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上海闲居(3)
黄贵祥听了萧逸的话,无奈的点了点头,这件事由萧逸出面解决对他来说是一种解脱,其实他认为那些工人绝对是没事找事,萧氏企业给工人开的工资水平在整个上海来说也是在第一线的,萧氏企业对待工人也十分的和善,每年过节的时候都会提供给工人们一些福利,这些福利在上海也是数得上的,而且工人在工厂是管饭的,隔三差五的也能吃顿肉,虽然工作时间有点长,但是现在哪个工厂不是这样实行的,他就不明白了,这些工人怎么就不知道知恩图报呀。(百度搜索:,)要以他的打算,直接把那些闹事的工人给开除就行了,然后在重新招聘些老实的听话的,现在这个年景,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工人有的是,再加上萧氏企业优厚的待遇,想进来的人多得是。
他早就跟萧老爷子说过他的打算,但是萧老爷子不听,说“这些人都是陪着他一起把工厂建起来的,他们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呢,萧家从不做那些背信弃义的事,就让他先和工人代表谈,他现在见到那些工人代表就气不打一处来,只不过碍于萧老爷子,只能压低自己跟那些工人代表谈判。现在听到萧逸来负责这件事,他也乐得自己从这件事中解脱出来。
黄贵祥看着萧逸,组织着语言说“现在工厂的工人基本上已经停工了,其实这件事本来也没这么大的,刚开始的时候那些工人还是挺感就慢慢的演化成现在这个样子了。()”
萧逸看着黄贵祥愤然的表情,安慰道说“黄叔,您也别着急,您说的我都知道了,这样吧,您安排一下,明天我和那几位工人代表见见面,双方好好谈谈,总这样僵持着也不是个事,我们损失大,那些工人没了收入来源,也不好过。”
黄贵祥苦笑着说:“这我也知道呀,只不过那些工人代表要求太高,没法答应呀。”
黄维新听了,顿时怒道“反了他们了,给他们饭吃,就已经够对得起他们。要我说,就该把那些顽固分子都给开除了,以儆效尤。”
萧逸苦笑了一下,说道“维新,你就别添麻烦了,工人也不容易,我看先和他们谈谈再说。闹僵了对谁都不好。”
陆桥山胖乎乎喘了口气,说道“是呀,黄叔,维新,就安明扬说的办吧,先试探试探对方。有话大家都好好谈。谈开了就好了”
黄维新冷哼了一声,也就不说话了
黄贵祥苦笑着说道“就按三少爷的办法,我先安排一下,明天上午就在隔壁的会议室,和那些工人代表谈一谈。”
萧逸点了点头,然后又询问了黄贵祥一些其他的问题,双方又交谈了一会,萧逸看了看手表,对黄贵祥说“事情就这么决定了,黄叔,今天你就安排一下,明天我在过来。”
看到黄贵祥点头答应,萧逸说道“那么我们就不打扰黄叔了,我们走了。”
黄贵祥赶忙拦住说道“眼看都快中午了,一起去吃饭吧。”
陆桥山笑嘻嘻的对黄贵祥说道“黄叔,算了吧,您先忙,我们还有事呢,改次吧。”
黄贵祥再说要求,看到这几个人都一直推辞,也就不拦着他们了,黄贵祥把萧逸几人送到门口,看到他们上车,车子缓缓离开,自己也回去了,去安排明天上午的谈判。
车上黄维新一脸不悦的对萧逸说:“明扬,你真的决定要和那些工人代表谈判吗?哼,他们也配,猪鼻子插大葱装象,也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要是惹怒了小爷,小爷把他们全开了。”
萧逸不置可否的一笑,“先看看再说,我们先接触一下这些人,反正也没事,看看有没有和平解决的办法。”
陆桥山也在一旁劝解到,“维新,你就少说几句吧,事情还没有到那么糟的地步,先接触接触也不错的。”
福生也说道“黄少爷,我家少爷和陆少爷说的对,我们先划出道道,看他们怎么接招。”
黄维新看了看车里的这几人,冷哼了一声,也不说话了,独自生起了闷气。
陆桥山看到黄维新这样,也笑了笑,不理他,对萧逸说“明扬中午了,我们去哪吃饭呀。”
萧逸边开车边说道“你决定吧,我没意见。”
陆桥山眼睛一转,说道,我听说有家白俄人开的餐馆,挺出名的,我们去尝尝怎么样。
黄维新这时也来了兴趣,说道:“好啊,我们就去那看看吧。”
福生也说道“少爷您就带我去吧,我长这么大还没吃过西餐呢。”
萧逸呵呵一笑,说道:“西餐生不生,熟不熟的有什么好吃的,既然你们都想去那,那我们就去吧,地址在哪?”
