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战国狙弩手

第四十二章 开战

    第二天,赵捕带领一商队来到了义渠冒顿城。()从百里官道到冒顿,商队早已是轻车熟路,他们驾马腾鞭,冒顿城门近在眼前。

    冒顿城门,几个义渠士兵仍在无聊的巡视着,但看到商队前来,他们却没有了那放荡不羁的表现,他们全部站的笔直,如同迎接般守望商队的到来。赵捕的商队没有费吹灰之力便进入了冒顿城,城门处,他的商队连搜查都没有被搜查。赵捕心中欣喜,赏了那城门口一脸巴结神色的义渠兵卒一袋赏钱,在他们的欢呼声中扬长而去。

    义渠,白将军府,赵捕在门人通报之后进入了这宽大华丽的府邸,好一阵走才走到了白将军府的正厅。白镀正翘首期待着,看到赵捕的到来,他欣喜”,此等大手笔,有谁能做得出?嘴上却说道:“哪儿有的事儿,举手之劳而已。不知王大商人这次让你来,所为何事啊?”白镀看到赵捕前来,心中早已期待不已,上次赵捕来找自己,便给自己带来了滚滚金银,何况是这次,他们已经建立了长久的合作关系呢?因此他并没有废话,直接切入正题。

    赵捕的脸色变得倒也快,刚刚还一脸恭敬,现在却变得满面愁容,他说道:“白大将军,要出事儿了啊。”

    那白镀听了大惊,要出事儿了?出什么事儿?他急忙问向赵捕:“怎么了?有什么大事要发生?”

    赵捕的面色此刻可以说是阴云密布,他说道:“白大将军有所不知,那百里官道的劫匪真是填不饱啊。一年之前,家主把七星龙渊剑送与了那盗匪首领,没想到,现在那首领对这七星龙渊剑一点都不感冒了,还吵吵什么一把破剑而已,让他损失了多少路过的商队。而今,那盗匪已经和家主提出了条件,要截留我们全部货物的九成啊。从明天起,全部进入义渠的商队都要被截下来了啊。小人这是冒着生死危险,来和大人禀报此事啊。”

    白镀陡然大惊,截留全部商队?那就意味着他们赖以为生的盐铁要断绝了,更为重要的是,到现在为止,义渠国内的粮食基本全部靠秦国供应。()一年来,义渠的每一寸耕地都种起了大豆,去哪儿给民众弄来粮食呢?就算让民众吃大豆,那野生低产的大豆能喂饱多少人呢?另外,他的利益,也会因为这百里官道的断绝而失去来源。

    想到此处,白镀的冷汗猛然流了出来,额头上豆大的汗滴凝结而成。不过只片刻,他的眼神便凶狠起来,他看向赵捕,说道:“我还记得你在一年之前对我说过要出兵讨伐他们,对不对?还说过那把七星龙渊····”

    赵捕一听,心中大喜,他随即说道:“对对,白大将军,只要是剿灭了这些小小的匪徒,那把七星龙渊便是您的!”

    白镀嘴角向上一翘,一丝微笑露了出来,他对赵捕说道:“我还听说你去过那盗匪的老巢?”

    赵捕连忙回答:“大人,当时小人去送那把七星龙渊剑,只去过一次罢了。不过,我的商队里有识路之人,他是每月前去送金银粮物的伙计。”

    白镀一听大喜,不过略略思索,白镀问道:“不知这百里盗匪有多少人?你看我出兵多少合适?”

    赵捕小心翼翼的说道:“白将军,那百里盗匪城有一千多人,不过看起来都五大三粗的硬汉。虽然和我大义渠神兵一比不算什么,但却也不容小觑啊,小人觉得,一千五百人前去偷袭的话,应该不成问题。”

    白镀撇撇嘴,说道:“宵小盗匪,哪还需要千五百人?事不宜迟,你现在就跟我去部署。”不过他心中却没有这么想,前几次的失利让他心有余悸,他宁可多出兵也不愿意少出兵。

    片刻后,白镀带着赵捕来到了冒顿兵营。整个兵营在白镀的命令下都运作了起来,拿兵器的,发犀甲的,整个兵营人声鼎沸。陪在白镀身边走了一大圈,赵捕对这冒顿的兵力有了大致的了解。冒顿的兵力大概在八千左右,其中步兵五千,而骑兵,竟达到了三千余,由于义渠的骑兵骑射两用,所以这八千人竟没有一个弓兵,这也是赵捕一年前所发现的。

    一会儿功夫,两千五百名义渠步兵装甲带剑,整齐的排列在赵捕和白镀的眼前。白镀向身边的一名将领下令道:“成虎,你素来善于奇袭,今天,我便把这两千五百名精锐士兵的性命托付给你,敢不敢保证一举拿下那盗匪?”

