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梦山河

第十四章:郁家人

    据老一辈回忆:郁海,平阳国青海城隆昌戍长,保一方平安,为民者。

    按说他一生为官清廉,举民政,为民造福,是个十足的好官。只可惜得罪了青海城城主之子,最终落得个抛尸荒野的惨地。

    回到那个时候的隆昌,民约千户,每年向青海城缴纳粮石五十担。在郁海的治理下,隆昌民家皆家藏千担,应对纳征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因此,隆昌的富足与纳征被有心人广为传散,最终消息到了青海城。当时负责青海府辖区纳征的是城主于震胞弟于化成,且说于化成在知晓这个消息后,立马独身来到了隆昌。找到郁海后,以酒为线,两人皆有相见恨晚之意,又被各自的富民之策折服。

    之后,于化成决心将郁海举荐给于震,却不想当时于震有心提拔他的独子于阳,遂冷淡了于化成的提议。如果说于阳胸怀大才倒也没事,只是这于阳分明就是一个骄奢淫逸之徒,仗着他老子是青海城主为所欲为,欺行霸市、打家劫舍无恶不作,偏生于震执念他为独子,对他的恶行视而不见,这就更加助长了于阳的嚣张气焰。

    在听闻到于化成举荐郁海后,于阳心生不满,可他不敢明里对付于化成,便琢磨着怎么除掉郁海。

    终于,又到了次年的纳征日,于阳主动请缨去隆昌。于化成心有怀疑,但想着他应该不会弄出什么大动静,便也答应了。

    在以前的纳征中,青海城不过派遣一名官员,附加几名军丁。而于阳这人极为好面子、重排场,随行之人足有二十余众。一行上,敲敲打打,引得路上属地百姓怨声载道。

    最后到了隆昌,于阳没有选择到隆昌官驿住宿,反是住进了此间最大的酒楼。对此,民众尚觉能够忍受。可不想于阳淫心大作,竟派遣手下到城内寻觅上佳姿色的女子,然后威逼利诱逼其就范。

    消息传到郁海耳中,气得他怒火中烧,急忙带人去到于阳住下的酒楼。所幸郁海赶到之时,于洋的还未得逞。两帮人马立马对峙起来,领头者自然是郁海和于阳。

    “你是何人?胆敢惊扰本少爷雅兴。”

    郁海瞧着这花花公子,心中怒火更甚,但苦于来时已知晓面前之人是青海城城主于震独子,不敢过度开罪。

    “我是隆昌戍长郁海,身负隆昌百姓安居乐业之责。你是何人?竟对我隆昌百姓举如此不轨之行!需知隆昌之事会尽皆报知于青海城,到时候城主的怒火下来,任谁也不能抵挡。”

    郁海这番话就是拿准了于阳独怕于震的性子,一顶帽子扣下来,也不怕他于阳肆意妄为。

    果然,于阳在于震的威慑下不敢发作,心想着在青海城时能够安然无恙皆是因为有一干“义气兄弟”为自己推挡,可出了青海城,自己的影响就没有这么大了,犯了什么事传到于震耳中,就算不会受罚,但于震的怒火降临,自己几个月内是出不了房门半步了,这样一来可比死了还难受。

    就在于阳憋屈之时,手下之人站了出来赔笑道:“原来是郁海郁大人亲临,正好!咱们这边的主子是城主家的公子,您两位可亲近亲近。至于这女子嘛!倒是一场误会,皆是小人看其身世苦贫,想要带回来让公子赏赐一番,好让她后半生能寻得个好人家。”

    满嘴谎言,说起来倒是颇为流利,可见他平日里没少为于阳擦屁股。

    郁海骨子里对于阳十分的厌恶,却无奈他的身份压人,闹大了就算自己赢了那也会引来于震的不满,到时候受苦的是更多的隆昌百姓。

    “这样啊!那感情于少主还是个体恤百姓疾苦的大贤,倒不失当今城主的风范。”

    于阳也不算傻,此刻亦只能乐乐呵呵地赔笑,装作一团和气,但他心里不知已将郁海千刀万剐了多少遍。

    本来事情已算解决了,可那先前差点受辱的女子这刻不干了,她想不明白平日里公道正直的郁海为何会容忍于阳的恶行。

    “郁大人,就是这个叫于阳的畜生先前还企图对我行淫,你不是也看到了么,你不能放过他啊!”

