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翻顿悟如同闪电一般,在吴铭脑海中一闪而过。吴铭的心平静得毫无波澜,双目双耳,此时似乎也变得无比清明。吴铭双手负后,从容大步向前迈去。
“轰”的一声响,通往第五层的通道打开了。
第五层,这里不再是黑暗,与第四层正相反,此地却是一片光亮,但在光亮之中隐隐有座无形却能清晰感受得到的光幕。在此光幕之中有座高坛。高坛从下至上,有六层阶梯。而吴铭清晰地感觉到,在高坛顶层之中才是通往第六层的通道。
吴铭眉头微微一皱,此第五层,看起来似乎很平常,以他连闯下三层的经验来看,竟看不出此处有什么诡异?但实际上恐怕不会那么简单!
吴铭观察了一会儿,感觉四周到没有其他异常。便不再浪费时间。径直朝那高坛行去。
一路毫无异样。可吴铭一只脚刚刚塔上第一层阶梯时,眼前出现了一幕幕画面:
一对衣着普通看不清面貌的夫妇,怀中抱着一个婴儿,快步走在一条通往一座小山的道路上。
画面一转。这对夫妇来到这小山之上,口中不知道在说些什么。然后放下怀中的婴儿,头也不回地快速向山下走去。山虽不大,可这婴儿放在其上却显得极为渺小,一阵凉风吹过,那婴儿顿时大哭起来。其哭声可让任何人都不忍心,却唯独无法唤回那对夫妇的回头一望。
吴铭此时双眼通红,浑身颤抖,脸色苍白,双手更是紧握。这在他身上很少见,可现在却是出现了。因为他自幼生长在养父母家,对于自己的身事,他虽从未在任何人面前表露过,但这一直是他心中一个结。只在独自一人时,才会在心中默默翻起来,
画面又是一转,那婴儿已经长大成为一个孩童。只是这孩童好似经历了许许多多的痛苦和磨难。在他身上看不倒任何孩童应该有的笑容和轻狂。有的只是痛,有的只是苦,甚至还带有一点点恨。若是认真看去会发现,那孩童竟然和吴铭长得很相似。
画面中那对夫妇又出现了,此时的他们,正向那孩童招招手,口中呼换道:
“我的儿啊!你长大了!我们是你的亲生爹娘啊!!快!…快!快到我们这里来。”
眼前的画面让吴铭全身颤抖的更加历害,双眼几乎冒出血丝。
“不…你们不是!!不是…”
一声撕心裂肺的吼叫声自吴铭口中吼出。
吼声中带有一丝恨意,一丝幽怨,更有深深的愤怒。各种情绪不受控制。如洪水猛兽般瞬间涌遍吴铭的全身。
吴铭此时犹如发了狂的猛兽,嘶吼连连。理智更是在一点点地消失。当他的理智完全消失时,就会沉侵其中无法自拔。
正在这千斤一发之际,一声叹息在吴铭心中响起。这是一个极为细弱的女声。似乎她也感受到了吴铭内心世界的痛、恨、怨、怒的急剧变化般。
这声叹息声顿时便让吴铭清醒过来。此时的吴铭已经无暇理会那叹息之声从何而来。为什么会在自己心神中响起?
这时的吴铭全身已然被汗水打湿,心中更是一片冰凉,有一种劫后余生之感,心中渐渐平伏下来。沉呤道:
“原来在我心中隐藏着如此之深的恨,对亲生父母的恨。难道这是我的执念么?”
吴铭双眼露出思索之芒:
“父母丢弃我之因,才有心中此时恨之果,只是此恨在我心中隐藏已久,未必便是因之前之因而成今日之果。有因就有果,有果必有因,因因果果,果果因因,因果循环何时了!!!”
