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最怕走弯路,你还没毕业,不要用学生思维去局限自己。”周教授将钢笔放回了笔筒。
“我知道,”顾新橙说,“谢谢周教授指点。”
“行了,我还有事儿要忙。”
“那我不打扰了。”
出门之后,顾新橙长舒了一口气,周教授对她的态度似乎没有她想象中那样糟糕。
傅棠舟曾说过,人都是有私心的。
讲道理,如果她不读博,那她和周教授就没有公事上的牵扯了。
可周教授今天指点的几句话,又算什么呢?
她恍然意识到,这也是某种私心,对自己学生的私心。
周教授对她,从来不乏私心。
他一向不是真正的公私分明,好机会都给她留着。
她一直极力在说服自己,将公事和私情分开,这样真的好吗?顾新橙迷惑了。
她忽然想到游戏里某个人物的台词,世界既不黑也不白,而是一道精致的灰。
傅棠舟,会成为那道灰色吗?
致成科技下一轮的融资在三月初正式启动,经过一系列的评估,募资金额最终定在了“10,1500万”。
多家风投机构向致成科技抛来橄榄枝,最具实力的还要数升幂资本和隆鑫资本。
这两家都能满足致成科技的募资额,其他机构多多少少有点儿讨价还价的意思。
顾新橙将几家风投机构的方案放在一起对比,咨询季成然的想法。
“我先听听你的想法。”季成然说。
“我的想法很简单,公司之前拿的就是升幂资本的投资,这一轮他们愿意跟投,是一个好消息。”
“你的意思是,还选升幂?”
“之前升幂资本给我们提供了不少帮助,我们合作得很愉快,继续接受投资没什么不好。”
“这轮再给升幂10的股份,就25了。这个比例有点儿高了。”
季成然提出的想法,让顾新橙愣怔了几秒。
投资机构一般都保持中立态度,不干预公司事务,这一点她以前就和季成然提过。他为什么会忽然想到股权分配的问题呢?
“其他机构也开了同样的价码,为什么不考虑考虑别家?”季成然的手指落在了隆鑫的资料上,“如果投资机构能给公司提供助力,多一家不是更好吗?”
顾新橙讶然,上一轮融资时,隆鑫放了致成科技的鸽子。她不懂为何季成然会对隆鑫感兴趣。
她压下心底的疑惑,解释说:“隆鑫和升幂,这两家公司是风投行业的竞争对手。同时引入两家的投资,会带来摩擦。这些事情我们控制不了,所以最好不要考虑隆鑫。”
“你之前和我说过,投资机构的目的是赚钱,而不是参与管理公司。既然这样,为什么会起摩擦?”
季成然的提问听上去很诚恳,也许他真不懂风投圈某些不成文的规定。
他的话说得有道理,又没什么道理。
试想,两个敌人坐在同一个餐桌上吃饭,虽然各吃各的,但是餐桌的氛围肯定会变得很奇怪。
更何况,不干预公司事务不代表不会在其他方面施加影响。
到时候两家明争暗斗,倒霉的是公司。
顾新橙耐着性子给季成然分析利弊,他静静地听,眼神始终注视着她的脸。
“这就是我的想法。”顾新橙说完最后一句话,等他发表意见。
季成然的指尖扣了下桌面,声音压低了几分,“我有个问题想问你。”
“什么问题?”顾新橙问。
“你和升幂的傅总是不是有交情?”他选择了“交情”这个词汇,而不是别的。
可他的意思很明显——顾新橙和傅棠舟之间有某种男女私情。
第60章
现在是晚上九点半, 公司其他员工都下班了,只有顾新橙和季成然在会议室里。
两人的话题忽然扯到了私人感情,这令顾新橙失语。
她不知道季成然从何处得到这样的消息, 但这世上的确没有不漏风的墙。
之前她没有和他透露过她和傅棠舟的关系,是因为她觉得没必要将私人感情卷入公司事务。
然而, 现在合伙人主动提出了这个问题,她没有办法回避。
“我和傅总……”顾新橙顿了一下, “两年前就分手了。”
她心一横, 将这件事说了出来。
季成然微讶,显然他没想过,他们之前竟然有一段过往。
两年前, 确实很久远了。前任见面, 完完全全当成陌生人也很困难。
“我现在和他没有私人感情的纠葛, 以后也不会在一起。”顾新橙说, “我提的建议是本着对公司负责的态度, 而不是出于其他。”
