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重生三国之公孙世家

第八十章小时了了

    吴匡本是何进心腹,何进一死,外戚中掌兵权的就是何进的弟弟何苗,何苗一直与何进不对付,当初何进想诛杀宦官的时候,何苗与他母亲舞阳君也曾多次阻拦,可以说,何进有此下场,何苗也占一部分责任。

    现在何进死了,宦官也被杀尽,太后是不能杀的,报仇的对象只有何苗。

    吴匡本不是莽撞之人,奈何今日喝了些酒,近日又因是何进心腹被人欺辱,手下士卒连肚子都吃不饱,那心里的火气蹭蹭的往外冒。

    吴匡肯定不是莽撞的人,别的不说,光看他儿子吴班的表现就知道。吴班可是曾小胜过东吴陆议,与高翔、魏延一起击败过魏国名将、司马懿手下大将张合的人,这《三国志》中记载的陆议就是陆逊陆伯言。吴班最后官至蜀汉骠骑将军,骠骑将军是啥不解释。

    李肃一把抓住了暴怒之中的吴匡,吴匡急怒之下力气大增,李肃几乎拽不住他,急忙又道:

    “如此心急反而坏事,不如我们商量一下,务必一击成功,否则将军性命不保,那何苗有了防范以后,大汉又没有了吴将军,谁还能拿他怎么样啊。”

    吴匡闻言一顿,不顾风度的蹲在地上,抱着头大声啜泣,近日的委屈一股脑的都被发泄出来。

    半柱香之后,吴匡发泄完毕,站起身来被李肃拉到屋里,二人商量起行动步骤来。

    一个时辰之后,李肃出门骑马告别,吴匡抱拳相送,俩人几乎没有任何异常,细细看去李肃眼角眉梢却是带着一丝丝得意。

    从第二天开始,董卓的部队经常到洛阳城里瞎转悠,打人抢东西那是家常便饭,董卓之前半月时间用三千士卒吓唬住五万大汉北军的消息,在洛阳也广为流传起来。现在董卓手里有了近十万大军,大汉高官们也只好咽下了这口恶气。

    几天之后,黄昏。在洛阳城一个破废的大院落里,在李儒和华雄的指挥下,近千名西凉军换上了洛阳卫戍部队的衣服。这千名西凉军就是这几天逐渐留在洛阳城里的,衣服是吴匡提供的,破点旧点无所谓。

    半夜三更发动时,吴匡部属和西凉军同时发难,把何苗的车骑将军府围了个水泄不通。

    吴匡大声呼喊:

    “何苗同谋害兄,当共杀之!”

    众人俱曰:

    “愿斩谋兄之贼!”

    不待驻扎东门之外的丁原军队反应过来,何苗已是身首异处,吴匡咬牙瞪眼的提着何苗的头颅,在西凉军的接应之下从容退到西门之外。

    何苗被杀的消息传到袁家,袁术听闻哈哈大笑,他笑的是外戚势力的最后一个掌兵人物被杀掉了。袁绍听闻只是嘴角露出一丝笑意,不待笑意被人看见,就把脸拉了下来,他对西凉军的跋扈产生了忌惮。

    袁家议事的时候,袁绍说出了心中的担心,满屋子里的人除了袁术都陷入了沉思之中,这次袁家是真的释放出了一个魔鬼吗?

    他们这才意识到,带兵打仗跟朝廷政争的不同,政争是靠讲道理,玩手段,打仗靠的是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

    玩弄大义,然后以大义压人是他们常用的手段,在视大义于无物的西凉董卓面前,他们竟然没有任何办法,现在所依靠的只有丁原的五万人马了。

    在杀掉何苗之后,董卓立即指挥军队开进了洛阳,接管了洛阳南、北、西三面的城防,原属于何进、何苗的军队也被他吞并,只有三个东门被丁原占据。

    董卓小心翼翼的在洛阳度过了几天,他要看看大汉有什么反应,令他惊奇的是大汉竟然没有任何反应。

    董卓由此意识到了大汉朝堂的外强中干,遂逐渐嚣张跋扈无人可制,李儒多次劝说董卓,但志得意满的董卓已经是有些听不进去了,军纪败坏的西凉军在洛阳也是纵横抢掠,洛阳居民深受其苦。

    董卓想当更大的官,还担心大汉官员们不同意,想来想去就想到换皇帝这个事上来了,按他的想法,如果连皇帝都能换掉,其他官员能不怕他吗?

    在他心中,人分为两种:怕他的人和不怕他的人。在曾经被罢免过的董卓心里,军队就是一切,只要有军队,其他的都可以不在乎,谁反对就杀谁,杀掉不怕他的人,只剩下怕他的人就可以了。

    董卓于是找来李儒商量换皇帝的事情:

    “文优,我打算废掉现在的皇帝,让那个陈留王当皇帝。”

    “主公,那陈留王可是够聪明的,现在九岁待人接物就已很有章法,我担心以后他出什么幺蛾子。今上虽懦弱,但我们就是需要一个懦弱的皇帝啊。”

    李儒可是听说了,当初董卓带兵接驾的时候,14岁的皇帝吓得说不出话来,陈留王站出来先以大义压制董卓,然后又温言抚慰董卓,手段虽稚嫩,但九岁的小孩子能做到这一步也是很不错了。

    “哈哈,文优担心太过了,只要让他手里无兵,任他如何聪明还能做出什么事情来啊。”

    董卓的话也有道理,枪杆里面出政权嘛,祖龙说过的。

    乱世之中没兵是万万不不能的,但他不知道,兵也不是万能的。

    “嗯,将军言之有理,况且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大臣中同意换皇帝的就留下,不同意的就杀掉,这样一来,将军的威信就树立起来了。”

    孔文举如知道陈韪说他的名句被用在皇帝身上,还是被用在董卓换的皇帝身上,不知道有什么感想。

    孔融孔文举小的时候很聪明,这个不多说,孔融让梨的事很多人知道。

    一次太中大夫陈韪说孔融: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孔融对陈韪:

    “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意思是陈韪说孔融:小的时候聪明,大了不一定聪明。孔融说陈韪:想来你小的时候一定很聪明吧(意思是你现在很笨)。

    第二天,董卓就在温明园大摆筵席宴请大汉众臣,洛阳城被董卓控制了大半,接到信的大臣都来了,丁原也在心腹护卫之下参加宴会。

    董卓灌下一大碗酒,也不擦粘在胡子上的酒液,直接说道:

    “大家也知道,现在的皇帝太懦弱,现在大汉到处乱纷纷的,需要一个聪明的皇帝。先帝只有俩儿子,况且陈留王相当不错,我想让陈留王当皇帝,大家谁有意见啊。”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