    该来的始终要来,躲都躲不掉。

    “你这女的怎么这么不知好歹,谁看到少主要对你不轨了,分明是想要帮助你,你还放过来诬陷于少主!”

    郁海带来的人马中不乏年轻热血之辈,但他们在郁海的教授下,深知有些事不是仅仅凭着热血就可以摆平的。先前郁海忍让着说出的话,虽不知缘由为何,但定然是其深意的。只不过,这一下被这女子的一句话重新推翻了。

    女子察觉到场中气氛有些怪异,似乎自己犯了什么大错般,可先前自己确实差点被这姓于的得逞了啊!

    气氛有些微妙,久久无声,于阳的手下又出来打哈哈。

    “我就说嘛!你这女子打定了想要污蔑我家少主,你看!根本没人看到少主要如何对你不轨嘛!谁信你啊!”

    女子欲哭无泪,双眼中泪水打转。

    “我信!”

    “大人!你?”

    “郁大人!你?”

    谁也没有想到郁海在这个要紧关头会说出这样的话,如此一来,形势已不可逆转。

    “戍卫听令,将于阳押回戍牢,隔日再审!”

    于阳绝然没有想到郁海敢如此作答,凭着其目中无人的本性,他随即让手下之人与隆昌的戍卫对峙。

    “郁大人!你可想清楚了,城主大人可不曾给你这等囚禁少主的权力!”

    郁海大手一挥,手下之人立马如下山猛虎般扑了过去,于阳这些下属个个三脚猫的功夫,哪能抵挡,不到一盏茶的功夫,悉数被摆平。郁海也不让手下捆绑于阳,还是给他留了一分面子。

    “好一个郁海!只希望你不会为你今日所做而后悔!”

    郁海面色一紧,后又毅然道:“或许会有郁某人也无法承受的力量,但对今日的选择,郁某人绝不后悔半分。”

    那日过后不久,郁海将于阳所犯之事的确凿证据上报了于震。因为事情早已传散开来,谁也遮拦不住。于震知晓后,气得直挥长剑。本来他就是一个极好颜面的人,这下可好,于阳的丑事传得青海府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关上房门,于震面色阴沉,双目中布满恨意。

    “于阳,你这小畜生只会惹麻烦,这次事完不好生修理你,我无法面对你死去的娘亲;郁海!哼!这辈子就老死在戍长这个位置上吧!”

    于震差人将于阳带走之日,郁霜正好年满六岁,当时她也正好在场。因此,至今她都忘不了于阳那令人厌恶的嘴脸以及走时留下的将要报复郁家的狠话。

    三月后,应了当日于阳的话,从青海城降下一纸城主令:鉴隆昌戍长郁海治理有方,现予以平月戍卫之责,即日赴职,不得有误。

    对此结果,郁海亦只能苦笑,谁叫他得罪的是于震。收到调令后,他本想辞去官职,从此不闻官场之事。可不想于化成传来书信,大意是让他不要灰心,以后一定有机会到真正属于他的位置的。郁海回过头来又想,若真是现在辞去官职,于阳再来报复,自己也没了凭仗的东西,于己不利。最后,便又打算按令行事。

    与隆昌百姓一番告辞过后,郁海一家人踏上了异乡的路,可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这也是一条走向毁灭的不归路。

    在隆昌和平月之间有一座牛头山,牛头山上有一座牛王寨,寨中不少悍匪盘踞。在郁海上任隆昌戍长之前,牛王寨也不少侵扰隆昌,可自他上任后,数次对抗牛王寨都吃了不小的亏。久而久之,牛王寨也不再将隆昌当做目标,转而打劫过山的人群。

