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都市少年的明星梦

第三章:峰回路转(上)

    虽然这边的商场客流量比较多,但也没几个人注意到这边上方的显示屏,停在这下面的也只有寥寥几人。可能是这里处在十字路口的旁边,没有人愿意在这里停下来吧。

    “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这次我们请到的明星是内地当红一线小生王淳,大家欢迎”

    就在张博观察着周围时,电视节目已经开始,女主持站在沙发前说了一段开场白。这位女主持明显是台湾的,说话带有一点台湾口音,不过听起来让人觉得很舒服。

    “大家好,我是王淳。”

    说这话的是一位穿牛仔裤,上身简单的套一件t恤的青年。

    张博知道他,他是国内当红影星,在国内著名的电影学院毕业的,先后出演了35部电视剧,拍了20几部电影,就连贺岁档里也有他的身影。

    “王淳,你在娱乐圈里面也是一个成功人士了,你能跟我们说说当初是怎么出道的吗?”

    女主持迅速就接过王淳的话,向他提起了问。

    “说起我的入行经历,我觉得还是非常幸运。那是在我读大二的时候,有一部电视剧的导演来学校选男主角,刚好我导师就向他推荐了我,然后我就进入这部电视剧组,开始了我的拍戏生涯。”

    镜头里的王淳有条不紊地回答着,显然对这种形式的访谈已经非常熟悉。在回答的过程中,也流露出非常自信的神态。

    “那你有没有一些经验或者忠告要跟刚出道的新人以及准备入行的年轻人分享?

    那位女主持顺着话题又问了起来。

    “呵,呵。也谈不上什么经验、忠告,只是跟各位年轻的朋友说句话吧。如果决定要在这个圈子生存,就要坚持下去。不要因为失败或是不如意就放弃,机会总是有的。”

    坐在演播室沙发上的王淳马上回答了主持人的问话。

    台上的主持人眼睛转了转,又开始与王淳交谈起来了。不过后面的内容张博也没在意,收回看屏幕的视线看了看旁边,还是那么几个人在观看。不过来商场购物的人有很多,门口人来人往的。他并未理会这些,脚步向着跟商场相反的方向迈去。

    他徒步走在街上,脑袋里想着刚刚王淳说的机会还是有很多,只要你肯坚持下去。没错,今天没有当上群众演员也没太大的关系,只要坚守这个信念,在这条路上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会成功的。

    “对,我不比谁差,别人能行的我也一样能做到。”张博在心里暗自为自己鼓劲,“不过看来今天是要找一份兼职工来做了,不然等下…”摸了摸自己的口袋,他无奈的说道。

    停在路旁找了一个广告亭,眼睛瞄了瞄上面的信息,随后他连连叹气,

    “见鬼,这上面大都是一些长工的信息,最短的也有一两个礼拜,而且上面还有很多像是黑工厂。自古一分钱难倒英雄好汗,这可如何是好?”

    “要不还是去发传单吧?反正以前也做过,报酬也还算可以”

    说着,张博马上拿赶回了商场,向旁边的店铺拿了几摞广告传单。而柜台的负责人也对这种行为见怪不怪,只是跟他说了句

    “知道规矩吧,注意别弄丢了传单,把它发到别人手里就行”

    “知道,知道…”张博边说着边往外走,漫不经意的回答。

    发传单其实也没太大的技术含量,只不过是要忍受其中的一些刁难。发过传单的人也许会了解,在过程中遇到一些不想接收广告传单的人,遇到脾气好一点的他会跟你说他不要。一旦遇到火气大的人,那就会受到他们的刁难,有些会连看也不看你,更甚者有些会谩骂人。因此张博发传单也是尽量选择一些看起来和善的人。

    看了下时间才10点钟,这时候人们大多在上班,还在忙碌中。此时街上不是很热闹,他只好选择到一些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去派发,像商场、市场等一些地方。这些地方的人流比较集中,很容易就能派发到这些人的手中。忙了一个多钟头已经很累的张博也不管还剩下一大半的传单还没发完,就坐到了旁边的椅子上。

    坐在椅子上的张博想了下刚刚发传单的情形,又想了想昨天的试镜,自我嘲笑般的说,

    “呵,我这几天的经历倒还真像是演电影。前天还在想着能够当男主角,并为这事高兴了一夜,没想到今天却在发传单。”

    想起这些他不得不感叹造化弄人,但随即又从另一个方面想,这是不是老天对人的磨历呢?

    说到这里,他很奇怪自己的心态,一天不到就能恢复过来。可能是从小是孤儿的缘故吧,所以才练就了这么坚强的品性。记得小时候他受到伤害,没有像其它孤儿一样躲到院长的怀抱里哭泣,而是悄悄一个人跑到海边坐着,静静看着湖水,想像着院长描述的父母的模样。那时候太小也不知道为什么,潜意识里父母才是最可靠的人。

    应该是那时候把坚强那颗种子埋下来的吧,他想。

    张博是坐在马路对面的椅子旁的,所以他的视线可以看到马路对面。无聊的他眼睛往那边看了看,对面马路旁的行人比几分钟前要多,不过在他眼中却依然很少。看着手里还剩下一大沓的传单,他有点头痛。刚准备起身时,他看见对面走来了一个年轻人。体型微胖,样子比较亲和,走路带点匆忙的样子,好像是向他这边走过来的。

    张博看着那人有些熟悉,却实在想不起来他是谁,于是就坐着那里不准备动身。那个年轻人很快就走了过来,面对张博,看见张博疑惑的眼光他笑了笑

    “张先生,你不记得我了?不过我是记得你。”