利弊得失,这些东西她给季成然分析得很清楚。升幂资本是一个值得信任的合作伙伴,她没有掺杂任何私心。
“抱歉,”季成然立刻向顾新橙表示歉意, “我无意冒犯你。”
季成然的想法,顾新橙也理解。
如果升幂资本这轮再拿下10,他担心顾新橙和傅棠舟联合起来,把他这个公司创始人架空。
创业初期,大家谈的更多的是情怀。
可公司走到现在这一步, 一旦涉及到利益和控制权,即使是合伙人之间,也难免产生矛盾。
防人之心不可无,以前也不是没有过这样的例子——公司做大了,创始人出局了。
“你的想法是对的,”季成然说,“我在这方面确实没你懂得多,以后还得多靠你指点。”
“听你的,这轮还是拿升幂资本的投资。”他对她的意见表示了尊重,非常礼貌性地将这个话题带了过去。
“嗯。”顾新橙点了点头,没有多说。
如果误会能解除,再好不过。季成然不会四处宣扬她和傅棠舟的旧事,否则也不会憋到今天才问出这种话。
两人收拾东西走出写字楼,初春的北京,夜凉如水。
一轮冷月高悬于天际,将清辉撒向大地。
“忙到现在,有点儿饿了。”季成然说,“我请你吃宵夜吧,附近有家新开的拉面馆,听说味道不错。”
“我就不去了,宿舍有门禁。”顾新橙婉拒。
“那好,明天见。”季成然在地铁站门口和她道别。
晚班地铁上人流稀少,车把手随着地铁前行摇晃着。
顾新橙坐在空荡荡的车厢里,看向对面的玻璃,她孤单的身影被映得格外清晰。
这轮融资的速度比上一轮要快,路走宽了,也就好走了。
然而,升幂资本和致成科技的投资条款却迟迟没有谈拢。
这是顾新橙第三次为了这件事来升幂资本了,前两次是姜经理和她谈,这次是傅棠舟亲自和她面谈。
争论的焦点并非投资额,而是另一项股权制度——致成科技希望升幂资本只做投资人的角色,所以想设立同股不同权的制度。
在这一点上,顾新橙和季成然是站在统一战线的。
公司股权会随着一轮轮的融资被逐步稀释,创始团队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必须提前打好预防针。现在致成科技只接受升幂资本的投资,不代表将来不会引入其他投资机构的资金。
这些小心思,肯定是瞒不过傅棠舟的。
他在商场身经百战,什么事情都见识过。只不过,这种诉求……他还真没答应过。
很多创业公司,拿下几轮投资,便会膨胀得看不清现实。
自以为自己值那么多钱,实际上是投资人捧出来的。
真把投资人惹恼了,一撤资,公司就会像一个破了洞的沙袋一样原形毕露。
“分红、股权回购和售让,这些权益都可以保障,条款里也写得很清楚。”顾新橙向傅棠舟解释。
“你应当了解我这个人,”傅棠舟说,“既然投资,就说一不二。”
言下之意,他说不会干涉公司的管理就不会干涉。
投资人不是天使,既然出了钱,就该得到应有的权益。
同股不同权,说得倒好听。人才、技术、管理,这些东西在创业初期远没有资金来得重要。
真要和他谈同股不同权,也得是他享有更多权利。
升幂资本也不是任人宰割的傻子,往公司投了两千万,全公司上下都靠着这笔钱吃饭,结果到了开会的时候,连说句话的权利都没有?
万一创始人是个傻逼,把两千万挥霍一空,升幂资本上哪儿说理去?
顾新橙知道傅棠舟在这方面的为人,他经验丰富,真想做什么事来干预公司,也是为公司好的事情。
然而,有时候对公司而言是好事,对创始人而言却未必是好事——比如说,将管理层大换血,让自己信任的人上马。
这种矛盾从公司制、代理人制度横空出世的那一天起,就从未消失过。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和另一个人利益完全一致。
纵然是父母和子女、丈夫和妻子,都不能完全捆绑,更何况投资人与被投资人。
“谁给你们的底气,和我讨价还价?”傅棠舟这话说得咄咄逼人,他这样的态度让顾新橙揪心,也放心。
谈论公事的时候,就该有谈论公事的样子。要是他一口答应,那才蹊跷。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