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唐朝贵公子

第三十七章 当李钢的学生?

    “我的好侄子。”长孙皇后看着长孙涣口里念念有词,没想到长孙涣竟然有如此的文采,本来她还担心自己最喜欢的侄子太顽皮了不好好读书没想到自己的侄子给了自己那么大的惊喜。虽然她贵为皇后,可是因为她和长孙无忌的经历对于长孙家比一般人要亲的多,更何况对于她对于长孙涣从小就特别的喜爱。

    长孙涣的脸色有点红润,他知道剽窃是不好的,但有什么办法呢,难道真的要让自己作诗啊,那不是给自己找不自在吗。不过脸红只在他的脸上出现了一会就消失了,哥就是剽窃了咋啦,难道李白还能穿过来咬我不成?

    李世民本来想发火呢,看见自己的皇后的表情知道现在不能招惹长孙涣,李世民的胸襟的确很宽广,尤其是对待长孙皇后。

    “涣弟真乃大才啊,真没想到涣弟年纪轻轻已经有如此的学问,父皇,要不要让涣弟陪我一起读书?”李承乾很显然也没有想到长孙涣竟然有如此的学问,要知道这首诗他虽然年龄不大但接触的诗文中却很少能有这样的词句,让人感到一阵豪情。他的脑子转的也不慢,他很快想到了拉拢长孙涣的机会,让长孙涣陪他读书,这样一来得到的不仅是长孙涣还有长孙无忌。如此年龄能有这份机智不愧是由李世民亲自培养的储君。

    李世民心里也有点意动,虽然不知道现在长孙涣真正的文采,不过根据这首诗来看却是真的很有天分,最关键的是长孙涣的机智,还有那份胆子,并不是所有的人尤其是小孩子都敢反对李世民,敢去开李世民的玩笑的。他在考虑这件事情的得失,一旦牵扯到储君的事情就没有小事情。

    “大哥,你干嘛啊。人家涣弟弟在弘文馆好好的干嘛要去陪你读书啊?哼。”李世民看着长孙涣还在斟酌的时候长乐不干了,要知道在弘文馆长孙涣一直是长乐的小弟级的人物,那种感觉别提多舒服了,现在自己的小弟有出息了自己还想多显摆显摆没想到自己的大哥直接来个抢人,要知道陪太子读书可不是好玩的,现在太子的老师李钢可是个眼睛里揉不进沙子的人。

    长孙皇后也在低头思考着,本来他们是亲表兄弟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不过皇家无小事,更何况牵扯到自己的儿子和侄子,她也左右为难。

    “陛下,啥是陪太子读书啊?”长孙涣看着众人的表情就已经知道了事情的真正原因,他也不傻如果连这都看不出来的话那还怎么混啊,不过话是他故意问李世民的。

    “就是和你承乾表哥一起在东宫读书。”李世民不相信长孙涣不知道这个事情,不过他还是回答了出来。

    “就我们两个人?”长孙涣一副好奇宝宝的表情,那个模样真的很萌。

    李世民看着长孙涣感觉自己的牙又疼了,现在这几个人就属他最了解长孙涣,他还能不知道长孙涣是装的。

    “是的。”李世民心里已经猜到长孙涣并不愿意去当这个陪读,不然他不会是这副表情的。

    “那多没意思啊,教我们的老师是谁?”长孙涣也是自己知道自己的事情,要是让他剽窃点文章什么的他都可以,要说让他正儿八经的学文章那根本是不可能的。

    这个时候连李承乾他们都是一头的雾水,不知道长孙涣到底是什么意思。怎么问起李承乾的老师了,这是答应还是不答应呢。

    “是当朝大儒,李钢。”长孙皇后接过了话头,她不知道长孙涣到底是什么意思。

    “什么?”长孙涣现在的表情好像见到了外星人一样,大吃一惊。好像听到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一样。

    “涣弟弟,你怎么这副表情啊?”长乐也知道李钢,是有名的大儒,唐朝初见的时候拜礼部尚书,李世民即位以后因为李钢的年龄太大致仕,这才轮到长孙无忌做礼部尚书。不过李钢在文坛的地位十分的巩固,曾经教过两个太子,所以李世民让李钢担任太子李承乾的老师。

    “这个,这个。”长孙涣当然不能说他想到了后世的李刚,后世有这么一段话,你想让你的孩子成才吗?你想让你的孩子撞人吗?你想让你的孩子撞死人没有事吗?如果你想,那请你把名字改成李刚。如果你还想更多的话,那请你也去当公安局局长,即使是一个副的。这些都不再是梦想。

    “长孙涣,你到底想说什么?赶紧给朕说。”李世民不知道为什么,涵养很好的他看见长孙涣就想发脾气。

    “陛下,你吓着涣儿了。”长孙皇后轻撇了一眼李世民,做为一名母亲在孩子的父亲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能站出来给孩子温暖,所以她就转移到长孙涣和长乐他们的身上,李世民在历史上特别的喜欢闺女,可能跟长孙皇后特别的宠爱有关吧。

    “嘿嘿,陛下,那我说了啊。”长孙涣挠挠头,不过他绝对是故意的。

    “说吧。”李世民看了看长孙皇后只能没脾气的说道。

    “陛下,听说李钢老夫子教了两个太子?”长孙涣想到了李钢的名声,李钢虽然不如李刚的名声大,也是名声显赫。为啥,原因只有一点,李刚的一生教过三个太子,隋太子杨勇,唐朝李建成还有李世民的儿子李承乾,不过三个太子的结局都不好,他教杨勇,杨勇被废,教李建成,李建成被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给杀了,教李承乾,李承乾被废。人送外号太子杀手。

    “迂腐,那跟李钢有什么关系。”李世民心里也是一动,当时他任命李钢当太傅的时候就有反对的声音,不过当时的自己并没有觉得是什么事情,只当他们自己不争气,没想到连个十岁的孩子都知道李钢,而且显然不是好名声。

    “不干,我是坚决不当李钢的学生。”长孙涣终于转到正题上来了,语气很坚决。</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