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点与死点,和亮的脑海中重复了这两个名字很多遍,忽然之间和亮感觉到很骄傲,不是因为有了这种能力而骄傲,而是和亮感觉自己竟然能够给这两个光点起个这么贴切的名字而感觉到骄傲。
和亮的语文很不好,是非常的不好。在和爸教导和亮之前,和亮的语文就没有及格过。
能为这种能力起到这么好的两个名字,还得多亏了和爸的好教育。
和亮的语文不好有四点。
一,和亮认的字特别的少。和亮对待汉字不像对待数学上的数字那么敏感,有的时候,无论他多想记住汉字,他都不能集中注意力。
二,和亮除了那些家喻户晓的,孩子们都知道的那几个成语和诗词知道以外,剩下一概不知。
三,和亮只要看到书本上那密密麻麻的汉字就没有看书的兴趣,并且还感觉到非常头疼。
四,和亮不会写作文。这是一个硬伤,和亮不会写记叙文,写出来的跟流水账没有任何分别,反而还不如用口语说出来的顺畅。得分从未超过15分。
也正是这令人头疼的四点,当时和爸在教导和亮的时候为了这四点没少生闷气。
不过,这也是和爸骄傲的一点,因为他想到了一个让和亮提高语文的方法---记忆力。
刚一听到这个方法大家都会想这不是废话吗?是人都知道。
当然方法和做法是不同的,方法大家都知道,但是做法的不同直接导致了能不能成功。为了能够让和亮学好语文,和爸的第一想法就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所以他为和亮买了很多的小学生作文选,他挑选其中比较好的写不同种类的作文比如,写人的,写物的,写活动的,等等,让和亮背诵。不需要多,一个星期背诵一篇就好。
与此同时,和爸也同和亮一起背诵。等周末的时候,两个人互相背,比比看看。
和爸的这个方法将一个看似很烦躁,很令人头疼的问题变成了一种游戏,一种比比看的游戏。
这个背诵作文的方法直接解决了和亮语文不好的那四点,要背诵就必须要认识背诵的字;背诵的作文中总是会有一些诗词和成语,这样就强制的学习了这些成语;作文本身就是密密麻麻的小字,即使再讨厌读小字为了能够在比赛中获胜就必须读;考试写作文的时候,将背诵的一篇默写上去就好了,毕竟是优秀作文选,差也差不到哪去。
为了能够提高和亮的兴趣,在其他方面上和爸狠狠的打击了和亮的自信心,唯独就是这背诵作文上,每每和亮都能够以一段或者一句之差打败父亲,让和亮能够很好的坚持下去,并且是信心满满的坚持下去。
刚刚还崇拜自己起名好的和亮为自己的能力也起了个名字,不过可能是因为为那两个光点起名的时候和亮已经用上了所有的脑细胞,还是因为和亮的真实水平就那样,和亮为自己的能力起了个十分庸俗,但他自己还认为特贴切的名字--亮眼。
可能是越来越适应了这种能力,每当和亮聚精会神的盯着一个物体,并且心中大吼亮眼的时候,那红色的亮点就会出现在和亮锁定的那个物体上,和亮大呼过瘾,并且还十分的肯定了自己起的这个名字。因为在现在和亮的心里他不仅仅是一个名字,而且还是一个类似于“芝麻开门”之类的咒语。没看到每当和亮心中大吼亮眼的时候,他的能力都会启动吗?
在和亮连续弄断了六根铅笔,只剩下一根还是完整的以后,和亮终于停了下来。现在他的手中只剩下一根完整的铅笔和一根钢笔了,他可不想今后上学的时候没有一根完整的笔可以用。至于向家长要买新的,和亮不到没有笔用的时候他是绝对不会说出这样的话的。
到这里也许有人会产生疑问,将一根铅笔弄断,那么一定会是一断长,一断短的,再继续将长的那一断弄断就好啦。这是咱们的逻辑思维,至于可能连逻辑都不会写的和亮去想这样的问题,着实有点儿难为他了。
为了不让一向节俭的母亲发现这些断裂的铅笔而训斥自己,接下来和亮将所有的时间都是用在将断裂的没有铅笔尖的那根铅笔,将头削出来的工作当中去,避免露出破绽。
和亮的书桌很整洁,不是说和亮是个爱干净的人,只是说和亮现在的书桌很整洁,毕竟在开学之前他是好好的收拾了一番的。
为了能够有一种沉浸在学习的感觉,和亮仿照电视中的那些学生,试过在书桌上放一个台灯来学习,但是那灯光太暗,非常的不舒服。经过多番的思考,在和亮的软磨硬泡之下和亮的老舅终于答应和亮在和亮书桌上方的墙上安装一个灯管。
莹白色的灯光比和亮屋子里面的那黄色的灯泡的亮光感觉好上不止几倍。
不过现在的和亮并不喜欢现在的这个环境,太干净了。和亮喜欢书桌的两边儿都罗上高高的书,只留下中间的位置给自己,仿佛有了两边儿那高高的书自己就很安全一样。
和亮将自己需要带的铅笔削好后整齐的摆在铅笔盒里面,不厌其烦的挪动铅笔盒中橡皮,格尺,铅笔拧子的位置。
和亮也说不上这是一种什么感觉,但是每当自己将铅笔盒中的物品,或者说书桌上笔筒中的各种笔从新拿出来,试试,再插进去,这样索然无味的事情,和亮都感觉很有意思,就仿佛有一种发现了宝贝一样的感觉。用这些不同的笔从新抄了一边课程表,和亮将课程表贴到了文具盒的里面。
不厌其烦的用自己的亮眼扫描过了两支笔筒中的油笔和钢笔以后,终于有了困乏感觉的和亮将明天需要上课用的书本装到书包里后,爬上了床。
屋内闹钟的时间才刚刚晚上八点。</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