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讲完,戏也要开始了。
李响雷和柳天驰坐在第三排,前边是太后和其他一些勋贵贵妇们。戏是一出常看的戏,故事李响雷听人说过很多次,是一个将军英勇救主的事。但是从军旅出来的人看这些东西总有些不真实的感觉。
就在李响雷多少有些无聊的时候,一个五六岁的小姑娘来到了他的身边,拉着他的手直接把他往后面拽,李响雷看小姑娘的打扮估计不知道是哪家勋贵的孩子,也不知道这孩子找自己有什么事,就跟着姑娘来到了最后一排的一张没人的桌子边上坐下。
小姑娘坐在李响雷旁边的凳子上,对李响雷说到:“你今天给奶奶讲的故事,再给我讲一遍,开头的地方我没听到。”奶奶,称太后为奶奶那就不知道是哪位公主了,看样子是非常得宠的,不然也不会在皇宫里乱跑。
李响雷于是就添油加醋的开始给小公主讲故事,这给小孩子讲故事就不一样了,要加上细节,这是他当年从一个耍江湖卖唱的人那里学的。用到这里果然有用,小姑娘立即就被吸引过去了。什么飞镖乱飞,弓箭乱射,一刀劈下树被砍断了等等。一直到故事都结束了,她还念念不忘,那敌人的箭有三尺长,而她见的最长的箭才一尺多长,等长大了一定要去岭南国看看。
就在故事讲到一半的时候,来了两个宫女来伺候小女孩,这更证实了李响雷的判断,这小女孩不知是哪位公主。
讲完了找到白玉观音的故事,小公主还不过瘾,非要李响雷再讲一些其他的江湖故事。李响雷就又讲了一个他打强盗的故事,为了证明故事的真实性,他还从脖子里取出一个不知道用什么木头的刻着米勒佛牌子。这是当年他打过强盗之后,当地的百姓送他的礼物,说是一个高僧留下的东西。小姑娘一看到这个牌子就表示占有了这个牌子,明确表示不还给李响雷了。李响雷无奈的同意了,说实话这个牌子真有那么一分凝神的功效,不然他也不会把这个牌子整天带在身上。李响雷暗暗后悔,都是显摆惹得祸。让自己白白损失一块牌子。
小姑娘听说李响雷同意把牌子送给她,她高兴的直接把牌子挂在了脖子上,笑脸像花一样灿烂。
上午本来是看戏的,结果变成给小孩子讲故事了,好在这戏也不怎么好看,念唱做打的李响雷也看不懂。中午时太后赐宴,一水的素斋,足足好几十样,看的李响雷眼花缭乱的,却碍于面子根本就没吃饱。宴席结束,李响雷和柳天驰就辞别太后出宫去了。
由于是过了年后才回黑石峡,李响雷等人就在京城好好的享受了一番,虽然过的都是眼瘾,但总算是在豪华的京城呆过,回头和同僚们也有了吹牛的资格。
别的战友都在出去玩的时候,李响雷就留着客栈中练功,大多数时候他都在参悟五玄功,快到春节的时候,李响雷的五玄功终于有了一点感觉。李响雷感叹着,这好功夫就是难练,不过如果这门功夫真有上面写的效果,这也倒是真的值的。
在京城过年也没有什么特别的,除了初四那天,太后又把李响雷请进宫去听一位来自西域的高僧讲经以外,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故事。就是在那次讲经中,李响雷弄清楚了那个小姑娘是谁。她是永平王的第二个女儿,是太后最喜欢的宁阳公主。太后还替宁阳公主谢过了赠牌之恩,还特意问了问这牌子的来历。李响雷都一一回答了。
过了十五,李响雷和一队人马就又踏上了去往骆驰城的路,他们将在那里休整之后,去往黑石峡。
在阎王岭,李响雷等人终于看到了一群强盗的影子,他们本来是在路口设了路障的,可是等他们看到了队伍的旗帜的时候,就非常识趣的退远了。李响雷看着那群强盗心中那个恨啊!老子三万人的队伍才一千多骑兵,这群强盗怎么就有一百多匹马,有的竟然配有双马,还有天理没有了。
到了三月,李响雷一行人终于到了黑石峡,向杨朔汇报报过之后,任务就算是完成了。杨朔当场表示将给李响雷安排个更重要的任务来干,而不是让他真正做侍卫统领。
春天没什么战队任务,除了训练新兵就是练功。就算是李响雷这样从佛门走出来的人,时间久了也会觉得烦,更不用说像柳天驰这样性格活泼又在黑石峡一待就是五六年的人了。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拉着李响雷去打兔子,打完了找个地方一烤,吃起来非常过瘾,虽然说春天的兔子一点都不肥。
这样享乐的日子还没过几天,两条消息打乱了李响雷的生活。第一条是个好消息,说是永平王前年纳的那个吴姓小妾给永平王生了个儿子。这件事令太后非常高兴,她老人家把这件事归功到佛祖的头上,于是就又想到了李响雷送回白玉观音的事,所以大把的赏赐送到了黑石峡,让李响雷又小发了一笔财。
