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地府鉴情通判

分卷阅读31

    不过卞之白的置喙。

    卞之白青衣亮眼,懒洋洋站在文臣首位,听了皇帝的任命眼中精光一闪,他眉宇尽是那种轻狂自负的姿态,拱手道,“陛下怎能随便任命一个毛头小子作少府监?”

    李元济乐了,“这么说文相不也是个毛头小子吗?”

    “陛下……”卞之白仍旧要劝阻,李元济却已经摆摆手要退朝了。

    “那原来的少府监白斯如何安置。”卞之白无奈喊道。

    “杀了吧。”李元济站起来笑呵呵道,“白斯监守自盗,朕前些日子还听到流言说他儿子在青楼一掷千金呢。”

    众人散去,卞之白喊住眼睛都睁不开站朝上一直在打瞌睡的杨道宗,问道,“陛下近来脾气有些反常。”

    杨道宗点点头,“正常,王皇后的胎像一直不稳,陛下担忧暴躁点也能理解。”

    “这个顾长石你查了吗?”卞之白认真道。

    “查了,来历挺清白的,也算家破人亡,就是遇到徐太师有点巧合,其它到都还好。”杨道宗打了个哈欠,摆摆手,“你别胡思乱想了,你们书生成天疑心这个疑心那个的,不累吗?”

    “家破人亡?”卞之白锁了下眉头,“见了芊夫人?我总感觉这里面有些关联。”

    杨道宗扯开卞之白抓住他衣袖不让他走的手,嚷道,“我说你是不是有毛病呀,明明是你一开始见人家觉得惺惺相惜,这下看他升官了,来找茬儿,怎么,你是真怕你这大唐文相的位子被抢了去?”

    “我倒真盼着有人来替我做这个位子。”卞之白扬扬嘴角,“这样我就能游山玩水,求仙问药了。”

    杨道宗大摇大摆离开时不屑补刀,“求仙问药?你活久了恶心人,知道不,满朝堂文人愤青都盼着你早夭。”

    卞之白整理下衣袖上的褶皱,嘴角一扯,“你不也是吗?”

    顾长石在迷迷糊糊从布衣百姓到翰林学士再到尼姑陪读,最后又成了从三品大员少府监的奇葩历程里下来,发疯了一般朝一干同僚了解了如今的天下局势到底如何,东西南北中五国果然如姨母说的那样。

    甚至西凉被大唐征讨也是因为梁国挑衅在先。

    但家仇国恨能蒙蔽人的双眼,无论如何,顾长石是绝不了复仇之心的,专心在少府监位子上认真做事,朝堂上也与卞之白争辩过几句,至少,李元济也是稍稍认可了他的才能。

    过完了年后的长安有些寂寥,但很快又被一件大事把气氛轰了起来,四月五日,离大唐本来定好要发兵襄国的日子刚刚好还有一个月,除大唐以外的另外三国同一时间宣布,要在长安城举办诸国盟会。

    诸国盟会本来是十年举办一次,选址也是在大陆五国都城之间轮流,这届三年之后的盟会本该是在西部梁国举办,但梁国倾覆,另外三国突然提议要来大唐提前举办,大唐也不好意思直接拒绝,只能捏着鼻子认下了。

    往届的诸国盟会,都是各国明争暗夺,出尽风头的时候,而此届明显与以往大不相同,颇有三国合力压向唐朝的势头,所以大唐也是有点惴惴,不过一切终究是要看实力,李元济对自己的国力还是十分自信的,三打一?不能怂。

    到了定好的日子,襄,鲁,晨三国的负责人和使者都陆陆续续进了长安城,这几天顾长石也是挺忙的,因为谁都不知道在比试环节别国会突然找那些东西来比,他身为天下奇淫巧技的总负责人少府监,自是要一一登记好大唐方方面面的优势和弱势所在的。

    “襄国英国公携使者进殿,礼品,玉尊六丈玛瑙一座,上品黄金千两。”

    “鲁国贾将军兼紫禁统领携使者进殿,礼品,羊脂白玉配饰一盒,夜明珠一颗。”

    “晨国太子携使者进殿,礼品,画圣郦从云山海图一副。”

    太监头子的公鸭嗓子叫得起劲儿,已经在殿里安坐好的诸位大臣听着来人和礼品皆齐齐一震,晨国无须多说,基本已经算是归附大唐的状态了,这次也是太子亲来,礼品什么倒是无所谓。

    鲁国贾将军却是位了不得的战将,素有当代战神之称,甚至比杨道宗还名胜三分,毕竟贾廷真驰骋疆场时杨道宗还乳臭未干。襄国英国公也是被誉为“治世之能臣”的贤者,清流满天下,也是压卞之白一头的文人。

    这阵仗已经十分明显了,除了晨国,另外两国显然是来震慑的,大唐英才,胜在一个英字,也败在一个英字,还是太年轻。

    “夜明珠?给本公主拿过来。”坐在靠着李元济一侧的李墨染张大了小嘴,好像听到了稀世珍宝般满眼星星。

    坐在远处的顾长石见了莞尔一笑,生在皇家就是好,成年了还可以耍小孩子脾气。

    “把夜明珠直接给二公主吧。”李元济佯装没有看到殿里无声无息的碰撞,宠溺看了一眼二女儿。

    “谢谢父皇。”李墨染甜甜一笑,直接起身向贾廷真哪儿跑了过去,准备自己拿在手里。

    她一袭红衣,娇小可人,晨国太子张叶琼看向他的眼神火热难掩。

    顾长石本来安静的吃着自己桌前的茶水,对李墨染突然不合礼仪的抢要夜明珠当做是她孩子心性,但一看她蹦蹦跳跳朝自己这个方向跑过来顿时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