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混在汉末

第三十六章 线索

    亭部门外往右没多远有块小平地,此时在小平地正中央偏后点的位置上,三口新买的大锅一字排开,锅内正冒着蒸腾腾的热气,锅下烈火熊熊,正燃烧着的木材发出一阵阵“劈哩叭啦”般的爆脆声响。

    锅的边上,亭父赵得胜正指挥着亭卒门忙碌着,由于王胜决定在备盗练民期间实行一日三餐制,所以即使如外出巡视亭部的廖席等人也是早早的就赶回了亭部,谁愿意在外面吃干粮呢,,此时的廖席等众亭卒正一脸兴奋的帮着赵得胜忙上忙下,由于买来的食材已经做过次处理,所以在放下锅内煮的话费时很短,随着时间的流逝,三口锅的上方开始弥漫着阵阵的香气,那是混合着肉,菜和粟米的香气,不光是廖席等亭卒看的食指大动,就是那不远处依什而坐的众民壮门也是两眼直钩钩的望着这面,还不时的吞咽唾沫,眼中跟是恨不的能长出一只手来,就连那些

    在官道上行走的路人也是频频向这里望来。

    乘着还有点时间,王胜吩咐马名,繁桂二人和他一起去亭部内,将前几天刚从乡市上买的几十个木碗和木盘拿了出来,走到民壮们那,将这个个木盘木碗的一一分发下去,同时告诉那四个什长,一会开饭的时候,不能一窝蜂似的一拥而上,得排队,四个什,分成四队,一队一队的打,那什要是乱了,那么就由那什的什长负责,饭减半,同时吃饭的时候也不能动一个西一个的乱坐,必须依什的编制围坐而吃,对于王胜的这个命令,四个什的什长自然不敢反对,都齐声应诺,并保证一会开饭的时候一定管束好自己负责的什。

    同时还大声的将王胜的命令传达给了各个民壮,声称,如果哪个违反了,害他饭减半,那对不起了,这个人也要饭减半,惹来民壮门的一阵阵大笑声,都齐声说到不会,不会。

    “开饭了”随着赵得胜的一声高喊,程潮升段玉伦等亭卒则将弄好的饭菜从锅内捞出,在装入一个个大木桶内给抬了出来,上面还不时的飘着香气,惹的看着这面的众民壮们一阵的腹鸣如鼓。

    本来以前搞备盗训练的时候,吃饭都是一拥而上的,不过,既然有王胜的新规矩,众人不敢造次,遵照这新命令排好队,待打好饭后,在什长的带领下,找个平坦而干净的地点坐下,开始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碗中的粟米饭香甜可口,在配上盘中那浓浓的肉酱和时令蔬菜以及麦饼,每个人都顾不上说话,均埋头苦干,有些人则吃着吃着的而突然流下泪来。

    对于这些长期吃不饱的乡民来说,这样的伙食,比起自家吃的简直好太多了,完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这些伙食完全就是大富大贵的人家才能享受到的美味啊,而且听这个新来的亭长说,这样的伙食要一直维持到他们训练结束,这得花多少钱啊,虽然各里和县中都出了粮,但这肉菜的钱确是王胜出的,对于王胜这么位体贴不吝啬钱财的上官,大家都是满心的感激,这还不算,这位王亭长还说了,一会还要发给他们钱。以作为大家因为来训练而导致的家中收入减少的补偿,这让大家跟是兴奋的有点找不到北的感觉,大伙之所以不愿意来参加这备盗训练,不就是担心家里面没有壮劳力而找不到吃的吗?想不到这新来的亭长居然连着都想到了,还都给解决了,看着这伙食不差,想必补偿也不会低吧,没说的,就冲这伙食和补偿,别说是训练了,就算是把自己这条命卖给他又何妨,很多人心中都是这样默默的想着。

    “哟,慢点吃,慢点吃,别噎着了,不够还有,饭菜管够啊”赵得胜见众人吃的有些急了,忙大声的喊到,看着众人那狼吞虎咽的样子,脸上露出了微笑“碰到一个好的上官,亭中百姓有福了”赵得胜心中想到。

