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生卒年不详,战国时代齐国人。他在史上也算个名人,善于直言而且在当时算是一位帅哥了。《史记》中也作驺忌子,身高八尺多,相当于185,田齐桓公(不是春秋五霸之一的那个公子小白,是田氏代齐之后的齐国君主)时就任大臣,威王时为相,封于下邳,号成侯。
现在的齐国君主正是田齐桓公,而齐威王,正和魏罃一样,还只是齐国的一个公子。
话说田齐桓公对赌局意外失败很是不满,此时的邹忌刚刚发迹,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客卿,但他主动献出离间计,并愿意亲自游说。这令田齐桓公眼前一亮,转瞬间就被邹忌的口才征服了,邹忌的本事,还真不是吹的,我们可以从《战国策》中,看一看他的生平。
在史书中,公元前356年,田齐桓公死后,儿子齐威王即位。
齐威王迷恋弹琴,经常独自在后宫内抚琴自娱,不理朝政。一晃九年过去了,国家日趋衰败。周边国家看到齐威王如此荒唐,接连起兵进犯,齐国连吃败仗。
一天,邹忌走进王宫,对侍臣说:“听说大王爱弹琴,我特地前来拜见,为大王抚琴”。侍臣禀报齐威王,齐威王一听很高兴,立即召见邹忌。
邹忌走进内宫聆听齐威王弹琴。听完后,他连声称赞道:“好琴艺呀!好琴艺……”齐威王不等邹忌称赞声落音,连忙问道:“我的琴艺好在哪里?”
邹忌躬身一拜道:“我听大王那大弦弹出来的声音十分庄重,就像一位名君的形象;我听大王从那小弦弹出来的声音是那么清晰明朗,就像一位贤相的形象;大王运用的指法十分精湛纯熟,弹出来的个个音符都十分和谐动听,该深沉的深沉,该舒展的舒展,既灵活多变,又相互协调,就像一个国家明智的政令一样。听到这悦耳的琴声,怎么不令我叫好呢!”
邹忌接着说道:“弹琴和治理国家一样,必须专心致志。七根琴弦,好似君臣之道,大弦音似春风浩荡,犹如君也;小弦音如山涧溪水,像似臣也;应弹哪根弦就认真地去弹,不应该弹的弦就不要弹,这如同国家政令一样,七弦配合协调,才能弹奏出美妙的乐曲,这正如君臣各尽其责,才能国富民强、政通人和。弹琴和治国的道理一样呀!”
齐威王说:“先生,你的乐理是说到我的心坎里,但是光知道弹琴的道理还不够,必须审知琴音才行,请先生试弹一曲吧。”
邹忌于是离开琴位,两手轻轻舞动,只摆出弹琴的架势,却并没真的去弹。齐威王见邹忌如此这般,恼怒地指责道:“你为何只摆空架子不去真弹琴呢?难道你欺君不成?”
邹忌答道:“臣以弹琴为生业,当然要悉心研究弹琴的技法。大王以治理国家为要务,怎么可以不好好研究治国的大计?这就和我抚琴不弹,摆空架子一样。抚琴不弹,就没有办法使您心情舒畅;您有国家不治理,也就没有办法使百姓心满意足。这个道理大王要三思。”
齐威王因此醒悟,便和邹忌大谈治国霸业。
。。。。。
后来有一天早晨,邹忌穿戴好衣帽,看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更帅?”他的妻子说:“您帅呆了,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有名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就又问他的妾:“我和徐公比,谁更帅?”妾想也不想就说:“徐公哪能跟你比呢”
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与他相坐而谈,问他:“我和徐公比,谁更俊帅?”客人说:“徐公不如您啊。”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打量他,自己觉得被骗了,明明是徐公更帅啊,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是觉得自己与徐公相差甚远。晚上睡觉时想起这件事,仔细沉思后终于想通了:“我的妻子认为我帅,是因为偏爱我;我的妾认为我帅,是因为害怕我;我的客人认为我帅,是因为有事想要求于我。”
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知道自己确实不如徐公。可是我的妻子、我的侍妾、我的客人都蒙骗了我,他们都说我比徐公帅。那么,如今齐国有纵横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妃子、侍卫近臣没有谁不偏爱您,朝中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您,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谁不有求于您。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
齐威王听后立刻认同道:“好!”于是就下了命令,广开言路。
。。。。。
再邹忌后来当上齐国的相国,却遇到孙膑、田忌在齐国大出风头,邹忌因担心相位不稳而欲置田忌于死地。当时田忌是齐国的大将,两人感情早已不睦。邹忌便策动大王,令田忌率兵伐魏。打了胜仗,那是他策划得好,大可居功;一旦战败,田忌假如不死在战场,回国也必定枉死在军法之下。
没想到的是,田忌三战皆胜,邹忌又想到一个办法,他派人带着十斤黄金招摇过市,找人占卜,自我介绍道:“我是田忌将军的臣属,如今将军三战三胜,名震天下,现在欲图大事,麻烦你占卜一下,看看吉凶如何?”,此事闹的人尽皆知,后来邹忌派人逮捕卖卜的人,捆绑到齐王殿前,证明这番话,引得齐王大怒,猜忌田忌要造反,田忌听闻此事,十分害怕,自此出走避祸,流亡江南。
这就是邹忌,一个有口才,有胆识,有心机,更有手腕的小心眼美男子。历史由于魏罃的穿越,已然改变了走向,邹忌在此刻游说各国,离间三晋,就犹如在刀尖上跳舞,在原本接近沸点的大陆形势上,又添了一把火,必将引起一片腥风血雨。2k阅读网
</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