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地府鉴情通判

分卷阅读28

    属于那种看着就忠厚老实的人,“卞之白和杨道宗官位怎么来的朝野上下都很清楚,新皇本就要离京去南部封王,好,你们这一批人把他挺上去,可他呢,早早就陪在他身边的卞之白和杨道宗一飞冲天……”

    “住嘴吧。”徐明启轻轻训斥,“能者居之,我大唐还是开明的。”

    顾长石本不愿开口,但害怕他们生了嫌隙,还是道,“一衡大哥一步一步稳稳当当也是好的为官之道,过刚易折,现在的文相和大将军虽站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同僚却没那个待见的。”

    徐一衡朝顾长石投来了还是你理解我的眼神。

    徐明启挥了挥手道,“罢了,我也老了,你们年轻人是何思想我也不想去琢磨,但你们都要谨记,荣耀和刑罚,都是圣上给的,为人臣子,只需考虑天下子民。”

    顾长石第二天早早就醒了,洗漱完毕饭也没来得及吃就匆匆忙忙进了皇宫。

    翰林院有两种官职,翰林学士和翰林供奉,前者可以帮皇帝起草诏书,后者就没什么实权,跟挂个名差不多。

    天宝皇帝年富力强,常常批阅奏折至深夜,要签发的诏书也是数不胜数,所以自顾长石官位被确立以后,就有一大堆诏书等着他去拟定。

    报了姓名被一个小太监急匆匆领到办事的地方,顾长石看到一堆同僚都在提笔马不停蹄的起草诏书,不由惊奇,“有这么多要用吗?”

    小太监拂去头上的飞雪,磕磕脚道,“诏书一堆,皇上却只用看一眼就签个字,特别是文相大人的政参,皇上看都不看签字就是,每逢休沐之后这天文相大人给的政参就特别多,你看这些大人们还有昨夜就在这儿一直写到今儿早上的呢。”

    顾长石点点头,走进去和大家打了招呼,都忙的四脚朝天,也没聊几句,熟悉的任务之后他也就加入到写字大军里了。

    一直忙到正午,活才干的差不多,因顾长石看着比周围人都年轻强壮,最后把一摞一摞的诏书搬往养心殿的任务就又给了他。

    顾长石搬着过头一尺高的诏书到养心殿时,皇帝正在和大公主说话。

    “就放哪儿吧。”皇上的贴身太监走到直直站了半天的顾长石身边道。

    “谢公公。”顾长石小心翼翼把诏书放在桌上,就要退去。

    “哎,翰林院的?这么年轻,谁啊?”李墨华瞅见了虽然穿的臃肿但也难掩面容俊秀的顾长石,叫住了他。

    李元济也随着女儿看过来,眉头一锁,“你就是顾长石吧。”

    “回陛下,臣是。”顾长石规规矩矩作礼,虽在冬日,但刚刚抱着那一大堆诏书在这炉火旺盛的养心殿额头也生了汗。

    “顾长石。”李墨华念叨一声,突然又神采奕奕,“你不就是妹妹前些天……”

    “嗯?”李元济转过头,闷声道,“怎么扯上了墨染?”

    第20章 长安飘血

    看着李元济微冷的目光,顾长石心里暗暗叫苦,他也没想到李墨染竟然是个大嘴巴,什么事都和姐姐说。李元济一向护短,特别是对这两位不是亲生却胜似亲生的公主。

    李墨华淡然一笑,实话说道,“就是玉锦楼那晚,妹妹见了之白哥哥和道宗哥哥,再一位就是他了。”

    李元济眉头锁的更深了,不悦道,“胡闹!她堂堂一国公主,偏要去那种肮脏之地,还露了身份!”

    “父皇也不要怪罪妹妹,毕竟她身份护的周全,也从未以真容示人。”李墨华拉住李元济的袖口嚅软道。

    “顾长石你管好自己的嘴。”李元济脸色依旧黑着,扯下衣袖,“华儿你也先回去吧。”

    “臣明白,谢陛下不怪之恩。”顾长石老老实实答道。

    “朕何时说过不怪罪你了?”李元济听了又回头阴恻恻的道,“今日之后你去建业寺待着吧,皇嫂一直在朕这儿唠叨她最近太孤单,想找个年轻小伙子陪。”

    顾长石:“……”

    李墨华在一旁掩嘴笑笑,“父皇,人家可是大才子,你让去陪我母亲也太糟蹋了吧。”

    李元济坐到桌前翻开一本诏书,不耐烦道,“都出去吧。”

    顾长石和李墨华前后脚出了养心殿,看李墨华笑吟吟望着自己,顾长石道,“你们姐妹关系不好吗?”

    李墨华道,“我俩如胶似漆的呢。”她比李墨染大几岁,更加成熟妩媚,一颦一笑都能牵动男人的神经。

    顾长石道,“我好看吗?”

    “啊?”李墨华调笑的脸色定了一下,接着道,“和之白哥哥有的比哟。”

    顾长石摸摸鼻子,莫名觉得这个大点的表妹似乎更有意思,轻笑一声,转身走去。

    建业寺的芊夫人,上一任的皇后,在新皇继位后就出家了,法号千芜。

    去见一见姨母也是好的,顾长石洒脱的想。

    “哎,顾长石,你要是不想陪我母亲我可以找父皇替你求求情的。”李墨华在严寒冬日也是穿着极为宽松厚重的长裙,她向来不喜欢人跟着,也没有丫鬟替她拖着落地上的裙尾。

    顾长石轻轻扬了下手,声音郎朗,“不,我想。”

    李墨华朱唇张开,小声道,“还真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