    那名身形如同巨熊般庞大的将军重重对白镀说道:“白将军,那盗匪善于埋伏偷袭,这次我们的兵力多他们两倍,看他们还怎么埋伏?前几次的剿匪失败只能说是那盗匪狡诈,这次,在我们绝对的实力之下,看他们还怎么挣扎!”

    白镀欣赏的看着成虎,说道:“你是我麾下最善战的将军,不要让我失望!去吧!”

    成虎恭敬地说道:“是!将军,成虎绝对不辱使命!”

    两千五百名士兵浩浩荡荡的开出冒顿城,灰色的犀甲如同洪流一般向南奔流而去,那灰色长河中偶尔的亮色刀兵,便是那士兵手中的义渠战刀了。只见这长长的队伍,拥有这战刀的却只有前面千人,后面的士兵们手中拿的,却是一柄柄泛着绿色的青铜战刀。

    赵捕和那个“伙计”正在前面带路,那个“伙计”不是别人,正是鲁子考。这时,鲁子考正有一句没一句的和成虎搭讪着。

    “成将军,那百里官道,到处都有盗匪的暗哨。我每次前去交货,都是在官道走不到一里路就会有盗匪跳出来接我们。所以,咱们只要是进了百里官道山,就必须马不停蹄的向那盗匪城进攻,否则,这些盗匪们预备起来,那可就不好办喽。”

    成虎瞪了鲁子考一眼,说道:“我成某人带兵,用不到你这小子教。”虽是这么说,成虎心中却暗暗警惕起来,怪不得前几次剿匪都是大败呢,没想到那些盗匪竟有如此戒备!前几次进攻这百里官道,他们都是没有透露任何消息,但在山林之中,他们却遭到了有组织的埋伏。看来,这与盗匪们的暗哨密切相关吧。

    大军在成虎的催促下飞快向前进发,刚刚入夜,他们便接近了百里官道山。在成虎的命令下,士兵们都吃起了冷干粮,没有一个人敢违抗命令点火生烟。吃饱之后,他们便在这片刚刚收获完的大豆田里披甲而眠,一觉睡到黎明。这一夜,赵捕和鲁子考被成虎严密的“保护”了起来,但是他们心中并未有任何惊慌不安,因为计划已经在他们的掌握下展开了。

    破晓,黎明的太阳还未升起,大军便在一声急过一声的催促中醒转过来。义渠的士兵们昨夜并未脱甲,因此他们整肃起来非常的快,只不到十分钟,他们便整装待发,等待命令了。赵捕和鲁子考看向对方,均从对方的眼中看出一丝讶然,义渠立国五百年,看来还是有几把刷子的。

    庞大的队伍仿佛从田地里冒出来般,整齐而又肃然的排列在成虎,赵捕和鲁子考眼前。成虎一声令下,两千五百人如同涌动的潮水,向百里官道山蔓延而去。

    百里官道山,此时正薄雾笼罩,葱葱丛林之间,有几个暗哨正紧紧的盯着前路。突然,一排士兵整齐的出现在他们的视野之中,咚咚的踏地声撼动树丛,让那树叶上的露水纷纷掉落下来。一名暗哨立刻起身,向百里官道山的深处跑出。这名暗哨身手敏捷如同猿猴,只一会便消失在重重的山林迷雾之中。

    这时,义渠的士兵们已经进入了百里官道山,他们在鲁子考的带领下,走了一条绕远的平缓路线。这条路线的两侧,易于设伏的地方只有两处,那便是骑龙山和老爷匣,经过一个时辰的漫长步行,骑龙山雄丽的横跨在两千五百名士兵的眼前。青山连绵不绝如同巨龙横亘,而这巨龙的前身处,更是突兀起了一个人形山峰,宛若骑龙。之所以骑龙山是这埋伏的巨佳之处,是因为连绵的骑龙山岭,唯一的缺口便是这骑龙口。

    骑龙口宛如斧砍刀劈般在骑龙山岭开了一道豁口,这道豁口足足百米宽,五六百米长,简直是埋伏的绝佳之地。成虎看这这五百米长的骑龙口,心也悬了起来。如果自己的两千五百人在这被伏击,怎么也得少去五六百人吧。

    成虎四下张望,忽然便心念一转,他恶狠狠的盯着赵捕和鲁子考说道:“你俩去探路,我会让两个手下保护你们的,快去,爬到这山谷两侧的山岭之上,给我探探虚实!”

    赵捕和鲁子考都露出了惊恐的神色,显然知道他们作为“探路石”是相当危险的,但成虎不依不饶,他的脸色黑了下来,一把抓起赵捕的衣襟,说道:“你们想现在死?”

    赵捕颓然摇头,说道:“我去,我去。”

    成虎满意的点点头,把赵捕放了下来。他命令身边的两个士兵与赵捕他们同行,那两个士兵虽然也不情不愿,却也无计可施,随之而去。

    看着四人开始小心翼翼的爬坡,成虎脸上挂上了微笑,如同运筹帷幄,成竹在胸。

    </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