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阵道天魔

第三十一章 理论阵型的困惑(第二更)

    (第三更已经在写,再过半个小时更新)

    围绕过来的不止有身份显贵的执法长老、管事们,完全处于迷茫中的年轻弟子也在青衣文士身边围成了一圈。人堆中最里面的两个人是宋墨尘和古长老,他们蹲在地上,神情凝重地控制地上的长卷。中间的一圈是其他长者,最外面的一圈则是执法弟子和时刻观察四周气息变动的宋墨痕。

    “墨尘哥,你们在干嘛啊?”因为实在看不懂六种颜色的星沙所摆布出来的立体图形,有一名胆子较大的年轻弟子便出声问道。

    话音刚落,便有四道冷厉的目光射来,夹杂着不悦、厌烦等眼神。

    被两名执法长老盯视,该年轻弟子立刻赶到脖子生寒,讪笑了一下,马上缩回了人群中。

    古长老一摆手,道:“无妨,横竖演算阵势变化需要一点时间,墨尘,你这个孩子王就解释一下吧。”

    看来这名浸淫炼器之道几十年的老者始终没忘他的教书先生的本分,就势借势,为沉溺于修炼中的家族年轻弟子上一堂生动的阵道之学,若能激发其中的三四人对此产生兴趣,投生此道,也不枉一番口水了。

    青衣打扮的宋墨尘点点头,一边催动星沙移动,一边解释道:“其实你们修仙之初就应该学过的,只是现在恐怕忘记的差不多了吧。所谓的术道法门、符器万象,说白了,终究是一个就势借势的过程而已,只不过就的是大千世界的天地之势,借是的无所不在的灵气友上传)法术也好,阵法也好,器具也好,都是遵从一定规则,最大得发挥势和灵气的作用。”

    听到这里,不少人回想起当年的授课,再联系到自己学习术法时感觉,纷纷点头。

    “咱们的四少爷现在用了一种阵法隐逸气息踪影,这种阵法相当强,连咱们的大高手墨痕也暂时没有破解办法。”

    任宋墨痕脸皮再厚,在那么多后辈面前被人揭穿他拿一个炼气第二层的修士没办法的事实,也不由得脸红了一把。

    “阵法这东西呢,就是最能体现就势借势之理的一种东西。”宋墨尘无意重复一遍阵法的基础结构,继续说道,“要发挥阵法的威力,必须契合布阵环境下的天地之势和气脉流动。而要破解阵法,首先就要先摸清它的阵型,然后结合天地之势和灵气流动,推演出阵法的外向结构,从而为破阵寻找一个突破口。”

    “当然,一个阵法动辄节点上万,要摸清全部结构自然是不可能,但我们只求破阵,不求详解,自然无需了解阵法中每个节点的作用,咱们只要找到关键的阵眼便可,破了阵眼,阵法自然也就失去了作用。”

    由于阵道之法涉及到的知识太过于庞大复杂,青衣文士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楚,干脆就以幻阵为例讲解一下推演的方式,以及简单的破解之道。至于高级阵法里的门门道道,纵然是让他专心讲个三天三夜,也入不了门,单单一个灵气场的概念就足够让人思考到发疯了。

    “你们看,那些白色星沙构成的厚薄大小不一,蜿蜒曲折流动的就是我们附近的灵气流动。当然了,白色星沙没有覆盖到的地方也有灵气,只不过相对较弱,运动规律性不强,所以被忽视了。除了白色以外,其他五种颜色的星沙分别代表了金木水火土五行灵气。看清楚了吧,是不是相比较白色的星沙而言少之又少呢?呵呵,这是因为天地间五行本源的影响,部分灵气转化为五行灵气,但转化的量并不多,而且结构也不稳定,随时有消散的可能。”

    “……哦,你问这张长卷上模拟出灵气流动的形势图有什么用啊,当然是为了破阵了。好了,我继续讲,这张长卷叫碎星图,可以呈现出使用者描绘的山川地形摸样,以及地形环境内的灵气流向。正如我刚才时候的,阵法也是一种就势借势的技巧,那既然我们知道了天地之势,也明白了灵气流动,就可以开始推演阵型,计算出阵势影响的范围。然后……你们应该明白的,一个阵法是由成千上万个节点组成,他们分别构成了无数功能不同的区域,而这些区域的组合,就是整个阵法的结构,慢慢推演区域的结构就行了。”

    随后,青衣文士开始为年轻人讲解区域的概念,但此时碎星图已经模拟出了他们周围的地形和灵气流动方向,在银发老者的提醒下,宋墨尘只好作罢。

    “如果有兴趣,以后你们重头开始学起吧。学进去了,自然就会理会到阵道之法的奥妙。”

    众多执法弟子茫茫然的点点头,也不知道他们将面前的话吸收进去了多少,倒是站的稍远的宋墨痕不时地点点头,显然是受益匪浅。

    在古长老的指挥下,所有具有一品阵器师以上资格的执法长老和管事,纷纷取出一个橘子大的黑色小球,双手紧靠将其握在掌心。

    见众人准备完毕,古长老和宋墨尘你一言,我一语,开始爆出一连串奇怪的文字组合。

    宋墨痕和年轻的执法弟子听不懂文字组合的意义,但听在钻研阵道之法的阵器师耳中,却十分简单易懂。每一串数字都代表了基于某个假定的环境因素下,某个特定的位置呈现出来的灵气值、灵压值等内容,这些数据内容可以填写到标准的计算公式中,然后对照参数表可以计算出单位时间内、单位区域内的灵压变化曲线。最后通过所有区域的所有计算结果的合并处理,再配上模拟出来的灵气流动图,就可以推演出阵法的节点和构线方式,从而摸清阵型结构。

    这个过程相当枯燥无味,没过多久,所有阵器师的最后演算结果通过各自的黑色小球统一传输到古长老和宋墨尘的小球中。

    “这是……”拿到结果,对比了一下参数表和灵气流动图,根本不用任何辅助工具就计算出大致的阵型结构的古长老眉头一皱,“理论阵型?”

    不多久,第二个推演出大致结构的青衣文士也学着他的摸样皱皱眉头,显然相当困惑:“我的也是理论阵型。”</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