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枪神之雄霸天下

第八十一章 休屠王

    有元淮的投效,也解决了卫宁的一个难题。元淮和几个军侯这几日都在牢中探访劝说,这些西夏士卒原本都是赏雍帐下,多是同乡,除了部分态度强硬外,不少都加入了延川的阵营。

    卫宁经过精心挑选,三千精壮的士卒被编入新营,暂由元淮指挥,其余几千人都当做屯兵。不少百姓包括王老在内,对于西夏士卒很是厌恶,在杨宗盛的劝说下,众人对待西夏兵得态度也有所改善,可是骨子里的那种憎恨还是难以消除。

    当日,就令赵弘负责境内军情探报,宫陨负责城防,刑业带人修缮城池。西夏兵桀骜不驯,卫宁就让许重带领暗戟卫陪元淮在城外练兵。有了暗戟卫的震慑和榜样,这些刚投效的西夏兵也有条不紊的训练起来。延川地广人稀,更有斥候来回探报,若大军来犯,会及早探报,卫宁也放心士卒在城外训练。

    北境开战足有一月有余,眼看在有十几日就入冬了,也让卫宁大感揪心。外族常年身处冰雪之中,不避严寒,可来去自如不影响战力,可北境几郡深冬少有战事,士卒不擅冰雪作战,若战事拖延至那时,势必会影响整个战局。

    回到府中稍作歇息,短暂的陪伴了会李玲和两个儿子后,忙换上一身便装走出府外。战事四起,卫宁也顾不得儿女情长,只能暂时委屈夫人李玲了。有嫂子和卫筳照顾,也让他心中送了一口气。

    出了府门,卫宁和杨宗盛一道边聊边朝一处走去。那日守城大战过后,不少百姓也出来协助刑业修缮破损的垛口,精心的维持着他们共同的家。

    来到一座不起眼的房间,杨宗盛轻轻的推开门,随即二人走入院内。院内摆设简单,似寻常人家,可此院又与普通院落有所不同,泛着丝丝淡雅。这时,一身着劲装青年出门施礼,将二人请入房中。

    青年男子正是西夏王子李度,此时正文质彬彬的席地而坐,卫宁心生好奇,也和杨宗盛座在对席,仔细的打量起他见到的第一位王子。

    卫宁先开口道:“王子可在此处住的习惯?”

    李度听罢,微笑着说道:“在下不过阶下囚罢了,能有下榻之处已是满足,谢大人牵挂。”

    早听杨宗盛所说,李度师从卫人,对于卫国的文化略有知晓,也不足为奇。可一个王子落魄为囚,依然坦然自若,也让他心生好感。随即笑着说道:“王子真非常人,在下佩服。”

    “大人谬赞,不过是生在宫中,处处隐忍罢了。”这也是李度的无奈,也许身处深宫,才能有那么多的悲凉。

    卫宁心知李度在宫中的遭遇,也同情的说道:“王子孝心感天,此战过后,在下就派人送王子回西夏。”

    李度听后,压抑住心中的喜色,慢慢说道:“如此便谢过卫大人了。”

    “王子可知为何匈奴、乌桓两部和西夏国大举入侵?”此时卫宁也很是好奇,总觉得会有大事发生。

    李度听罢,思索一会说道:“塞外多信神卜鬼算之说,几月前国都来了一位天师,能预算未来之事,父皇欣喜,就留在宫中。次月,突然举兵入侵,多半和此人有关。”

    卫宁和杨宗盛听罢,心中一惊。外族行军打仗,将一些神算鬼道带在军中供奉不在少数,西夏军的巫卜就是一例,有的单于或部落首领甚至提拔天师监国,他们也有所耳闻。看小王子如此说,只怕也是听闻,并不知那天师底细。

    卫宁心中也好奇起来,那天师为何撮合几部入侵卫国,难道和卫国有利益冲突或想借机削弱彼此的实力。这时杨宗盛慢慢说道:“不知王子回国后有何打算?”

    李度脸上闪过一丝忧色,随即说道:“若回帝都,父皇必然怪罪,只怕得继续隐忍着过一辈子了。”人生最大之悲哀,莫过于生在帝王家,一朝失势,能苟活余生已是奢望。

    卫宁听罢,思索片刻正色说道:“若他日我助王子登上龙位,该当如何?”卫宁不过一县令,帐下士卒不过几千,何感口出狂言?卫国看似大国,可国中羸弱,奸臣作乱,此战过后,卫国必然元气大伤。到那时朝中夺权更甚,延川地处塞外,对卫宁来说是一个机遇,卫宁自信,几年后就可以使得延川变成商贾云集,民风彪悍的一处要塞。

    李度听罢,脸上一惊,半响坚毅的说道:“若有大人相助,李度愿一搏。”他也不想碌碌无为苟活一世,跟母妃隔着那堵厚厚的宫门。

    杨宗盛听到卫宁的话,也心中震撼,随即对卫宁多了几分欣赏。不想卫宁如此年纪,却有如此大的野心,其实卫宁还是有私心的,想暗中多一份实力,多一步打算,只为将牵挂的父亲接回身边。

    见李度如此回答,卫宁心中打定主意,定要尽快发展实力。随即微笑着说道:“王子,在下有一事请教,不知那匈奴援兵为何骑兵众多?”

    李度收起心神,也慢慢说道:“此乃军中机密,就算野利琪将军都不曾得知,在下只知道匈奴领军大帅乃是休屠王义渠乌。”

    卫宁听后一愣,义渠乌的名字他还是第一次听说,可有一人乃是匈奴义渠王义渠金,在塞外声名显赫,昔日乃是匈奴第一勇士。匈奴第一勇士倍受匈奴军民爱戴,不少都封将,可成王得却在少数。

    李度接着说道:“义渠乌的名头虽没有其兄义渠金响亮,可其人也形貌魁梧,臂力过人。屡战必身先士卒,屠杀敌军,战功赫赫,兄弟二人被称作匈奴金乌,不可小嘘。”

    卫宁听罢,也满脸震惊,兄弟二人皆封王,足见二人能力出众,看来此次多了个强敌。

    和杨宗盛出了院门后,杨宗盛小声说道:“适才大人所言当真?”

    卫宁笑着说道:“古人云:身处乱世,当提三尺青峰,立不世神功。”

    杨宗盛听罢,笑而不语。

    匈奴大营,数位将校边大口吃着牛肉,边戏谑得看着营中二人,正是野利琪和赏雍。

    野利琪压抑着心中的不满,将右拳靠在心窝,弯身说道:“休屠王大人,金锁、调令二关久攻不下,还望尽快发兵,那样富饶的郡城和牛羊都会暴露的匈奴的铁蹄下。”

    说道这里,帐内将校放下肉食,的双眼泛着贪婪的望过来,随即一个雄浑的声音响起:“匈奴铁骑不适合攻城拔寨,等昆邪王那里有消息,我们就按计划行事。”

    野利琪听罢,脸上闪过一丝无奈,随即和赏雍入座吃喝起来。

    (战场文学)

    </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