陆桥山赶忙说道:“霞飞路83号。出发。”
萧逸一加油门,车子飞速的朝霞飞路驶去。
20世纪20年代以后,随着沙皇政府的倒台,数以万计的白俄开始逃离海参威进入中国,其中有相当数量的俄国侨民来到上海这个大都市,因为上海是难民眼里最自由的避风港,前来上海只要一张落地证就可以,既不需要护照,也不需要工作签证。刚来上海的俄侨,大多囊空如洗,这些落魄贵族跟租界内其他富有的外侨形成鲜明的对照,成为“白人穷人”。这些白俄人,有些在上海义务民兵队里服务,也有进入外国人控制的租界警察队,及私人保镖、女孩能在杂货店、发廊和制衣工厂工作已经是幸运的,更多的人迫于生活压力只能走上犯罪。
但大多数略有资产的俄侨,都在法租界居住。他们多数居住在霞飞路、吕班路、蒲石路、环龙路、金神父路、圣母院路一带,从事女帽头饰业、女服童装制作业、男子服饰、面包房和西式食品、钟表和珠宝首饰业。其中又以西餐厅为多。
卡特纳斯西餐厅位于圣安东尼奥大教堂附近,是上海新近开立的西餐厅中最富盛名的,听说餐厅的主人是俄罗斯帝国时期的贵族,与沙皇关系慎密,十月革命后,就流落到上海,开起来一家西餐厅。因为贵族的身份,在租界也是相当的有地位,所以很多达官贵人都纷纷到这来捧场。
车子缓缓的停在餐厅门口,一位服务生马上跑了过来开门,等萧逸他们全都下车后,服务生把车开到了一旁,萧逸看了看餐厅的装饰,餐厅的装饰显得十分的典雅,完全的夏洛克风格的建筑,配上粉色的墙壁,给人一种清新舒畅的感觉,萧逸几人快步走进餐厅的大门,两名年轻英俊的白俄侍者马上迎了上去,众人在侍者的引领下上到二楼临街位置入座。
坐在宁静雅致盆景鲜花环绕的空间里,欣赏窗外两旁人行道上的法国梧桐,树下信步而行的高鼻子绅士太太、胳膊吊着胳膊的摩登男女、络绎不绝的汽车和黄包车、众多脚步匆匆的工薪阶级、流着清鼻涕小脸冻得通红的报童……熟悉而又陌生的这一切,让萧逸突然有种时空错乱的恍惚感。
陆桥山和黄维新跟随而上,在萧逸边上的座位上相继坐下,拿着印制精美的菜单愉快地挑选自己喜欢的食物,萧逸熟练地吩咐侍者给自己桌上,上一份罗宋大餐,还特别说明不要伏特加要高涅克酒外加鱼子酱,要粗燕麦烤面包不要带奶油的法式面包。
陆桥山和黄维新正拿着印制精美的菜单愉快地挑选自己喜欢的食物,听到旁边萧逸竟然能用简单的俄语与侍者对话,连忙望了过去,看到萧逸对西餐如此熟悉,一时间颇为惊讶。
萧逸笑了起来,低声解释说,自己在欧洲专门学过俄语,吃西餐也是常事。平常休闲之余喜欢去西餐厅坐坐喝上一杯,感受新鲜的食物和风格迥异的异国情调。其中很多老外与他都非常熟悉,彼此相处不错。自然而然地会说一些俄语和其他国家的语言了。
愉快的午餐进行到一半,萧逸正举着高脚酒杯朝着陆桥山和黄维新,年近四十岁身材高大仪表堂堂、一头金发梳理得整整齐齐的大堂经理,脸带歉意之色,领着三名白俄侍者来到了萧逸四人的桌边,深深地鞠了一躬,低声吩咐侍者给安毅四人送上一瓶陈年法国红酒、一份高加索烤肠和一份精致的鲭鱼饺子。
萧逸有些吃惊,望了陆桥山和黄维新一眼,发现他们也是一脸的茫然,当即礼貌地放下刀叉站起来询问原因。
白人经理伸出手与萧逸紧紧一握,请求萧逸坐下,随后用熟练的中国话诚恳致谦:
“各位先生们光临本店,让我们喜出望外,深感荣幸!但因为我们侍者的一些疏忽,您做的这个座位已经有人预定,您看你能否到旁边的座位上去,那些赠品就是来表示我们给您的不必要的麻烦的歉意的。先生,卡特纳斯西餐厅的歉意,我们向您致以诚挚的歉意和衷心的谢意!”
萧逸颇为惊讶,站起来礼貌地笑着问道:“好说,我们可以换地方,您的歉意我们也接受了。”
“真的感谢您的谅解,侍者把这几位的用餐搬到旁边的桌子上,”经理继续说道,“给您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希望您能谅解,祝您用餐愉快。”经理客气地说完,再次深深地鞠了一躬。向楼梯口走去,不一会几个西洋人走到了萧逸刚才用餐的桌旁,坐了下来。
</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