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民国总统养成记

第一百零五章 停电

    热门推荐:、、、、、、、

    顾敏注意到,自入冬以来,天津卫的香胰越来越普及,价格也越来越低。顾敏知道,这是因为天津卫香胰厂商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这都是交给广银他们看着办的。所以,虽然学校是她捐的,校长是她盖章任命的,她还真不知道校长是谁。

    好在旁边的毛师傅了解一些,他耐心地给顾敏讲了一些这位李校长的事迹,说他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电学,大学毕业后本来想接着深造的,后来因为家中老父病危只好中途辍学回国。

    当然了,他作为家中独子,二十多岁了还没有结婚,早就成了家里人的一块心病。什么老父病危,全都是骗他回国的借口。他父亲也真是蛮拼的!中国人都讲究个避讳,他为了召唤儿子从国外回来,连诅咒自己这招都用上了。

    所以,可想而知只要他认命回到祖国,再想要出去,那是连窗户都没有的事儿。

    但他学的是电学,理工男在清末是没有工作机会的,就连铁路工程师,那个建成京张铁路的詹天佑回国以后都得到六部里面做个小文书混些资历。

    更别提他一个小小的修电工了,大清国有电吗?他一个电力专业的大学生,生活在一个没有电的国家,就跟学了屠龙术却找不到龙一样,全是白费劲儿。

    所以他在家啃老了很长一段时间。

    直到顾敏这里开了学校,明确要求要有国外留洋经历,他才算是将遇良才,终于找到了工作,摆脱了在家吃白饭的惨痛经历。

    听毛师傅说的这么清楚,顾敏不由对这样一个国外归来的“海龟”产生了一些兴趣。清末的“海龟”可不是21世纪的那些宅男宅女,他们所谓的出国多少多少年,只不过是换个地方宅着,吃着更加昂贵的外卖而已。有些甚至英语都说的不好,更别提什么专业知识了。

    清末出国的这些留学生,像詹天佑,容闳这些人,虽然在虽然刚刚回国的时候可能没有多大的影响力。但是这些人到最后,都或多或少的在自己的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实在是不容小觑的一代人。

    “李校长都是校长了还兼职电工吗?我记得给他的薪水不低啊。”顾敏同毛师傅开玩笑说,不一会儿,就看到远处走来一个扛着梯子,背着电工包袱的青年。

    光看他那假辫子--泾渭分明的两种颜色,顾敏就知道这必定是那个传说中的李校长无疑了。(未完待续。。)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