    王胜和众亭卒们在打好饭后,也是找了个稍微干净点的地方席地而坐,开始吃饭,虽然他是这次训练的主官,但伙食和大家是一样的标准,王胜来自后世,虽然眼前的饭食在民间已经算很不错拉,但对于王胜来说,仍然稍显粗陋,本来王胜还想进一步提高伙食标准的,比如大块的红烧肉啊什么的,那才是补充体能的好东西,而不是现在这些个肉酱,虽然汉代还没这东西,不过王胜会做,这不难,但无奈的是手中钱财不足,就光每天买的肉和菜(1),以一人一天食肉一斤,菜若干计算,花费就达到每天千钱左右,以王胜现在手中的钱财,坚持一个半月后就会所剩不多了,不过这没关系,王胜有个预感,一个月后,也就是十一月初,盗贼就会猖獗起来,说不定北方的那些个邻居们也会来凑热闹,如真如自己猜想的这样,,那与其死守着这些个钱财,还不如拿出来好好的搏一搏,成功的话,光那些个杀贼的赏赐就足以弥补他的损失了,就是失败了也没什么,到时候别说钱了,这命还在不在都是个问题呢。

    和王胜一起围饶而坐的众亭卒们显然没有王胜那么多愁善感,善于思考,都一个个都埋头于美味的饭食之中,深怕吃的慢了,那些个还在锅中没舀完的肉和菜就被别人抢光了一样,在吃完这第一盘后,都急急的去添第二盘了。

    王胜随意的吃了几碗后,就没在吃了,将碗盘洗干净后放于固定的地方,就走了回来坐于一旁,静静的看着众人,待等众人都吃的差不多了后,才拍了拍手站了起来,不一会众亭卒们也吃完后站了起来,王胜看了看众亭卒和已经差不多吃完的民壮们,因为刚吃了顿不算差的饱饭,大家的精气神显的非常不错。

    “王君,下面该如何训练,还请王君示下”

    “还请王君示下”确是众什长上前请问下午的训练方法。

    “先别忙,你先告诉大家,那些碗和盘什么的,既然是发给他们了,就由他们自己保管了,如果坏了和丢了的话,我可不负责”

    “这个自然,请王君放心”

    “好,另外你们先去旁边小河边将碗洗干净后,在放在这,我让人看着,待今天训练完后在由各人带回去,明天吃饭还要用的,另外,洗完后先休息一刻钟,然后大家随我去跑跑步,消消食在说,待跑完后就是下一个训练了,认字”

    “诺,啊,等等,王君你说下一个训练是什么?”

    “认字啊,没听明白?”

    “是,是,不过,王君,我们都是些大老粗,若说上阵杀敌人,我们不怕,但说认字,我们这么大的年纪了,有用吗?”

    “是啊,王君,我们~~”众什长有些为难的看着王胜。

    “谁说没用,你们只要老老实实听我安排就行了,有没有用我心里比你们清楚,去安排吧,谁要是不用心,就等着挨罚吧,明白没?”

    “诺”众什长有些垂头丧气的说到,这也难为他们了,还从没听说过备盗训练要读书的?这不是读书人的事吗?真是有些伤脑筋啊,不过谁叫你是亭长呢,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吧,众人忙转身回去安排。

    “王君,真要让这些大老粗都读书?”程潮升在一边小声的问到。

    “当然,不光是他们,除了赵公年纪大了不去外,你们也要读”

    “啊?我们也要?王君饶了小的吧”程潮升有些哀求着说到,其余众亭卒的脸色也有些不好看。

    “嘿嘿,一个个听到读书就怕了,告诉你们,丑话说前头,如果你们不认真,输给了这些个大老粗,小心给你们好看”

    “王君,我不怕,我一定会认真的读的”确是马名自告奋勇的喊到。

    “好,不错,还是马名有上进心”王胜见自己的心腹出来捧场,自然要夸奖一番。

    “哼,马屁精”虽然众亭卒有些鄙视马名,但既然亭长大人发了话,大家伙也只好老老实实的遵守,读就读吧,难道还能输给了这些个老粗不成。

    不一会,什长们集合好队伍,王胜亲自带队,五十多人围着亭部跑了起来,由于跑的不快,大家都能跟上,在说刚吃饱了饭,也不能做太剧烈的运动,对于这点,王胜心里很清楚,之所以跑步,除了消食外,两外就是为了热身,因为一会就要上文化课了,这天气有些冷了,可不能让大家都冻着。

    在差不多跑了半个时辰后,王胜带队回到了亭部外的小平地上,此时的地上已经竖好了一块黑板,用木架支撑,没看错,就是黑板,至于如何制作的,很简单,找块大点的床板,在刷上从乡市买来的黑漆后就成了,这东西王胜早几天前就已经做好了,现在只不过是拿出来罢了,至于粉笔,也简单,用大块的石灰代替就行,又不是交大学,用不着那么麻烦,至于教材,跟简单了,汉代的初级课本,史游的《急就篇》和李长的《元尚篇》都可,本来还有司马相如的《凡将篇》和杨雄续写的《训纂篇》不过前面两本应该够了,严格的来说,这些个早期的蒙童课本主要是教人认字识字的,而不是教什么经史的,对于这些大字都不识几个的大老粗来说,这些足够了。