但是另外一个消息却让李响雷无论如何也高兴不起来,这个消息是暖泉镇被土匪洗劫,大量财物被劫,镇上一千多人口只剩下不到五十个。李响雷开始担忧广元寺的情况,他记得,自己这一批僧人出来从军之后,寺中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一点护卫的能力都没有。不知道这次匪患波及到广元寺没有。
就在李响雷担忧的时候,杨朔下了一道命令,让李响雷带上一千人马前去暖泉镇一带剿匪。情报上说这股土匪有三百多人,基本上都是马匪。而杨朔派给李响雷的全部是步兵,这让李响雷非常的不理解,你怎么也要派个三百人的骑兵吧?步兵追骑兵,这仗怎么打。
但是命令就是命令,命令下了,服从就是了,怎么打就是执行命令人的事了。
由于是对内作战,几乎不用担忧粮草,所以李响雷就带着一千人的队伍,顺着大路直接朝马匪们最后出现的地方扑去。
一路上情报不断的传到了李响雷的手中,当地的老百姓也非常的配合,每到一个地方都有人自愿充当向导,指引着队伍朝马匪追去。
由于是流匪,一直到了五月的时候李响雷等人都是在山里被土匪牵着鼻子团团转,只看到几次马屁股,连一支箭都没射出去。
五月末的时候,天开始下雨,路变的非常不好走,几乎所有的人都建议李响雷先找个地方休养,等到了雨过天晴再寻找土匪。但是李响雷心中清楚,也许下雨才是个机会,自己人跑不快,敌人的马也跑不快,大家的速度都差不多了。
在六月中的时候,土匪们终于被追急了,他们在雨中几乎就没有休息的时间,更不用说去抢劫百姓补给队伍了。往往是他们前脚刚到一个地方,过不了几个时辰,李响雷的队伍就追了过来,扎营大家都在野外扎营,人能住帐篷,马却没有帐篷住,往往只能在雨里淋着。土匪们也不敢住在村子里,他们怕被追来的人包了饺子。
时间久了,土匪头子胡宝不得不改变主意,他连续两次派出一百人的骑兵来冲锋李响雷的队伍,都被打退,双方共丢下三十多具尸体,算起来谁也没有占到便宜。
两次冲锋不成,胡宝继续在山中转悠,李响雷带着队伍追的紧紧的,不敢让他们有一丝的逃跑机会。
六月二十左右,路上开始有了土匪的死马,这些马都是病死的,到了六月二十五的时候,死马有了几十匹。
六月末的时候,李响雷的队伍终于追上了胡宝的队伍。所有的土匪都在一块空地上整队,看样子准备做一次大规模的冲锋。
但是等到李响雷听到他们吼的战歌时,差点把肠子给气炸。“天上的雄鹰在飞,地上的人儿离开家!……”这他不是自己部队里常常唱的歌吗?每每行军累的时候,将士们都要唱这首歌的。
李响雷大手一挥,整个队伍停在了离土匪的队伍几十丈远的地方。之后他把身边的士兵拉出来一个,说:“去问问胡宝,他是什么出身,凭什么唱这首歌?”
那个士兵打个白旗跑到军阵当中,去问胡宝话。不一会儿,他回来报告说:“胡宝和土匪中的大部分人都曾经是杨朔军中的战士,只是后来被打散,有小道消息说杨朔对逃跑的士兵都是一杀了之,所以他们不敢回去,只好在这里落草。”而且胡宝还说:“李将军既然也是官兵,都是同袍,不如双方和平,省的死伤都是自己弟兄。”
李响雷了看胡宝队伍后面的大路,估摸着派出去的一百名伏兵应该已经到了预定的地方,就对刚才的那名士兵说:“去点柱香,顺便告诉胡宝,看着都曾经在杨将军的麾下当兵的份上,我给他三条路,第一条,下马受降,跟我回去,全凭将军处置。第二条路,交出所有马匹,我把他们送出黑石峡,到天月国的土地上当土匪去,第三条,通通被我杀掉一个不留。”
不一会儿,香点了起来,那个士兵怕香被淋灭,就打了一把伞站在阵中间。
很快香燃了一半,土匪那边交头接耳的情况终于停了下来看样子是商量出了结果。
那胡宝一人往阵中间走去,走到一个看起来安全的距离停了下来,他大声喊道:“敢问李将军,何以如此大的口气,就好像吃定了姓胡的一样。”
李响雷也不怯场,往前走了几步,大声喊道:“胡将军果然有胆量。问我姓李的凭什么,凭的是我手中的长枪,更凭的是我手下这两千杨将军的精兵,也凭的是老天的照应让你再也无处可逃。”
胡宝哈哈大笑:“李将军说笑,当我是三岁小儿不成,你的队伍只有一千人,军阵之前何必欺瞒,还当我老胡不曾当过兵,好歹我老胡也当过千夫长。”
李响雷冷冷的说:“你往后面看。”
胡宝一回头,差点没吓一大跳,之间他们逃跑必经之路上出现了一群官兵,把退路堵的死死的,影影绰绰的看不清楚,至少有好几百人的样子。
胡宝退回自己的队伍中。开始商议该如何选择,这香可剩下的不多了。
李响雷手一挥,这边的士兵开始唱起行军时常唱的歌。对面的队伍中一阵喧哗。
李响雷大声喊道:“对面的弟兄们,放下武器,跟老李去投奔杨将军,国家用人之际,以将军大量必然会重用大家。”
这样喊了几遍,土匪的队伍开始骚乱起来,大概是内部起了纷争。
这时候,那柱香燃尽,看守香的士兵退回队伍中,李响雷大手一挥,整个部队开始往前压过去。
</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