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征战五胡

第三十九章 接受考验

    “你究竟是何人,为何跟踪我们?”齐玉婷握着剑,冷声喝道。

    郑斌心中暗悔,方才走出那峡谷前,没有先查看一下,这下好了,被人家剑架在脖子上,这一边在心中连忙想着对策。

    “快说。”齐玉婷见郑斌眼珠直打转,手中剑一紧。顿时郑斌感觉脖子处冷嗖嗖,剑锋已经刺破皮肤,一行血迹顺着剑身淌下。郑斌知道,若再不开口,只怕就要人头落地了。他可不想这样窝囊的送了命,于是一咬牙说道:“我乃颍川郭氏后人,家老郭鹰乃古剑山庄弟子。”

    “颍川郭氏?”齐玉婷迟疑了一下,问道:“何以为证?”

    “家老郭鹰临终托付,让我们前来投靠。”说着从怀里取出一枚玉制腰牌。那腰牌确实是当年郭鹰遗物,当年郭鹰遇难,临终前也曾说过,如果走投无路的时候让嫣茹拿着那玉佩去燕山寻古剑山庄的庄主齐上钧。

    齐玉婷接过那腰牌,仔细看了看,确实是他们庄内之物,上面还刻着名字三个字“李少通”,齐玉婷就是庄主齐上钧的女儿,自幼在山庄长大,似乎听自己父亲提起过这个名字,只是一时记不起来,便将那腰牌递给身旁的青年男子,说道:“高晖师兄,你看看这个。”

    高晖本是渔阳高氏一个二流士族的庶出弟子,少时受家族排挤,而被逐出家门,后来被齐上钧收为徒,是为二弟子。高晖看着那腰牌,确实是自家师门的东西无疑,见到那李少通三个字,想起当年师傅曾说起他有个师弟便叫李少通,后来下山后便了无音讯。便说道:“我曾听师傅说过,我们有位师叔便叫李少通,不知会不会就是他说的郭鹰。”

    齐玉婷点点头,“带回去,交给师傅一问便知。”

    于是郑斌被押着带回了古剑山庄。一路上被蒙住了眼睛,大约又走了半个多时辰才到了古剑山庄。可是他们还是小看了郑斌的本领,作为特种兵,专门训练过追踪术,蒙住眼睛带往一处地方,然后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原路返回,这也是追踪术的一门课程内容。郑斌自然谙熟其中门道,在一路上郑斌虽然眼睛被蒙住了,可是在走的时候,脚下便已留下记号。只要在后面几天不下雨,郑斌便有把握寻到这些痕迹,找到进出山庄的路来。而此时已进入秋季,在北方原本就少雨。

    郑斌被带到厢房,令两名门中弟子看守,高晖与齐玉婷则进去拜见庄主齐上钧。

    齐上钧拿着那块腰牌,颤颤发抖,嘴里喃喃念道,“少通师弟,少通师弟??????”在齐上钧下首,站着他的两个弟子,大弟子师徒冲,二弟子高晖,还有他的女儿齐玉婷。

    “父亲,这李少通真是我们师叔吗?”齐玉婷问道。

    齐上钧长叹一口气,看着远方说起那段往事。

    当年齐上钧和李少通两人一起拜在剑道大师古万年门下,学习剑道。齐上钧为大弟子,李少通是二弟子,另外还有个小师妹叫梅娘是古万年的女儿。师兄弟二人都爱上了梅娘,但最后梅娘选择了齐上钧,两人成婚,后来梅娘因难产而死,留下一个女儿便是齐玉婷。

    李少通在齐上钧和梅娘婚礼当天,便留书出走,从此便无音讯。想不到他居然化名郭鹰,隐居在郭家。齐上钧拿着当年师弟的遗物,往事历历在目,不禁老泪纵横。

    这时齐玉婷见自己父亲模样,也心疼起来,上前安慰道:“请父亲节哀,李师叔已不在,但他托付之人,已经被我们带来,现在正在厢房候着。”

    “哦,去把那位郭家后人请来吧。”齐上钧说道。门下弟子便前去将郑斌带来,齐上钧一看郑斌仪表堂堂,身强体壮,心中便已有三分喜欢,于是问道:“你便是郭家后人?”

