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八、众才子发难谢良佐
第二天安排了第二讲,由理学大师谢良佐讲授程朱理学精要。
鵷动鸾飞,代理辅导员三养居士和主讲学者谢大神进来了。三养居士把各位准仙叫来一起听讲,柳不乱赌气不来了,这样倒好,气氛更活跃了。
这谢良佐乃上蔡学派创始人,在下界曾投奔名师、潜心治学,深谙修身的最大障碍在于一个“矜”字,但凡刚愎自用、自欺欺人的心态、骄傲自大的做派,皆是由“矜”引起的。所以,这次讲学内敛深沉,力图以涓涓细流润泽才子们的心田于无声之中,风格与柳不乱神自是不同。
进得门来,谢老师扫视全班,微微一笑,说道:“各位俱都才高八斗、风流倜傥,在下不胜敬仰,今日有缘相会,坐而论道,深感荣幸。”
礼多神不怪,纪晓岚赶忙跟话:“哪里,哪里,谢大神学富五车,乃程朱理学泰斗,久闻大名,如雷贯耳!”
各位才子也一叠声地喊道:“久仰,久仰!”
“在下不才,奉上峰差遣,前来和各位探讨些许道德伦理,疏漏谬误在所难免,还望海涵。”
唐伯虎知道这位道德标杆也是奉旨而来,慨然允诺道:“谢大神尽管放开来讲,让俺们开开眼,不就是拨乱反正吗,俺迷途知返就是。”
是真是假,还得两说。
谢大神整整衣襟,咳嗽一声,正式开讲了。
“理学之精髓乃‘存天理,灭人欲’,各位才高八斗,英气逼人,只可惜人欲太盛,今日在下就是要劝诫各位收敛一些,反躬自省,化人欲为天理,锦上添花,岂不美哉!
诸位在下界混迹于美女堆里,难免耳鬓厮磨,做出些不干不净的事来,致使此次上来,因三不靠受尽非议磨难,还望迷途知返,幡然改正,求个好的归宿,仍不失为君子也。今天在下只谈两点意见,望诸位三思。
一、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从伦理道德而言,男人娶寡妇为妻,寡居女子改嫁,俱是失节。吾辈即使贫困致死,也不能失去品节,兹事体大,事关成仙得道,望各位谨记在胸。
二、存天理灭人欲。
桃杏之核可种而生者称仁,已昭示万物之生机。
故仁者,为天之理,非为杜撰。
然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故当务之急须遏人欲而存天理。各位的人欲旺盛,更当着力灭杀,以图清心寡欲,精神升华至崇高境界,不负圣上之重托。”
接下来谢大神围绕这两个问题反复论证,口若悬河足足讲了三个时辰,只觉口干舌燥,这才告一段落。
下面是课堂提问,学生们一个个草堂春睡足,精神头又来了。
“老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太高深了,不好理解,能不能举几个例子?”司马相如灵魂出窍最早,时空阻隔,对后世发生的事情不甚了然,听着有点犯迷糊。
“有啊,曹娥碑、烈女祠…”谢大神眉飞色舞,大嘴如江河决口,一口气举了十三个例子。
“怎么都是些草根丝?有无大人物的例子?”唐伯虎问道。
“这个嘛…大人物做得都很到位,不胜枚举,就不举例子了。”
“怎么俺听说的不一样?大宋朝范仲淹大人的母亲就是改嫁的,王安石大人还劝儿媳和自己儿子离婚呢?”柳永最爱听八卦,知道的不少,当即表示异议。
“有这等事?都是野史里搜来的吧?…待考,待考。”谢大神一阵脸红,忙不迭地支吾搪塞。
“俺也知道身体力行这个理,您的老师程颐先生,开创了宋明理学之先河,很崇拜啊,可外甥女丧夫之后,还不是让她又嫁人啦。”
这位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驴肝肺体话语也抖搂出
来了,居士朝他点点头,相见恨晚啊。
“这个问题先不讨论,跟你们说不清的啦!”谢大
神一声断喝,打断大家。
杜牧换了个话题:“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俺听不懂你就愠啦,是不是有失君子风度啊。”
“我没发火,只是声音大了些,维持课堂纪律嘛。”
唐伯虎又来调侃:“虽说俺这些不听话的学生没救了,却能造就君子,您老只要不发火,出门就是不愠的君子啦。”
明摆着是反客为主,玩起逆袭来了。
老爸插嘴道:“您老是君子风范,柳不乱神可不一样,老是发火,可是大愠啊,非君子也。”
“君子不议人非!”谢大神打断他,“代理辅导员要管好秩序,没叫你参加讨论!”
“俺们不懂你,你不愠;你不懂俺们,俺们也不愠,这不都是君子啦,模范君子班,哈哈。”纪晓岚也来凑趣了。
再议就出问题了,谢大神郑重宣示:“有关君子的问题就此打住!圣人早都说得很明白了,无需再议。”
柳永还是想着那些妹妹,就问道:“这班上怎么没女生,天地万物都是阴阳搭配,此乃天理也,咱们这里岂不是违天理了?”
老爸又来插嘴:“先有男女,再有大防,空对空都是死读书,读书死,学了也白学!”
想起了在下界教王蹬地武功的成功例子,不由热血沸腾。
“是啊,在悖天理的地方能教出顺天理的学生吗?”纪晓岚画龙点睛了。
“光说不练假把式,又说又练才是真把式。”老爸又来一句俗的。
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这都是什么菜式!谢大神忍无可忍,喊道:“打住,都打住!时间有限,课堂提问结束。
说着拿出几张纸来,正色说道:“下面进行考试,就我今天所讲的写出心得,以八股形式为好,可以加分。”
课堂一片寂静,个个挥笔如飞,不一会都交了卷,一溜烟跑去桃花坞赏花去了。
谢大神收来卷子仔细观看,不禁怒上心头,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
司马相如写的题目是:“我对天理的理解”。娘要嫁人,天要下雨,乃天理也,节妇不能再嫁,天理何在!俺和卓文君就是例子,寡妇再嫁,传为美谈,连先皇汉武帝都称赞,那个不羡!老师以为如何?
柳永写的题目是“心皆是理”。老师讲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对这点体会很深。我那些妹妹都有心,都讲理,不然我怎能写出那些诗词呢?又怎能流传千古呢?凡事贵在坚持,以后希望天堂多引进美女,继续顺天理再成就千古佳话,岂不美哉!
杜牧写的是“忆扬州往事”,十年一觉扬州梦,今日上课恍如昨。老师一席话勾起了如烟往事,唉,今日一课,茅塞顿开。师曰,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真恨那些妹妹不争气,早请您老上一课,妹妹们都饿死了,我也不会犯那么严重的错误了,呜呼,相见恨晚!不过,还是很怀念那段生活,妹妹们有真情啊!多情却是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古今往来都认可我这首诗,谢老师不会例外吧?
唐伯虎写的题目是“思念秋香”。我已扶摇直上,底下唯有秋香,劝你赶紧再嫁,饿死我可不让!再嫁事小,饿死事大,人都没啦,如何存天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她一息尚存,谢大神不嫌麻烦就可下去给她启蒙,她不要立牌坊,只求有碗饭吃,子孙满堂。
纪晓岚写的,“天人合一正道也”。天,理也,人亦理也。遵循“天理”,则人与天合一。人与天合一,则我非我也,乃理也;理非理也,乃天也。吾等自会好自为之,天下本无事,…(此处省略五个字)。
谢大神大怒,一个个都讲歪理,居然还挖苦自己是庸人,是可忍,孰不可忍!都是顽冥不化之徒!166阅读网
</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