众黑帮头目一杯酒,笑着说了一些感谢他们前来参加酒宴的话。正当黑帮头目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时候,秦雨凝收起了笑脸,脸色一寒,点了几个黑帮头目的名字。

    顿时,矗立在四周的将军府亲卫一拥而上,将那几个尚未反应过来的人死死地按在了地上,五花大绑。大厅内顿时就马蚤动了起来,黑帮头目们面面相觑,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就在此时,星月阁的大门砰的一声被撞开,一大群全副武装的将军府亲卫气势汹汹地冲了进来,长刀齐出,将他们团团围住。

    “南城商会的人有这么好欺负吗?你们将李会长摆在了何处?你们又将将军府摆在了何处?”

    秦雨凝冷哼了一声,一挥手,那几名被捆绑住的黑帮头目便被亲卫们押了下去,直接拉到城外的乱坟岗砍了脑袋。

    目睹了眼前的一幕,现场剩余的黑帮头目们已经是噤若寒蝉,他们已经猜测到那几个倒霉蛋绝对没什么好结果,于是一起紧张地望向秦雨凝,等待着她接下来的决定。

    秦雨凝这是在杀鸡骇猴,那几名黑帮头目受人挑唆,存在着侥幸心理,竟然胆大妄为地向南城商会的会员征收保护费,将人打伤不说,还对店主进行了恐吓。面对着如此裸的挑衅,南城商会立刻予以反击,在赵卿媛和赵卿怜的支持下,行霹雳之手段,进行最为严厉的惩处,要让外人知道南城商会的威严绝对不容冒犯。

    秦雨凝原本不想杀了他们几个,可是赵卿媛私下里告诉她,如果不杀了那几个混蛋,那么南城商会将无法在那些混混面前立威。为了南城商会,为了李少天,秦雨凝终于狠下一条心,动了杀机。

    拖走了那几个连声求饶的倒霉蛋后,秦雨凝的脸色缓和了下来,她笑着让惶恐不安的黑道头目们坐下,提出了一个令他们目瞪口呆的建议:南城商会决定组建一支护卫队,以保障南城商会会员的商铺以及家人的安全,由于这属于一个民间组织,所以秦雨凝希望这些黑道头目能带领着手下的兄弟成为护卫队中的一员。当然了,如果想离开襄州城的话,南城商会将赠送一笔价值不菲的银两,以供路资。

    秦雨凝给了黑道头目们五天的时间考虑,她虽然没有说既不加入南城商会又不离开襄州城的后果,但并没有哪个蠢人想体验一下她的愤怒。于是,五天之内,襄州城内的黑道头目们不是率领着兄弟们加入南城护卫队,就是变卖财产,领取了一笔钱财后悄悄离开。

    悄无声息中,襄州城的黑道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赵卿媛和赵卿怜的支持下,南城商会以铁血手段,将黑道势力凝聚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集团化管理的崭新格局,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南城商会也在不知不觉间成为了统治襄州城地下世界的庞大机构。

    第四十四章风动(2)

    天杀军的事务繁琐而复杂,经过两个月的手忙脚乱,军营的生活和训练终于步入了正规,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网新兵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显著的提高,10个校场上每天都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杀声震天。一种欣欣向荣的军营文化和氛围在逐渐地形成,令李少天大为满意。

    李少天这段时间来一直待在军营里,忙碌地处理着各种事务,每天都要下连队,了解天杀军遇到的问题和士兵们的训练进度,然后再做出适当的调整。

    士兵们在进行了最初的正步和队列基础训练后,开始了体能训练和格斗训练。为了更加有效地提高士兵的格斗技能,李少天从天狼右军请来了参加过多次战斗、经验丰富的老兵来担任客坐教官,并给予了优厚的待遇。

    天杀军军营的周围相继建立起了三座小型城镇和两段城楼,李少天决定模拟巷战和攻城战,增强士兵的适应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军队在攻城时的伤亡,提高攻城效率。

    唯一令李少天感到遗憾的就是马匹太少,赵汉只给了他三千匹战马。就这三千匹,还是赵汉花了一番力气,好不容易才从镇兵和牙兵中凑齐的。在冷兵器时代,代表了速度和力量的骑兵是战场上的王者,他们往往一个冲锋就轻而易举地撕裂了敌人严阵以待的防线,从心理上瓦解敌军的意志。

    10个新兵团中,李少天决定建立2个骑兵团和8个步兵团。在8个步兵团里,他预备将2个步兵团打造成负责攻坚的重装步兵团,而另外6个步兵团就是负责奔袭和主战的轻装步兵团。

    重装步兵团的装备为一套护住全身的铠甲、头盔、盾牌、长枪和腰刀,一名全副武装的重装步兵负重达到了三十公斤。而轻装步兵团的装备为一副类似避弹衣形状的铁皮护胸、头盔、长枪、盾牌、腰刀,有些还配有弓箭,一名全副武装的轻装步兵负重仅有十公斤。

    至于骑兵,李少天采用了后世弓骑兵的作法,每名骑兵配有一副与轻装步兵相同的铁皮护胸、头盔、马刀、两张硬弓和六壶箭,以速度和弓箭给予敌人最大的杀伤。

    赵汉对天杀军表现出了特殊的偏爱,不仅让铁匠们按照李少天的要求打造相应的护甲和武器,而且以襄州城附近那个优质铁矿冶炼出来的铁水打造出来的武器装备率先列装天杀军。网戒备森严的军械场内,铁匠们夜以继日地打造着武器,发出乒乒乓乓的声响。

    中午,新兵7团11连的士兵们围坐在宽敞明亮食堂的大圆桌前,声音洪亮地唱着军歌。圆桌上摆放着四个小盆,小盆里是三菜一汤:两个素菜,一个荤菜。歌声落后,随着执星官的一声令下,士兵们端起面前盛放着白米饭的大碗,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起立!”

    正当士兵们吃得兴起的时候,坐在门口餐桌上的执星官忽然站了起来,口中一声大喊。

    哗啦??,伴随着一阵碗筷落在餐桌上的声响,士兵们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立得笔挺。与此同时,李少天领着刘小龙和刘小虎走进了食堂,他向士兵们压了压手,士兵们这才纷纷坐下来继续进餐。

    李少天看了一下士兵们的饭菜,点了点头,和几名士兵寒暄了几句,领着刘小龙和刘小虎走到连长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