    在这期间,郁海也曾将牛王寨的存在上报于青海城。只不过于震在多番思量后,认为这牛王寨地势较险,平时也确实没有什么杀人放火的重行,便告知郁海随时观察着就行。郁海无奈,又苦于单凭隆昌的力量是不可能压制整个牛王寨的,便也只能作罢。

    这次调令,注定了郁海要路过“死敌”的底盘,其凶险不说可知。

    鉴于此,郁海拒绝了隆昌子弟的护卫请求,他想着一家三口若是简装潜行不见得不能安然通过。

    混在过往商旅中,行走在牛头山道,眼见着就要过了山头。

    上百悍匪自山林中冲出,吓得商旅门四处奔走。说来也怪,这些悍匪竟不去追赶商旅,反而认定了郁海一家人为目标,俱都围了上来。

    俗话说: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但郁海怎么也不认为牛王寨与他之间到了死仇的地步,不过此次悍匪们的做法明显是不置于死地不甘罢休,这又如何解释呢!

    “弟兄们!可得加把劲啊!把这郁海两口子干掉,再把他家小妮子送给贵人,到时候又是一笔天大的赏钱啊!”

    一语道破天机,郁海转瞬明白这背后的指使者是于家,至于是于阳还是于震都没什么区别。

    寡不敌众,更何况郁海还要照顾妻小!支撑一炷香功夫后,郁海遍体鳞伤,再战无能,临死不久,其殷红的血染红了一方土地。

    “爹爹对不住你,霜儿,来生不要恨我好吗?”

    郁霜此刻已是泪流满面,心中却无惧意,大声说道:“爹爹!霜儿永远都是你的孩儿!”

    眼见着郁海就要挥刀斩向郁霜,一声天威扩散,自万木之空,一威风凛凛的神人降临,正是寻医路过的陆长青。

    据老一辈回忆:郁海,平阳国青海城隆昌戍长,保一方平安,为民者。

    按说他一生为官清廉,举民政,为民造福,是个十足的好官。只可惜得罪了青海城城主之子,最终落得个抛尸荒野的惨地。

    回到那个时候的隆昌,民约千户,每年向青海城缴纳粮石五十担。在郁海的治理下,隆昌民家皆家藏千担,应对纳征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因此,隆昌的富足与纳征被有心人广为传散,最终消息到了青海城。当时负责青海府辖区纳征的是城主于震胞弟于化成,且说于化成在知晓这个消息后,立马独身来到了隆昌。找到郁海后,以酒为线,两人皆有相见恨晚之意,又被各自的富民之策折服。

    之后,于化成决心将郁海举荐给于震,却不想当时于震有心提拔他的独子于阳,遂冷淡了于化成的提议。如果说于阳胸怀大才倒也没事,只是这于阳分明就是一个骄奢淫逸之徒,仗着他老子是青海城主为所欲为,欺行霸市、打家劫舍无恶不作,偏生于震执念他为独子,对他的恶行视而不见,这就更加助长了于阳的嚣张气焰。

    在听闻到于化成举荐郁海后,于阳心生不满,可他不敢明里对付于化成,便琢磨着怎么除掉郁海。

    终于,又到了次年的纳征日,于阳主动请缨去隆昌。于化成心有怀疑,但想着他应该不会弄出什么大动静,便也答应了。

    在以前的纳征中,青海城不过派遣一名官员,附加几名军丁。而于阳这人极为好面子、重排场,随行之人足有二十余众。一行上,敲敲打打,引得路上属地百姓怨声载道。

    最后到了隆昌,于阳没有选择到隆昌官驿住宿,反是住进了此间最大的酒楼。对此,民众尚觉能够忍受。可不想于阳淫心大作,竟派遣手下到城内寻觅上佳姿色的女子,然后威逼利诱逼其就范。

