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青痕路

第四章 重犯归案

    杜建是一名马贼,并且还是一名资深的马贼,因此他具备一个马贼应有的素质------时间观念极好。要知道金钱对于常年行走在外的商队来说,无疑是命根子,为了保住命根子,商队会想尽一切办法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一名优秀的马贼头领如果没有好的时间观念,那便意味着他很容易错过道上的肥羊。

    可是今天杜建却没有为自己优秀的时间观念感到骄傲,因为他是被迫的,如果那辆孤身上路的鹿车就这样悄无声息的离开,那么他的小命便没了着落,天知道他肚子里现在装的是什么玩意。

    叶荣三人醒来,从洗漱开始到洗漱完毕,那名魁梧的汉子便一直站在那边,面无表情,也不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三人进行着简单的收拾。不多时鹿车便缓缓起行,与以往不同的是,鹿车后面多了一个人,不远不近,就那样沉默的跟着鹿车前进。

    接下来的路走得异乎寻常的顺利,随着道路两旁植被的逐渐丰富,叶荣知道,距离大夏国的边境越来越近了,而作为大夏国通缉犯的马贼头目之一,杜三爷居然就这样一声不吭的在鹿车后跟着,即使远远望见插在城墙头被风吹得猎猎作响的大夏旗,也没有丝毫慌乱的表情。

    这里是大夏国最靠近荒原的一座关口,叶荣几人远远便望见关口大门上方三个古朴的大字---镇山关,高高的城墙耸立,并不精致,却胜在厚实。关卡上方有不少身着铠甲的军士来回走动,后面高耸的箭楼,城墙垛上的弩机,都在无言的震慑着过往的行人,又或是默默告诉来访者大夏国兵力强盛,不容侵辱。

    关卡下也有两队装备精良的军士盘查,实际每天需要通过镇山关口的人并不算太多,在叶荣的鹿车前,仅仅有一支并不算大的商队,正在接受查验,城楼上的军士早就注意到了这辆孤零零的鹿车,包括负责盘查的军士,都带上了一丝诧异。

    以巨鹿拉车,算是西北面那个被称作百疆域的地方特色,一年到头也常有见到,尤其是近些年间,双方商队间来往更为密切,可这样孤零零出行的鹿车却不常见了。于是在叶荣三人将百疆域的名卡递上,盘查的军士仔细查验登记后,还被里里外外将鹿车检查了好几遍,即使如此,盘查的军士仍不放心,又细细的盘问叶荣三人出发地,入城目的等。

    镇山关属于国家的边防线,并不收取过关费用,却负有安防的责任,叶荣被问得有些不耐,于是一招手,不远处的杜三爷只得无奈的走过来。叶荣指着身材魁梧的杜建道:“我们原本是跟着于领队的商队前来,只是路上遇到马贼打劫,于领队他们先行出发了,我们在后将他们收拾了才赶过来的,这位马贼的当家想必你们应该有他资料,验过之后就知道我说的真假。”

    这话说出来,却让关下负责盘查的军士倒吸一口凉气,各自戒备起来,一名军官模样的人仔细打量了一番杜建,唤过一名士兵,在他耳边细细嘱咐几句,那名士兵便小跑着去了。不多时,士兵带过来几幅肖像画,同时身后还跟上来两队军士,将叶荣等团团围住,那名领头的军官取出其中一副,认真的跟眼前的杜建对比着。

    杜建何曾受过这等羞辱,以前是大夏国想拿他拿不住,现在是送到别人门口让别人拿着通缉令对比查验,要不是小命在叶荣手里捏着,恐怕都要暴起伤人了。军官很快核对完杜建的肖像,显然是认准了,招呼着其他几名士兵将杜建仔细捆了,杜建有些不屑的一动不动,任由那些士兵们动作。

    确信捆得扎实了之后,军官一挥手,自然有士兵将杜建带走,魁梧的杜三爷根本不理会这些士兵,一双眼睛只是直勾勾的望着叶荣。见杜建的去留有了着落,叶荣上前跟军官解释道:“这位姓杜的马贼头子中我的毒,想必你们也想拿着个活的,现在既然捆好了,我得将他的毒解去。”军官没有犹豫,点头同意了。

    杜建自觉地张开嘴,叶荣手中不知何时多出一粒小指尖大小的药丸,轻轻一弹,便准确的落入杜建口中。解药与毒药差不多,也有着一股甜丝丝的味道,入口很容易化开,得了解药,杜建也并未挣扎,而是老老实实的被士兵们带走,居然没做任何抵抗。