    对于王胜为什么要压缩训练也要抽出时间来教大家认字,这确是和王胜在后世受到的教育有关,王胜记的后世的伟人毛主席曾经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关于军队文化的话“我们的工作首先是战争,其次是生产、其次是文化。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参见1944年10月30日毛主席在陕甘宁边区文教工作者会议上作了《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的讲演)

    王胜可不想自己辛辛苦苦训练出来的兵是只知道杀戮而不会创新的机器,那如何避免呢,那就是文化,只要懂文化,才能明对错,才能有创新,才能知道为什么而战,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才会跟快,当这支军队能做到他所要求的话,才能真正的无敌于天下,当然考虑到现实,王胜也没有希望这里面的人一个个都如小宇宙爆发般的学的好,只能希望有个一半能成功,就算不辜负他的期望了,而这些成功的人将是未来王胜的种子。

    由于这次参加集训的人基本都是文盲,王胜决定先从基础教起,识字,先将《急就篇》和《元尚篇》中比较简单的字列举出来,选择十个到二十个字写在黑板上,让大家先跟着他念,稍微熟悉后,又让每人拿树枝在地上写,待差不多后,在将这些个字写在王胜发给他们的空白竹简上,为了提高他们的兴趣,王胜还宣布,每隔两天就选出认字认的最多的前三人,给予金钱和食物方面的奖励,第一名除了发给四十钱外,还另外发给肉两斤,第二名减半,肉一斤,第三名则在减半,但无肉的奖励,果然如王胜预料般的一样,当王胜公布奖励措施后,众人都是欢声雷动,一个个在也不把此事看为一件苦差事了,为了获得那份奖励,人人眸足了劲的准备着,为了能夺第一名而准备着,可别小看了金钱和肉的奖励,对于这些长期吃不饱饭的人来说,这份奖励算是非常丰厚,就算自己不吃,家里人总要吃的。

    果然在以后的学习中,众人都是认真的的学习着,甚至还有人偷偷的去请教亭部中会认字的赵得胜,为的就是让他多教他们几个字,搞的这

    位亭部中的老好人不甚起烦,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当然,王胜也去找过那几个认识的轻侠,告诉他们现在的领头田兰,这段时间先将就下,待队列训练完成后,在将他们单独的划分出来,组建一个带斥候性质的什,让他们专门练习如何侦察等技巧,什长就是田兰,对于王胜的安排,田兰等轻侠都很满意,他们来这可是看在其首领陈丹的面子上,可不是冲着他王胜来的,如果真让他们和这些个乡下人一起训练,他们还真受不了,王胜能将他们单独列出来,自然合他们的意思,否则,就算是陈丹不介意,他们也会在背后骂王胜不识好歹的。

    每天的集训即单调又充实,上午练习各种队列,比如左右转,起步走,队列行进间的各种转换,王胜的要求是不管怎么走,从任何方向看上去,都必须是一条直线,而下午除了慢跑外,就是读书认字,时间就在这样不经意的时候过去,十五天后,已经是小有成果,队列方面虽然还有些差强人意,但也差不了多少了,王胜相信,最多还有半个月,就能成型了,另外关于认字,确让王胜有些惊讶,认字记字最快的不是那些个信誓旦旦的民壮,而是本亭的亭卒,杜实,记的来到此亭这么些时日了,接触的最少的亭卒就是这位杜实,平时也是最不爱说话的一个,老赵头在一次私下的交谈中,说本亭部最懒的亭卒就是杜实,但照这成果来看,此人一点都不懒,要想在这么多人中争取到那第一名,并长期保

    持,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呢。

    十五天后,众人的身体经过这十几天的调养,已经比刚集训的时候好不少了,就在王胜准备适时的调整训练内容的时候,马名来找找到

    他,同时告诉他一个惊人的消息。

    (1)肉类其实在汉带比较受追捧的是羊肉,汉代的士大夫阶层认为猪肉等是不洁之物,一般都是以羊肉为主食的,很少吃猪肉,但在民间

    猪肉则是普通百姓消费的肉类,当然价格也比较便宜,十三至十五钱一斤。</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