    消息传到郁海耳中,气得他怒火中烧,急忙带人去到于阳住下的酒楼。所幸郁海赶到之时,于洋的还未得逞。两帮人马立马对峙起来,领头者自然是郁海和于阳。

    “你是何人?胆敢惊扰本少爷雅兴。”

    郁海瞧着这花花公子,心中怒火更甚,但苦于来时已知晓面前之人是青海城城主于震独子,不敢过度开罪。

    “我是隆昌戍长郁海,身负隆昌百姓安居乐业之责。你是何人?竟对我隆昌百姓举如此不轨之行!需知隆昌之事会尽皆报知于青海城,到时候城主的怒火下来,任谁也不能抵挡。”

    郁海这番话就是拿准了于阳独怕于震的性子,一顶帽子扣下来,也不怕他于阳肆意妄为。

    果然,于阳在于震的威慑下不敢发作,心想着在青海城时能够安然无恙皆是因为有一干“义气兄弟”为自己推挡,可出了青海城,自己的影响就没有这么大了,犯了什么事传到于震耳中,就算不会受罚,但于震的怒火降临,自己几个月内是出不了房门半步了,这样一来可比死了还难受。

    就在于阳憋屈之时,手下之人站了出来赔笑道:“原来是郁海郁大人亲临,正好!咱们这边的主子是城主家的公子,您两位可亲近亲近。至于这女子嘛!倒是一场误会,皆是小人看其身世苦贫,想要带回来让公子赏赐一番,好让她后半生能寻得个好人家。”

    满嘴谎言,说起来倒是颇为流利,可见他平日里没少为于阳擦屁股。

    郁海骨子里对于阳十分的厌恶,却无奈他的身份压人,闹大了就算自己赢了那也会引来于震的不满,到时候受苦的是更多的隆昌百姓。

    “这样啊!那感情于少主还是个体恤百姓疾苦的大贤,倒不失当今城主的风范。”

    于阳也不算傻,此刻亦只能乐乐呵呵地赔笑,装作一团和气,但他心里不知已将郁海千刀万剐了多少遍。

    本来事情已算解决了,可那先前差点受辱的女子这刻不干了,她想不明白平日里公道正直的郁海为何会容忍于阳的恶行。

    “郁大人,就是这个叫于阳的畜生先前还企图对我行淫,你不是也看到了么,你不能放过他啊!”

    该来的始终要来,躲都躲不掉。

    “你这女的怎么这么不知好歹,谁看到少主要对你不轨了,分明是想要帮助你,你还放过来诬陷于少主!”

    郁海带来的人马中不乏年轻热血之辈,但他们在郁海的教授下,深知有些事不是仅仅凭着热血就可以摆平的。先前郁海忍让着说出的话,虽不知缘由为何,但定然是其深意的。只不过,这一下被这女子的一句话重新推翻了。

    女子察觉到场中气氛有些怪异,似乎自己犯了什么大错般,可先前自己确实差点被这姓于的得逞了啊!

    气氛有些微妙,久久无声,于阳的手下又出来打哈哈。

    “我就说嘛!你这女子打定了想要污蔑我家少主,你看!根本没人看到少主要如何对你不轨嘛!谁信你啊!”

    女子欲哭无泪,双眼中泪水打转。

    “我信!”

    “大人!你?”

    “郁大人!你?”

    谁也没有想到郁海在这个要紧关头会说出这样的话,如此一来,形势已不可逆转。

    “戍卫听令,将于阳押回戍牢,隔日再审!”

    于阳绝然没有想到郁海敢如此作答,凭着其目中无人的本性,他随即让手下之人与隆昌的戍卫对峙。

    “郁大人!你可想清楚了,城主大人可不曾给你这等囚禁少主的权力!”

