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孟子·公孙丑上》记载,有一次,孟子的弟子公孙丑问孟子,说。‘请问老师,您的长处是什么?’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公孙丑又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孟子说。‘这很难描述清楚。如果大致去说的话,首先它是充满在天地之间,一种十分浩大、十分刚强的气。其次,这种气是用正义和道德日积月累形成的,反之,如果没有正义和道德存储其中,它也就消退无力了。这种气,是凝聚了正义和道德从人的自身中产生出来的,是不能靠伪善或是挂上正义和道德的招牌而获取的。’南宋末期文天祥写的《正气歌》。意思是说,浩然正气寄寓于宇宙间各种不断变化的形体之中。”林知秋答非说问,反而道出一段史记。
“真,真,真人是说,我身上有浩然正气!?”子书国震惊的叫了起来。不过也由不得子书国不震惊。他是书香世家的独子,自小就被教孔子孟子。自然明白什么是浩然正气。
“是的。虽然还未达到浩然正气的境界,但是确实是正气。正气强盛,如同骄阳烈日。至大至刚,鬼神辟易。鬼怪之类,不敢侵扰,便是家人都能庇佑。你家人与你在一起怎么久,你家人身上多多少少会沾染正气气息,除非你儿子行事多恶。否则鬼怪厌恶之极,离开都来不及,怎么会附身你家人身上。”林知秋说到。对于正气,他了解不多。不过杂记上确实记载,身有正气,鬼神辟易。甚至达到浩然正气境界,就是连道门佛门神道的种种异能,都能一声震散。
“那我儿子是?”子书国问到。
“应该是误食了一些东西,才会造成这样结果。带我去看看吧。既然来了,就顺手一起解决吧。”林知秋说到。这边,念真如同抢宝贝一样,将林知秋手里的凌菲抢了过去。林知秋笑着给了念真一个弹指。看来这丫头是真心喜欢凌菲,而不是看凌菲可爱。不过这样也好,至少试试看凌菲能不能归心。
“真人请跟我来。”子书国虽然也因为林知秋的话,欣喜,不过也知道现在最紧要的是儿子。他虽然不是老古董,认为女儿是嫁出去的水,但是对儿子还是更多的疼爱。“好。请。”
院子里,一个混血的男子被,几根粗大的绳子绑在一根乔木上。正是被认为鬼附身的子书国。即便如此,子书国还是不停的挣扎着,嘴里如同野兽一般发出阵阵嘶吼着。皮肤通红、龇牙咧嘴、双目通红、青经暴起。也怪不得他会被认为是鬼怪附身。子书国下身被什么包着。看见念真等人过来,好似发疯似的,就要冲破绳子的束缚,就要爬起来。
林知秋上前,直接一个弹指敲在子书国脑袋上,立刻,这个几个壮汉都拦不住的,鬼附身的子书国立刻昏了过去。看的周边的保镖和佣人一阵心惧。这道长多大的力气,只是一个弹指,就能敲晕子书国。这才是高人呀!看向林知秋的目光也越发的炽热。
“没事,我暂时敲晕他了。省的待会儿检查的时候,突然发癫。”林知秋蹲下身,灵识扫描而过,发现子书国体内有股炽热的灵气,不停的穿梭着,强化这子书国的身体,而多余的灵气聚集在子书国心脏处,缓缓地一丝丝的强化心脏,也让心脏跳动的越快。血液不停的穿梭各地的血管中。特别是是非根。更是充血。虽然灵气消散的很快,但是一些灵气也在,不断的缓缓的滋养着,子书同的身体。才让子书国变成这般模样。“子书先生,你去让人那些冰块过来。还有,他到底吃了什么,你们知道吗?”
“真人稍等。”子书国听到林知秋的话,立刻吩咐下去。
不多时,一个耳顺年龄的老妇人被带了过来。一些保镖也取来冰块。“铺在子书同身上。”
“这~”听到林知秋的话,保镖迟疑的看着子书国。
“按照真人的话做。”子书国连忙说到。听到子书国的话,保镖这才将冰块堆在子书同身上。肉眼可见的子书同脸上身上,暴起的青筋也渐渐消退,肤色也恢复了一丝本色。子书同的脸上也多了一丝轻松。
“别看了,治标不治本。还要问清楚到底吃了什么东西。”林知秋直接泼了盆冷水。
“我,我,我真的没有下毒害少爷!真的!老爷!我在子书家已经三十年了!我真的没下毒害少爷的!我发誓!如果我下毒我不得好死!”看到众人的目光,老妇人连忙发誓到。
“这,真人。她确实在我家呆了三十年了。我们全家的饮食都是她负责的。应该不会是她吧?”子书国皱着眉头说到,如果说,这位真的要害自己等人,也不会只单单下毒害自己儿子,自己等人都没事。
“嗯嗯,江奶奶是照顾我们家很久了。应该不是那个下毒的人。我相信她。”一边的子书琴站了出来,将手放在老妇人肩膀上。顿时让这位满心冤枉的老妇人甚是感动。“林先生,你···”
“停!我可没说是她害人的。子书先生你身上有正气在,不仅是你家人,就是你身边照顾的人都会沾染到,除非心思邪恶的人,不然多多少少会心属善念。大娘,也别急,你认真想想。今天晚上,子书同到底吃了些什么东西。慢慢想。”林知秋解释到。
“我,我记得。少爷只吃了一块糕点一尾海参,就没吃了。因为少爷有个习惯,吃东西之前,都喜欢吃些韭菜。今天因为客人在,少爷不想恶到客人。”老妇人说到。
“嗯!子书先生,你儿子还真的心得三味呀。”林知秋调侃到。让子书国一时间哭笑不得。自己儿子的习惯还是学自己。“你继续说。”
;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