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阔的漠北草原上,一直流传着一个关于苍狼白鹿的传说:“一个天生苍色的狼,与一只洁白的鹿结合了,它们一同渡过腾汲思河,来到于斡难河的源头,在不儿罕山山前住了下来。之后,它们生下了一个人,名字叫做巴塔赤罕,他就是蒙古人的祖先。”
十二世纪是漠北各部贵族角逐争雄的时代,势力最强的主要是五大兀鲁思:塔塔儿兀鲁思掌握着呼伦贝尔湖区最富饶的草原,唐朝以来就一直是强部;蒙古兀鲁思的根据地是鄂嫩河和克鲁伦河中上游,辽金之际开始强盛起来;克烈兀鲁思据有漠北中心地带--斡耳寒河和土兀剌河流域的回鹘汗国故地,势力最大;蔑儿乞兀鲁思在薛良格河、斡耳寒河下游,拥有强勇善战的军队;乃蛮兀鲁思控制着阿尔泰山东西的广阔领土,无论经济、文化都比东面的蒙古人先进。
各兀鲁思的统治者为了掠夺更多的财富和奴隶,控制更多的属民和土地,进行着无休止的相互掠夺和兼并战争。这种极度混乱的社会状况,使人民失去了相对安定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属民和奴隶利用混战中贵族地位的不稳定,常常逃亡,或者叛离“正主”,去投靠另一个更强大、更有“帝王气候”的贵族,在他的庇护下确保自己的安全,并跟随着他去冲杀掠夺,借以提高自己的地位。贵族们利用这种形势,极力争夺别家的属民,扩大自己的力量,他们的yu望已不满足与统治一部之众,各人都想“取天下”,成为众汗之汗。
这一时期,争当帝王者无一不是一方豪杰:塔塔儿部的兀剌黑·兀都儿、乞颜·主儿乞氏的撒察别乞、札只剌部的札木合·薛禅、泰赤乌氏的塔儿忽台、乃蛮部的太阳罕等等。其中又以克烈部的王罕力量最强,已隐然有大可汗的声势。但真正的帝王,却在这些豪杰的缝隙中逐渐成长起来,并最终成为蒙古帝国的缔造者。
;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