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王婆非彼王婆,不是清河县里的那个,却是郓城一个做媒的。
有个叫阎婆的人,死了老公,没了生计,亏有一个女儿生得好看,而且会一些小曲儿。于是乐善好施的宋江就入了这王婆的算计。
先说这里有两个婆,一个是媒婆,一个是外来的阎婆。还要说一下,阎婆和阎婆惜是母女两人。三个人都算计过宋江。这宋江是何等人物,怎么会遭到这等人算计。我慢慢说来。
阎婆死了老公,生计没了着落,本来可能只是叫王婆给解决个丧葬钱。再看王婆是怎么拿下宋江的。
王婆见到宋江在前面走,先是叫了一声宋江,有人叫,人家孝义黑三郎当然要回头的,我又不是司马懿可以鹰视狼顾。当宋江回过头来,王婆并不和宋江接话,而是转头对阎婆说【你有缘,乐善好施的押司来了】。明里是对阎婆说的,实际却是说给宋江听的。第一告诉宋江,你这黑小子要破财了,说阎婆“你有缘”嘛,当然是财缘了,难不成人家一个呼风唤雨的押司难看上你一个枯老婆子?第二告诉宋江,你之前都帮人买棺材,遇到这个,没理由不买呀。宋江就没有之前的耐性了,没有说“何处”,也没有说“面善”直接问了句【有什么话说】,没有给对方选择,可见宋江碰到这种道德绑架是不太高兴的,说话肯定也没什么好气。
既然得到机会,王婆接下来就开始了自己的演讲了。
先说【这一家是从东京来的,不是本地人,有个女儿】。这给了宋江一种安全感,而且提到了有一个女儿,那肯定是未嫁的或者死了丈夫三年之内的,岁数肯定是不大,这就给了面前的黑小子无限遐想,媒婆眼里哪有不吃腥儿的猫啊,给宋江下了一个钩子。
然后没说棺材的事儿,直接介绍人家女儿。【他老子会唱曲儿,女儿也会,长得也不错】。后文说,婆惜十八九岁,这里报年龄还刻意瞒报了半岁,这不是有点上门推销的意思了吗?你要棺材本儿就说棺材本儿的事,干嘛还提人家女儿,心术不正啊,难怪宋江见了王婆没什么好气。
随后王婆详细介绍了这家人的情况,【过来投奔人,没着落,沦落到我们这里了呀,老头死了呀,所以请我来做个媒,正好遇见押司,就可怜可怜他,给个棺材钱吧】。媒的本意是撮合男女关系,引申义只要能促成双方或者多方发生关系的,都叫媒,比较多媒体。这里说的媒,用的多是引申义了。
宋江说好,我给你弄个棺材。宋江多问了一句,有没有丧葬费,阎婆说,棺材本儿都没,哪里有,宋江就给了十两银子。
这个生意就谈成了。
第36章心思算计是阎婆
有人就想了,怎么左一个婆,又一个婆。确实这两个婆很厉害我才写的,后面那个给西门庆搭线的王婆更厉害。
当是宋江给了阎婆十两银子,治完丧一半都没用完,这婆子也不说把剩下的钱还人家,可见这个人心思精明巧妙。
阎婆得了钱,办完丧事,去对宋江表示感谢,发现黑小子是单身。你怎么发现人家是单身?看来去道谢的目的不纯,看人家有钱,出手阔绰,估计早有结交依附之意了吧。
发现宋江单身之后,就去问王婆,【宋江有没有娘子?】你不是早看过了嘛,没有。干嘛还问?王婆说【可能没有】。阎婆这时心思就活络了,我女儿不管会不会给别人戴绿帽,【可t长得好啊?又会唱曲儿,又会哄人。当时在东京,几个官妓的妈妈桑跟我要我都没给,现在倒是让我的孩子受苦。我看押司没娘子,他想要,我就把女儿许给他,也算是答谢。】王婆一撮合,这事就成了。
这里说阎婆惜是不爱宋江的,首先是很被动,父母之命,媒灼之言自己就糊里糊涂的嫁给了黑小子,跟他没有半点感情,这货身体又不好,他带来的那个张三倒是生得俊俏,还会曲儿,和老娘还有共同语言,这女子的心思就全在张三身上,哪里还有宋江的位置,老娘我又是风尘娼妓性格,又有小白脸伺候,黑小子来了老娘只说难听话就足以打发他。看见张三瘦了,还想要买东西给他补补。后来拿到宋江的把柄,就想着讨要那一百两金子和张三一起过日子,不能说是水性之人,至少心思没有在宋江身上。
这样一来,张三虽是个押司,却是个穷逼。宋江在阎家母女身上花钱,张三却没有给过钱。这样一来,那母女的生计就断绝了。阎婆几次找人过来请宋江去,宋江都拒绝了。
没有办法,都快没饭吃了。阎婆只好到县里走找宋江。见到宋江就口称“好贵人”,又骂自己的女儿是“小贱人”,【她说话难听我叫她给你陪话】,宋江说【不去】。又说【我女儿在家里等,你就去应付一下】。【不去!明天再说】。宋江只是推脱,没想到阎婆得着话缝,【干嘛明天啊,就今天呗】。于是就扯住宋江的袖子,任凭宋江怎么说,阎婆都有话应对,反正你不去我就不撒手,脸面和肚皮,还是肚皮重要一些呀。宋江只好说我去。估计宋江此时心里想,我去,我去!
宋江估计早就打算不再见阎婆惜,到了门口便停了下来,阎婆直接用身体拦住宋江的退路,宋江只好进去坐下。
然后阎婆直接对着楼上喊,【你心爱的三郎在这里】。张三是三郎,宋江也是三郎,这是故意的混淆视听,让自己的女儿以为是张三。阎婆惜本来下楼到一半,看到是宋江,又上了楼,然后就是拿话来挤兑宋江,什么他又不瞎,什么絮絮聒聒,这话是很难听了,就算是你有天仙面容,这样的话喷涌出来,谁还有兴致,可见这女子家教之劣。为了吃饭,阎婆只好说我跟你一起上去。我这个老娘的面子,她还是要给一点的吧。
上了楼,阎婆就批评自己的女儿。把女儿在勾搭张三以至于不理宋江说成是脾气不好,按抚下宋江和女儿,找借口下楼买酒,宋江本想是跟着下楼,没想到婆子从外面把门锁了。料是宋江这等人物,也会感叹被别人算计。
听到楼上两人争吵,阎婆也没太在意,小两口子,床头打架床尾合。反正你宋江已经被我骗进家来,以你仗义之名,能不给我一年半载的过活钱?这时候阎婆还做着自己的春秋大梦,直到看见女儿的尸首。
这时候阎婆是相当淡定的,先是问宋江的态度,宋江说随便。阎婆说,【这小贱人该死,也不算错杀,只是我没有人养】。宋江说,【我家资不错,给你养老没问题】。阎婆说,【好啊,只是这个死人要处理】,宋江大包大揽,并且许诺给十两银子做治丧。这时候阎婆不动声色,装与宋江合谋的样子说,【要找人收尸,别让人看见,只是棺材你写条子不管用,你自己去一趟还算是比较稳妥】。宋江觉得有道理,就一起去了,结果到了县衙阎婆就抓住宋江大喊起来,这里有个杀人犯。
官府有意开脱宋江,理由是宋太公与宋江早就写了断绝关系的文书,阎婆只从孝义两字就推测出文书有假。并且威胁官府,如果不做主,老身就要越级上访,这下知县也保不了宋江了。
料是宋江如此精明也被骗过。而且是被骗了两次,全书中能骗宋江两次的人,好像是不多。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