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我在先秦

第十六章 优伶迷厉王

    话说荣夷给周厉王出了联合攻打楚国这样一个主意,周厉王听了之后喜不自禁。君臣二人相视而笑,周厉王笑的是自己即将恢复祖辈们的荣耀,那些诸侯们每一年将会按时参加朝拜会议,按时交纳贡品,按时贡献美女,也会服服帖帖地听从他的号令,想到这些他禁不住多看了一下荣夷。

    说到这荣夷,也是有一些子来历。据说其母亲费尽艰难,生出荣夷的头时,突然风雨大作,电闪雷鸣,又加一声乌鸦刺耳的尖叫,吓得荣夷的母亲顿时没了力气,同时孕期营养不足,他母亲使完自己最后一点力气便没了性命。可怜这荣夷自幼没了母亲,被他的一个不知名的远房亲戚收留,五岁的时候这亲戚家无力再抚养,于是把他放在一个姓王名康的大户人家的门口,荣夷便被王康收留。王康漆下无子,就把荣夷当做自己的亲生儿子照顾。荣夷到了这王府,越发长的器宇不凡,而且一张小口竟像抹了蜜一样甜,惹得众人不禁要多爱他几分。

    到了荣夷二十岁的时候,王,给荣夷谋取了一件负责宫廷音乐的闲差。周夷王在位的时候,喜好简朴,一切从简。荣夷自然不被重视,除了每一年的祭祀及招待各位诸侯以外,便没有他的事了。

    而这周厉王上台以后情况便不一样了,他好大喜功,而且也爱好声色,荣夷便有了亲近周厉王的机会。以上说的是一些前话,此中过程也无可趣的地方,只不过一些阿谀奉承、投机取巧,故略去不表。

    这荣夷今日看到周厉王急于攻打楚国,便出了联合作战的主意,周厉王自然十分高兴,让他说出如何布置,如何联络,军队设备够不够等,荣夷一下子回答不上来,便推辞道:“厉王,您今天也累了,这等小事待微臣回去安排妥当之后再来禀报您也不迟啊?”

    周厉王看到荣夷这样费尽心思部署,也就随声应和道:“那荣爱卿就速速安排吧,我可是等你的好消息啊,要是拿下楚公熊渠,到时候寡人免不了要重赏你的。”

    荣夷听了之后心里美滋滋的,哪里知道此时楚公熊渠已经薨了,所以身子弓的更加卑低了,回答道:“厉王,小的是一门心思服侍您的,不求任何回报。即使打赢了这楚公,那也是上天对您的恩赐啊!”

    周厉王知道楚公不好对付,尤其是这些年利用长江、汉水一带民众的拥戴,就出兵攻打庸、杨粤,一直打到鄂地。声势浩大,所向披靡。但是听了荣夷的话,他似乎真的有了很大的把握,感觉胜利已经在握。

    接下来荣夷便安排音乐演奏,这是荣夷精心策划的,事前没有给周厉王回报过,负责演奏的这些女子都是从燕国和赵国新买来的,个个长的水灵灵的,人见人爱。“厉王,最近小的组建了一支新乐团,您要不要欣赏一下?”

    “是吗?没有听你说过啊,花费了多少钱来着?”因为周厉王此时国库的银两并不富裕,所以处处都得小心着操办。

    “不贵不贵,您不用惦记钱的事情,这些自有小的来安排。”只见荣夷双手一拍,从宫殿的两边传来了清脆的声音,如清泉一般流淌进周厉王的心田里,让他似乎一下子忘记了尘世间的烦恼。这声音犹如天籁一般超尘脱俗,净化了周厉王的心灵。俄而,大厅寂静,那个时间,周厉王的血液沸腾了起来,他睁大了眼睛,急欲一看究竟,此时那声音又整齐划一地响了起来,而且越来越大、越来越响、越来越密、越来越紧,几乎要穿破这个时空,劈开整个宫殿、撕开人的心扉。霎时间空气中似乎弥漫着彩虹的色彩,叫人欲罢不能。周厉王的每一根神经都被调动了起来。

    “哪里来的声音啊?如此美妙,荣夷?快让这些心肝们出来啊!”

    “好的,好的,厉王。”那荣夷又拍了两下手,霎时间依次出现了二十四名女子,个个身轻如燕,面带桃花。

    “快,快到寡人的前面来,来来来,让寡人仔细瞧瞧,哎呦,这么好的美人,寡人怎么从来都没有见过啊。”

    也难怪周厉王对这些女子格外注意,目前服侍周厉王的都是一些年老色衰的女子,她们大多皮肤松弛,满肚子都是赘肉,自然是不能和这些十岁的妙龄女子相比。最没有可比性的是这些优伶能歌善舞,今天这才弹了一曲古筝,就巴巴地把周厉王迷得神魂颠倒,日后不知道有多少个的夜晚啊!

    荣夷看到周厉王的魂已经被这些个优伶折服,知道周厉王这会子功夫是断不能理会他的,他自己也就鞠躬告退。一夜之事自然不用一一表述。

    眼瞅着马上到了新年,可是正值楚公去世,全国人民一片哀悼,谁也没有心情去搞庆贺,尤其是丹阳郡作为楚国的都城更是如此。因为派去发布讣告的使者还未曾回来,所以一切事务都处于暂定的状态,比如一年一度的祭祀大典、各郡首领的进贡、召见周围小的郡国、来年新官的商议、国库银两的盘算、私家教师的聘用、武器装备的添置、部落纷争的统计、贫穷人家及孤寡老人的慰问、新的刑法的颁布与实施等等自然都停了下来。整个楚国都在忙着如何把楚公的葬礼办好。

    看官您若不信,咱们且到丹阳郡上去瞧一瞧。要知民生,咱就到那最繁华的酒楼便可知晓人们关心的话题。这不,一帮年轻学子正在议论此事。

    “咱们楚公就这么薨了,真是可惜啊!”一男子说。

    “是啊,楚公最懂得礼仪之道了,他每次打完仗总要把所得到的财物分给咱们老百姓。所以老百姓听从他的调遣,如影附形,如响附声。”

    “而且楚公在任期间也没有到中原去购买坚韧的甲胄、犀利的兵器,也没有加固城墙、加深沟池,更没有发布严酷的号令、繁苛的刑罚,但他的威严千里之外都能深受其感。”

    “是啊,他是那样的高山仰止,令人敬佩!”

    </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