    虽然这边的商场客流量比较多,但也没几个人注意到这边上方的显示屏,停在这下面的也只有寥寥几人。可能是这里处在十字路口的旁边,没有人愿意在这里停下来吧。

    “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这次我们请到的明星是内地当红一线小生王淳,大家欢迎”

    就在张博观察着周围时,电视节目已经开始,女主持站在沙发前说了一段开场白。这位女主持明显是台湾的,说话带有一点台湾口音,不过听起来让人觉得很舒服。

    “大家好,我是王淳。”

    说这话的是一位穿牛仔裤,上身简单的套一件t恤的青年。

    张博知道他,他是国内当红影星,在国内著名的电影学院毕业的,先后出演了35部电视剧,拍了20几部电影,就连贺岁档里也有他的身影。

    “王淳,你在娱乐圈里面也是一个成功人士了,你能跟我们说说当初是怎么出道的吗?”

    女主持迅速就接过王淳的话,向他提起了问。

    “说起我的入行经历,我觉得还是非常幸运。那是在我读大二的时候,有一部电视剧的导演来学校选男主角,刚好我导师就向他推荐了我,然后我就进入这部电视剧组,开始了我的拍戏生涯。”

    镜头里的王淳有条不紊地回答着,显然对这种形式的访谈已经非常熟悉。在回答的过程中,也流露出非常自信的神态。

    “那你有没有一些经验或者忠告要跟刚出道的新人以及准备入行的年轻人分享?

    那位女主持顺着话题又问了起来。

    “呵,呵。也谈不上什么经验、忠告,只是跟各位年轻的朋友说句话吧。如果决定要在这个圈子生存,就要坚持下去。不要因为失败或是不如意就放弃,机会总是有的。”

    坐在演播室沙发上的王淳马上回答了主持人的问话。

    台上的主持人眼睛转了转,又开始与王淳交谈起来了。不过后面的内容张博也没在意,收回看屏幕的视线看了看旁边,还是那么几个人在观看。不过来商场购物的人有很多,门口人来人往的。他并未理会这些,脚步向着跟商场相反的方向迈去。

    他徒步走在街上,脑袋里想着刚刚王淳说的机会还是有很多,只要你肯坚持下去。没错,今天没有当上群众演员也没太大的关系,只要坚守这个信念,在这条路上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会成功的。

    “对,我不比谁差,别人能行的我也一样能做到。”张博在心里暗自为自己鼓劲,“不过看来今天是要找一份兼职工来做了,不然等下…”摸了摸自己的口袋,他无奈的说道。

    停在路旁找了一个广告亭,眼睛瞄了瞄上面的信息,随后他连连叹气,

    “见鬼,这上面大都是一些长工的信息,最短的也有一两个礼拜,而且上面还有很多像是黑工厂。自古一分钱难倒英雄好汗,这可如何是好?”

    “要不还是去发传单吧?反正以前也做过,报酬也还算可以”

    说着,张博马上拿赶回了商场,向旁边的店铺拿了几摞广告传单。而柜台的负责人也对这种行为见怪不怪,只是跟他说了句

    “知道规矩吧,注意别弄丢了传单,把它发到别人手里就行”

    “知道,知道…”张博边说着边往外走,漫不经意的回答。

    发传单其实也没太大的技术含量,只不过是要忍受其中的一些刁难。发过传单的人也许会了解,在过程中遇到一些不想接收广告传单的人,遇到脾气好一点的他会跟你说他不要。一旦遇到火气大的人,那就会受到他们的刁难,有些会连看也不看你,更甚者有些会谩骂人。因此张博发传单也是尽量选择一些看起来和善的人。

    看了下时间才10点钟,这时候人们大多在上班,还在忙碌中。此时街上不是很热闹,他只好选择到一些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去派发,像商场、市场等一些地方。这些地方的人流比较集中,很容易就能派发到这些人的手中。忙了一个多钟头已经很累的张博也不管还剩下一大半的传单还没发完,就坐到了旁边的椅子上。

    坐在椅子上的张博想了下刚刚发传单的情形,又想了想昨天的试镜,自我嘲笑般的说,

    “呵,我这几天的经历倒还真像是演电影。前天还在想着能够当男主角,并为这事高兴了一夜,没想到今天却在发传单。”

    想起这些他不得不感叹造化弄人,但随即又从另一个方面想,这是不是老天对人的磨历呢?

    说到这里,他很奇怪自己的心态,一天不到就能恢复过来。可能是从小是孤儿的缘故吧,所以才练就了这么坚强的品性。记得小时候他受到伤害,没有像其它孤儿一样躲到院长的怀抱里哭泣,而是悄悄一个人跑到海边坐着,静静看着湖水,想像着院长描述的父母的模样。那时候太小也不知道为什么,潜意识里父母才是最可靠的人。

    应该是那时候把坚强那颗种子埋下来的吧,他想。

    张博是坐在马路对面的椅子旁的,所以他的视线可以看到马路对面。无聊的他眼睛往那边看了看,对面马路旁的行人比几分钟前要多,不过在他眼中却依然很少。看着手里还剩下一大沓的传单,他有点头痛。刚准备起身时,他看见对面走来了一个年轻人。体型微胖,样子比较亲和,走路带点匆忙的样子,好像是向他这边走过来的。

    张博看着那人有些熟悉,却实在想不起来他是谁,于是就坐着那里不准备动身。那个年轻人很快就走了过来,面对张博,看见张博疑惑的眼光他笑了笑

    “张先生,你不记得我了?不过我是记得你。”

    </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