    郁海大手一挥,手下之人立马如下山猛虎般扑了过去,于阳这些下属个个三脚猫的功夫,哪能抵挡,不到一盏茶的功夫,悉数被摆平。郁海也不让手下捆绑于阳,还是给他留了一分面子。

    “好一个郁海!只希望你不会为你今日所做而后悔!”

    郁海面色一紧,后又毅然道:“或许会有郁某人也无法承受的力量,但对今日的选择,郁某人绝不后悔半分。”

    那日过后不久,郁海将于阳所犯之事的确凿证据上报了于震。因为事情早已传散开来,谁也遮拦不住。于震知晓后,气得直挥长剑。本来他就是一个极好颜面的人,这下可好,于阳的丑事传得青海府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关上房门,于震面色阴沉,双目中布满恨意。

    “于阳,你这小畜生只会惹麻烦,这次事完不好生修理你,我无法面对你死去的娘亲;郁海!哼!这辈子就老死在戍长这个位置上吧!”

    于震差人将于阳带走之日,郁霜正好年满六岁,当时她也正好在场。因此,至今她都忘不了于阳那令人厌恶的嘴脸以及走时留下的将要报复郁家的狠话。

    三月后,应了当日于阳的话,从青海城降下一纸城主令:鉴隆昌戍长郁海治理有方,现予以平月戍卫之责,即日赴职,不得有误。

    对此结果,郁海亦只能苦笑,谁叫他得罪的是于震。收到调令后,他本想辞去官职,从此不闻官场之事。可不想于化成传来书信,大意是让他不要灰心,以后一定有机会到真正属于他的位置的。郁海回过头来又想,若真是现在辞去官职,于阳再来报复,自己也没了凭仗的东西,于己不利。最后,便又打算按令行事。

    与隆昌百姓一番告辞过后,郁海一家人踏上了异乡的路,可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这也是一条走向毁灭的不归路。

    在隆昌和平月之间有一座牛头山,牛头山上有一座牛王寨,寨中不少悍匪盘踞。在郁海上任隆昌戍长之前,牛王寨也不少侵扰隆昌,可自他上任后,数次对抗牛王寨都吃了不小的亏。久而久之,牛王寨也不再将隆昌当做目标,转而打劫过山的人群。

    在这期间,郁海也曾将牛王寨的存在上报于青海城。只不过于震在多番思量后,认为这牛王寨地势较险,平时也确实没有什么杀人放火的重行,便告知郁海随时观察着就行。郁海无奈,又苦于单凭隆昌的力量是不可能压制整个牛王寨的,便也只能作罢。

    这次调令,注定了郁海要路过“死敌”的底盘,其凶险不说可知。

    鉴于此,郁海拒绝了隆昌子弟的护卫请求,他想着一家三口若是简装潜行不见得不能安然通过。

    混在过往商旅中,行走在牛头山道,眼见着就要过了山头。

    上百悍匪自山林中冲出,吓得商旅门四处奔走。说来也怪,这些悍匪竟不去追赶商旅,反而认定了郁海一家人为目标,俱都围了上来。

    俗话说: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但郁海怎么也不认为牛王寨与他之间到了死仇的地步,不过此次悍匪们的做法明显是不置于死地不甘罢休,这又如何解释呢!

    “弟兄们!可得加把劲啊!把这郁海两口子干掉,再把他家小妮子送给贵人,到时候又是一笔天大的赏钱啊!”

    一语道破天机,郁海转瞬明白这背后的指使者是于家,至于是于阳还是于震都没什么区别。

    寡不敌众,更何况郁海还要照顾妻小!支撑一炷香功夫后,郁海遍体鳞伤,再战无能,临死不久,其殷红的血染红了一方土地。

    “爹爹对不住你,霜儿,来生不要恨我好吗?”

    郁霜此刻已是泪流满面,心中却无惧意,大声说道:“爹爹!霜儿永远都是你的孩儿!”

    眼见着郁海就要挥刀斩向郁霜,一声天威扩散,自万木之空,一威风凛凛的神人降临,正是寻医路过的陆长青。

    </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