    等杜建走了,军官的态度立即好了许多,对叶荣三人客气道:“三位,是这样,你们拿下马贼头目杜三爷,功劳甚大,但我们这里是边关,并不关押犯人,我已经让人快马传讯,离这里最近的镇山县上会立即派衙役过来接手犯人,您几位若是没有要事,可在我关上稍歇片刻,回了镇山县,朝廷可能还有人对几位做个笔录。”

    叶荣的最终目的是去南疆察访兽师的下落,不过一直打听不到,只能先到这大夏国,现如今既然有这么一个桥梁,跟官面上打上交道,那可比四处打听要强得多,于是表示不急,愿意配合大夏国官府的工作。

    三个人,其中两名还是女子,就能把大夏国头痛不知多少年的马贼头目之一杜三爷抓来的人物,必然不是简单角色,那名军官一直有些担心像叶荣这样的人会不会直接过关走人,不配合工作,没想到叶荣居然这般好说话,于是态度上更客气几分,安排人手接过了鹿车,亲自在前面引路,带三人过关,到关上的一个朴实干净的小房间内喝茶。

    要说大夏边军的驻扎条件也并不算好,不过大夏国人在各方面确实很讲究,不论是与科学进步的乌云国相比,还是与立国不久的百疆国相较,就连喝茶这样一件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小事,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叶荣三人饶有兴致的看着那名边军军官摆弄着并不华贵的茶具,听他讲述着大夏国灵茶的分类,冲泡的手法,茶具的选择……

    时间过得倒是不慢,叶荣发自心底的感叹,大夏国果然有着它悠久的历史底蕴,没想到这样一个不起眼的边关军官,就喝茶这么件事情,居然都能将三人侃得发自心底的佩服,看来大夏国文化源远流长的说法并不假,此时的三人,真如土包子进城,见世面了。

    有能说会道的军官陪伴,时间过得飞快,也没注意到过了多久,有士兵来报,镇山县派来押解重犯的队伍到了,居然是该县的头号人物郎县丞亲自带队,显然对被捕的马贼头子杜三爷十分重视。

    在军官的介绍下,叶荣三人见到了那名姓郎的县丞大人,不过出人意料的是,这位县丞大人看起来四十许人,身子骨可不见得有多硬朗,瘦瘦弱弱的,步履轻浮,似乎一阵风都能吹倒,从下马到上关这短短的几百步距离,虽说走得匆忙一点,可也不至于一副气喘吁吁的模样吧。

    叶荣三人拱手行了行礼,那县丞大人却连连道壮士不敢当,转而向叶荣三人行起礼来,让三人诧异不已,这大夏国的官员,也太没高手风范了些。

    手下的人来报已经接到了犯人,于是在郎县丞的亲切邀请下,叶荣再次回到鹿车,跟边军军官告别,沿着大道朝镇山县城方向行去。郎县丞极为健谈,骑着一匹棕黄色的大马,一直伴在叶荣的鹿车旁,不住的询问着叶荣三人来历,并介绍着大夏国的风土人情,要说大夏国的人,在谈吐方面确实不俗,就连叶灵儿与明青青都被郎县丞的话语吸引,坐在了车厢沿。

    与郎县丞交谈后,叶荣方才明白,原来这大夏国确实很有些意思,一方土地的最高长官,绝对不是什么武功最高者,而是看文化程度高低跟治理能力。郎县丞是七年前参加全国大考,名列三榜之中乙榜的第九名,下到这镇山县,从县上的一名文书管事做起,一步步升到现在这个位置来的。

    叶荣等理解起来自然很有难度,郎县丞口中说的那些官职名,在三人听来实际都差不多,不过好在大夏国对于官阶的分级算是十分明确,一共九品,每一品又分从品跟正品,算是个正副职的意思,这点上几人倒是可以理解。县丞这样的官职,在大夏国中居然只是个正七品,不过听郎县丞的介绍,就这么一个七品官职,实际权力却十分不小,能够被称作牧守一方了。

    县上为了接引杜三爷这样一名重犯,居然开来了一辆全铁制作的囚车,又上了重重的脚链手铐。叶荣心道难怪,整支队伍里面似乎就没看到什么高手,那些穿着黑红相间服装的衙役,用的要么是并不太长的朴刀,要么是两头包铁的实心木棍,实力高些的也不过就是个三四等武者的水平,就连领头那两位,如果没有看错的话,实力最高不会超过六等。若是不上这样厚重的刑具,杜建想要跑,这几十人只怕根本拦不下来,那名军官留自己三人同去,恐怕也是有压制杜建的心思在其中。不过这也让叶荣稍稍放了心,至少在大夏国,自己几人的实力还不至于任人欺压,若真是起了冲突,至少还有一拼之力。

    远远的,一坐城市出现在众人眼前,郎县丞不失时宜介绍起来,叶荣感叹,难怪能够被称为牧守一方,这座县城,真他奶奶的大!

    </br>

    </p>