    郑斌心想,若是说出自己是兴汉城的郑斌,不知他们会如何反应,这个郭家的后人自己只得冒用了。于是深深一礼,回道:“在下正是颍川郭氏后人郭文。”

    “好,郭文。不知我那师弟是如何到你郭家,后面又如何遇难的,请细细道来。”

    郑斌假装沉痛之状,将那郭氏一族如何遭遇变乱,然后把自己说成是郭氏唯一的男丁,把嫣茹说成是自己的婢女。将嫣茹曾告诉自己的经历一一套用在自己身上,讲得声泪俱下,把齐上钧一众人等说得连连抹泪,足足两个时辰才讲完。

    齐上钧听罢,长叹一声暗自道:“少通啊,想不到你独自一人受了这么多苦,师哥我对不起你啊。你放心,你托付之人,我一定善待之。”接着转身对郑斌说道,“郭文啊,我那师弟临终将你托付于我,你便留在山庄,不过山庄清苦,你可能忍受。”

    郑斌见此机会扑通跪下磕头说道:“郭文有个不情之请,还望庄主能接受。”

    “你且说来。”

    “我愿拜庄主为师,学习剑道。”郑斌说道。

    齐上钧一惊,这古代门第之间规矩极严,这武艺是轻易不能外传的。当年李少通留书出走,也是发誓不将师门剑术外传,因此终其一生,也没有向郭家人传授过半招剑道。如今郑斌忽然提出要拜入齐上钧门下,倒是让齐上钧很是意外。不过齐上钧看郑斌体格健壮,根骨俱佳,到也是个练武的好料子,心中又生出爱才之心。齐上钧说道:“我师门规矩,都只收三个徒弟,如今三人已满,你要拜我为师,到是为难了。”

    郑斌说道:“我身世不幸,若不是有家老以死保护,只怕早就不在人世。我受家老大恩,却不能为他报仇,日夜为之自责,所以才要拜入您老门下,练习剑道。日后只求能为家老报仇,令家老含笑九泉,此愿足矣。”

    齐上钧长叹一声,“难得你一片赤诚之心,只是这剑道之途艰苦,你可能坚持?”

    “能!”郑斌坚定地答道。

    “口说无凭。”齐上钧道:“入我门下,需经过考试,如能通过,我便收你为徒,你看如何?”

    “请门主出题?”

    “好,我这山门外有一堆巨石,三日内你将那些巨石搬到那山顶,而后再搬下来。若做到,再看领第二题。”齐上钧说道。

    郑斌应下,便到去拿山庄门前,果然一大堆巨石,每块有百十来斤,足足有二三十块。再看这山门处于半山,到那山顶至少四五百米,山路崎岖,要将那巨石搬到山顶,每块都要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三日之内将这二三十块巨石运到山顶,还要再运回来,确实不是件易事。

    虽然郑斌身体强健,若是靠蛮力搬运,只怕一趟下来,就累个够呛,必须要想一个办法,郑斌在心中盘算起来。

    ————————分————割————线———————最近由于工作原因,需要停更一个月,实在是抱歉。

    另外,最近有读者反映,为什么主角放着好好的山城不去发展,却要选择离开,他就不怕下面人造反吗?

    首先,我要致以歉意,我没有在文中交代清楚,主角作出这一决定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主角离开,是为了后面更好的发展,因为主角不了解这个世界,他之前的成功是靠他掌握的超过古人的知识和科学。但这些并非取胜的关键,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了解了敌人,才能真正击败敌人。

    五胡时代是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主角前面遇到的只是些小鱼小虾,真正的大风暴还在后面。了解这一历史进程的主角知道在三年后石虎一死,中原大地将烽火连天,那时候如果仅仅靠一城之地,不管你多么厉害,也会枭雄所灭。

    当然,主角以前毕竟是个低级军官,年纪也轻,其实也就是个愣头青。会亲信于人,感情用事,只有经历一番磨练和曲折才会成长。这些在后面的情节中会慢慢展开。</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