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过饭,两人看了一会儿烟花,也没其他娱乐,就早早睡下了。
年后,林老实带着阿秀先回梁家拜年,然后又给关系比较好的叶家、姑姑家、老洪几个拜了年。
现在这会儿过年还不时兴放假,过了初一,城里的工人们就陆续开始上班了。林老实多休息了几天,挑了一个黄道吉日,正月初六,这天,阿秀的裁缝店也正式开门了。
阿秀以前跟师傅学过缝纫机,会剪裁做衣服,林老实就给她买了一台缝纫机,又买了一些布,在前面的铺子开了一家小店。
而他自己则开始着手跑运输的事,这个年代,百业待兴,只要肯干敢闯,就不愁没饭吃。
因为目前很多地方都还是土路,交通不便利,运输困难,而且路上还经常有拦路抢劫的,所以运输的成本很高。风险大,利润就高,拿到驾照后,林老实就跟老洪几个商量,合伙贷款买了一辆卡车,开始跑运输,先做倒爷,南来北往,低价购进,高价卖出。他们人多,随时备着家伙,在路上也不用怕遇到那些打劫的。
短短几个月,就将买货车的钱赚回来了,几人索性注册了一个贸易公司,由林老实打头,其余几人拿一定的股份,扩大规模,开始计划进一步开店创业。
林老实把市场瞄准了家电市场,目前大家对电风扇、电冰箱、电视机、空调、洗衣机等等的需求很旺盛,但国内生产的厂家却不多。他们在本地开了一家店,自己去南边厂子里拿货回来卖。
一年时间,就在县城里开了两家分家。
等县城的需求趋于饱和后,林老实将市场瞄准了市里面,那里的人口更多,市场更大。
短短几年时间,他就在本省开了几十家连锁分店,员工也增加到好几百人,成为当地著名的大老板。
阿秀也跟着林老实跑了许多地方,见识了许多新鲜的服装款式,对服装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想去专门的学校进修。
林老实得知她的想法后,没有一点意见,跑关系,找门路,送她去学习。同时,为了进一步扩大事业,也为了不跟她分开,林老实决定去沿海。
这次一去,他们可能很多年都不会回来了。
临走前,林老实带着阿秀回了一趟乡下,主要是去看阿秀的父母兄弟姐妹。
李红霞听说了这个消息,赶紧跑去了隔壁村。
她去的时候是中午,家家户户都在家里面做饭,路上一个人都没有。李红霞走到梁家,在院子外,就听到了梁家院子里传来的欢声笑语。
她隔着门缝,看到林老实这个村里人人称颂的大老板没有丝毫的架子,蹲在水井边,一手拎着条鱼,一手拿着刀在杀鱼刮鱼鳞。
过了一会儿,阿秀蹬蹬蹬地跑了出来,凑在他身边笑眯眯地问:“好了没啊,妈就等着鱼下锅呢!”
说话间,她悄悄塞了一颗葡萄进林老实的嘴里。
小两口笑嘻嘻的,似乎杀一条鱼也有无穷的乐趣。
林老实加快了手上的速度,很快就把鱼收拾好了,洗干净,拿了起来,往厨房走去,边走边说:“妈,鱼弄好了,还有什么要弄的?”
厨房里传来梁母带笑的声音:“不用你忙活了,你休息一会儿,吃点冰西瓜,让阿秀去抱着一捆柴进来。”
“好。”林老实嘴里应着,人却跑到了屋檐下抱柴。
李红霞在门外看到她嘴里不孝顺,不体贴几年都没见过的儿子,对着另外一个女人亲切地喊妈,忙前忙后,不亦乐乎。心里很不是滋味,林老实真的不孝顺吗?
这几年,谁提起他不竖大拇指。他给梁家老两口在县城里买了一套房,每次回来都大包小包地拎到梁家,还给梁家的两个儿子在城里搞了工作。现在梁家两个儿子都在城里上班的上班,做生意的做生意,全在城里安了家。
林家这边,林老大两口子也进城了,林老大去看仓库,林大嫂去做了售货员,看样子也不打算回来了。林大姑的几个孩子也一样进城了。
所有人都跟着林老实发达了,过上了前所未有的好日子,只有她这个亲妈,一点好处都没沾到,每个月只有三块钱,而且这三块钱还都是过年邮局直接汇给她的。
前些年,三块钱还能买三十斤稻谷,现在连十斤都买不了了。钱越来越不值钱,可她跟刘大生的年纪大了,挣得越来越少。而且这几年,家里但凡有点钱刘大生都拿去买酒喝了,根本没有结余。老两口没少为这个吵架,一吵,刘大生就怪她,怪她溺爱刘亮,害了刘亮,害得他没了后,直嚷着都断子绝孙了,他不喝酒留给谁?
家里的经济越来越紧张,好几年没怎么下地的李红霞不得不下地干活,肩挑背驼,比以前辛苦好几倍。
可这一切换来的只有无止境的埋怨。刘亮临死时怨她,刘大生也怪她,她好像是个十恶不赦的恶人。可她哪里对不住他们爷俩?她将所有的好东西都给了他们,也一直向着他们,换来的是什么?无止境的埋怨。
直到这时候,李红霞才后悔了。她后悔对刘亮太过偏心,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