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传来,巴蜀二郡賨人在范目等率领下作乱,封锁了关中入巴蜀的米仓、金牛两道上的关口,两道都在崇山峻岭之间,关口地势险要,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吕太后大怒,随即又收到了更可怕的噩耗——
诸王以楚王韩信为首,声称吕氏谋权篡位,弑君枉上,霍乱朝纲,打着为公子如意报仇的旗号,楚国便起兵攻占琅邪、临淄,与梁国平分济北,韩攻河内,淮南王取南阳,长沙王……没什么动作,既没有起兵略地,也不曾助汉平乱。
闽越受吕太后、汉帝之命攻楚,国内空虚之际,却被南越伺机攻打,损兵折将,不得不回援国内。
汉国四处起火,吕太后、皇帝、萧相国、吕大将军一时焦头烂额。
“诸君以为该当如何?”
如今几国作乱,该打谁,该不打谁,该先打谁,该后打谁,吕雉心中都没有一个底。
“臣以为,应当先找人联合赵相国……”
“先帝为赵王所害,你还要找赵相!”
说话的人显然没领会到吕太后先前那些话里的真意,明晃晃跳出来正撞上枪口。
吕雉冷冷一笑:“试想赵王是皇帝的子婿,赵王为何要害先帝?!先帝分明是被韩信等逆臣所害!”
郎中令是吕太后的侄子,她一声令下,这人就被拘押起来,众人噤若寒蝉。
先帝到底是被谁所害,吕雉心中也确实没什么底,先帝巡游天下之时,似乎是怀揣着什么目的,但碍于户牖侯的再三叮嘱,连吕雉也不能窥知其中的一星半点。但不管真相如何,赵王张敖,是她的女婿。那一道遗诏,也是她的心病。她也只能咬死了,这事是韩信做的,韩信弑君枉上。
这才能占得了大义!
大义在手,她儿子的皇帝之位,她的太后之位,才来得合理合法。
吕雉雷霆手段来的快去得也快,继续和颜悦色地问计。
站出来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曾经和韩信共事过的曹参:“臣以为,应联赵抗击韩、梁、楚三国叛军,在赵国消耗叛军,使其不履汉家疆土。”
曹参的建议立刻被吕雉采纳。
然而长沙、淮南两国却仍然悬而未决。下朝后,陆贾单独找上了吕雉的心腹审食其,道:“臣以为,叛军虽然声势浩大,然而所患者独楚王韩信。”
审食其闻言,精神一震:“陆君,此话怎讲?”
陆贾道:“韩王、梁王,跟着楚王攻占中原腹地,此时得了一时的好处,然而楚王意欲夺取天下之时,韩、梁则横亘在楚、汉之间,成了楚王的拦路之石,介时,唇亡齿寒,韩王梁王会如何自处?”
“再说淮南王,他攻占南阳,南阳能比得上中原富庶么?他眼睁睁瞧着楚王、韩王、梁王吃肉,连口汤都吃不上,他心中能痛快么?
“长沙王老迈,已无雄心,不敢得罪楚王,也不敢得罪我大汉,然而他不敢表态,我大汉就不能逼他表态么?若有长沙王钳制淮南王,再动兵戈以战促和,由长沙王牵制楚国南方,在赵国逼楚北上,楚军双线作战,必然讨不了好去!”
作者有话要说:
安利一波流浪地球,原著和电影我都喜欢
第56章 夕阳
吕雉听得陆贾的提议, 当即决定以陆贾为使者出使长沙,逼长沙王出兵钳制九江王,曹参为将, 兵发赵国, 将战火控制在赵境, 使之不凌汉土。
然而汉国关中因为一场楚兰闹剧被卷走了金帛无数, 打仗,打得就是钱。用兵最起码要保证的粮秣、甲兵, 关中庙堂上如今哪来的钱?
萧相国无奈,请示了吕太后,将关中的口赋、刍蒿赋一加再加,仗着关中是秦国故地,编户齐民制度实施得彻底, 汉国对黔首的掌控力颇强,征税也显得比较顺利, 这才缓解了汉国的困扰。
但对于汉国来说,这场战事不能拖了,汉国,拖不起!
与汉国不同的是, 殷嫱从楚兰市场里收割了好大一批金帛, 楚地东向大海,有渔盐之利,又有大铜矿,可以铸造钱币, 再加上她的亲戚们引进的红糖, 楚国可以说国用富饶。
而韩信出兵击齐,齐国本就曾经在他治下, 齐人本就对他抱有好感,楚军一至琅邪,韩信便约束兵卒,不许扰民,齐人几乎不为战火所扰。
楚国刚刚攻占琅邪,韩信便出面表态:“吕氏驱逐新帝,犯上作乱,其行可诛。如今要兴兵拨乱反正,从者皆义士,楚国境内,免赋三岁。”
汉国的更役和赋税日益增加,楚国却在此时表态免赋三年。楚国黔首氓隶无不雀跃。
汉将曹参的压力非常大。
吕太后下的死命令是速战速决,汉国打不起持久战。奈何……
他刚到赵国,韩信如今已经拿下了齐国。齐地南有太山,东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勃海,此所谓四塞之国。若韩信打定主意坚守不出,凭借齐之天险,战事必然持久,而朝廷……打得起这持久战吗?
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