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世子帐下百媚生

分卷阅读89

    前世崔知意从古籍中读到了青鱼玉佩的事,她也知道安夫人手中有这样一块玉佩。

    长清正要来说这件事,她说:“姑娘,这几天,崔姑娘家的亲戚要回江陵,韩夫人知道了,要把崔姑娘接来上京。”

    安栖云不明所以:“韩夫人?”

    长清道:“崔姑娘在亲戚家的时候,某天外出,碰见了去布施的韩夫人,就是韩探花的母亲。韩夫人突然犯了晕,是崔姑娘救回的。之后,两人就常常通信。”

    安栖云颔首:“好的,我知道了。”

    镇子东边有一四四方方的院落,是镇子里值得说道的富裕人家。

    这家人这几天忙着搬家,马车络绎不绝,乱糟糟收拾了几天。等安静下来,人们好奇地看着院落还有一个妙龄女子和几个仆人留了下来。

    崔知意从外面走进院门,她难以忍受这样的穷乡僻壤,这样的粗鄙习俗。就在她进门的片刻,门外就站了不少闲汉向她投去好奇的打量。

    她命人关上了院门,厨房的老仆过来告诉崔知意,银子剩下不多,她今天鸡蛋也不能吃到。

    她摆摆手,心中冷笑,不需再忍受多久了。

    院子里落下一只白鸽,崔知意走过去将白鸽抱起,从白鸽的腿上解下她哥哥崔知仕的信。

    她仔细读了,哥哥说在江陵一切安好,不过安栖洲身边新来一个叫林枫的侍卫,不知道给安栖洲说了些什么,深受安栖洲的信赖,更让人烦恼的是,以前只知道玩耍的安栖洲,渐渐开始参与江陵的公务。

    崔知意看了信,心中对安栖云姐弟更加忌惮。

    她回到书房,开始拿笔写信,她告诉崔知仕,自己一切都好,亲戚要离开镇子,而她借由韩夫人这层关系,将会回到上京。

    她简短写完信,将信绑在信鸽腿上,在院子里,放开了白鸽,她仰头,看着白鸽飞上了青天。

    要不了几天,她也能像这白鸽一般,青云直上。

    她放完信鸽,听见厨房的老仆在外面喊她:“崔姑娘,院门外来了人,是上京的人,自称主家姓韩。”

    崔知意勾唇笑了笑:“知道了。”

    近几日,上京开始流行一支新曲子,甚至压过了《美人曲》的风头。这曲子有杀伐之音,千军万马之势,据说是前朝失落的《七杀破阵曲》。

    燕王得胜归来,听闻这曲子,更觉得自己是天命之人。于家宴之上,酒酣之际,他醉而笑道:“本王听说上京最近流行《七杀破阵曲》。”

    燕王是对着王府门客讲的,想那破阵曲,自然是男子所擅长。哪知道门客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没有人走出来献曲。

    因为这《七杀破阵曲》是一只新出来的曲子,且难度很大,没有多日练习,是无法拿出来献丑的。

    他们事前并不能揣摩到燕王想听这曲子,也没有存心搜集曲谱加以练习。

    燕王看着鸦雀无声的宴席,脸上现出不悦的神情。

    这时候,他听见纱橱间隔的另一边燕王妃应答:“王爷,妾身侄女可以一试。”

    燕王大悦,但是心底依旧有一两分不在意,恐怕这小女子并不能凑出气魄。

    王府门客看着纱橱屏风上的花鸟画,各自脸上有些讪讪的,只等着听那边传过来的琴音。一瞬间,静默蔓延在宴席之上。

    琴音响起,一开始就是疾弹,宛若惊涛拍岸,漫天的杀气如同战场上的黄沙迎面扑来,有穿云裂石之感。

    泛音像是踩在在座诸位的心中,金戈声,马啸声从秦汉越过千年。

    紧张到极致,曲调慢慢舒缓开来,像是年迈的将军在回忆那个铁马冰河的梦与曾经年轻的自己。

    缓慢的声调又趋急,那一定是新的战场。

    刀剑争鸣,几番轮指,琴音激越。一场战争结束,弹琴之人利落地压下琴弦。

    王府门客都睁大了眼睛,张开了嘴巴,有人端着茶盏却忘记了接下来的动作。赵敛笑着摇摇头,慢慢饮了一口葡萄酒。

    等回过神来,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有门客撞翻了屏风,但是望过去,那里早就没有人了,只是一架古琴放在案上,傅山炉中冉冉升起香。

    燕王抚掌,朗声大笑。众位门客也顺势逢迎起燕王,只不过心里却还是抓耳挠腮地牵挂着方才的琴音。

    燕王身心愉悦,对安栖云更加满意,看着坐在下首的赵敛,便说道:“来年开春寻个好日子,便办了婚事。你们八字相合,天造地设,是该定下了。”

    赵敛一怔,捏着酒杯,没有言语。

    坐在赵敛边上的荀乐游心事重重地差点打翻了杯子。

    众位门客都向赵敛举杯庆贺。

    另一边,燕王妃拍着安栖云的手,说:“好好好。”

    安栖云向她笑了笑,想到密信上写的江陵和中山联姻,心中多了一丝考虑和不安。

    燕王府笙歌阵阵,九重宫阙深处,却冷得像冰一般。安阳公主推开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