此时吴铭内心正在争扎之中。
“因果循环!因果循环!……这四个字在其脑中无数遍地响起。”
良久之后,吴铭心中叹息一声:“罢了!!罢了!!!一切都已过去了。”
随着吴铭的一声叹息,心中那丝恨也随之风消云散。
此刻,他心中似乎多了一丝清明和醒悟。心灵深处那长久不化的恨意,似乎也在不自觉中开始艰难地溶化着。
吴铭目露坚定之色,心中更是一片清明。抬起脚向着第二级石阶迈去。
当他的双脚刚踏上第二石阶时,顿时眼前景物又是一变。
在吴铭眼前的是一片茂密的树林,此时在这树林之中有四个人,一个母亲带着三个孩子。在这四人面前有一个笼子,笼子里面有一只凶猛的狮子。
吴铭有种感觉,好像自已化身成了那三个孩子。
当他们站在狮子笼前面时,一个孩子躲在他母亲的背后,全身发抖地说:“我要回家。”第二个孩子站在原地,脸色苍白地用颤抖的声音说:“我一点都不怕。”第三个孩子目不转睛地盯着狮子,并问他的妈妈:“我能不能向它吐口水?”事实上,这三个孩子都已经感到自己所处的劣势,但是每个人却都按他的生活风格,用自己的方法表现出他的感觉。
吴铭更加清晰地感受到,那三个孩子心中浓浓的恐惧,和他们心中此刻的想法。
第一个孩子说要回家,是因为在他的内心处,觉得自己面对那狮子太过渺小。只是想要他承认这件事实。就显得很艰难。
第二个孩子说一点都不怕,是因为在他的内心处,在举止间,处处故意要凌驾于他人之上,感觉,如果他不加以强调的话,那么他就显得太没有分量了!
第三个孩子问他的妈妈,我能不能向它吐口水。是因为他是一个傲慢自大的人。感觉别人老是瞧不起他,所以他必须表现一下:我是何等人物!
三个孩子的情绪变化,心中所想清晰无疑地展现在吴铭心中。这种感觉很是奇妙。直接影响到吴铭的情绪和他心中更深层次的东西。仿佛那三个孩子正是心中的某些执念所化。
此时的吴铭,头脑中始终保持着一丝清明。心中更加明白眼前所见只不过是一种幻像,只是这种幻像太过真实,让人分不清真假。要么陷入其中永远迷失在其内,化为执念留在这里。要么破开幻像从这走出去。
吴铭神色迷茫陷入沉思当中:
“这些究竟是什么?…”
“是……
沉思半响。突然吴铭神色一动,脑中似灵光一闪。
“这是否是自卑所化之执念?”
吴铭隐隐感到这就是自己童年时的经历,使自己有了强烈的自卑感。这自卑感更是化为一股深藏内心的执念。
有强烈自卑感的人不一定是个显得柔顺、安静、拘束而与世无争的人。自卑感表现的方式有千万种,就像这三个孩子,用各自的方式表达出了,在强大存在的面前其内心的自卑。
“自卑?原来我一真都沉溺在自卑当中。”吴铭又沉思起来:
“在我看来,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可怕的。它是凡人之所以进步的原因。因为凡人感到他们的无知,和他们对预测未来的需要。所以,它是凡人在改进他们整个情境,在试图更妥善地控制自然时,努力奋斗的动力。
在某些方面,凡人确实是所有动物中最弱小的存在。凡人没有狮子的强壮,有许多种动物也比他们更适合于单独地应付生活中的困难。虽然有些动物也会用团结来补偿他们的软弱,而成群结队地群居生活。
由于每一个人都曾经是凡人中最弱小和最幼稚的婴儿,由于凡人的渺小,所以,如果一个人未曾学会合作之道前,他必然会走向悲观之途,并发展出牢固的自卑感。
生命太短,人类的躯体也太软弱,可是生活中的许多个问题却不断地要求更圆满及更完美。
于是才有了修士。修真不只是为了求长生,更多的是为了摆脱,人类对于自然的那种渺小的无力之感。
吴铭双眼精光大放,心中更多了许多的明悟。此时。他的修为虽然被压制但心中的明悟,却是许多修士要走很长的路才可达到的。
随着心中的明悟,吴铭那强烈的自卑感也如寒冰般溶化。眼前的幻像也随之消散。
吴铭目光更加坚定,神色如常。向前迈去,这一迈就是三步。三步,一步比一步快,一步比一步艰难。眼前幻像刚出现便瞬间消失。一阵阵闪光如同闪电般在他身边划过。
三步上了三个石阶,这已达到了吴铭心理承受的极限。一丝丝鲜血从吴铭嘴角流下,脸色苍白,体内更是传来怦怦之声。显然是受伤了。
此时吴铭已上到第六石阶,在他踏上的瞬间,有一个声音。似是从虚无飘缈的虚空传来: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这话语传来,顿时让吴铭心中迷茫。在这迷茫中吴铭心神中又出现了一段画面。
这画面中,是一个个忠孝仁义之士。
在这一个个忠义之士身后,更是出现了一幕幕杀戮,喊声震天,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似乎在诉说着,凡是忠义之士的身后都伴随着万骨枯的心酸。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